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微米奈米換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1毫米等於幾奈米」懶人包資訊整理 (1) | 蘋果健康咬一口也說明:毫米 =毫(10負3次方)米=(1公尺=100公分),毫米=10的負3次 ..., 1微米=0.000000001公里=0.00000001公引=0.0000001公丈= 0.000001公尺=0.00001公寸=0.0001 公分=0.001 公厘= ...

國立成功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何清政所指導 彭建凱的 毫/微米流道疊置雙層熱沉內分流水/氧化鋁奈米流體之強制對流熱散逸效能實驗研究 (2019),提出毫米微米奈米換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奈米流體、疊置雙層熱沉、等熱通量加熱。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何清政所指導 林湘明的 調控水/奈米流體組合分流量於一毫/微米流道疊置雙層熱沉內強制對流熱散逸效能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雙層流道熱沉孔、單層微米流道熱沉孔、奈米流體的重點而找出了 毫米微米奈米換算的解答。

最後網站長度換算 - 幻想的工具則補充:長度換算. 各種不同的長度單位之間進行換算。 公制. 公里(千米)km. 公尺(米)m. 公分(厘米)cm. 公釐(毫米)mm. 忽米(條)cmm. 微米µm. 奈米nm. 埃米Å. 台制. 台丈(丈).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毫米微米奈米換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毫/微米流道疊置雙層熱沉內分流水/氧化鋁奈米流體之強制對流熱散逸效能實驗研究

為了解決毫米微米奈米換算的問題,作者彭建凱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實驗量測的方式,探討使用純水或氧化鋁-水奈米流體在不同的流量比下流經一毫/微米流道疊置雙層熱沉與單層微米流道熱沉時強制對流之熱傳增益與壓降降幅。毫/微米流道疊置雙層熱沉是以在單層微米流道熱沉上疊置一毫米流道熱沉所組成。微米流道熱沉與毫米流道熱沉皆以無氧銅加工成形,在固定總寬度(14.4mm)的情況下,其微米流道熱沉具有24條長度50mm、寬度0.3mm、高度0.9mm的矩形流道,換算成水力直徑為0.45mm;毫米流道熱沉具有12條長度50mm、寬度0.8mm、高度2.4mm的矩形流道,換算水力直徑為1.2mm。實驗條件為固定總流量346.0、692.0和1038.0,是由單層微米流道

熱沉之流道尺寸及入口溫度定義之純水物性在雷諾數500、1000和1500所得,並將總流量以不同比例通過毫/微米流道疊置雙層熱沉,其流量比為0.5、1.0、1.33、1.5、2.0、2.5、3.0、3.56;入口溫度設定為30度C;流體帶走總熱量為265W,由於加熱面面積為72cm2,因此加熱通量為38.6W/cm2。由實驗結果可以得知,毫/微米流道疊置雙層熱沉確實能夠大幅降低壓降,與單層微流道熱沉相比最大下降了93.49%;在熱傳增益方面,使用純水/0.5%之奈米流體有最大增益值76.47%,另外,本實驗也發現 之奈米流體具有較高的熱容以及熱擴散係數,這將導致壁溫無法壓抑,此原因也會在本文討論

之。

調控水/奈米流體組合分流量於一毫/微米流道疊置雙層熱沉內強制對流熱散逸效能研究

為了解決毫米微米奈米換算的問題,作者林湘明 這樣論述:

摘要  本文旨在以實驗量測的方式探討在一單層微米流道熱沉孔上方疊置一毫米流道熱沉形成之雙層流道熱沉孔對比原本單層微米流道熱沉孔所能提升之熱傳效果及壓降增益,並在單層微米流道熱沉孔及雙層流道熱沉孔之下流道內通純水與1%體積濃度之氧化鋁-水奈米流體(上流道固定通純水),比較不同工作流體對其熱傳及壓降的影響。實驗所製作的雙層流道熱沉孔之上下流道材料皆為無氧銅,在控制上下流道之高寬比相同(皆為2.67)的條件下,上方毫米流道共有8條寬 、高 、長 的流道,其水利直徑為 ;下方微米流道共有24條寬 、高 、長 的流道,其水利直徑為 ,單層微米流道熱沉孔之材料及尺寸皆與雙層流道熱沉孔之下流道相同,並調控

單層微米流道熱沉孔之總雷諾數為499.7、995.6及1498.1,換算之總流量為317.02、631.59及950.37 ,將單層微米流道熱沉孔之總流量以不同比例通雙層流道熱沉孔之上下流道,實驗設定之流量比為0.1、0.3、0.6、1、1.1、2、3.7及9,並探討各項物理參數隨流量比的變化。單層微米流道熱沉孔及雙層流道熱沉孔底部皆裝設一加熱模具以模擬等熱通量加熱邊界條件,並控制實驗之入口溫度皆為30℃。實驗結果顯示,於一單層微米流道熱沉孔上方增置一毫米流道熱沉,的確可以大幅降低其所需之壓降,最高之壓降降幅發生於總雷諾數499.7之最高流量比9的情況下,約可降低32倍之壓降,而在熱傳的層面上

,最高之熱傳增益發生於總雷諾數995.6之流量比0.3時,約可提升11.7%之熱傳性能。最後,於雙層流道熱沉孔之下流道通1%體積濃度之奈米流體(上流道仍是通純水)來取代純水,實驗結果顯示僅能提升約1.5%之熱傳效果,由於其熱傳提升之幅度在實驗誤差範圍內,因此就誤差分析的角度來看,此熱傳能力的提升不具有任何意義。關鍵字:雙層流道熱沉孔、單層微米流道熱沉孔、奈米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