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立杰寫的 幼兒教保課程教學與評量(含幼兒活動設計)(考試適用)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竹縣政府教育處最新公告也說明:【公告】教育部修正「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部分條文,名稱並修正為「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發布令(含法規條文)1份,請查照。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班 高士傑所指導 康菁容的 臺北市幼兒園教師實施英語融入教學之研究 (2021),提出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雙語教育、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臺北市、公立幼兒園。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林佳芬所指導 陳曉蓉的 幼兒園實施老幼共玩歷程之行動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行動研究、幼兒、老人、共玩的重點而找出了 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的解答。

最後網站高市幼兒園落實託藥措施與專業服務守護幼兒健康讓家長安心則補充:[Newtalk新聞] 為落實幼兒保護措施,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先前已要求幼兒園應落實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規範之協助用藥規定,訂定家長託藥措施,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幼兒教保課程教學與評量(含幼兒活動設計)(考試適用)

為了解決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的問題,作者王立杰 這樣論述:

  書適用對象可分為參加幼兒園階段教師檢定(資格)考試、公立幼兒園教師甄試、公立幼兒園教保員甄試及幼教專班考試四大類。因本書之特色是用最短時間,掌握命題重點,現說明各類考生使用本書的方法:   一、幼兒園階段教師資格(檢定)考試   考科名稱是「課程教學與評量」,所以本書各章節均要熟練,另因從104 年開始加考親職教育及班級經營二科,所以考生對此二科也要加以著墨。   二、公立幼兒園教師甄試   考科名稱是「幼兒園幼兒教育專業科目」,其中包括課程教學與評量、活動設計,考試重點新課綱、教學理論、幼教課程模式、教材教法、環境規劃(學習區)及教學評量等。   三、公立幼兒園教保員甄試   考科

名稱是「幼兒活動設計」,雖稱活動設計,但與課程教學內容非常有關,所以本書各章節均要熟練。其中有關教學目標、教材教法、評量、教保課程模式等主題請加強準備。   四、幼教專班考試   於104 年開始辦理,考科名稱是「幼兒教育」,但課程與教學考題也佔很高的比例。考試重點在新課綱、教學目標、教材教法、評量、教保課程模式等部分,至於親職教育及班級經營則略讀即可。   最後提醒考生,本書所列各章精選考題,務必題題做,而且不只是做題目,更須弄清楚答案的內容或題意! 第一章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Subject 01 總  綱 Subject 02 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 Subject 03 認知領

域 Subject 04 語文領域 Subject 05 情緒領域 Subject 06 社會領域 Subject 07 美感領域 Subject 08 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重點 Subject 09 幼兒學習評量 第二章 課程設計 Subject 01 課程的意義 Subject 02 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 Subject 03 顯著課程&潛在課程 Subject 04 空無課程&空白課程 Subject 05 知覺課程、運作課程、經驗課程 Subject 06 核心課程、活動課程(經驗課程) Subject 07 課程統整 Subject 08 多元文化課程 Subject 09

課程再概念化 Subject 10 課程設計基礎 Subject 11 課程的哲學觀 Subject 12 課程設計原則 Subject 13 目標模式 Subject 14 歷程模式(過程模式) Subject 15 情境模式 Subject 16 學校本位課程 第三章 教學理論 Subject 01 成熟理論的教學觀 Subject 02 行為學派的教學觀 Subject 03 社會學習理論的教學觀 Subject 04 建 構 論 Subject 05 訊息處理論 Subject 06 人本心理學 Subject 07 有意義學習論 Subject 08 學習條件論 Subject 0

9 學習金字塔理論(Cone of Experience) 第四章 幼兒園課程目標 Subject 01 目標的層次 Subject 02 認知層次性 Subject 03 情意層次性 Subject 04 動作技能層次性 Subject 05 教學目標 Subject 06 活動(行為)目標 Subject 07 幼兒園的教育目標 第五章 幼兒園學習內容 Subject 01 教材組織原則 Subject 02 論理組織&心理組織 Subject 03 由已知至未知原則、由近至遠原則 第六章 幼兒園教學方法 Subject 01 一般教學法 Subject 02 創意思考教學法、錨式教

學法、個別化教學法 Subject 03 發現教學法 Subject 04 幼兒園教學型態 Subject 05 準備原則、類化原則、自動原則 Subject 06 個性適應原則&社會化原則 Subject 07 完形學習原則、熟練原則 Subject 08 同時學習原則 第七章 幼兒園教學評量 Subject 01 預備性評量、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追蹤評量 Subject 02 安置性評量、診斷性評量 Subject 03 常模參照評量&標準參照評量 Subject 04 信度&效度 Subject 05 檔案評量 Subject 06 真實評量 Subject 07 實作評量 Sub

ject 08 靜態評量&動態評量 Subject 09 生態評量、遊戲本位評量 第八章 教保課程模式 Subject 01 方案課程模式 Subject 02 瑞吉歐課程模式 Subject 03 高瞻課程模式 Subject 04 華德福課程模式 Subject 05 光譜計畫課程模式 Subject 06 河濱街課程模式又稱「發展─互動模式」 Subject 07 卡蜜─迪泛思課程模式 Subject 08 蒙特梭利課程模式 Subject 09 直接教學課程模式 Subject 10 金字塔課程模式 Subject 11 全語言課程 Subject 12 讀寫萌發課程 Subject

13 單元設計教學法 Subject 14 五指教學法及行為課程教學法 Subject 15 STEAM 教育 第九章 幼兒園環境規劃 Subject 01 室內學習區規劃原則 Subject 02 十字定位法 Subject 03 學習區規劃─物理環境因素分析 Subject 04 各學習區規劃 Subject 05 鬆散材料(Loose Parts) Subject 06 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品質評估表 Subject 07 室外遊戲場規劃原則 Subject 08 遊戲場種類 Subject 09 我國學齡前遊戲設備相關規定 第十章 班級經營 Subject 00 班級經營 第十一章

 親職教育 Subject 01 親職教育基本概念 Subject 02 人本心理學派(個人中心學派)的親職教育理論 Subject 03 個體心理學派(阿德勒學派)的親職教育理論 Subject 04 心理動力學派的親職教育理論 Subject 05 溝通分析學派(簡稱TA)的親職教育理論 Subject 06 行為學派的親職教育理論 Subject 07 現實治療學派(簡稱RT)的親職教育理論 Subject 08 父母管教種類 第十二章 幼教重要人物 Subject 01 柯門紐斯 Subject 02 盧   梭 Subject 03 斐斯泰洛齊 Subject 04 福祿貝爾 Su

bject 05 洛   克 Subject 06 杜   威 Subject 07 陳 鶴 琴 Subject 08 張 雪 門 第十三章 教保人員專業倫理 Subject 00 教保人員專業倫理

臺北市幼兒園教師實施英語融入教學之研究

為了解決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的問題,作者康菁容 這樣論述:

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告「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中,在幼兒教育方面,欲逐步推動幼兒園採英語融入教保活動課程模式,並且鼓勵現場幼兒園教師實施英語融入式教學。學齡前幼兒雙語教育採英語融入教保活動的教學方式,其目的並非提升與精進幼兒的英語能力,而是促進幼兒對於不同文化的學習與國際了解,提供幼兒接觸英語的機會。教育部積極推動幼兒園雙語教育之時,臺北市為首要試辦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實驗計畫之縣市,因此將臺北市列為研究範圍。本研究旨在調查臺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對於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之了解、教師實施之意願及情形,採問卷調查作為研究方法,分層隨機抽樣300位臺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並逐題分析、深入探討

臺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對於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的想法,希藉此研究結果提供政府、教保服務人員及相關人士作為評估及參考的依據。 研究結果如下:一、多數的教師對於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有充分的了解。二、教師了解在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的前提,應遵守的基本原則。三、教師願意嘗試實施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四、仍有部分教師不贊同幼兒園實施英語融入式教學。五、五成教師缺乏足夠的幼兒英語教學知能與標準的英語發音。六、部分教師會設計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活動,並了解進行的模式,但知道英語融入教保活動百分比的教師為少數。七、教師實施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的自信心不足,且現場少有教師能夠勝任。八、教師需要專家學者入園輔導英語融入幼兒園教

學活動,亦對於提供足夠的教學資源與鼓勵實施的配套措施有其需求。

幼兒園實施老幼共玩歷程之行動研究

為了解決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的問題,作者陳曉蓉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旨在透過幼兒和社區長者產生之互動歷程,進行提升幼兒關懷他人、合作、以及認同居住社區之情感。研究目的為瞭解幼兒和社區長者互動之困境,進而規劃「幼兒園老幼共玩課程方案」之行動策略,再探究實施的歷程,最後透過多元資料蒐集和統整、質性訪談輔以分析其行動成效。研究場域為研究者任教之公立幼兒園,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班級之中班幼兒30位和在地社區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老人10位,共同進行八週16次老幼共玩活動,分別以兩部份進行:一、老幼玩故事;二、老幼玩運動。本研究結論包括(1)幼兒和社區長者因缺少實質交流經驗而對彼此不瞭解,產生互動之困境;(2)結合社區長者之專長背景及關懷據點的多元課程

,可以做為老幼共玩融入主題活動的行動策略;(3)透過老幼玩故事與玩運動之歷程,增進社區長者和幼兒共玩互動之意願;(4)實施老幼共玩歷程可以提高幼兒學習、社區長者參與意願及教師教學均有其成效。綜上所述之研究結果,研究者亦提出對幼兒園實務上建議:(1)鼓勵幼兒園走進社區,結合當地社區特色或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長者共同學習;(2)充實幼教專業人員對老代間方案的設計能力;(3)增進高齡者對幼兒之瞭解以提高老幼代間活動的成效和品質;(4)瞭解社區長者及幼兒之使用環境空間需求。最後建議未來學術研究可針對老幼共玩之議題擴展其他研究方法及增加研究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