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原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燃料電池原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鎮江寫的 燃料電池(第四版) 和徐艷輝的 電極過程動力學:基礎、技術與應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磷酸燃料電池 - 華人百科也說明:工作原理. 如圖所示,電池中採用的是100%磷酸電解質,其常溫下是固體,相變溫度是42℃。氫氣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逢甲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柯澤豪所指導 謝淳凱的 氣體擴散層經聚四氟乙烯處理對其親疏水性平衡以及燃料電池效能之影響 (2021),提出燃料電池原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燃料電池、氣體擴散層、聚四氟乙烯。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化學工程碩士班 楊重光所指導 張亦婷的 氨/氫燃料在Ni-SDC中溫型固態氧化燃料電池系統最適化與電氣性能探討 (2021),提出因為有 固態氧化燃料電池、氨氣、氫氣、IT-SOFC的重點而找出了 燃料電池原理的解答。

最後網站氢氧燃料电池反应原理及工作原理-电池中国网 - 动力电池則補充:燃料电池 是一种化学电池,它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出的能量,直接将其变换为电能。从这一点看,它和其他化学电池如锰干电池、铅蓄电池等是类似的。但是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燃料電池原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燃料電池(第四版)

為了解決燃料電池原理的問題,作者黃鎮江 這樣論述: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大量的圖表說明燃料電池原理與分析方法,俾使不同領域背景的讀者能夠融會貫通,進入燃料電池的殿堂,加上以生動活潑的圖片介紹燃料電池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使讀者能藉著實際圖片了解燃料電池的廣泛用途。適合大學、科大、技術學院之機械、電機、化工、材料系「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概論」課程使用。 本書特色   1.本書除了介紹「燃料電池」之外,也特別介紹「氫」,針對氫能源的應用、氫的生產方式、氫的儲存與運輸作詳細說明。   2.本書分別介紹6種各類燃料電池,包含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磷酸燃料電池、鹼

性燃料電池,並針對其工作原理、元件、結構與性能分析加以說明。   3.本書於第11章、第12章特別介紹燃料電池車與燃料電池發電機,進一步瞭解其發展及應用。   4.本書利用大量的圖表呈現特性的比較、發展演進、製程等,清楚易懂。  

燃料電池原理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影片由聖工坊授權提供

氣體擴散層經聚四氟乙烯處理對其親疏水性平衡以及燃料電池效能之影響

為了解決燃料電池原理的問題,作者謝淳凱 這樣論述:

氣體擴散層(Gas Diffusion Layer;GDL)為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重要元件之一,而氣體擴散層作為氣體、電子、質子與產物水的傳輸通道,需要具備高導電性、透氣性、疏水性、抗腐蝕性及強度等特性。本研究著重於氣體擴散層疏水性的提升,尋找到良好的疏水性與親水性的平衡,目前商業用的氣體擴散層在進行疏水處理時,僅會在氣體擴散層的一側添加疏水層,並沒有考慮到氣體擴散層本身疏水性的需求。而本研究先將PAN系氧化纖維氈進行 1000℃ 碳化,並含浸酚醛樹脂再進行熱壓,而得到碳纖維紙作為本實驗的基材,以不同濃度的疏

水漿料—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來浸泡碳纖維紙,使聚四氟乙烯填充進入碳纖維紙中的間隙,適度的調整結構特性以及電化學表現。此製程最主要可使氣體擴散層的疏水性提升,PTFE 添加的多寡會影響燃料電池在反應過程中的產物水排除的難易程度,所以適度的水管理能力可以提升電池的性能表現。在實驗使用了兩種不同的碳纖維紙原料,分別為 165 克 GDL 與 230 克 GDL,並且最佳的 PTFE 濃度參數皆為 C%,並在負載 0.3 V 下,最大電流密度分別為 1391 mA/cm2以及2389 mA/cm2,最大功率密度為 443 mW/cm2 以及 762 m

W/cm2。

電極過程動力學:基礎、技術與應用

為了解決燃料電池原理的問題,作者徐艷輝 這樣論述:

《電極過程動力學:基礎、技術與應用》首先講述了電極過程動力學基礎知識,包括濃差極化、電化學極化、混合控制等基本過程以及一些基本概念;然後介紹各種電化學測試技術,包括單階躍、雙階躍、迴圈伏安、交流阻抗等技術,並且重點講解了阻抗圖譜的處理,同時還簡要介紹了三電極體系的準備;最後介紹與電化學相關的各個交叉學科的基礎知識,包括腐蝕、沉積、溶解、非線性電化學,專題包括一次電池、二次電池、電容器、氯堿電解工程、醫用特種電池、掃描隧道顯微鏡、油水介面電化學、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等。 《電極過程動力學:基礎、技術與應用》適合於電化學反應工程、電化學、材料電化學、電分析化學、金屬腐蝕與防護、電鍍、新能源材料與器

件、有機電化學等相關專業本科學生、研究生的教學和參考使用,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科研人員的專業參考書。 第1章 基礎 1.1 能斯特方程推導 1.2 絕對電極電位 1.3 水的特性 1.4 電極過程動力學歷史 1.5 電化學反應的特點 1.6 三電極體系 1.7 基本步驟簡述 1.8 電極過程 1.9 電極過程動力學研究的內容以及本書的思路 1.10 介面荷電層的形成與介面圖像 1.11 介面吸附過程 1.12 介面模型 1.12.1 緊密層模型 1.12.2 分散層模型 1.12.3 GCS模型 1.13 電毛細曲線 1.13.1 毛細現象 1.13.2 電容概念 1.13.3

表面吸附量與表面超量的概念 1.13.4 固體電極表面張力測定方法 1.13.5 電毛細曲線用途 1.13.6 表面活性的一般規律 1.14 吸附等溫式 1.15 電化學步驟的動力學方程 1.15.1 基本方程 1.15.2 交換電流與溫度的關係 1.15.3 標準反應速率常數 1.15.4 交換電流與標準反應速率常數的關係 1.16 電化學平衡與電化學極化 1.16.1 目標體系平衡電位的建立 1.16.2 淨電流 1.17 控制步驟的概念 1.18 相間電勢與電動勢 1.19 零電荷電位 1.20 特性吸附 1.21 液相傳質步驟動力學 1.21.1 擴散驅動力簡述 1.21.2 擴散

1.21.3 濃差極化 1.21.4 擴散層、邊界層、介面雙電層 1.21.5 擴散層中電場對穩態擴散的影響 1.22 混合控制 1.23 分散層電位的影響 1.24 多電子、多步驟電化學過程 1.24.1 前置化學轉化步驟分析 1.24.2 後置化學轉化步驟分析 第2章 測試技術 2.1 電極體系製備簡述 2.1.1 溶液配置 2.1.2 電極製備 2.1.3 歐姆壓降的幹擾 2.1.4 陣列式電極 微電極組 2.1.5 薄液膜電池 2.1.6 參比電極 2.1.7 突出控制步驟 2.2 暫態擴散動力學測試技術簡介 2.2.1 平面電極 2.2.2 微電極 2.2.3 介面雙電層的幹擾 2

.3 混合控制中的暫態技術 2.3.1 恒電流階躍,反應完全不可逆 2.3.2 電勢階躍技術,反應完全不可逆 2.3.3 完全可逆反應,恒電位階躍 2.3.4 准可逆條件下的恒電位階躍 2.4 旋轉(圓環)圓盤電極 2.5 迴圈伏安 2.5.1 迴圈伏安 2.5.2 介面電容與串聯電阻對CV的影響 2.5.3 吸附物質的CV 2.5.4 多步過程的CV 2.6 雙電位階躍 2.7 微電流階躍 2.8 雙階躍消除介面雙電層的幹擾 2.9 恒電量階躍 2.10 交流技術 2.10.1 基本元器件的阻抗特徵 2.10.2 CDC碼 2.10.3 兩個以上時間常數的電路 2.10.4 無限傳輸線模型簡

述 2.10.5 雙曲元件 2.10.6 Warburg阻抗 2.10.7 其它效應 2.10.8 大極化條件下的EIS 2.10.9 交流極譜技術簡介 2.10.10 可逆性 2.10.11 K K關係 2.10.12 阻抗資料的處理 2.10.13 分形幾何效應 2.10.14 多孔效應 2.10.15 擬合結果的識別 第3章 應用 3.1 HRR 反應分析 3.2 溶解過程簡述 3.3 金屬電沉積 3.4 鈍化現象 3.5 腐蝕現象 3.6 燃料電池原理 3.7 一次電池 3.8 二次電池簡述 3.8.1 有效放電容量 3.8.2 充放電曲線資訊 3.8.3 堿錳電池 3.8.4 鉛酸

電池 3.8.5 H2 鎳電池 3.8.6 Zn Ni電池 3.8.7 Fe Ni電池 3.8.8 超鐵電池 3.8.9 Cd Ni電池 3.8.10 Zn AgO電池 3.8.11 鎳氫電池 3.8.12 鋰(離子)電池 3.9 非線性電化學現象 3.9.1 分歧 3.9.2 單晶Pt電極上CO化學氧化 3.9.3 電化學振盪分類 3.9.4 數學模型 3.9.5 非線性電化學行為的實驗研究 3.9.6 非線性電化學現象研究的難點 3.9.7 燃料電池催化劑利用率 3.10 氯堿電解工程簡述 3.11 快離子導體簡述 3.12 醫用特種電池簡述 3.12.1 Zn HgO原電池 3.12.2

Li I2原電池 3.12.3 中倍率鋰基電池 3.12.4 高倍率鋰基電池 3.12.5 二次電池 3.12.6 展望 3.13 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簡介 3.14 CO2電化學還原 3.15 環境電化學簡述 3.16 電化學電容器簡介 3.17 電化學感測器簡介 3.18 油水介面電化學簡介 參考文獻

氨/氫燃料在Ni-SDC中溫型固態氧化燃料電池系統最適化與電氣性能探討

為了解決燃料電池原理的問題,作者張亦婷 這樣論述:

摘要 iABSTRACT ii誌謝 iv目錄 v表目錄 viii圖目錄 ix1 第一章 緒論 11.1 前言 11.2 固體氧化燃料電池(SOFC)發展 21.3 研究動機與內容概要 3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2.1 固態氧化燃料電池原理 42.2 燃料電池的電性表現 52.2.1 活性極化(activation polarisation) 62.2.2 歐姆極化(ohmic polarisation) 72.2.3 濃度極化(Concentration Losses) 82.3 SOFC的結構配置 92.4 固態氧化燃料電池的組成元件 102.4.1 陽極(Anode) 102.4.2 陰

極(Cathode) 122.4.2.1 鑭鍶鈷鐵(lanthanum strontium cobalt ferrite,LSCF) 132.4.3 電解質(Electrolyte) 142.4.3.1 氧化鋯基(ZrO2)電解質 142.4.3.2 氧化鈰基(CeO2)電解質 152.4.4 三相邊界 172.5 氨氣特性 182.5.1 氨氣作為SOFC燃料 192.5.1.1 氨為SOFC的燃料時電化學原理 202.5.1.2 氨氣(NH3)在鎳(Ni)異相表面反應 213 第三章 實驗方法 233.1 實驗材料 233.2 實驗儀器設備 243.3 電池單元製備 253.4 電池供

氣系統 263.5 實驗步驟 283.5.1 氣體燃料組成 283.5.2 電池片陽極還原 293.5.3 電池片封裝 293.5.4 相同電池進行相同比例氣體燃料反應 303.5.5 相同電池進行不同比例氣體燃料反應 313.6 儀器原理與特性分析 323.6.1 電化學檢測 323.6.1.1 電壓監控 (Voltage monitor) 323.6.1.2 電流電壓曲線 (I-V Curve) 323.6.1.3 電化學阻抗分析儀 (EIS) 333.6.2 氣相層析儀 (GC) 343.6.3 X光繞射分析儀 (XRD) 353.6.4 場效發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FESEM)

363.6.5 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 (XPS) 37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84.1 電池反應最佳化分析 384.1.1 系統溫度之影響 384.1.2 氫氣(H2)燃料濃度之影響 394.1.3 電池升溫穩定時間影響 404.2 相同電池進行不同比例氣體燃料反應 414.2.1 電化學交流阻抗分析 414.2.2 電流電壓曲線 474.3 相同電池進行一組氣體燃料長時效驗證 504.3.1 電流電壓曲線 504.3.2 XPS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 534.3.2.1 Ce 3d XPS光譜分析 534.3.2.2 O 1s XPS光譜分析 584.3.2.3 Ni 2p XPS光譜

分析 614.3.3 X光繞射光譜材料分析 644.3.4 SEM陽極表面形貌觀察 674.3.5 EDS能量色散X射線譜 714.4 氣體燃料其他變因探討 734.4.1 氨氣(NH3)燃料濃度之影響 734.4.2 氨氣(NH3)燃料流量之影響 754.4.3 氣體裡有水氣對功率的影響 765 第五章 結論 786 文獻回顧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