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石膏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影視特效化妝實用技法 和艾莉卡・恩格豪伯的 科學詭案調查局:離奇現象與噁爛實驗的科學研究報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3d模型免费下载】打造一流的3dmax模型库_3D溜溜网3d66 ...也說明:3D溜溜网提供:3D模型库、SU模型库、3D贴图材质、MAX脚本光域网免费高速下载,国内外数万精品稀缺3D素材,纯手工整理,每小时更新,找模型上3D溜溜网,全站hold的住你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出版社 和大石國際文化所出版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碩士班 林忠志所指導 詹雅淳的 射出參數對使用石膏模具在微結構轉寫性之影響 (2021),提出石膏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射出成型、石膏模具、田口法、複製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 李炤佑所指導 朱岑悅的 以液相燒結法製作超高孔隙率碳化矽陶瓷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碳化矽、液相燒結法、多孔陶瓷、抗壓強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石膏模的解答。

最後網站失敗的石膏模 - beautydiy - 痞客邦則補充:失敗的石膏模 · 1.將水桶裝預定的水量置於石膏秤上,扣除桶子的重量,得水的重量。 · 2.另以磅秤量取水重*1.2重量的石膏粉 · 3.將秤好的石膏粉均勻的撒入水桶內 · 4.石膏粉完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石膏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影視特效化妝實用技法

為了解決石膏模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本書詳細介紹了影視特效化妝的基本知識、技巧與方法,並配有大量彩色高清操作細節圖,內容實用、權威,可操作性強。具體包括10個部分內容,即:影視特效化妝行業概況,影視特效化妝基本工具、材料和使用技巧,基礎特效化妝及效果,活體翻模,人臉結構雕塑,翻制雕塑假皮,假皮粘貼上妝,假皮類特效妝面效果,毛髮的鉤織等。   本書適合於普通高校影視化妝、人物形象設計等相關專業或相關課程作為教材使用,也適合於影視化妝的從業者和學習者參考閱讀。

石膏模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支持狗狗搞笑 加入YouTube會員→https://pros.is/Dogfunny
狗狗搞笑日報→每天最新的狗狗影片!研究發現每天看狗狗比咖啡更提神!
----------------------------------------------
拉不拉多理論上來說是穩定又乖巧的狗狗,但如果你養到一隻調皮的,那麼恭喜你,因為他們聰明的智商,他們一定也會是特別皮的狗狗!大家好,我是狗哥!很高興又跟各位見面啦!
----------------------------------------------
狗狗搞笑節目列表:狗狗搞笑 狗狗故事 狗狗救援↓↓↓
狗狗搞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AtnaPFAcOw&list=PLS4eif45b-ObTeoMKeTGsNa4W_7-uNntj
狗狗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UFa4_yaMs&list=PLS4eif45b-ObZRu1qW2Zqj8qlWDM7hQaD
狗狗救援: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x5Hu8AAdWs&list=PLS4eif45b-OYuT621cYxI6G3eniuvlyLp
可愛的狗: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ZJSSY1FeI&list=PLS4eif45b-OZ2v1dRIyvgB9U0RlwJ5LIR
感人的狗: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UFa4_yaMs&list=PLS4eif45b-Oa9kYUUAo1Z7mp7H63mqJu4
Top1狗狗搞笑:https://youtu.be/Ebhs4NGjWmE
Top1狗狗故事:https://youtu.be/LiP1APSxEIE
Top1狗狗救援:https://youtu.be/YW2RFu_4uFs
狗狗都跟人一樣,都有自己的意識與情緒
希望每一個 狗狗搞笑 可愛的狗 都能提升人們愛護動物的意識
希望每一個 狗狗救援 狗狗故事 能讓你們感受到狗狗對人的愛
其他寵物頻道推薦:黃阿瑪的後宮生活,SoybeanMilk豆漿-,花花与三猫 Cat Live,好味小姐,柴犬Nana和阿楞的一天
贊助我們挖掘更多報導:https://p.ecpay.com.tw/6D172
狗狗搞笑FB投稿:https://fb.me/DogDogfunny
音樂來源:Jason Piano,Kaikai Chang,HowFun常用配樂/音效
#狗 #狗狗 #狗狗搞笑 #狗狗故事 #狗狗救援

射出參數對使用石膏模具在微結構轉寫性之影響

為了解決石膏模的問題,作者詹雅淳 這樣論述:

在產品開發階段中暫時型模具(Rapid tool,簡稱:RT)可用於進行少量生產,以驗證產品與預期目標的差異,雖有金屬材質的RT模具,但因成本因素尚未普及,當RT模具的材質使用樹脂為主,會因材質強度問題,無法真正給予正常射出條件進行打樣試做。例如保壓壓力造成RT模具變形。本研究使用石膏可射出的石膏RT模具,透過振動加壓減少石膏的孔隙以增加強度,利用石膏翻模複製性佳的特性,將石膏和鋁塊組合成複合型模仁,可將量產時鋼模的射出參數直接用於石膏RT模具進行產品打樣。本研究以新臺幣五十元硬幣(硬幣具有防偽特徵設計)作為製作RT模具的原型,探討射出參數對微細特徵與不同澆口的模仁之影響,利用田口實驗設計法

分析射出參數對微細特徵的影響,使用光學顯微鏡進行特徵量測計算複製性(Replication)。重要結果顯示:複合型石膏RT模具除改善全石膏RT模具邊緣強度不足,可增加使用次數壽命達400次以上,射出參數中保壓壓力對於離澆口較遠之產品特徵相對重要,所製作之樣品特徵複製性可達99.4%,澆口方向與微細特徵平行,有助於熔膠流動可得較佳之樣品。本技術提供高精度與可複製產品微細特徵之快速模具,製作過程對環境污染低且低耗能製程,滿足未來環境低碳的趨勢。

科學詭案調查局:離奇現象與噁爛實驗的科學研究報告

為了解決石膏模的問題,作者艾莉卡・恩格豪伯 這樣論述:

  從科學的角度理解世界各種怪奇驚悚的自然現象!   這是一本讓你大開眼「戒」的書,闡釋跟人體、地球、宇宙有關的各種噁心、驚悚、怪異、病態、荒謬的事實。   世界上總有那麼一些事情,有些噁心、有點血腥甚至病態、卻似乎沒那麼重要,所以始終沒有人探討。這當中有些涉及死亡,有些挑戰禁忌,有些讓人渾身不舒服,但共同的特點就是背後都存在著某種可以用科學解釋的道理。作者以好奇心為出發點,探討這些人人內心深處都有那麼一點想知道但又不敢提出、甚至不太敢去思考的主題。寵物會吃死去的主人?屍體會流血?什麼是動物界最變態的性行為?人類為什麼會有禁忌?大便有療效?本書由國家地理部落格「科學詭案調查局」作者執筆,融

合了嚴謹的科學態度與輕鬆幽默的筆法,剖析一般人最好奇但又最不敢看的各種現象。也許在讀過本書之後,你會發現許多原本恐懼的事物似乎沒那麼可怕,許多原本噁心的東西也不再那麼噁心了。 本書重點   國家地理史上最紅的科普專欄:科學詭案調查局(Gory Details)   「這可能是我寫過最噁心的一本書。儘管噁爛,卻仍是我寫過最妙的一本。」――作者艾莉卡・恩格豪伯   哪些生物可以爬進人類體內?寵物會不會啃食主人的屍體?女太空人在宇宙中如何處理月事?蒼蠅最愛人類的哪一種體液?美國人的小丑恐懼症從何而來?   ★領先全球,繁體中文版搶先上市!   ★輕鬆詼諧的筆調,細述最前衛的科學知識,令人在皺

眉的同時又忍不住嘴角上揚   ★跨領域的科學研究,舉凡生物學、解剖學、太空探索、社會科學等無所不包   ★頂尖科學記者之作,幽默的內容背後有完整的科學研究脈絡 名人推薦   「一場穿越血腥世界、恐怖又有趣的閱讀之旅。」——卡爾・齊默,《病毒星球》作者   「一系列讓人眼睛一亮的短篇報導。」──艾德・楊,《我擁群像》作者   「艾莉卡・恩格豪伯具有一種讓人不安的神奇天賦,能找出那些每個人都想知道但又不敢提出來的問題。接著她還為你解答──不僅是讓人滿意的科學答案,往往還很幽默。雖然你讀的時候可能會有點不安,但你會停不下來。」──克莉絲蒂.威爾科克斯,《毒特物種》作者   「一場穿越血腥世

界、恐怖又有趣的閱讀之旅。」——卡爾・齊默,《病毒星球》作者 作者簡介 艾莉卡・恩格豪伯   科學作家,長期為各大知名雜誌、報紙與網站撰寫與編輯科學文章,包括《國家地理》、《科學新聞》、《科學人》與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現居美國田納西州。 譯者簡介 姚若潔   台灣大學昆蟲學碩士,英國布來頓大學視覺傳達博士候選人。深受各式跨領域的研究與溝通所吸引,視翻譯為促進跨界溝通的有效途徑。近期譯作有《為什麼要睡覺?》、《重返阿波羅》、《火星時代》、《國家地理圖解太空》,中短篇譯作亦常見於《科學人》雜誌及《國家地理特刊》。翻譯《科學詭案調查局》期間開心享受各式驚悚的有趣知識,並祈禱這些知識不會

有派上用場的一天。   序 → 11 第一部  病態的好奇心 → 16 引言:沒那麼CSI 病態的好奇心與太平間 → 19 世界最小的犯罪現場 訓練警探用的袖珍模型 → 27 活死人 當微生物翻轉局面 → 35 如果你死了,你的狗會把你吃掉嗎? 是有可能(但你也不會知道) → 43 流血的屍體 死人可以指認凶手嗎? → 49 如果鞋子漂起來⋯⋯ 卑詩省氾濫的腳 → 55 第二部  真噁心 → 62 引言:蟲蟲自助餐 為什麼你應該要吃蟲子,但卻沒這麼做 → 65 蛆的農場 蠅的幼蟲如何蠕動著爬進我們的食物鏈 → 73 愈臭愈好 為什麼聞臭東西會有特別的快感

→ 79 傳遞精液 綠頭蒼蠅如何影響犯罪現場 → 85 嗅出疾病 善用疾病的氣味 → 91 排水溝裡的怪物 探討愈來愈嚴重的油脂塊問題 → 97 第三部 打破禁忌 → 100 引言:終極禁忌 當科學遇上我們最深的禁忌 → 103 拿到人頭不簡單 世界最禁忌的手術 → 109 殺人最多的哺乳類 獵殺成績最高的殺手名單揭曉 → 119 同類相食實用手冊 為什麼有些動物會把同類列入菜單 → 125 開創陰蒂 探索沒有列入解剖學書籍的身體構造 → 131 女性的一大步 為什麼月經在今日具有文化意義 → 141 戀屍癖 理解動物界最變態的性行為 → 147 第四部 恐怖爬行者 →

154 引言:走開! 為什麼某些物種會讓我們渾身不舒服? → 157 老鼠跑滾輪 為什麼牠們沒辦法停止 → 163 不容小覷的蟎 什麼東西必須用顯微鏡才看得到,有八隻腳,而且住在你臉上? → 169 破解蟑螂 如果你無法消滅牠,就製造牠 → 177 你惹毛我了 蟲子入侵時該怎麼辦 → 185 那不是睫毛 你以為蟑螂跑進耳朵就已經夠慘了嗎? → 191 腦袋裡的蟲 你以為蟲跑進眼睛裡就已經夠糟了嗎? → 195 世界上最慘的叮咬 兩名科學家自我犧牲 → 199 第五部  恐怖解剖學 → 202 引言:要分泌還是要排泄 研究那些不受歡迎的人體產物 → 205 挖金礦 談到耳朵,請遠

離棉花棒 → 209 便便的療效 交換糞便的願景與風險 → 215 在游泳池裡尿尿 很噁、很真——也有點毒 → 221 舔舐傷口 不,狗嘴並沒有比人嘴乾淨 → 225 尿,還是不尿? 提示:你身上沒有無菌的東西 → 231 流血的必要性 放血療法簡史 → 237 排毒的迷思 我們真的能透過汗水排出毒素嗎?→ 241 第六部  神祕的心智 → 246 引言:程式中的錯誤 為什麼我們的心智會愚弄我們 → 249 看不見的錯誤 妄想如何產生 → 255 巫毒娃娃的謎 為什麼拿針猛刺是這麼的爽 → 263 小丑走開! 事實是:小丑真的很恐怖 → 269 對人臉過目不忘 對抗犯罪的

獨特超能力 → 273 賽璐珞變態狂 電影中的哪些怪物最真實? → 281 聲音與憤怒 為什麼某些聲音真的很惱人 → 291 後記 → 299 誌謝 → 303 參考資料 → 307 索引 → 327 自序   在我七歲之前,我們家住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近郊的綿延山丘之間。我們小小的白色灰泥房子坐落在和緩的山頂上,一條長而蜿蜒的車道通往山下。每天下午,校車都在車道底端把我放下,而我母親和我們家那條巨大的黑色德國牧羊犬都會在那裡等我。   有一天,車道底端出現了新的東西:兩座山。(其實只是小丘,但別忘了當時我年紀還小。)它們是垃圾堆,有一輛卡車停在路邊,把車斗中那些沒人要的東西隨

意倒在了那裡。當我和母親走近時,垃圾堆變成了可以辨認的物體。有檔案櫃和裝滿紙張的紙箱。媽媽撿起一張深色的紙片,對著陽光看:那是一張牙齒的X光片。我們恍然大悟,一定是某間牙醫診所關門大吉,把東西全丟棄在我們車道的末端。   雖然垃圾堆中也散落著候診室的玩具,但它們對我來說都不如我挖到的一個珠寶盒那麼趣:裡面有一條銀項鍊,串著小巧的翠綠色鳥兒。但我接著就找到了最棒的東西:病患牙齒的石膏模型,上排下排都有。我很快就把那些最不完美的模型都挑了出來:有缺角的牙、歪斜如破籬笆的牙、缺牙的牙——愈醜愈好。   我父母對這堆被拋棄在自家門前的垃圾很不滿。後來,一位擁有建築設備的叔叔把它推平、用土蓋起來,造

了我們自己的迷你垃圾掩埋場。但因為東西還是在那裡,我得以留下一些最喜歡的寶物。我確信,我是密蘇里那一帶唯一一個不僅擁有自己的遊戲屋、而且小屋窗台還用歪七扭八的牙齒裝飾的女孩。偶爾我會重新排列那些牙齒,找出更恐怖的上下牙新組合。在有風的夏夜,我可以躺在我的小床上,開著窗戶,一看到那些在月光下發亮的牙齒就覺得安慰。   我想,如果我父母當初被我的這些收藏給嚇壞了──或者因為我後來對血腥的自然紀錄片和史蒂芬・金小說的深深著迷而大驚失色,那我可能會跟現在不太一樣。我或許不會寫關於恐怖東西的文章,而是會變成一個會計師,或是那種看到血會不太舒服的人。   但我的命運不是那樣。幾年後,我家搬到佛羅里達州

一片七英畝大的沼澤地。我父親是工程師,他在我們的活動房屋旁用煤渣磚建造了自己的電化學實驗室。在那些磚牆之內,他試著教我一些基本的科學原理。我不太懂,但看到他能把一美分的銅幣放入一槽液體中,第二天取出時變成閃亮的鎳幣,我驚訝不已。最重要的是,我學到:要搞清楚事情到底如何運作是絕對有可能的──而且用的是科學方法。   時間快轉30年。經過十年的研究生涯(活動包括在沼澤裡走來走去、研究含碳化合物),我成了華盛頓特區《科學新聞》(Science News)雜誌的作者與編輯。當一個寫部落格的機會出現時,我立刻就知道我想參與。我只掃了一眼自己辦公室的書架——裝滿了《血之祕史》(Blood Work)、《

小牧羊人的殺手》(The Killer of Little Shepherds)、《噁心心理學》(That’s Disgusting)等書,一個概念就浮現了。雖然過去不曾自認對駭人的死亡藝術有特別的興趣,但我發現自己的「病態好奇心」其實一直存在。因此,「科學詭案調查局」這個部落格就此誕生。   從那時起,我就在寫作中展開了多年的冒險,主題都是當有人問我在寫什麼時,必須先警告他們的那種。有一段時間,同事會把任何跟尿液和糞便相關的文章或科學論文都轉發給我。(據說,我那篇關於游泳池中的尿液會發生什麼變化的文章,每年夏天游泳池開張時都會衝上流量高峰。)後來我到國家地理網站擔任科學編輯,「科學詭案調查

局」也跟著我搬過去,且之後就一直在那裡。   這一路上,有些一開始讓我擔心會對一般大眾造成過度刺激的駭人故事,後來卻成了我最喜歡的故事。例如有一次,《科學新聞》的一個同事若無其事地問我:寵物有時會吃自己死掉的主人,是不是真的?基於共同的好奇心,我決定調查事情真相。但我當時覺得,對愛動物的人來說,這樣的故事給人恐怖的聯想,我沒把握會受歡迎。   結果,不只是有很多人抱存同樣的疑問,更有許多描述這類事件的法醫案例研究。其他記者也寫過一些相關報導,但我決定運用自己的研究技巧,更深入地鑽研鑑識期刊。雖然我也擔心各地的愛狗人士會群情激憤,但這篇文章卻成了那年國家地理網站最受歡迎的文章。看來,人就算會

嘲諷噁心的問題,也還是想知道答案。   除了滿足我自己另類的好奇心之外,「科學詭案調查局」更大的目標始終是要創造一個可以談論血腥、禁忌或不尋常議題的空間——然後透過科學的鏡片,近距離檢視這些問題。   為什麼我會想要把時間花在思考這類怎麼說都讓人不愉快的議題?可以這麼歸結:對於自己寫過的東西,我會比較不害怕。如果更仔細地觀察任何讓我不舒服的東西——死亡、疾病、恐怖的小丑,科學分析都能讓事情變得比較容易面對一點點。   也許是基於我自己最深的恐懼,死亡和謀殺成了我在科學報導上一再探訪的主題。我鑽研新的鑑識科學技術,還有老派調查方法,例如用來訓練警探與法醫的犯罪現場袖珍模型。也有些時候,我寫

的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對苦主來說會改變人生的主題,例如寄生蟲妄想──這樣的人因為相信自己正被看不見的蟲所侵蝕,人生從此天翻地覆。   話雖如此,我寫的事也不是每一件都這麼恐怖。我一直希望「科學詭案調查局」除了內容豐富,也要有趣。有時候,它就只是個探究噁心問題的好地方,例如被昆蟲叮咬可能慘到什麼程度,或耳屎背後令人驚訝的複雜科學。   撰寫這些文章時,我尋找既有排斥力又有吸引力的主題:那些我一開始不敢看、但接著又忍不住想從指縫間偷看的東西。這就是作家愛說的「戲劇張力」——而當引人入勝的科學和戲劇張力同時出現時,我自己就上鉤了。   本書集結了這些年來我在「科學詭案調查局」報導過的最吸引人的

故事,並加以補充與更新。你也會發現一些新的故事,是我為了本書讀者特別挖出來的。你若想淺嚐,可以選擇任何一個你感興趣的篇章,它本身就是完整的故事。你也可以過過癮,一口氣讀完一整部。   本書中,我選擇了有戲劇張力的主題,也就是那些讓我想進一步了解的故事。每一部都以一個主題為中心,從死亡(〈病態的好奇心〉)到我們最深沉黑暗的想法(〈神祕的心智〉)。在所有這些領域,科學家正在開拓我們對一切噁心、恐怖與禁忌事物的知識領域,揭開我們心智、身體和世界令人驚異的真相。   對我而言,探索這些主題在在提醒著我:我們不必喪失孩童般的好奇心。我不知道我那些齒模後來怎麼了,或許是在某次搬家時被丟棄了。但我還保存

著那條翠綠色鳥兒的項鍊。它就像個小小的紀念,告訴我寶藏有時就藏在出人意料的地方,一些多數人從沒想過要查看的地方。我樂於從世界的醜陋當中發掘出美,從混亂之中找出秩序。   而這一切的開始,都在於願意提出某個可能會讓人吃驚的問題。有時候,這些問題可能會讓人不舒服——但答案卻總是引人入勝。希望你看完本書後,對於提出奇怪的問題會變得更大膽一點。我也希望這些答案能激發你更多的好奇心。 第一部病態的好奇心引言沒那麼CSI病態的好奇心與太平間 我第一次目睹屍體剖檢,和想像中不大一樣。在成長過程中,我一直以為驗屍看起來會像醫學影集《神勇法醫官》(Quincy, M.E.)裡頭那樣,就是冷酷地把屍體剖開(

不過憑良心講,1980年代早期的電視對屍體的呈現都只能短短一瞥而已)。 自從傑克・克盧格曼(Jack Klugman)飾演這位破解罪案的法醫昆西以來,電視上描繪的屍體剖檢便大同小異:位於地下室的太平間,通常光線陰暗,只在擔架床上方吊著明亮的燈。整面牆都是存放屍體的冷凍抽屜,還有一個吊秤,讓病理學家可以把又溼又滑的心臟或肝臟放上去秤重。通常也有一個觀看區,家屬可以透過窗子觀看,而助理會把罩在他們親愛家人身上的薄布從臉上揭開。 昆西是個很難相處、非常聰明、性格執抝的男人,獨居在一條船上。這個角色協助塑造了古怪法醫的刻板印象。的確,從那時起,大部分犯罪影集中的病理學家和法醫多少都有些怪怪的:他們會和

屍體說話,對死亡的態度冷靜到讓人不安(但這點應該透露了更多關於大眾而不是關於法醫的事:那些對死亡波瀾不驚的人,就是會讓我們覺得毛毛的)。 不過,擁有某種程度的病態好奇心是很正常的。我們都害怕未知——而如同他們說的,死亡就是最大的未知。它同時也是最確定的一件事。有好幾大類的藝術和文學都在探討這個主題,一次又一次地從死裡逃生的故事裡尋求刺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恐怖電影,意外發生時會忍不住引頸觀看,雖然我們開車離開時還是會批評那些湊熱鬧的圍觀者。 雖然有人認為現代大眾文化裡的犯罪謀殺是一種病態的娛樂,但人對死亡和暴力的興趣卻一點也不新鮮。書中最古老的故事就是這些。不僅《聖經》裡全是,世界各地最受喜

愛的故事、傳說、神話和童話中也是。 謀殺的故事並不新鮮,新鮮的是我們說故事的方法。今日,從真實犯罪podcast到「調查發現頻道」(ID Channel),我們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在家裡串流播放死亡(有時還有非常清楚的細節)。這種類型的節目會如此成功,恰恰見證了病態好奇心的原始吸引力。

以液相燒結法製作超高孔隙率碳化矽陶瓷之研究

為了解決石膏模的問題,作者朱岑悅 這樣論述:

碳化矽為現代陶瓷中研究關注的焦點之一,碳化矽陶瓷相較於其他陶瓷材料擁有更好的機械強度、耐熱性耐腐蝕性極優良的熱傳導性,其中多孔碳化矽材料有著更為優異之性能,本研究試著發展一種超高孔隙率的多孔碳化矽陶瓷材料,作為散熱材之應用。 本研究將180-250µm的碳化矽顆粒與不同比例之(SiO2-BaO-ZnO)玻璃分別以(3、6、9、12)wt%混合,再加入羧甲基纖維素水溶液之後以行星式球磨2小時製成漿料,再經由烘箱進行8小時的乾燥將是片中的水份完全烘乾,再經由石膏模以類鑄漿成型法製成生胚,在空氣中以(900、850、825)°C進行30分鐘的常壓燒結,製成超高孔隙率碳化矽陶瓷。

由SEM/BSE-EDS觀察橫截面得知以此方式及溫度燒結下,玻璃能包覆在碳化矽的顆粒表面,並做為顆粒與顆粒之間的接合材料,並在表面形成許多針狀析出物,藉以製成多孔陶瓷。以XRD分析後,此多孔碳化矽大致上含有4H、6H及少量的15R碳化矽,將SEM影像以ImageJ影像軟體進行分析得出多孔碳化矽陶瓷之平均孔隙率約為60%左右,最高值可以達到70%(825°C、12wt%玻璃),以萬能試驗機進行抗壓強度測試,顯示出在超高孔隙率下抗壓強度最高可以達到10.5MPa(825°C、12wt%玻璃),以熱像儀測試熱性值,與市售之鋁製散熱片做為對比顯示出,將熱帶走的能力較市售鋁製散熱片較好些,由實驗得知以

(SiO2-BaO-ZnO)玻璃做為黏結劑製作超高孔隙率碳化矽陶瓷,燒結溫度在相較低溫的825°C下(SiO2-BaO-ZnO)玻璃添加量在9wt%-12wt%,以此參數製作之超高孔隙率碳化矽陶瓷有較佳化的孔隙率、抗壓強度及熱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