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金會計科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稅金會計科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三民名師群寫的 2022稅務法規小法典[高普考,地方特考三四等適用](精選法條/重點標示/試題演練)(四版) 和董宏施玉明的 房地產開發企業稅務檢查實用攻略(第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記帳士考試】110記帳士薪水、考科、出路、報名、考古題下載也說明:記帳士考試科目與準備要領 · 1. 國文(多元型式之作文題) · 2. 會計學概要 · 3. 稅務相關法規概要 · 4. 記帳相關法規概要 · 5. 租稅申報實務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民輔考 和中國市場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楊雅惠所指導 溝上雄紀的 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生平研究 (2010),提出稅金會計科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日治時期、明石元二郎、臺灣總督。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碩博士班 林玲芬所指導 黃雅莉的 遞延所得稅資產備抵評價科目與其組成因素及損益平穩化之探討 (2006),提出因為有 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備抵評價、損益平穩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稅金會計科目的解答。

最後網站稅前盈餘 - MoneyDJ理財網則補充:稅前盈餘為損益表中的一項會計科目。是用以衡量公司獲利情況的重要科目。 計算方式為: 銷貨收入-銷貨成本-營業費用+其他收入及利得-其他費用及損失=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稅金會計科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2稅務法規小法典[高普考,地方特考三四等適用](精選法條/重點標示/試題演練)(四版)

為了解決稅金會計科目的問題,作者三民名師群 這樣論述:

  ★全新改版,收錄最新修正法條!   ★六大類31種稅務相關法規彙整!   ★財稅行政108-110年歷屆試題演練,掌握命題趨勢及條文!     【常見問答】   Q:請問本書是最新的法規嗎?   A:本書收錄至出版日前之最新法規。     Q:本書內有包含題目嗎?   A:本書除了常考條文以外,還包含108、109年普通考試/地方特考四等/地方特考五等/初等考試及110年初等考試/普通考試等相關試題。     【本書適用】   這本《稅務法規搶分小法典》適用於下列考試之財稅行政類科:   .初等考試/普通考試。   .四等: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地方特考)/身心障礙人員特考/稅務人員考

試(稅務特考)/原住民族特考。   .五等: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地方特考)/身心障礙人員特考。     【財稅行政類科簡介】   財稅行政類科主要工作是處理國家賦稅收入,與一般會計事務所不同,除了需要處理帳務會計,依分發單位不同,也會涉及到管理運用甚至是訂定稅率。每日主要業務是處理帳務,需要對數字有敏銳度。每年開缺名額多且穩定,錄取率更常是一般行政類科的2倍以上。普考、地方特考、稅務特考、身心障礙人員特考、原住民族特考都有財稅行政類科,一次準備,多次機會,何愁難以上榜。由於財稅行政要考著重大量繪圖跟圖形分析的財政學,若是四等還會遇到會計學,這些都是一般非商科背景考生較難以跨越的檻。咱們商科背

景的考生理應選擇具有主場優勢的類科,迴避不必要的紅海競爭,才符合孫子兵法「避實擊虛」的作戰策略。     最新修法     本社秉持著要呈現給讀者最新暨蒐羅齊全法規的使命,由三民名師群根據初等考試(初考)/普通考試(普考)/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地方特考)之考試命題範圍,特別設計出非法律系考生也能看得懂的輔助教材!參酌命題大綱與我國稅務法律體系,將蕪雜法規匯集整理,幫助考生有架構地查閱學習。年年更新條文,隨時為讀者掌握最新修法趨勢,不用再怕念到舊法條,做到舊法題目。稅務法規所涉及的法規縱使再繁雜,只要擁有本書,就可省去大量蒐羅瑣碎法規的時間,讓您把時間花在學習的刀口上。     精選法條+重點標示

+試題演練     對於沒有法學基礎的考生來說,稅務法規文字用語專業,條文內容又多又長,如果沒有耐心細心記憶,容易錯失正確答案。本書由三民補習班名師群親自研究108~110年初等考試(初考)/普通考試(普考)/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地方特考)相關試題,再將相同條文考點的試題彙整嵌入相對應的法條之後,以顯眼特殊設計標示得分關鍵字。條文後題目愈多表示愈常被命題,讀者可立即知悉被頻繁命題的考點,將記憶力花在刀口上。 本書精心設計,讓法典除了是查詢法條的工具書外,更結合豐富題庫與重點標示,絕對比坊間小六法更實用。背完條文即可演練題目,掌握歷年出題脈絡,突破修法要點。上考場嫌書太多太重太累的話,帶這本讓你神

清氣爽,俐落地將考場的零碎時間化為涓涓入袋的分數。     【本次改版修法重點】   本書收錄至出版日前之最新法規,改版修法重點包括:     1.稅捐稽徵法(110.12.17修正公布)   為適切保護納稅義務人權益,簡化稽徵程序,保障國家債權並切合實務需要,修正稅捐稽徵法部分條文,其重點說明如下:     (1)維護納稅義務人權益   納稅義務人逾期繳納稅捐加徵滯納金之方式,由按滯納數額「每逾2日」修正為「每逾3日」加徵1%,最高加徵率由15%降為10%;放寬申請加計利息分期繳納稅捐之條件;為避免納稅義務人因強制執行發生不能恢復損害,調降繳納復查決定應納稅額得暫緩移送執行之金額比例,由「半

數」修正為「1/3」,以維護納稅義務人權益兼顧確保稅收。     (2)適切保障政府租稅債權   增訂核課期間時效不完成事由,以保障納稅義務人行政救濟權益;96年3月5日前已移送執行尚未終結重大欠稅案件,考量仍具執行實益及為符合社會期待,再延長執行期間10年至121年3月4日;另就妨害稅捐執行之欠稅案件聲請假扣押時點提前至稅單送達時,並增訂稅捐稽徵機關得行使代位權及撤銷詐害債權行為之規定。     (3)處罰合理化   為使稅捐稽徵機關就違反憑證義務案件得視違章情節輕重予以裁罰,避免過苛,將營利事業未依規定給與、取得或保存憑證之處罰,由按查明認定總額「處5%」罰鍰修正為「處5%以下」;為有效遏

止逃漏稅,提高逃漏稅之刑事處罰,包括以詐術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之罰金由「6萬元以下」修正為「1,000萬元以下」、刪除拘役或單科罰金,另對於逃漏稅額情節重大者,增訂加重處罰規定,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千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罰金,及配合提高教唆、幫助他人逃漏稅刑罰,罰金由「6萬元以下」修正為「100萬元以下」。     (4)切合實務需要   基於法律關係安定性,並兼顧人民相較於政府機關處於訊息劣勢,為保障民眾權益,納稅義務人錯誤致溢繳稅款得申請退稅期間由「5年」修正為「10年」;政府機關錯誤致溢繳稅款得申請退稅期間,參照民法第125條規定,由「無期限」修正為「15年」,修正前因政府機關

錯誤致溢繳稅款案件,得申請退稅期限為自本法修正施行日起算15年。     2.統一發票給獎辦法(110.12.07修正發布)   統一發票給獎係為鼓勵消費者主動索取統一發票,以防杜逃漏稅捐,卻有少數有心人士以迂迴取巧手法,刻意取得大量小額統一發票以領取中獎獎金,與給獎目的不合,為防杜是類取巧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中獎權益,維護社會公益。故修正「統一發票給獎辦法」第15條,增訂第2項及第3項,以不合常規之交易或付款方式,無正當理由取得當期大量小額統一發票,且該期中獎發票達一定張數者,不予給獎;已領取獎金者,所轄主管稽徵機關具函追回其獎金。     3.證券交易稅條例(110.12.29修正公布)

  為提升我國股市流動性,106年4月26日增訂公布證券交易稅條例第2條之2,自106年4月28日起1年內,證券商受託出賣之當沖現股減半課徵證券交易稅;為穩定股市交易動能,於107年4月27日修正延長實施上開減稅措施至110年12月31日,並將證券商自行買賣當沖現股納入優惠稅率適用對象。110年修法後,自111年1月1日起3年內,當沖現股續按1.5‰稅率課稅,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亦表示將持續關注證券市場違約風險,加強宣導現股當沖投資風險及交易相關控管措施。     【考生上榜心得1】普考財稅行政上榜生:鄭慧英   國文:61分   法學知識與英文:74分   財政學概要:63分   會計學概要:

72.5分   民法概要:64分   稅務法規概要:89分     三個月就上榜 成就輝煌人生   由於本身就讀財金系的關係,畢業後便從事於金融業務工作,但努力了三年之後還是嚮往一份穩定收入、固定的上下班時間,最好還享有公保的福利待遇,因此下定決定考取公職。     由於當時過於倉促,距離普考時間非常緊迫只剩三個多月,與其選擇當一年個全職考生來說,我不想中斷收入太久,所以這次抱著必上的決心、專心準備考試!以下分享各科準備方法:     【國文和英文】   選擇題基本上沒有很多時間做題目,都是靠以前的基礎,作文、公文則是完全靠李仁老師的公式和國考猜題方向,從小作文一向是我最弱的科目,沒想到最後卻

成了我的上榜關鍵。     【憲法和法學緒論】   因為選擇題的關係,所以就沒有特別花心思,再加上我的時間緊迫,所以只複習過一遍就開始做歷屆考古題,考前只挑重點看。     【民法概要和稅務法規概要】   除了背還是背,連吃飯洗澡時都在心裡默背好幾遍,老師給的民法題庫本也全部做過了一遍,上考場時才能體會:考試是在比誰忘得少,而不是誰讀得多。     【財政學概要】   對我來說是最難的一科,因為沒有個體經濟學的基礎,剛開始有些力不從心,後來發現歷屆考古題重複性質很高,所以就開始勤做考古題和幾個重點圖形,由於這科比較偏向理論性質,不像法條隨時都在更新,準備起來感覺比較有範圍性,理解之後就沒有想像

中那麼難了。     【會計學概要】   之前曾經學過,雖然大部分都忘光了,但經過老師一講就能稍微有些印象,厚厚的講義裡每一道題目我都做過,還複習了兩三遍以求速度越來越快,降低粗心算錯的機率,是非常講求快狠準的科目。     【考生上榜心得2】地方特考財稅行政上榜生:柯嘉宏   國文:57分   法學知識與英文:62分   財政學概要:55分   會計學概要:66.5分   民法概要:72分   稅務法規概要:81分     民間金融業非興趣 考公職換取好生活   由於大學念財金系,在學時就在思考金融業未來出路,加上自己大四時在保險公司實習過,但覺得不管是銀行、保險或證券業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

,經過一番思考後覺得稅務人員是一項具有挑戰性、專業性的工作,且對大學新鮮人來說起薪高、上班時間彈性、福利又好,且比較不會要假日加班,會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以下分享各科準備方法:     【國文】   最重要的就是作文,平時可以多看一些文章或書籍,公文的話要多看範例如何寫,且格式一定要記熟。     【法學知識與英文】   多寫考古題,有空就背一些英文單字來擴大自己的單字庫。     【會計學概要】   上課時要認真把觀念聽懂,會計是需要細心與耐心的科目,該背的會計科目一定要背,老師上課教的每個題目最好都能重複算幾次,直到自己下次看到類似題目都能輕鬆解出來為止,另外就是考古題一定要多做練習!  

  【財政學概要】   這科很注重邏輯觀念,如果有經濟學底子念起來會比較輕鬆,因為需要大量的繪圖跟圖形分析,且都是經濟學念到的基礎觀念。而重要的名詞解釋一定要背,每個圖形都要反覆練習畫好幾次直到自己的圖,可以畫的很漂亮為止。     【民法概要】   這科最主要的就是請求權依據,一定要熟記,且基本的條號一定要熟記,例如民法第184條侵權行為、第179條的不當得利等等,其他較少用到的條號如果記不起來也沒關係,但內容一定要寫得出來,申論題我習慣用看的,看過之後就把課本蓋起來自己默背,不斷的反覆練習;而選擇題多做考古題真的幫助很大。     【稅務法規概要】   這科主要就是背,法條會時常更新要特

別注意。選擇題幾乎都跟考古題差不多,所以考古題也很重要;申論題的部分要把各個稅的主軸抓出來多加反覆練習去寫,且如果有修法時新舊法的差異就很容易成為當年的考題,所以要熟記新舊法的差異。     【總結】   其實各科最重要的準備方法就是勤能補拙,不會的題目就問老師問到會為止,另外要做一本自己看得懂的專屬筆記,筆記就是幫助自己回想常常做錯的題目要如何解決,也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交流互相幫忙,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   本書特色     由記帳士考照用書第一品牌「三民輔考」所推出的財稅行政專用法典!   沒有法學基礎的我也能看懂條文嗎?   稅務法規考得又廣又雜,最常考哪些法條?     別擔心!三民輔

考特別設計出一般考生也能看得懂的輔助教材!本書由三民輔考名師群根據財稅行政類科考試命題範圍,將法規彙整分為「稅捐稽徵相關法規、所得稅相關法規、財產稅相關法規、銷售稅相關法規、租稅收入劃分相關法規、其他重要法規」六大類共31種,幫助考生有架構地查閱學習。如再搭配本社出版的《稅務法規(概要/大意)》重點整理書籍,讓您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實力倍增。

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生平研究

為了解決稅金會計科目的問題,作者溝上雄紀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探討日治時代第七代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的生平。歷代日本人臺灣總督當中,明石是唯一把自己骨灰埋葬在台灣土地的人物,因此本研究關注他將骨灰埋在台灣的理由。不同於先前學者研究明石元二郎,只是著重元二郎的功績與政績等等。 主要收集大量資料來探討分析明石元二郎,幼年時期至擔任臺灣總督時如何地追求人生,以了解他的個性及環境生活。研究發現,元二郎不像其他的總督們推行皇民化運動,他不認為要把臺灣人變成日本人,更無認同被殖民的臺灣人是低於殖民的日本人。他的人生經驗非常豐富,因此他也培養出許多能力。例如:情報的正確判斷分析、果斷的判決能力、迅速的行動力、組織的建構力、廣泛人脈的掌握等等,尤其是最重

要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都能從中發現。 明石元二郎在擔任臺灣總督任期內於日本本土過世,子嗣依照遺言將骨灰埋葬於臺灣。一般而言,家人與朋友住在母國的話,該選母國土地永眠。但是明石總督已超越國界,似乎生命中有兩個母國,已經將台灣當成第二個母國了。

房地產開發企業稅務檢查實用攻略(第二版)

為了解決稅金會計科目的問題,作者董宏施玉明 這樣論述:

一線優秀稅官和審計師的稅務檢查思路與方法   ★★全新力作,全面升級★★   1.按照房地產企業專案開發環節涉稅資料展開檢查檢查細節不遺漏,納稅評估有依據   2.按照房地產企業會計核算三要素和對應稅種展開檢查特殊事項有技巧,對照自查控風險 3.從土地增值稅清算檢查的角度,對相關稅種展開檢查清算成果為基礎,識別疑點見成效 4.按照一線稅務檢查高手實戰過程展開綜合檢查梳理流程循章法,綜合檢查在實戰  董 宏 在稅務系統從事稅政、稽查一線工作近三十年,業務上擅長房地產企業、建築企業稅務稽查。從事稅務稽查工作以來,完成涉案稅款千萬元以上稽查案件十餘起。在業務理論探討上,主編有:

《房地產開發企業稅務檢查實用攻略》《房地產企業全流程全稅種實務操作與案例分析》《土地增值稅清算全流程操作實務與案例》《企業所得稅與增值稅差異分析及會計處理》《建築企業日常涉稅業務實操大全》等實務圖書,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   施玉明 金象國際集團副總裁,曾長期從事稅務稽查一線工作,擅長房地產企業涉稅業務及檢查,在稅務生涯中完成過二十多起涉案稅款在千萬元以上的稽查案件。在企業任職後,主持集團層面的財稅、投資管理等工作,兼具在稅務機關和企業的工作經驗。 第一章 房地產開發業務及其會計核算、涉稅基本知識 第一節 房地產開發業務基本知識 一、房地產開發相關概念 二、房地產開發主要業務

活動 三、房地產開發企業專案運作方式分類 四、房地產開發的主要階段 第二節 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核算概述 一、營業收入 二、開發成本 三、營業成本 四、期間費用 五、應交稅費 六、利潤 第三節 房地產開發企業涉稅影響 一、房地產開發企業運行特點對稅收的影響 二、房地產開發涉及稅種概述 第二章 房地產開發環節涉稅資料及對應涉稅檢查要點 第一節 開發專案前期準備階段 一、專案可行性研究環節 二、購置開發用地環節 三、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環節 四、專案規劃設計與報建環節 第二節 開發專案工程實施階段 一、房屋拆遷、安置環節 二、開發專案工程建設準備環節 三、施工隊伍招投標環節 四、開發項目施工建設

環節 五、開發專案竣工驗收環節 第三節 房地產銷售階段 一、取得《銷(預)售許可證》環節 二、房地產銷售的前期環節 三、簽訂買賣合同環節 四、房款的收取和催收環節 五、交付驗收環節 六、利潤分配環節 第四節 物業保有階段 一、房地產開發企業將開發產品轉自用 二、房地產開發企業出租開發產品 第三章 房地產開發企業按財務核算三要素及稅種檢查要點 第一節 銷售收入的稅務檢查 一、銷售收入檢查需要歸集查閱的資料 二、銷售收入檢查涉及的主要科目 三、銷售收入檢查涉及的主要稅收政策 四、銷售收入方面的常見稅收問題及檢查要點 第二節 成本費用的稅務檢查 一、成本費用檢查需要歸集查閱的資料 二、成本費用檢查

涉及的主要科目 三、成本費用檢查涉及的稅收政策 四、成本費用方面的常見稅收問題及檢查要點 第三節 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成果的稅務檢查 一、經營成果檢查需要歸集查閱的資料 二、經營成果檢查涉及的主要科目 三、經營成果檢查涉及的稅收政策 四、經營成果方面的常見稅收問題及檢查要點 第四節 土地增值稅清算涉及企業所得稅問題的處理與檢查 一、土地增值稅清算涉及的退稅政策 二、進行企業所得稅檢查時對土地增值稅清算成果的應用 第五節 其他稅種的稅務檢查 一、房產稅 二、城鎮土地使用稅 三、印花稅 四、個人所得稅 第四章 房地產開發企業特殊涉稅業務檢查處理要點 第一節 房地產合作開發的稅務處理 一、房地產合作

開發的概念 二、合作建房的增值稅(營改增前為營業稅)處理 三、合作建房的企業所得稅處理 四、合作建房的土地增值稅處理 五、合作建房中特殊情況的房產稅處理 六、合作建房的稅務檢查 七、合作建房涉稅處理案例分析 第二節 代建工程的稅務處理 一、僅收取代建手續費的代建行為 二、其他類型的代建行為 三、代建工程的企業所得稅處理 四、代建工程涉稅問題檢查 第三節 視同銷售行為的稅務處理 一、視同銷售行為的營業稅規定 二、視同銷售行為的增值稅規定 三、視同銷售行為的土地增值稅規定 四、視同銷售行為的企業所得稅規定 五、無償贈送商品房的綜合稅務處理案例分析 六、視同銷售行為的稅務檢查 第四節 房地產開發企業

特殊促銷業務的稅務處理 一、銷售(行銷)商品房贈送物品的處理 二、售後回租(經營性)的處理 三、售後回購的處理 第五節 地下建築涉稅問題處理 一、土地出讓金的涉稅處理 二、地下車庫(位)的土地增值稅處理 三、地下人防設施的涉稅處理 第六節 拆遷還房問題的處理 一、拆遷還房的主要形式 二、營業稅處理 三、增值稅處理 四、土地增值稅處理 五、企業所得稅處理 六、拆遷還房涉稅審計檢查 第七節 發票檢查中發票違規行為涉及的相關處理 一、取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增值稅處理 二、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第五章 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檢查要點 第一節 土地增值稅清算檢查風險模型

第二節 土地增值稅預征、核定徵收政策及檢查 一、土地增值稅預征 二、土地增值稅核定徵收 第三節 土地增值稅清算專案的確定 一、確定清算專案需要歸集的資料 二、確定清算專案涉及的政策 三、稅務檢查要點 第四節 土地增值稅清算應歸集的資料 一、土地增值稅清算需要歸集的資料 二、土地增值稅清算中產生的資料 三、分期、分項計算資料的應用 第五節 轉讓房地產收入總額的確定及檢查 一、土地增值稅清算涉及的房地產轉讓資料和資料 二、需要查看的科目 三、轉讓房地產收入涉及的政策 四、稅務審計檢查要點 第六節 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金額的檢查 一、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金額涉及的資料 二、政策規定 三、稅務審計檢查要

點 第七節 房地產開發成本的清算檢查 一、房地產開發成本相關資料的歸集 二、政策規定 三、檢查方法及要點 第八節 房地產開發費用的確定和檢查 一、房地產開發費用確認應歸集的資料 二、政策規定 三、檢查方式及要點 第九節 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的檢查 一、稅金扣除相關政策 二、其他政策規定 三、稅金統計環節涉及資料的歸集 四、檢查方式及要點 第十節 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扣除專案的檢查 一、其他扣除專案涉及的資料 二、相關政策規定 三、檢查方式及要點 第十一節 特殊事項綜合處理 一、特殊事項處理介紹 二、檢查方式及要點 第十二節 其他土地增值稅問題的處理 一、舊房和建築物清算檢查 二、清算結果和清算後

問題 三、其他問題的處理 第六章 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稅務檢查實戰技巧 第一節 查前準備 一、查前準備的重要性 二、查前資訊資料的歸集及分析方向 三、查前資訊資料的分析判斷 第二節 首次溝通交流 一、掌握需要瞭解的內容 二、通過溝通初步判斷涉稅問題 三、企業相關資料資料的歸集 四、拷貝企業電子賬套 第三節 檢查、溝通要點 一、預收性質款項的檢查 二、營業收入的檢查 三、開發成本的檢查 四、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檢查 五、土地合同、勘測設計合同及金融企業貸款合同印花稅的檢查 六、單純賣地行為涉稅問題的檢查 第四節 問題落實溝通及取證 一、問題落實溝通 二、取證 第七章 房地產開發企業稅務檢查典型案例 案

例一 某公司少算土地面積、股東無償取得房屋及多轉開發成本 一、查前分析 二、檢查出的問題 三、檢查過程及方式 四、案例點評 案例二 某公司預收賬款掛賬、多轉預估成本、土地成本分攤不合理 一、查前準備 二、檢查出的問題 三、檢查過程及方式 四、案例點評 案例三 某房地產開發公司虛增成本 一、基本案情 二、查前準備 三、檢查過程 四、案例點評 案例四 某房地產開發公司虛構業務虛增成本 一、基本案情 二、查前準備 三、檢查過程 四、案例點評 案例五 某公司代建工程少結轉收入 一、基本案情 二、檢查方法 三、案例點評 案例六 某公司取得不徵稅收入對應資產處理不當 一、檢查出的問題 二、檢查方法 三、案

例點評 案例七 某公司多提“暫估款”及融資費用處理不當 一、檢查出的問題 二、檢查過程及方法 三、案例點評 案例八 某公司材料成本差異結轉及融資費用處理 一、基本案情 二、檢查過程及方式 三、案例點評 附錄 房地產開發企業涉稅檔清單

遞延所得稅資產備抵評價科目與其組成因素及損益平穩化之探討

為了解決稅金會計科目的問題,作者黃雅莉 這樣論述:

由於財務與稅務處理方式的不同,造成了處理所得稅會計的複雜度。因此針對所得稅會計的處理,美國發佈三號相關處理準則,從APB No.11、SFAS No.96到最後SFAS No.109,對所得稅的處理都有不斷地變革。台灣所得稅會計處理準則,也直到1994年發布第22號公報(簡稱FAS No.22)並於1999年為因應兩稅合一制度的實施而進行修訂,才使得「所得稅會計處理準則」有全面且一致性的規範。台灣FAS No.22與美國SFAS No.109的最大變革,便是放寬遞延所得稅資產(Deferred tax asset,簡稱DTA)的認列標準,允許公司管理當局對DTA實現可能現加以評估,因此管理當

局的主觀判斷成為衡量DTA實現可能性的重要因素。故本研究參考Miller and Skinner(1998)的研究分析及Burgstahler etal.(2002)「相對備抵評價」之觀念,探討下列重點:就一般性產業(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所揭露與遞延所得稅資產組成有關項目,去分析與判斷管理當局是否有利用遞延所得稅資產備抵評價科目進行損益平穩化之操作。本研究之實證結果說明如下:1、遞延所得稅資產備抵評價科目為管理當局進行損益平穩化工具之假說未獲支持。2、DTA備抵評價之提列與未來課稅所得預期實現的可能性兩者間呈反向關係。3、DTA備抵評價之提列與未來課稅所得的存在性兩者間呈反向關係。4、DTA備抵

評價之提列與虧損扣抵佔遞延所得稅資產之比率兩者間呈正向關係。5、DTA備抵評價之提列與稅額抵減佔遞延所得稅資產之比率兩者間呈正向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