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為什麼說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艾莎.威克福斯寫的 另類事實:關於知識和它的敵人 和T‧克利斯汀・米勒肯.阿姆斯壯的 謊報:一樁性侵案謊言背後的真相(Netflix影集《難,置信》真實事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人为什么要说谎? - 知乎专栏也說明:人为什么要说谎? 5 年前. 很喜欢一句话——“不要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关于欺骗,我想任何人都不希望被人欺骗,但是我们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春山出版 和馬可孛羅所出版 。

國立臺南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凃柏原、張麗君所指導 洪意婷的 幼兒欺騙行為與家長對幼兒欺騙信念之研究 (2019),提出為什麼說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幼兒欺騙行為、欺騙程度、欺騙信念、家長教養信念。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進修部兒文所碩士班(台北夜間) 藍劍虹所指導 閔柏陵的 謊言、理由或編故事——對孩子說謊行為的辯證性探究 (2018),提出因為有 說謊、虛構、想像、違實思考、創造力的重點而找出了 為什麼說謊的解答。

最後網站你为什么说谎(丁当演唱歌曲)_百度百科則補充:《你为什么说谎》是由刘沁、黄婷作词,刘沁作曲,丁当演唱的歌曲,该曲收录于丁当2009年发行的专辑《夜猫》中。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為什麼說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另類事實:關於知識和它的敵人

為了解決為什麼說謊的問題,作者艾莎.威克福斯 這樣論述:

在假新聞 & 另類事實蔓延的後真相時代,哲學家出手的時刻到了!     瑞典最酷哲學家、瑞典學院院士,   從哲學和心理學的觀點指出當代知識所遭遇的威脅,   並為讀者提供防禦反擊所需的思想工具。     ☆★售出包括德國、挪威、芬蘭、韓國、丹麥等十國以上版權☆★   ☆★2019年自然與文化科普獎( Natur & Kultur Popular Science Award)、艾福斯克知識獎(The ÅForsk Knowledge Prize)得獎作品☆★     //尖銳的衝突意見很容易使人不知所措,想要放棄對理性的信念

以及找到真相的機會——這無疑正是後真相鼓吹者所樂見的發展。本書試圖抵消這種挫敗感,灌輸人們勇氣與信心。對抗偏頗和毫無根據,揭穿虛假並撥雲見日,最終找到有憑有據且清晰明確的真相是可能的。可信的來源和運作良好的知識機構確實存在——我們必須共同努力捍衛和支持它們。知識在歷史上曾多次面臨挑戰,不過它向來都是最終勝利的一方。畢竟,誠如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所言,人類是理性的動物。//——艾莎.威克福斯,本書作者     有些事情對我來說是真的,就你看來卻是假的?   真理是否具有客觀性?   知識是「建構」出來的嗎?     ========================

==   另類事實,Alternativa fakta /Alternative Facts,名詞(n)。   意指對於事實的另一種描述,而這通常不是真的。   ==========================      在後真相時代,公眾輿論愈來愈由極端的情緒而非理性和證據決定,許多既有的客觀知識遭到抵制或被「相對化」,假新聞、另類事實和陰謀論氾濫成災……在資訊充沛的時代,意見不同者卻溝通愈少,這不但侵蝕了現行的民主機制,也讓獨裁與民粹的幽靈有隙可趁。以上這些現象可說是這個時代最嚴峻的考驗,我們都有義務起身抵禦,助時代度過難關。     哲學教授

艾莎.威克福斯從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人類為什麼在某些狀況下會有抗拒真相和知識的傾向。人類知識的獨特之處,在於知識是人類的共同創作,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對這項分工做出貢獻;這讓我們能以其他物種做不到的方式收集知識,深廣度與複雜多元的程度也無可企及。但另一方面,基於不同的偏好或心理學上的種種機制,這世界上就是有我們不想接受的知識,即便知道是錯的,我們只願意相信我們想相信的,這也是為什麼,人類很容易受到假新聞、謊言和特定意識形態的影響。我們如何增強對虛假和沒有根據的說法的免疫能力?如何更正錯誤?媒體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學校又可以做些什麼?本書透過新聞與政治方面的具體實例,為身處後真相時代的我們,

提供思想上清楚可用的抵禦工具。 各界讚譽   (本書是)對於我們這個時代最迫切的問題之一,所進行的通透、明智且出色的理性分析。——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結合來自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的洞見,同時保持了輕巧機智的風格,作者威克福斯對當前的困境提供了深刻且具啟發性的分析。 ——保羅·博格西安Paul Boghossian,紐約大學哲學系教授     瑞典著名哲學家之一所寫的這本書提供了深刻且易讀的內容,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思考知識,以及如何抵禦「後真相」政客對於當前的攻擊。——史蒂芬·盧安道斯基Stephan Lewandowsky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認知哲學系系主任

為什麼說謊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以前大家都在聽我愛他
但我的mp3裡不停循環著這首歌

小時候覺得旋律好聽
長大後才聽懂歌詞

吉他手&合聲: kiwi 陳麒亦

🔥IG|just.0211|https://www.instagram.com/just.0211/
🔥FB:https://www.facebook.com/just.0211
🔥Mail:[email protected]

幼兒欺騙行為與家長對幼兒欺騙信念之研究

為了解決為什麼說謊的問題,作者洪意婷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欺騙行為與家長對幼兒欺騙信念之相關。研究者以123位就讀於臺南市以及高雄市公私立幼兒園的兩歲至六歲幼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67名、女生56名進行欺騙實驗情境觀察,並以觀察結果探討幼兒的欺騙程度。研究工具為「欺騙實驗情境觀察」以及研究者自編之家長欺騙信念問卷,以SPSS 23.0進行統計分析,資料分析處理方法包含卡方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一)幼兒欺騙程度與幼兒年齡呈現高度顯著相關,年齡越大的幼兒在欺騙程度上呈現高層次,而年齡越小的幼兒的欺騙程度則越低。(二)幼兒的欺騙行為呈現跨躍式成長。(三)幼兒欺騙行為與幼兒年齡呈現顯著相關,年齡越大的幼兒有更大的機率出

現欺騙行為,兩歲幼兒已經開始出現欺騙行為。(四)家長教養方式與幼兒欺騙行為沒有顯著相關,單面向的家長教養方式對於幼兒的欺騙行為沒有顯著影響,兩者兼具甚至多面向的教養方式,讓幼兒可以更加明確瞭解可以做與不可以做的事情,清楚傳遞訊息與價值信念。(五)家長欺騙信念與幼兒欺騙行為、欺騙程度無顯著相關。最後,依據本研究依其結果,對教學現場教師、親職教育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謊報:一樁性侵案謊言背後的真相(Netflix影集《難,置信》真實事件)

為了解決為什麼說謊的問題,作者T‧克利斯汀・米勒肯.阿姆斯壯 這樣論述:

她是性侵受害者,選擇勇敢報案,卻被警方一狀告上法庭……   ★榮獲2016年普立茲新聞獎、波克新聞獎 ★入圍2018年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非文學匕首獎決選 ★入選《Stylist》2018年度必讀書單 ★Netflix改編影集《難,置信》全球熱播! 「此報導檢視並揭露長久以來執法部門對強暴案調查之失敗,以及對受害者創傷之不理解等令人震驚的真相。」──普利茲新聞奨讚詞 十八歲的瑪莉向警方通報被陌生人性侵,卻飽受質疑。 因為她的語氣像在演戲,感覺只是想獲得關注;她的說詞矛盾反覆,肢體語言和反應都不像是無辜被害人。 最重要的是她改口了── 「沒有。我沒有被強暴。」 瑪莉被以「謊報」罪名控告,淪為社會

唾棄的說謊者。 二〇〇八年到二〇一〇年,美國華盛頓州和科羅拉多州發生連續強暴案。兩地警方對待強暴受害者的態度及查案作為截然不同──華盛頓州的林伍德警局把強暴受害者瑪莉當成「謊報」的騙子,將她告上法庭;但在另一頭,科羅拉多州的兩名優秀女警蓋博瑞斯和韓德蕭,則奮力自不同地區的連續強暴案中尋找蛛絲馬跡,追捕強暴犯。兩地事件起初看似無關,但直到整合鑑識線索,才揭露這些強暴案竟是同一人所為…… 本書的兩位作者皆為獨立媒體資深記者,他們在二〇一五年開始共同調查這樁連續強暴案,發表〈難以置信的強暴案〉(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報導,榮獲二〇一六年普立茲新聞獎、波克新聞

獎。以此報導為基礎,米勒和阿姆斯壯更深入採訪事件相關人士,查閱美國性侵案件數據資料,增加側寫強暴犯以及合力逮捕他的執法人員之篇章,寫成此書。書中詳盡描述犯罪現場細節,但未過度渲染,也未對受害者外貌和經歷進行主觀評判。他們逐步揭露關於瑪莉「謊報案」的錯誤質疑與謊言,以及美國司法長期對強暴案抱持歧見的歷史根源,企圖打破社會刻板印象的「完美受害者」迷思。 【名人推薦】 王曉丹/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 葉建廷/冤獄平反協會理事長 ——專文推薦 尤伯祥/台灣刑事辯護律師協會理事長 李佳玟/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 李晏榕/律師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路那/疑案辦副主任  蔡宜文/

作家 賴芳玉/律師 謝煜偉/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齊聲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國際書評】 本書是報導文學界的成功之作:深深潛入一樁錯得離譜的案子,描繪泯滅人心的罪犯,最後以英勇的義舉替失去聲音的受害者討回公道。你永遠遇不到像這樣的犯罪故事。 ——羅伯特・柯爾克(Robert Kolker),Lost Girls作者 這是一本令人不安、感動的深刻大作,挖掘諸多不隨著時間改變的議題——犯罪、受害者心境、誠實、性別歧視——這正是當下最需要的探討。同時也以迷人、犀利的文筆描繪出乎意料的案情轉折。 ——蘇珊・歐琳(Susan Orlean),《蘭花賊》作者 美國從未妥善地正視性暴力議題,許

多人自以為是地欺壓受害者,使得悲劇更加惡化,令受害者孤立無援。本書經過報導文學的巨匠深入研究,強力地掀開以無知作為掩護的假面具。雖然令人心痛心碎,這本書你非讀不可。 ——布萊恩・史蒂文森(Bryan Stevenson),《不完美的正義:司法審判中的苦難與救贖》作者 「本書描述了令人心碎的故事。兩位作者將人物寫得活靈活現,不做太多批判,僅是指出社會大眾看待強暴的深刻性別歧視。此外,無論是執法人員還是受害者,書中充滿堅毅的女性角色。」 ——安-瑪莉・史勞特(Anne-Marie Slaughter),新美國基金會執行長,《未竟之業:為何我們無法兼顧所有?》作者 兩位作者披露了性別偏見以及對於

性侵害的諸多迷思,至今仍舊深深影響執法機關對於性犯罪的調查心態。不但再度傷害受害者,更讓犯人逍遙法外,有機會犯下更多案件。這本傑作同時細緻地描寫步上正軌的調查過程,讓讀者看見優秀的警力加上最新的研究成果能為性侵受害人聲張正義。本書經過深入周全的研究,充滿同理心,是各位的必備讀物。 ——瓊安・艾沙包特(Joanne Archambault),國際終結對女性施暴團體(E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ternational)執行長 作者簡介T‧克利斯汀・米勒T. Christian Miller獨立新聞媒體ProPublica的資深記者。過去曾為《洛城時報》服務,撰寫政

治與戰爭的報導。他在柏克萊大學加州分校教授資料新聞學。肯.阿姆斯壯Ken Armstrong獨立新聞媒體ProPublica的資深記者。過去曾參加馬歇爾計畫(以美國犯罪司法為主題的非營利新聞媒體),也在《芝加哥論壇報》服務過。他的報導促使伊利諾州廢除死刑,讓死囚人數歸零。譯者簡介楊佳蓉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背負文字橫越語言的洪流,在翻譯之海中載浮載沉。近年譯有《只要活著:長崎原爆倖存者的生命故事》、《最後的戰役: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刻》、《閣樓裡的小花5》、《黎亞:從醫病衝突到跨文化誤解的傷害》、《人皮盜獵者》、《迷蹤》等書。 推薦序一    獻給等

待被理解的受害者(王曉丹) 推薦序二    多一點傾聽和查證(葉建廷) 第一章    橋 第二章    獵人 第三章    浪頭與山峰 第四章    劇烈化學反應 第五章    步步敗退 第六章    白人,藍眼睛,灰色運動衫 第七章    好姊妹 第八章    「她說話的態度」 第九章    內心的陰影 第十章    好鄰居 第十一章    嚴重的輕罪 第十二章    印記 第十三章    一覽無遺 第十四章    五百美元支票 第十五章    刑期三百二十七又二分之一年 尾聲    十八輪拖板車 作者的話 資料來源 致謝 推薦序 獻給等待被理解的受害者 王曉丹(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受害了卻找不到語言敘說,敘說了也無人相信。如果在破碎語言中所建構的真實,都欠缺對話,都背離真相,那麼我們要怎麼辦? 說謊,竟成為一種策略 「她為什麼說謊?」這是女主角瑪莉身旁所有人的疑惑。這則真實事件的報導小說一開始,十八歲的瑪莉向警局報案,她說自己被強暴了,但之後在警局,她竟承認之前說謊。這使她陷入心靈絕境:身旁關心她的兩位前寄養媽媽、兩個住宿社工、住宿的同齡夥伴、辦案警察們,有的無奈、有的冷漠、有的生氣,她打工失魂因而丟工作,差一點從橋上跳下。 讀者閱讀這個故事,一開始就知道瑪莉確實被強暴了。然而,客觀證據欠缺也無專業辦案細節,寄養媽媽狀似好心暗示警察她過

去希望「獲得關注」的怪異舉動,警察看似盡心辦案卻告訴她「如果妳測謊失敗,我會把妳拘留起來」,這些加總之後,導致她為了擺脫這困境,只好「切換開關,壓抑她無法處理的情感」,最後在警局陳述沒有強暴這事。然後,超出十八歲女孩的預料,她收到了市政府控訴她誣告的傳票,她不得不接受法律扶助律師的建議認罪協商,之後獨自面對付不出的五百美元罰金。 這個令人震驚的故事,描繪出法律體系強大的力量——不只是有權力把人抓起來關、掠奪人的財產,還可以定義人的經歷以及所作所為——法律命名的權力,將性侵害受害者,命名為惡意的誣告者。十八歲女孩雖然得到了公共扶助社工資源與律師協助,卻在過程中喪失自我定義的權力,成為警察、社工

、寄養媽媽、律師、法官工作下被決定的角色。 她說謊,她的能動性 瑪莉說謊的原因在這本報導小說中很清楚。瑪莉意識到,她在司法體制之前,只能任由有權力的人決定,她無法撼動這個封閉又充滿偏見的系統。瑪莉理解到,她的真話不斷被曲解,在對話中不斷指向她說謊,此時說真話已然無用。瑪莉精疲力竭,她想逃離單向、高壓、被決定的審訊環境。瑪莉從小穿梭於社會福利系統,她學習到,對抗體制官僚所強加的標籤有如緣木求魚。於是,瑪莉「同意」說謊了,「同意」成為被排除、被放棄、被說謊的人。 瑪莉決定不在警局進行抵抗。然而,她在每個受迫的環節,仍然以一己之力判斷最佳利益;她在困境中依然不放棄與人連結的可能,期盼一個有機的對

話;她不畏懼壓力控告市政府,並當面要求警察道歉;她對於幫助其重建與世界關係的警探,寫出感謝信函。這些都是讀者在閱讀這個故事時,必須要讀到的受害者能動性。 二元對立的敘事模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司法作為建構事實的權威機構,警詢筆錄常是出錯的關鍵。警詢對話的過程看似客觀,卻經常從上而下以刻板印象為基調,建構出不利於弱勢者的事實。這其中,道德上的好心,竟然有可能掩蓋著行動者的自我安慰,任由其偏見滋長,最後導致司法不公。 審訊者經常忘了,每一個個案都是不同的,因而誤將不可放過的蛛絲馬跡,當成無關緊要的細節;審訊者有時忽略了,受害者的敘事正是對抗偏見的行動,從而無法放下社會偏見,以保持解讀的開放性;

審訊者甚至將受審者抵抗偏見的努力,視作說謊的證據。 性侵害案件的誤判,往往受到二元對立敘事模組的影響——受害者悲慘崩潰渴望擁抱/說謊者覺得自己惹上麻煩、受害者陳述前後一致/說謊者陳述多有破綻、受害者獨立自主/說謊者希望得到注意、完美被害人/扮演被害人、說真話/說謊話——因為非此即彼的二擇一,只要不像前者,就一定是後者,導致錯誤的真實發現。 這些聚焦於受害者「真確性」的二元對立,往往在審訊者與相關人自我情緒/情感的涉入後(例如其養母無法與其有良好關係的挫敗感),偏向模組的後一方,因而產生不公。那麼,警詢過程如何超越此種二元對立的意義建構?審訊者如何在體制裡看見受害者? 沒有人喜歡說謊 瑪莉說

謊了。但是有誰在生活裡從來不說謊呢?有許多人甚至習慣說謊——為了免除麻煩、為了減少事端、為了討好他人、為了避開尷尬……為了愛。讀者應該可以讀出瑪莉為什麼說謊,因為這正是許多人會做的選擇。希望這本書可以激起體制的反省聲浪,小心翼翼看待每一個司法過程裡的慣習性思維或行動,敏銳察覺其中不公不義的小苗。   第一章 橋 二○○八年八月十八日星期一 華盛頓州,林伍德 瑪莉離開偵訊室,由一名警探和一名警長陪同下樓梯。她已經停止哭泣。來到樓梯口,警方把她交給等著帶她離開的兩個人。瑪莉參加了針對年紀大到無法接受寄養的青少年支援計畫。這兩人是計畫管理者。 所以說,其中一人開口。 妳被強暴了嗎? 瑪莉今年十八

歲,她有著淺褐色眼珠,留著大波浪長髮,還戴著牙套。一個禮拜前,她報警說陌生人持刀闖入她的公寓,蒙上她的眼睛、綁住她的手腳,堵住她的嘴巴,強暴了她。在這個禮拜內,瑪莉至少向警方說了五次案發經過。她說對方是瘦小的白人男子,五呎六吋高,藍色牛仔褲,連帽外套(灰色,或是白色),眼睛可能是藍色的。但是她的說法並非每次都相同。警方從瑪莉身旁的人士口中問出各種疑慮。當他們拿這些疑慮找瑪莉對質時,她動搖了,屈服了,說這全是她編造的─因為她的養母不回她電話,因為她男朋友現在只是她的朋友,因為她不習慣單獨一人。 因為她想要關注。 她向警方大略敘述了自己的過往,說她大概遇過二十個寄養父母。她說她在七歲那年曾遭到強暴

,說第一次自己住的經驗把她嚇著了。被陌生人強暴的故事「變成根本不該發生的風波」,她對警方這麼說。 今天她考驗了警方殘存的耐性。她再次回到警局,說她一開始說的是真話,說她真的被強暴了。然而在偵訊室裡受到逼迫時,她再次言詞反覆─再次承認這番說詞全是謊言。 沒有,瑪莉對樓梯口的管理者說。 沒有。我沒有被強暴。 珍娜和韋恩是階梯計畫(Project Ladder)的管理者,協助寄養家庭的孩子適應獨立生活。階梯計畫教導青少年──多半十八歲大──成年人的基本技能,從選購雜貨到信用卡的使用。計畫最有力的支援在於財務方面,補助單房公寓的房租,讓孩子們在房價高騰的西雅圖有個立足點。韋恩是瑪莉的個案管理者。珍娜是

計畫監督。 如果是這樣的話,管理者說,如果妳沒有被強暴,那麼妳有幾件事情該做。 瑪莉怕死了接下來將發生的一切。回答問題時,她在這些人臉上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沒有憤怒,沒有驚訝。他們曾經質疑過她,就跟其他人一樣。瑪莉發覺從現在起,大家會認定她精神有問題。

謊言、理由或編故事——對孩子說謊行為的辯證性探究

為了解決為什麼說謊的問題,作者閔柏陵 這樣論述:

孩子的說謊行為一直都是成人關注度極高的議題,不論在親子教養書籍、刊物、網站,都有許多篇幅的討論。一般而言,「說謊」被冠上了「惡」的形象,認為是道德上的缺點、也是孩子變壞的起點,對於孩子的說謊行為,無不認為是一種要謹慎面對,且想方設法要藉由機會教導孩子「誠實為上」的道德觀念。本研究試圖以不同於以往訓誡孩子不要說謊的角度出發,以富含謊言、虛構及想像的故事來作為分析,進而探討孩子說謊行為的原因與辯證。首先,從「謊言之辯」切入並釐清「謊言」本身的意義,重新思考看待「說謊」的價值標準以及處理孩子說謊行為的方式;接著討論孩子編造理由的原因,藉此觀察孩子語言、思考能力和編造理由與其編寫故事、文學的相關性;

最後,探究虛構、違實思考與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