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線管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管線管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寫的 民國104年災害防救白皮書 和林欽榮的 城市空間治理的創新策略(三個台灣首都城市案例評析:台北.新竹.高雄)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地下維生管線也說明:地下維生管線. 的維護管理. 地下管線提供自來水、電力、天然氣、下水道、通訊等服務,. 因此不妨將之視為都會區的循環系統,. 協助傳送賴以維持生活機能運作的必要物質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 和新自然主義所出版 。

中央警察大學 防災研究所 吳榮平所指導 林湘熒的 既有工業管線事故緊急應變網絡之研究 以高雄市為例 (2021),提出管線管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會網絡分析、既有工業管線、災害應變、公私協力、緊急支援職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法律系研究所 高文琦、江嘉琪所指導 鄭芸的 以風險原則論防疫管制措施 (2021),提出因為有 風險社會、風險原則、風險規制、防疫行政的重點而找出了 管線管理的解答。

最後網站城市工業管線管理論壇聚焦洩漏偵測| 地方| 中央社CNA則補充:2021安全城市-第5屆工業管線管理國際論壇」,今天邀請國際工程顧問公司與中油等64家在地業者,會中就精進工業管線管理技術交流,聚焦檢測分析、洩漏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管線管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民國104年災害防救白皮書

為了解決管線管理的問題,作者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 這樣論述:

  「民國104年災害防救白皮書」全書分成七大章節。綜整政府在103年各項災害防救之減災、整備、應變及復原重建四個階段之施政重點與成果,簡要說明相關部會機關施政重點、災害防救預算配置情形及年度新興施政課題等。概述如下:本白皮書節錄麥德姆颱風、鳳凰颱風、0731高雄氣爆、復興GE222澎湖馬公空難及海研五號海難等災情說明及相關應變處置與策進作為,並說明政府為使各項災害發生時,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降至最低,積極提出各項具體改進作為,藉由災難學習應對災難之道。   近來更極力健全災害防救體制,包含調整中央災害防救體系,強化政務委員協調督導功能;並增設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副指揮官,積極強化平日及

災害發生初期應變機制,加強災害現場中央前進協調所及地方現場指揮所聯合作業機制。      此外,藉由0731高雄氣爆經驗,積極檢討工業管線整體災害防救機制,依災害防救法指定經濟部為工業管線災害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並將丙烯等可燃性高壓氣體之原物料及產品,列為工廠危險物品申報辦法之危險物品,納入工廠管理輔導法管理;另修訂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基本計畫,增訂複合式災害應變機制、持續推動流域綜合治理、完成海岸管理法立法等,皆為我國致力於降低災害發生之施政成果展現。   整備及演練事項部分,綜整各部會年度成果,並納入國軍防救災兵力器具及後備救援能量、國家防災日海嘯警報試放及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之

備災倉庫救援能量等作為。應變及復原方面,主要強化氣象、水象及土象之災害警戒機制及應變作為。另請各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針對主管災害訂定應變標準作業程序,以利災時擔任災害應變中心的指揮官及各功能分組迅速處理各項應變作為,及時掌握災害現場救災情形與支援需求,提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作業效能。      有關政府災害防救預算配置情形,包含104年行政院各部會編列之災害防救預算約236億元,佔中央政府歲出預算1.20%;以及近年地方政府災害準備金預算(104年各地方政府災害準備金編列約97億元)、中央特別統籌分配稅款撥付各地方政府天然災害經費(104年總計約46億元)等相關統計。   另彙整

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所提之災害防救政策,並參考本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行政院黃金十年之災害防救施政主軸等,所提出年度新興課題為政府未來短、中、長期施政之優先推動政策,包括強化規範不良天候航機起降標準、健全工業管線管理機制、落實全國港口海難暨海洋污染災害防救演練、精進颱洪災害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情資研判作業效能、強化應變管理資訊雲端服務(EMIC)功能服務、推動重大人畜共通傳染病之防檢疫及氣候變遷關聯性調查、老舊建築物耐震評估及補強措施、建立潛在大規模崩塌防災警戒機制及強化大型活動安全管理機制等9項課題。   本白皮書提綱挈領說明政府的施政重點及努力的方向,作為我國災害防救施政鑑往迎來之參

考。

管線管理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既有工業管線事故緊急應變網絡之研究 以高雄市為例

為了解決管線管理的問題,作者林湘熒 這樣論述:

高雄731氣爆事件凸顯市府各機關與既有工業管線業者等等公私部門,對於石化產業的安全管理與緊急應變等方面,仍有不足之處。面對這起重大工安意外事故,高雄市政府以積極的態度分別從法制面與管理面著手,以為安全城市的願景奠基。「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管理自治條例」就是最具體的實踐。以既有的地下工業管線清查與相應的圖資系統建置為基礎,透過要求業者每年向主管機關提報維運計畫審核的方式,以落實業者對地下工業管線安全管控的自主管理,並作為次年度營運許可核發的根據。本研究以緊急支援職能的概念,從行政協調、風險評估及緊急應變等面向,搭配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探討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應變網絡行動者之關係、公私部門協力救災關係

之運作網絡結構,藉以檢視高雄市相關局處在應對既有工業管線事故之應變協調與危機處理機制上,是否應有精進的空間,以因應既有工業管線災害風險的挑戰,為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研究結果發現,公私部門網絡結構相對於私部門行動者間關係較鬆散,不同單位面對同場事故抱持不同心態,連帶影響著作業效率。其次,綜整網絡圖得知網絡中心偏向少數單位,雖擁有絕對決策權,卻有著救災資訊壟斷之虞。本研究建議公私部門定期舉辦聯合緊急應變演練,透過同一情境模擬,培養救災默契,構建救災資訊交流平台,強化救災網絡夥伴彼此間認同感,推進既有工業管線事故防災應變機制,將傷亡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城市空間治理的創新策略(三個台灣首都城市案例評析:台北.新竹.高雄)

為了解決管線管理的問題,作者林欽榮 這樣論述:

  本書以城市空間治理角度切入,藉由橫跨近20年間時序以及跨區域的台灣三個代表性首都城市的實例:政治首都台北、科技首都新竹、海洋首都高雄,深入整理並分析不同城市治理之各種類型課題案例,強調創新策略對於空間治理績效的價值與意義,適足以對當前台灣各個城市治理之道,提出新的視野與啟示。   作者長期參與台北市、新竹市、高雄市之都市規劃、都市設計、社區設計以及掌理整個都市公共工程策略規劃的實務工作經歷,見證台灣三個首都城市其外在的城市意象變遷、城市空間與產業經濟再結構變遷邏輯,以及內在的城市政府與市民社會、市場機制所形成公共治理網絡模式的新關係,以其專業的論述觀點,剖析城市空間治理的要務,如何在新都心

與舊都心再開發之重構、都市基盤建設之再建構、城市獨特風貌之塑造、市民城市的社會性建構、創新都市規劃與開發管理制度調整等議程面向,提出獨特的見解。本書內容非常值得都市研究、都市計劃、都市設計、建築、景觀設計,甚至是從事工程營建、環境管理、公共行政與人文地理等領域產官學研各業的讀者們參考。 本書特色 1、以實例揭示城市治理的宏觀策略   本書藉由台灣三個代表性首都城市實例:政治首都台北、科技首都新竹、海洋首都高雄,深入分析不同城市治理之各種類型課題案例,足以對當前台灣各個城市治理之道,提出新的視野與啟示。 2、多年實務經驗打造專業觀點論述   作者長期參與台北市、新竹市、高雄市之都市規劃、都市設計

、社區設計以及掌理整個都市公共工程策略規劃,以其專業的論述觀點,提出獨特的見解。 3、為城市開發留下見證和轉型指引   深入剖析城市空間治理的創新要務,意讓城市意象煥然一新,居民認同感、自傲感大幅上升,展現城市脫胎換骨的典範。是關心城市治理及都市設計相關人士不可不讀的一本好書。 作者簡介 林欽榮 任職政府都市發展部門與工務部門22年資歷,自2002年迄今任職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局長。在2000年至2001年,擔任新竹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首任局長兩年,提出新竹科技城之重要城市發展策略,並為新竹市之重要城市空間景觀改造,著有實績期間。於1985年至1999年期間,分別歷任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之都市更新科股

長、都市設計科長、副總工程司等職務,參與並主導台北市都市更新策略規劃、都市設計規劃與都市設計審議制度之創制、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制度之實施、社區規劃師制度之創設,以及包含台北信義計畫副都心、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基隆河截彎取直新生土地開發區、南港經貿園區特定專用區、萬華車站特定專用區、首都核心區特定區、松山車站特定專用區等重大都市設計開發計畫等實務工作。個人著有《都市設計在台灣》、《都市設計實施制度之比較與研究》專業著作。並於1999年獲頒「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獎狀——專業類得獎人」。 【推薦序一】 創新,從城市發動 謝長廷 【推薦序二】 創新城市治理以回應市民的

託付 葉菊蘭 【作者序】 一起來創造「城市經驗」的典範 01城市發展與全球化變遷的因應 1-1城市的身世-城市的願景-城市的治理 1-2政治首都面對全球化變遷的整備:台北市城市發展的脈絡與新挑戰 1-3科技首都的城市發展課題:新「新竹論」 1-4海洋首都的蛻變與發展:高雄市城市意象變遷與重塑 02城市空間治理的新議程 2-1空間治理公共政策的轉變 2-2城市空間治理的新議程 03新都心開發 3-1在台北101崛起之後:台北新都心發展的下一步? 3-2竹二科與新竹科技特定區計畫:新竹所需之新都心開發? 3-3高雄市都市開發的空間治理方略 04舊市區再開發 4-1台北市西區舊都心再開發 4

-2新竹舊城再發展計畫與眷村改建 4-3高雄舊港區水岸再開發的議題 4-4都市更新政策與都市再生 05都市基礎設施系統民營化之開發經營策略 5-1高雄楠梓污水下水道系統BOT興建營運計畫與策略 5-2高雄市多功能運動場館BOT興建營運計畫與策略 5-3高雄市前金區立體停車場BOT興建營運計畫與策略 06城市綠營建 6-1綠營建的環境責任 6-2綠營建應用於都市工程治理的範例 07城市公共基礎設施e化規劃管理之應用 7-1公共管線管理創新機制的建構與運作 7-2工務e化規劃管理資

訊系統開發應用 7-3都市防汛及工程遠端e化監控系統應用 08河川整治的經營策略 8-1高雄模式的河川治理策略 8-2下水道建設與愛河整治 8-3愛河生態復育與水域景觀治理 8-4重建市民與河流的關係 09濕地重返城市:城市的生態環境復育 9-1高雄洲仔濕地復育計畫的啟發 9-2高雄濕地生態廊道地景系列營造 10城市造街 10-1台北市造街計畫 10-2台北市西門徒步區計畫 10-3台北市信義副都心空中街道系統計畫 10-4新竹市政府前廣場中正路街道環境改造 10-5高雄市造街計畫 10-6社區通學道在高雄 11城市公園與開放空間地景營造 11-1城市開放空間的意義與價值 11-2新竹護城河的

重生 11-3高雄市城市公園營造策略 11-4城市公園與開放空間經營之道 12經營城市的夜景 12-1城市夜景:都市經濟與社會文化活動勢力的宣示 12-2台北市夜間景觀經營策略 12-3新竹舊城區夜景計畫:城市夜景博物館 12-4高雄亮起來 13公共藝術與城市節慶的創作 13-1公共藝術在城市的呈現與意義 13-2台北市公共藝術的經驗 13-3高雄市公共藝術的經驗 13-4高雄燈會與愛河:創造新的傳統 14城市記憶及歷史資產保存與活化 14-1歷史資產保存對於城市發展的意義與價值 14-2台北市歷史資產保存與活化的都市設計機制 14-3高雄願景館的身世:城市記憶與城市行銷的連結 14-4高雄

光之塔:工業城市地景保存與地標重塑 15閒置空間資產再利用 15-1城市閒置土地與未完工建築物之調解處分 15-2城市生態博物館的營造 16都市景觀計畫 16-1都市景觀計畫之定位 16-2都市景觀計畫計畫內容 16-3都市景觀計畫之都市設計觀 17建構合理化且具效能之都市設計審議機制 17-1建構合理化都市設計審議制度的指標 17-2都市設計審議運作效能化的關鍵性課題 17-3都市設計審議操作原則暨作業規範 17-4都市設計審議之行政與程序改革的建議 18參與式社區設計制度: 社區規劃與社區建築在台

灣發展的出路 18-1參與式社區設計制度在台灣發展的脈絡 18-2「社區設計」定義的論述 18-3「社區設計」地方制度之自我實踐:台北市、新竹市、高雄市之案例 18-4「社區設計」地方經驗的意義 18-5台灣「社區設計」制度發展的出路 19邁向有效的城市空間治理 19-1空間治理的政策工具應用與政策管理 19-2邁向有效的城市空間治理

以風險原則論防疫管制措施

為了解決管線管理的問題,作者鄭芸 這樣論述:

2019年12月起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群聚,在2020年1月公布其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此疫情隨後迅速在中國與世界各地擴散。在全球疫情爆發初期,我國立即採取邊境管制措施以預防COVID-19,因此截至2021年5月初,我國大多為境外移入案例。然而在2021年5月中,由於飛行員群組爆發集體感染,國內開始出現大量本土案例,造成醫療量能的負擔,並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定出應對的行政措施,對民眾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許多防疫措施大幅度地改變了原先的生活。 在政府限制人民基本權利時,我國政府勢必是基於防疫的考量,然而除了公共衛生、醫療的知識以外,能否結合其他專業領域,依據各行為

造成的風險大小,判斷何種行為應該被禁止,並且將降低風險作為目標、醫療量能作為衡量依據,試圖討論出人民的基本權利與政府得以限制的界線,嘗試找出最佳化結果。因此本篇論文結合社會學上風險社會學之概念建立風險原則,並藉由區別原則與規則找出原則之特性,以我國憲法保障之生存權與健康權為基礎,論述風險原則之目的、憲法基礎、衡量方式與適用可能的結果。而後概覽我國的防疫措施,藉由風險原則檢視防疫手段是否符合追求最佳化利益,也就是以降低風險為核心,並同時兼顧權利保障。期望經歷這幾波疫情後,我國的防疫行政能夠運作得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