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旅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撒哈拉沙漠旅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蔡適任寫的 撒哈拉,一片應許之地:一位人類學者的另類旅遊實踐記事 和戴錦綢的 啟程:戴錦綢詩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17日之旅 - 豪福旅行社也說明:撒哈拉沙漠 是世界最熱的荒漠,亦是世界第三大荒漠,僅次於南極和北極,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與美國國土面積相當。位於非洲北部,沙漠中的一些沙丘高度可達180公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釀出版所出版 。

國立嘉義大學 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研究所 許雅雯所指導 蔣宜君的 恐懼管理理論探討運動員心理歷程-以超級馬拉松為例 (2020),提出撒哈拉沙漠旅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參與動機、自尊、文化世界觀、自我對話、信念。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臺灣與亞太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鄭欽模所指導 馬貝莎的 中國對非洲的實際需求:影響中國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直接投資的主要因素之分析 (2019),提出因為有 非洲、外國直接投資的重點而找出了 撒哈拉沙漠旅遊的解答。

最後網站第07天艾爾芙ERFOUD-撒哈拉沙漠SAHARA-梅若卡(6)則補充:此刻沒有了烈日的狂躁,日落時分的撒哈拉顯得是那麼親近平和。 輕旅行圖片-2. 隨著太陽的下墜,沙漠的顏色也不停地在變換,從最初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撒哈拉沙漠旅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撒哈拉,一片應許之地:一位人類學者的另類旅遊實踐記事

為了解決撒哈拉沙漠旅遊的問題,作者蔡適任 這樣論述:

「沙漠無法被言說,只能去活過。」 ――遊牧民族格言     關於撒哈拉沙漠的旅行文字與書籍很多,能在大漠中待上十年的台灣人卻很少。     蔡適任曾留學法國十二年半並取得法國社科院博士學位,也曾下定決心回台灣貢獻所長,卻直至二○一一年雙腳踏上撒哈拉,才找到了此生的歸屬。     「這片寂靜無聲的廣袤無垠,讓我真實感受到蓋婭的愛與溫柔。」她說。   然而,撒哈拉不再是人跡罕至之地。     早在氣候變遷成為全球話題之前,長年乾旱就讓撒哈拉失去大片良田,也讓遊牧民族不得不舉家走入旅遊業。但當觀光業成為經濟命脈,觀光勝地梅如卡因應國際旅遊

日漸茁壯,帶給瑰麗絕倫金色沙丘的衝擊也益發加劇。     本書忠實道盡現今撒哈拉的真實困境,從脆弱的自然生態飽受過多的觀光客與垃圾摧殘,到觀光業如何大幅影響傳統遊牧文化,不只透過蔡適任早已內化的人類學之眼率直並陳在地視角與外來觀點,從多重角度剖析沙漠現況,也充滿了她長年蹲點沙漠深處的寶貴紀錄與深刻反思,是一本放眼全世界都極為難能少見的重磅級撒哈拉當代見聞錄。     ◎金鼎獎作家洪震宇專文推薦   各界鄭重推薦(謹依姓名筆畫排序)     江慧儀/大地旅人樸門設計創辦人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周伸芳/實踐大學文化創意學院助理教授

  唐綺陽/占星專家   張光斗/「點燈」節目製作人   傅家慶/三立新聞「消失的國界」前資深記者   黃建忠/世界遺產協會顧問   廖科溢/金鐘獎行腳節目最佳主持人   劉俊秀/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前會長     蔡珠兒/作家   Prof. Nicolas Marechal/倫敦藝術大學互動設計系(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前主任   名人推薦(謹依到稿順序刊登)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人類學的第一堂課,都在說人與動物的不同,在於人能直立,騰出的手用來做事(創造文化)。在法國拿

到人類學博士學位的蔡適任,則用自己的雙手,證明不踏入學術圈的人類,既可以留在台灣教舞,也可以扎根北非沙漠孕植綠地。   我見識過適任手上行雲流水的好筆,沙漠人文她寫得生動說得自然。但在《撒哈拉,一片應許之地》中,她講的不是他人的生命,說的是自己──她這麼多年在沙漠,做了什麼,又是如何去做,什麼時候她運用了知識,什麼時刻她是萬般嘗試。她不是要告訴讀者成功的故事,是要訴說沙漠的現實,大地的能量,與她所面對的生靈。   我無法代替適任詮釋她的書寫,更不願只將她的實踐簡化成應用人類學。我只能說,這是適任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而她騰出的手,支撐著自己的理念,以及與沙漠的因緣,書寫,則是為了讓我們看見,

遠在世界邊陲的這一切。     劉俊秀│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前會長──   這是一位在撒哈拉生活的台灣奇女子的故事。雖然我只在「天堂島嶼」民宿生活兩、三天,蔡適任卻讓我了解沙漠生活的辛苦,如利用大沙丘內遺留的千年古水灌溉村莊農業等。當然也讓像我這自稱台灣環境捍衛者感到汗顏。當我在為環境議題疾呼時,適任在千萬里外的撒哈拉為保護一棵樹或栽種一棵樹而奮鬥。將來人類社會或許會改變,若有改變,正是像適任這樣的人努力所得的成果。這本好書值得大力推薦,尤其對環境運動者而言。     黃建忠│世界遺產協會顧問──   一九七八年,二十一歲的紐西蘭女生瑪格麗特在約旦佩特拉遇見貝都因男子穆罕默德,相處兩個

月之後,嫁給穆罕默德。   如今,瑪格麗特開設的小紀念品店就位於佩特拉古蹟中的羅馬劇場正對面,《嫁給貝都因男人》一書正正擺在店前,此段浪漫的愛情故事也成了約旦旅遊界佳話。   認識適任是在撒哈拉,她剛結婚那會兒。   即便是同鄉結婚或同族通婚,就算成為「家後」或「牽手」,同樣也是吵吵鬧鬧才知是夫妻。異族通婚,更是兩種完全不同生活方式的結合。   「一為沙漠之居,一為都市居民」、「一為遊牧心態,一為定居心態」、「一為男性為首,一為男女平權」、「一為大地教育,一為學院教育」,的確需從中找出相處之道。   撒哈拉美景瑰麗絕倫,生活在撒哈拉卻非外人所想那般浪漫,尤其面臨沙漠化和溫室效應等環境

危機,撒哈拉子民的生存更是加倍艱難。   適任的新書「一腳踏進撒哈拉竟有了歸屬感,自己與這片土地連結」不僅僅以生活層面做出發點,更鑿了井,種了樹,樹枯再種,為保護沙漠子民生存的環境,護樹和養樹,與飯店槓上。同時語重心長期許自己這「不安分的靈魂,化作雨滴降落,讓井水盈滿,孕育生命,是應許之地」。   難得有第一手深入敘述撒哈拉的種種生活,讓我們更了解沙漠與土地之愛。我非常推薦此書。     傅家慶│三立新聞「消失的國界」前資深記者──   在這個只重量化,例如我們這行的收視率,而不重質化標準的時代,仍有一位作者認真耕耘她的書,既重視量化的字數,又重視質化的內容,而我竟然認識她。   

永遠記得二○一五年去摩洛哥採訪時,適任深刻的人文觀察對我報導的增色。看她一路從異國婚姻上演的「鄉土劇」,到完成「應許之地」,我知道她在沙漠滴下不少淚水。這些文字是一種吶喊,甚至是呼救,就像在「天堂島嶼」民宿門口受訪時,一台飆沙車疾駛而過打斷了訪問,她是那麼地不忍未知的動物被觀光車輛輾壓。   適任說過,最不喜歡旁人勸她不開心就回來,因為沙漠其實給她滿滿能量。孤單過的人才能在沙漠靜得下,傷心過的人必能從沙漠找回力量。所謂「應許之地」永遠是心裡最軟的一塊,祝福適任永遠被沙漠愛撫。     江慧儀│大地旅人樸門設計創辦人──   什麼樣的力量引領一位亞熱帶島嶼土生土長的女子前往北非沙漠,還將

它視為另一個故鄉,為它努力著?我禁不住想,如果不是對土地有無限的愛,那或許就是前世業力的牽引了?   讀著適任的文字,時而如同跟隨著人類學者的腳步探訪遙遠國度的真實生活樣貌,時而感受字裡行間無不是人生哲學與生命中不曾間斷的選擇題,也不時引領我們在篇章之間回應自己內心對生命曾有的疑慮與渴求。   在這全球社會、氣候變化都極為快速的時代,無論身處何處:雨林、沙漠……只要需要我們的地方,都可以是家,而唯有與大自然重新連結,才能在我們所選的「家」生根,也才能找到自己在地球上有意義的位置。我認為適任已經在這樣一條道路上。     Prof. Nicolas Marechal│倫敦藝術大學互動設計

系(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前主任──   二○一九年暑假,我擔任倫敦藝術大學互動設計系所主任,帶領碩士班學生前往撒哈拉沙漠進行為期一周的戶外教學。對這門課程的學生來說,互動設計是一個極新的專業領域,他們著迷於未來科技能力,勝過於人與自然的關係。沙漠研習計畫是一個在專業教學上的創舉,而我們短暫的居留中,蔡適任博士與夫婿貝桑帶我們進入沙漠世界,探訪那裡的人、事、物。學生們回到倫敦後,分享著沙漠行中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深刻思索我們所處的環境風險及我們與自然的關聯。沙漠是一則說不完的故事 ,我非常推薦這本《撒哈拉,一片應許之地》給還無法造訪沙漠的人閱讀。  

  周伸芳博士│MA (RCA), PhD. University of Warwick、實踐大學文化創意學院助理教授──   書寫沙漠,需要有內心強大特質的人。內心愈是強大的人,不會冷漠無感,而是愈來愈溫柔。蔡適任博士的《撒哈拉,一片應許之地》娓娓道來,不徐不疾,她的沙漠沒有風花雪月的愛情,有的是對人文、生活、社會、環境更深刻的情感,像是學習著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正如法國哲學家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所言:「沙漠是身體內在寂靜的自然延伸。」(The desert is a natural extension of the inner silence of the bod

y.)某些看似「柔弱」的書籍,其實是鐵打的硬漢,這本就是。  

撒哈拉沙漠旅遊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經過自從今年五月的升級三級警戒後,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 已經在google地圖上標註了超級多想去的地點了呢?直到最近疫情趨緩,加上本身也打完了第一劑疫苗,終於迎來了可以出遊的曙光。
這次安排了4天3夜的環島之旅,帶大家來看看目前台灣旅遊的近況,選了幾個最近才浮出檯面的秘境以及最近臉書IG上的打卡熱點

00:00 預告
00:15 出發前進
00:39 撒固兒瀑布-花蓮
02:48 艾米餐飲館-花蓮
03:31 百悅休閒飯店-花蓮
04:11 六十石山-花蓮
04:33 趣淘漫旅-台東
06:12 南迴公路-台東
06:35 2021南迴藝術季-台東
08:47 海口港看海美術館-屏東
10:15 國賓飯店-高雄
12:00 國聖燈塔/頂頭額沙洲-台南
13:14 井仔腳瓦盤鹽田-台南
14:07 總結

★欸走旅遊大補貼:
【訂房用這裡 】
→ezTravel 易遊網 : https://tinyurl.com/y7bf9fl6
→Booking.com : https://tinyurl.com/y6usoxo4
→Trip.com : https://tinyurl.com/y94hl7ga
→Agoda : https://tinyurl.com/y6vvjzhq
→HotelsCombined : https://tinyurl.com/y9nj4eey
→東南旅遊 : https://tinyurl.com/y7pdgnhf
→雄獅旅遊 : https://tinyurl.com/yc5gxspu
→Hilton 希爾頓 : https://tinyurl.com/yauhkzky
→IHG 洲際酒店集團 : https://tinyurl.com/y9kv4ase
【買票用這裡 】
→KKday : https://tinyurl.com/y8jlgkfh
→KLOOK:https://tinyurl.com/ycuwxmxk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dzyl_gu/
【Shopee】 https://shopee.tw/edzylgu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恐懼管理理論探討運動員心理歷程-以超級馬拉松為例

為了解決撒哈拉沙漠旅遊的問題,作者蔣宜君 這樣論述:

本研究立基於恐懼管理理論的觀點,以超級馬拉松此運動為研究範圍,試圖了解超馬跑者之參與經驗、為何願意反覆參與這項活動、以及其隱藏著何人生意涵或信念。研究目的在於以恐懼管理理論來探討超級馬拉松跑者參與賽事的心理歷程。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式進行,以立意取樣選擇3位參與過三場 (含) 以上且持續參加2年以上超級馬拉松賽事的跑者。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進行資料蒐集。所蒐集訪談資料轉為逐字稿後,透過紮根理論在訪談資料中找出有意義之概念,再以歸納分析將概念分類出次階主題與高階主題。經過內容分析後,結果發現跑者參與超級馬拉松賽事的參與動機、信念及過程的心理歷程,主要包含四個高階主題:起心動念→參與/持續挑戰→挑戰

後結果與回饋→繼續參加。起心動念包含自我實現、自覺感受、外在動機、身心靈方面的層面。參與/持續挑戰中又包含內外在因素 (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心理狀態 (想法與情緒)、方法策略 (檢視調整控制、轉移注意力、調整心態、鼓勵、自我對話、設定目標)、相信信念 (文化世界觀) 等歷程。在挑戰後結果與回饋包含結果、自尊、心理、外在回饋。最後則是持續挑戰超馬。以恐懼管理理論觀點探討與分析參與超級馬拉松賽事,發現跑者為了追求或維護自尊感受,而持續參與跑超馬行為,過程中面對困難挑戰且危險時,仍不願放棄進行著。靠著本身強大文化世界觀信念支持,這信念抵擋所有未知的恐懼、焦慮與不安,繼續實現自己承諾的目標。

啟程:戴錦綢詩集

為了解決撒哈拉沙漠旅遊的問題,作者戴錦綢 這樣論述: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會有無數次的啟程,也許是很短時間的旅程,也許是很長時間的旅程。如果是一段永遠不會回頭的旅程,當面臨啟程的時刻,我們會以什麼樣的心情去面對?是悲傷嗎?是平靜嗎?是憤怒嗎?   當我們面對生離死別,當我們面對悲歡離合,我們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得到的結果都不同,與其沉浸哀痛,不如用平靜和喜悅的心情去面對。   《啟程》詩集中有對疾病的描述,有患病者和家屬的苦痛;有對醫護人員的鼓勵;有以一個家屬面對親人踏上沒有回程之旅的心情寫照;有在台灣及世界各地旅遊的所見所聞以及旅遊中的思鄉情懷。詩人以正面的思考去取代負面的情緒,為她對本詩集最大的期許。 本書特色  

 含笑詩叢為台灣女詩人作品集匯,各具特色,而共通點在於其人其詩,含笑不喧,深情有意, 款款動人。  

中國對非洲的實際需求:影響中國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直接投資的主要因素之分析

為了解決撒哈拉沙漠旅遊的問題,作者馬貝莎 這樣論述:

中國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各國 (Sub-Saharan Africa, SSA) 的經濟關係這幾年來急速成長。 中國在此區域的投資遍及44個國家,已成為SSA區域中的主要直接外資。 中國對此區域深感興趣,有幾項眾所皆知的原因。 身為全球第二富裕的國家,中國想要立足世界舞台的中心點。 對非洲各國來說,中國是理想的商業夥伴,從不預設政治立場;中國以美元外交政策為主軸,隨時提供外交上的支援。美元外交政策的定義是:以一國之財政能力去拓展國際影響力;也是一種外交政策,以利用提供擔保貸款的經濟實力,去進一步實現外交目標。 美元外交政策其實是整合外交影響力、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其目的是要確保海外的經濟和商

業利益。 以下將詳細檢視中國參與的非洲經濟事務,並評估此政策是否持續進行中。中國從2000到2019當中,是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本論文將針對此期間加以評估。 中國對非洲的借貸迅速成長,約一百萬名的中國勞工也移居非洲。 有些人認為中國參與非洲經濟,加速非洲的成長並降低貧窮。 也有人認為中國達到目的後,終究會遺棄非洲。 此項論點是真或假,有待商榷;也有可能是出於忌妒中國在非洲迅速的滲透力。過去十年中,SSA區域的成長令人印象深刻,GDP成長一度逼近7%。但2010以後成長趨緩,尤其是2015和2016,中國經濟開始緩降。雖說中國和非洲的經濟成長有密切關係,但是它的參與卻引起爭議。 不少文章的標題都

在警告中國對非洲可能的剝削和利用。此論文的目的在於分析 SSA區域中,影響直接外資的因素,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外資以及美元外交政策的影響。中國已找到新方法對 SSA區域各國的市場進行滲透。 另一方面也要呈現各項證據,證明中國在此區域中,對經貿造成的衝擊。 中國參與非洲經濟事務非常複雜且多樣化。 要在非洲低收入國家收集相關資料非常困難,作者將努力收集更多資料以分析解釋相關問題的答案。本論文使用各項相關圖表以佐證分析各項議題。依據中非合作論壇之結論,中國參與非洲事務是雙贏局面。本文將於結論中針對經貿和移民事務,提供建議給非洲各國及中國參考。概括而論,本文主要是評估中國對 SSA區域的投資效應;涵蓋不同

的投資項目和規模,並論及非洲國家包括南非、肯亞、奈及利亞和衣索匹亞。 投資的特點也將一併檢視。雖說中國和非洲的經濟成長有密切關係,但是它的參與卻引起爭議。 不少文章的 標題都在警告中國對非洲可能的殖民剝削和利用。 本文將具體呈現中國在非洲投資經貿的證據。中國參與非洲經濟事務非常複雜且多樣化。 要在非洲低收入國家收集相關資料非常困難,尤其是中國政府施政以及國營企業運作的非透明度,讓收集資料更加困難。非洲有一半人口的年齡在20歲以下,也就是說在下個二十年當中,勞動人口的數目會增加,直到本世紀中期。 粗略估算,非洲需要每年增加 2,500萬個工作,以滿足勞動人口的成長。 從現在開始算起30年內,每年

要增加3,000萬個工作機會。非洲的人口統計呈現出挑戰與機會。 要期待中國和非洲的經濟關係出現迅速轉變,是不切實際的。但是,即使是製造業的小小改變,對非洲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以自然資源為起點的經濟關係應該逐漸轉移到以人力資源為基礎。本研究提供一些結論、發現和建議。 由於某些資料不足和薄弱,研究結果只是假設性質;不過,結論和建議仍具建設性和參考價值。 在分析過程中,作者詳細檢視並呈現相關資料;由於資訊取得不易,難免有異常。 某部份投資計畫資料和訊息是以相關公司公佈的財務報告以及網站資訊為主。 中國政府施政以及國營企業運作的非透明度,讓收集資料更加困難。如本文第一章所述,中國參與非洲事務是雙贏局

面,但中國可提供的資訊實屬有限。第一個結論是跟中國在非洲活動的規模有關。 依據分析和數據顯示,中國從2000到2018在全球的投資有停滯現象,這和來自國內外的壓力有關,主要是因為:• 2008年,中國投資興盛但是全世界卻遭受嚴重經濟打擊。• 2018年,中國在世界各國的投資快速下降,尤其是後半年國營企業對電力事業的投資。• 東非少數幾個國家加入一帶一路計畫,但經濟活動並不活躍。• 由於中國竊取技術,美國對中國投資設限,投資規模在 2018已日益縮小。中國公司不遵守美國法律,違反貿易規則。• 中非關係優先發展順序無法一致,導致關係的不平衡 (參考數據圖 16, 17, 18,有關

外資流向和股市。)非洲國家面臨的障礙是某些層面依然發展落後,缺乏基礎建設運送貨物和服務。 而且大部分非洲國家仰賴單一經濟商品,例如奈及利亞非常依賴石油輸出。 中國大力協助奈及利亞建設鐵路,但是被批評無法幫助該國經濟多元化。非洲本身生產力不足,必須從已開發國家進口商品,以滿足社會經濟之需求。 某些非洲國家政治不穩定、社會不安,無法應付多變的局勢; 雙邊或多邊的區域性經濟組織應此相繼成立。缺乏資金的支援也讓這些國家發展受限,政治的不穩定也被視為另一種障礙。 單一商品經濟體是一種挑戰;其他障礙包括基礎建設不足、研發不足和設備不足等。如前所述,過去十年中,中國在非洲投資顯著減少,尤其是2015以後,如

第四章數據所示。 投資主要分布於石油生產國家,例如奈及利亞和安哥拉,重點項目是能源和運輸。懷疑論者認為中國是在實施新殖民主義,但是某些非洲領導人反駁此論點。 南非總統 Ramaphosa認為從中國投資帶來的衝擊、運作方式和倡導的價值來看,新殖民主義並不存在。2018年,專家爭辯有關中國對非洲的借貸是否能夠永續。有些國家例如吉布第、剛果和尚比亞非常依賴中國的貸款。貸款是否能夠拯救這些貧窮國家,還是增加它們發展的障礙。西方國家例如美、法、日,在非洲擁有軍事設施,對中國借貸非洲之事非常關切。中國公司在非洲的投資層次並不高;小部份投資於服務業,例如金融和旅遊。至於製造業方面,也僅限於低端科技工業,例如

基礎加工業 ,投資規模也不大。大部分中國公司缺乏海外運作經驗,員工也沒有專業管理和語文的訓練。研究顯示,近年來非洲各國都研擬政策以吸引外資。 各國政府也相當注重環保和企業的社會責任。 中國企業必須延攬當地人才,以便了解並遵守這些政策法令。 中國公司在非洲面臨其他國企業的競爭。 由於文化價值觀的差異,企業活動遭受西方媒體的批評。 中國企業在非洲多屬小型公司;這些公司在和當地公司競爭時,時常導致衝突。由於文化價值觀的差異,許多中國投資人面臨勞資糾紛。中國的投資會引人注意是因為,它通常在政府成效不彰的國家,大規模投資開發當地自然資源。 這些國家包括剛果、安哥拉和蘇丹。相關研究資料顯示,絕大部分中國國

營企業在非洲的投資都集中在這些國家。廣泛來說,中國只注重投資,對於當地政府的治理環境不感興趣。研究資料顯示,在非洲的中國中小型企業大部分是私人企業,投資重心不在自然資源,大部份投資於服務業和製造業。 許多非洲國家歡迎中國公司投資當地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因此導致在 SSA區域更多投資但創造較少的就業機會(參考表格 5, 6, 7)。非洲普遍缺乏基礎金融設施;近年來,金融建設逐步改善,中國也因此在奈及利亞和衣索匹亞獲利不少。非洲每年約獲取外援美金三百億,用來改善基礎建設,中國大概提供六分之一。 中國藉著對非洲的金援,設立多邊發展銀行; 私人投資則注重於當地的電信業。最近的官方投資點是非洲的運輸和能

源 (參考第四章數據圖 16,17,18,表格 4)。此外,中國也輸出很多勞工到非洲,和投資的金額或是他國在非洲的移民不成比例。此項結果因證據薄弱,尚屬推論。中國在非洲的移工估算超過一百萬。 這些移工當初是因為建設所需才飛到非洲;後來看見經濟機會,就此長住。非洲需要中國的投資和技術,但是移工卻剝奪限制當地人民的就業機會。 一般人認為中國公司只雇用中國人,這是不正確的。 不可否認,中國移工的數目非常龐大,也無法確定他們是否都有合法居留權。 (參考第四章數據圖 5,6,7,8 表格19,22,24)另一項重要研究結果顯示,中非經濟關係的基礎正在轉移。經濟關係自2000以後急速成長,尤其是中國自有能

源不足,把非洲投資重心放在自然資源以後。 2000初期,中國自然資源不足,勞力卻快速成長,因此製造業有發展優勢。本文提供幾項建議用以改善中非關係。 本文的研究結果因某些資料不足或許有所瑕疵,但是提供的建議實用可行,尤其是對飽受批評剝削中非關係的中國而言。2018三月,44個非洲國家簽署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議。 此協議創造免關稅的非洲大陸,可望協助當地商業成長,促進非洲內部貿易,進一步解決非洲貿易困境。非洲國家應努力將經濟多樣化,吸收高科技以促進發展,投資基礎建設和研發,提昇非洲整體的經濟發展。非洲究竟無法單打獨鬥, 他們必須和已開發國家合作結為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 有關中非關係, B&R計畫可以

結合非洲聯盟 2063計畫當中的基礎建設計畫。非洲國家的另一項優先發展計畫是改善投資環境,例如基礎建設、交通運輸、整合軟體、海關效率、消除貪污,建立廉能政府、財產所有權等。 中國在非洲的經濟活動可望依據以往的經驗加以改進。對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的建議:中國官方應該和各國政府合作,鼓勵雇用並訓練非洲員工,保障當地人的就業權益。中國應把眼光放遠,中非關係要長期經營。 非洲經濟要多樣化,如此可促進雙方利益。藉著直接投資和致力於基礎建設,中國在非洲的發展過程中可扮演關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