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機場第二航廈平面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松山機場攻略】松機超方便!交通、美食、購物一次看也說明:旅客只要搭乘台北捷運,轉到文湖線(棕線)至「松山機場站」,走一號出口出來就是第一航廈國際線,二號出口再往前走一點點,即可抵達第二航廈國內線( ...

國立金門大學 建築學系 張旭福所指導 游維儀的 金門尚義機場空間環境設施用後評估之研究 (2020),提出松山機場第二航廈平面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金門尚義機場、用後評估、李克特量表、滿意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班 周鼎金所指導 劉岳哲的 運輸類公共建築設施維護之智慧化管理研究-以桃園機場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公共建築、機場、設施維護、智慧化管理、營運管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松山機場第二航廈平面圖的解答。

最後網站臺北國際航空站(松山機場) - 松山區- 台北市- 台灣旅遊資訊則補充:TravelKing旅遊王為你詳細介紹臺北國際航空站(松山機場),舉凡景觀特色、營業 ... 觀景台簡介位在機場第一航廈與第二航廈間3樓,占地約500坪,以手繪趣味風格點出台灣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松山機場第二航廈平面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金門尚義機場空間環境設施用後評估之研究

為了解決松山機場第二航廈平面圖的問題,作者游維儀 這樣論述:

本研究係檢視及探討使用者與環境互動之關係,以金門尚義機場為研究對象,使用用後評估(Post-Occupancy Evaluation)與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來探討使用者對金門尚義機場空間環境設施的滿意程度,利用文獻及實地訪查來蒐集空間環境設施評估因子,確立問卷變項內容之後進行問卷調查。問卷主要是針對離站空間、到站空間、購物與餐飲設施、空間環境設計等四項設計準則群進行滿意度調查,檢視金門尚義機場目前使用者較不滿意部分,期能帶給機場管理者未來改建或是改善的方向,以提升營運成效。 研究發現本研究的四項設計準則群在性別、教育皆不具差異,而年齡、職業、目的性皆具顯著差異

,進一步分析探討差異原因。結果顯示,年齡方面,在離站空間、空間環境設計等兩項設計準則群當中,18~25歲的滿意度顯著低於26~35歲。職業方面,在離站空間、購物與餐飲設施、空間環境設計等三項設計準則群當中,學生的滿意度顯著低於自由業。目的性方面,在離站空間、空間環境設計等兩項設計準則群當中,目的性為求學者的滿意度顯著低於目的性為旅遊者、工作者、生活在此者;在到站空間、購物與餐飲設施兩項設計準則群當中,目的性為求學者的滿意度顯著低於目的性為旅遊者、工作者。 使用者對四大設計準則群內最不滿意為:離站空間有兒童遊戲區;到站空間有行李提領等待空間舒適度及明亮性;購物與餐飲設施有航空站內餐飲多樣性

;空間環境設計有行李推車位置及動線、商務使用空間。整體設計準則當中,使用者最不滿意設計準則前五項皆為「購物與餐飲設施」。因此,金門尚義機場應致力於改善「購物與餐飲設施」。

運輸類公共建築設施維護之智慧化管理研究-以桃園機場為例

為了解決松山機場第二航廈平面圖的問題,作者劉岳哲 這樣論述:

隨著近年出入國境旅客逐年增加,桃園國際機場自民國106年(2017)起年旅運量已超過4,000萬人。相對逐年攀升之旅運量,機場營運之策略必須由過去的純人工方式改以導入智慧化管理手段。其中尤以建築設施之維護及改善工程等,更須尋求效率及效能之提升,以達能提供旅客滿意之服務品質。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自民國105年(2016)起,針對建築、機電等各類設施之維護陸續導入智慧化管理,並建置各項資訊平台。本研究計畫之目標以建築空間內電氣、消防、空調、給排水等維生系統設施維護改修頻率為對象,透過收集智慧化系統建置前後其維護頻率及效益進行資料比較,同時針對設施設備使用者進行感受度調查,以問卷方式量化分析出智慧化管

理對於設施設備使用者之感受差異。本研究計畫以桃園國際機場為研究場域,收集民國103年至民國108年間(2014~2019)之維護統計資料。並收集桃園國際機場圖資倉儲系統、電子巡檢系統及施工通報系統等相關建置資料。針對研究目標期間各項施工及維護作業進行資料比較分析。找出具體實際數據之差異,同時並預計透過設計問卷,以機場工作人員為樣本,針對傳統式維護時效與智慧化管理系統平台建置完成後之維護效率及感受度進行調查,進而分析導入智慧化管理手段前後之維護效益,並提出精進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