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 曲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琵琶 曲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窈慈寫的 彈音論樂:聆聽律動的音符【修訂版】 和劉天禮,劉原龍,孫鵬的 鋼琴即興彈唱經典老歌150首(簡譜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琵琶 - 音樂學系- 屏東大學也說明:註:1.以上為指定曲,自選曲另選。 2.以上傳統曲目不限流派、演奏譜。 3.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銳文創 和化學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音樂學系 林慧寬所指導 楊喨予的 兩首琵琶作品《彼岸花》、《點》之演奏分析與探討 (2021),提出琵琶 曲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吳玉翔、陳怡、《彼岸花》、《點》。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音樂學系 嚴福榮所指導 葉庭亦的 克拉姆兩首室內樂作品中「引用」與「象徵」表述之探究/畢業音樂會 (2021),提出因為有 克拉姆、引用、象徵的重點而找出了 琵琶 曲目的解答。

最後網站課程查詢則補充:琵琶 指甲:350~1000/副,琵琶膠帶:50~120元/捆,調音器500~1500/台,講義費:200元 ... 流行曲目、傳統曲目皆可彈奏。希望學員能透過學習琵琶,獲得舒壓與放鬆;以輕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琵琶 曲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彈音論樂:聆聽律動的音符【修訂版】

為了解決琵琶 曲目的問題,作者張窈慈 這樣論述:

  經典曲目,全新詮釋!   曲調柔和,旋律寧靜溫潤的〈搖籃曲〉   聽來別具陰影與朦朧效果的〈月光〉   表現形式多元,故事美麗動人的〈梁山伯與祝英台〉   呈現胡漢關係,悲愁怨嘆的〈王昭君〉   日治時期台灣人心聲的作品代表〈望春風〉   新月派現代詩人的〈再別康橋〉   〈童年的回憶〉、動畫、音樂……   本書分為六個篇章:第一,西洋音樂小品;第二,西洋音樂歌劇;第三,中國音樂名曲;第四,台灣歌謠名曲;第五,新詩合唱名曲;第六,我的音樂論評。作者從曲式分析、歌辭賞析、音樂欣賞與音樂論評四方面點評賞析,考究樂曲的出處淵源、創作理念、流傳面向及論評唐代樂府詩所改編的清唱

劇和台灣新編的童話故事音樂劇,引領讀者進入音樂與文學的深度交流之中。不同作曲家的同名樂曲有何差異的表現方式?同一首樂曲透過不同的表演形式又呈現什麼樣的面貌?隨著本書,一起感受音符的律動! 本書特色   ★無論您是一位有音樂基礎或無音樂基礎的人,都可以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好,並啟發您對音樂的興趣。   ★本書針對西洋、中國、台灣等樂曲賞析,透過細膩的文字讓讀者與作者一起進入聆聽音樂的世界中。 各界推薦人   李時銘(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蔡振念(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李美燕(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琵琶 曲目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09 年 12 月,神棍樂團發行首張專輯「萬佛朝宗」嶄露頭角, 結合客家/南北管/中國樂器/西洋樂器的「乩童搖滾」,以一鳴驚人之姿在樂團圈引起不小討論。完美結合東西方元素的編曲,以及充滿能量的現場演出實力,很快地成為樂迷追逐的對象。不過由於唱片發行量不高,一開始也沒有在傳統通路或數位平台上架,反而增加了這張專輯的神祕感與經典性。因此我們特地在本專輯發行即將滿十周年之際,舉辦「萬佛朝宗:一夜限定」專場,演唱本專輯全曲目以回饋這十年來追隨我們的信徒。各位,請準備好你們的歌詞和鈔票,一起進場和神棍同時達到涅槃的境界吧!


#神棍樂團

華語搖滾界唯一結合佛道教、南北管、客語、蒙古呼麥等民族元素的「乩童搖滾」


神棍樂團成立於 2006 年,當年隨即獲得海洋音樂祭評審團大賞。後於 2009 年獲得 YAMAHA 熱門音樂大賽台灣區冠軍,同年發行首張專輯「萬佛朝宗」獲得各界好評,並入圍第一屆金音獎「最佳樂團」「最佳新人/團」兩項大獎。2012 年也以「九號公路」入圍第三屆金音獎「最佳搖滾單曲」,同年 11 月發行第二張實驗性的專輯「神棍被電了」,2019 年初發行數位 EP「神一樣的存在」。神棍樂團結合西洋搖滾/嗩吶/二胡/鑼鼓/古琴/琵琶/馬頭琴等中國樂器,南北管/佛道教/客家/蒙古音樂等元素,創造華語音樂圈獨一無二的「乩童搖滾」。


暖場嘉賓:
#貝克小姐missbac

喜歡狗狗和貓貓的兩人樂團,由主唱筱卿、吉他手秉恩組成。

『Bac.是Bacterium的簡稱,希望我們的音樂會像細菌感染一樣,侵蝕你的靈魂,並且傳染、擴散給你身邊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都有許多樣貌以掩飾自己的情感, 而在音樂裡,我們選擇誠實並逐步記錄下來,努力在這個喧鬧的世界裡,透過音樂說著我們的故事,安慰、感染那些曾有相同感受的靈魂。

兩首琵琶作品《彼岸花》、《點》之演奏分析與探討

為了解決琵琶 曲目的問題,作者楊喨予 這樣論述:

琵琶作為中國傳統彈撥樂器,隨著演奏方式的改良與項、品的增加,為其帶來多變的演奏技法與豐富的音樂表現力。時至今日,許多作曲家開始將各種作曲理論應用在琵琶之上,使音樂內容突破了調性的框架,有了不同於琵琶傳統曲目的審美觀念。吳玉翔《彼岸花》根據佛教經典中花妖與葉妖的故事,描述兩人從分離到相遇,到最後與命運對抗的過程,樂曲當中以不同演奏手法塑造角色,透過音組的變化推進故事情節。陳怡《點》以多段體呈現書法中「永字八法」的筆勢,以無調性的寫作同時除去了拍號的限制,以琵琶點狀的發聲方式詮釋書法中各種不同的起筆,將西方作曲技法與中國傳統文化融為一體。本文針對兩首曲目進行分析與詮釋。透過論文與期刊等資料蒐集,

結合筆者的分析進行兩首曲目的曲式結構、速度與演奏技法等方面的整理,同時根據兩首樂曲的創作背景與曲意內容進行演奏詮釋,最後歸納以上的論點做總結。

鋼琴即興彈唱經典老歌150首(簡譜版)

為了解決琵琶 曲目的問題,作者劉天禮,劉原龍,孫鵬 這樣論述:

《鋼琴即興彈唱經典老歌150首(簡譜版)》本書精選150首音樂愛好者耳熟能詳的經典老歌,曲目數量多,將歌曲分類清晰,可以讓鋼琴愛好者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愛的歌曲。每首曲目會加上和絃標記,用辨識度高的簡譜進行編寫。   本書以編配簡易,技巧要求低,通俗易懂,力達原版彈奏效果,讓讀者能很容易的配出好聽的伴奏,輕鬆學彈唱!

克拉姆兩首室內樂作品中「引用」與「象徵」表述之探究/畢業音樂會

為了解決琵琶 曲目的問題,作者葉庭亦 這樣論述:

論文摘要:二十世紀的作曲家不斷尋找新的創作手法,其中「引用」(Quotation)與「象徵」(Symbol)已成為二十世紀創作思維的一種思潮與寫作手法和態勢。而具有代表性的美國著名作曲家喬治・克拉姆(George Crumb, 1929-),在其多首作品皆透過「引用」以及「象徵」的表現手法,使音樂在他個性化的背後建構出另一層含義。對此,本文將從他具有代表性的兩首作品《四個月亮的夜晚》及《黑天使》,以樂曲創作背景的溯源與素材的運用與表現來切入,進一步探討兩首作品 「引用」與「象徵」創作手法所蘊藏的深層意涵。畢業音樂會曲目:《寒青》給長笛獨奏《追問》給女高音與鋼琴《摘一盞星光》給女高音與鋼琴《E

legy》給大提琴與鋼琴《荒謬之牆II》給古箏、琵琶與中胡《46610》給弦樂四重奏《饕餮》給管弦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