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症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脂肪瘤症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彭溫雅寫的 365日中醫歲時養生曆・彭溫雅醫師的順時調理祕笈:150道療癒料理+140處抒壓穴位+60種居家運動,從祛濕、排毒到抗病,循序累積健康底氣的四季溫養時令日誌 和王徐燦的 膝關節疾病診療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脂肪瘤: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醫學網也說明:脂肪瘤 直徑通常小於5釐米,摸上去如同“發麵團”,能用手指推動。常發生於頸部、肩部、背部、腹部、手臂或大腿。 多見於40 至60 歲中年人,部分患者可在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常常生活文創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分子醫學研究所 陳沛隆所指導 張孟涵的 結節硬化症: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以及整合性臨床照護 (2018),提出脂肪瘤症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結節硬化症、次世代定序、藥物基因體定序、全基因體定序、mTOR抑制劑、早發性癌症、多重原發性癌症、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之破裂風險。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生物科技研究所 蕭崇德所指導 屈哲宇的 在斑馬魚中超量表現人類Akt1來建立一個新穎的肥胖動物模式 (2009),提出因為有 肥胖動物模式、Akt1、斑馬魚的重點而找出了 脂肪瘤症狀的解答。

最後網站脂肪瘤是怎麼形成的起居不當竟會得這病! - 日常 - 中時新聞網則補充:方法選擇:在治療上惟一有效方法是手術切除。對於多發者(有的患者可達百餘個),也只能先選擇影響大的、較疼痛的進行切除。尚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脂肪瘤症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365日中醫歲時養生曆・彭溫雅醫師的順時調理祕笈:150道療癒料理+140處抒壓穴位+60種居家運動,從祛濕、排毒到抗病,循序累積健康底氣的四季溫養時令日誌

為了解決脂肪瘤症狀的問題,作者彭溫雅 這樣論述:

  台灣第一本日日養生萬年曆   365種體質調理法則,匯集中西醫精華的時令養生知識   350個身體修復練習,預約未來人生路的豐沛健康能量   190種身體常見問題,中醫師帶領專業解析、防病於未然     指甲易斷裂,表示肝不好?   整天昏昏欲睡,可能是「春睏」?   小孩打呼,可能和生長遲緩、心血管疾病有關?   手機不離身不只造成肩頸僵硬,還會偏頭痛?   →生活中許多小小的不舒服,看似不嚴重,實則背後暗藏隱患。     「不通則痛,痛則不通」說的是如果氣血循環不佳,可能導致各種疾病;   「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是指冬天若沒有調養好身體,

明年春天就容易生病;   「內傷脾胃,百病叢生」意指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虛弱則百病生。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表示少吃點酸、多吃甘性食物,有助補肝護肝。   →看似字字天書的專業醫理,在中醫師的白話拆解之下,每一則都化身為實用養生法則。     專精於綜合性體質調養的彭溫雅中醫師,   藉由每天傳遞一個簡潔易懂、輕鬆入門的中醫養生概念,   並透過觀察歲時節令變化與身體狀況之間的潛在關聯,   由傳統中醫觀點出發、輔以西醫科學理論,   針對不同氣候、月分、節氣,   詳細介紹各個季節好發、各月分常見的190種身體不適症狀,   並提

供了365個溫和舒緩、對症調理的養生法則。   同時搭配日常居家就能立即展開的實用調理方式,   包括美味食療、穴位按摩、簡易運動,     讓每個人的身心靈都保持在最舒適平和、快慢適中的狀態中,   一起進行節奏舒緩、心情輕鬆、身體自在的日日養生練習。     從一月的手腳冰冷、二月的消化不良、三月的感冒偏頭痛……到十二月的冬季癢免疫力失調,   從兒童常見的水痘麻疹玫瑰疹腸病毒,到長輩深感困擾的頻尿腳麻三高中風失智症,   書中詳細介紹囊括各年齡層、各個季節,   所有日常可能遇到的身體不適症狀及舒緩調理方式!   養生並非中老年人專利,外表所見的貌

似健康也不見得經得起疾病考驗,   若能跟著這本從個人到家族都適用,每個家庭必備的健康手邊書、養生萬年曆,   從小開始注重日常保健,由食養、按摩到運動自內而外層層調理起,   透過提高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   一天天的累積與建構能在病毒肆虐的環境中安然生存的身體自癒力。   相信在各種小毛病、大問題,甚至新興流行傳染病來襲時,   每個人都能擁有更多抵抗病菌入侵的身心靈健康資本!     |適合族群|   ●在身體不適還沒成為疾病之前、在小病還沒有成為大病之前,想慢慢調理身體的小病小痛,但不知從何下手的人     ●上班族、忙碌的現代人,沒時間看太艱

深的養生書,也沒空定期看中西醫調身體,可從本書中輕鬆學習簡單易懂的養生概念,跟著中醫師一天一則養生常識與調養祕訣,讓養生從日常生活開始     ●上有高堂、下有幼子,自己的身體也不怎麼樣的中生代,帶著全家一起展開新健康運動,好好吃、好好運動、好好按摩     ●歲末年初,面對疫情方興未艾、充滿各種不確定的此刻,更應該調理好自己的身體,面對各種可能的挑戰!本書很適合當作新年之書、生日之書、年節問候及拜訪禮物,送給自己、自我調整與修復身體,也送給親朋好友,表達對他們的關心與祝福。   本書特色     ●篇幅精簡說重點,身心靈溫養萬年曆   1~2頁講解一則養生、治

未病的主題概念,並搭配該主題介紹一道食療、一處穴道按摩或一種簡單運動,在一年365天的不同階段、遇到不同健康疑問的人,都適合隨時切入閱讀,每年都適合溫故知新、重複翻閱     ●一年四季都兼顧,小症大病全收錄   根據不同月份、不同季節的天氣和溫度變化,介紹當月好發疾病的成因、預防、調養方式,同時藉由穴道按摩、藥膳食療、簡單瑜伽等居家保養方式,來舒緩疾病症狀、調理五臟六腑、恢復自身健康,預防或緩解各種健康問題的發生     ●中西醫相輔相成,觀念易懂且實用    彭溫雅醫師以初學者也能理解的中醫觀點出發,同時輔以西醫的科學概念與治療方式解說,中西醫相輔相成,提供化繁為簡、多

元實用的養生建議,讓讀者全面瞭解各病症的相關知識、審視自己的健康狀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調理節奏     ●消除身心靈失調,持續累積健康能量   健康調理無法急在一時,尤其在大環境充滿焦慮和恐懼情緒的同時,藉由舒緩、不躁進的養生節奏,培養思想的韌性以穩定心理情緒,更有助於從內到外打造健康不生病的體質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健宇/民生承安診所家醫科醫師    陳月卿/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韓柏檉/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暨進修推廣處處長   蘭萱/資深媒體人、中廣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

脂肪瘤症狀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脂肪瘤|教你分辨脂肪瘤常見3大症狀 勿與粉瘤混淆 生於內臟可影響功能要切除
身體長出凸起的腫瘤,摸下去軟軟的,甚至可以移動,這可能是脂肪瘤!有皮膚科醫生指脂肪瘤屬良性皮膚腫瘤,大部份成因未明,亦與肥胖無關,如覺得影響外觀或出現痛楚,或須進行治療,清除脂肪瘤。

皮膚科專科醫生胡惠福表示,脂肪瘤是脂肪細胞過度增生所致,呈一粒粒或多粒凸起的腫瘤或結節,顏色多為肉色,為數厘米至十厘米不等,按起來較柔軟及有彈性,並可在皮下組織移動,亦不痛不癢,多生長在脂肪分佈較旺盛的位置如臀部、大腿、前臂、頸部等。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25/SRPPYS2WZ5FADMUN24KRDMVJO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脂肪瘤 #皮膚科 #腫瘤 #良性腫瘤 #粉瘤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結節硬化症: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以及整合性臨床照護

為了解決脂肪瘤症狀的問題,作者張孟涵 這樣論述:

結節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是一種因TSC1基因或TSC2基因發生變異,導致良性錯構瘤(hamartoma)的不正常增生,系統性影響全身多重器官的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由於結節硬化症是造成患者全面性的症狀發生,使得其衍伸而成的臨床照護問題亦日漸增長。因此,本研究針對結節硬化症患者,深入探討次世代定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之基因診斷及整合性臨床照護問題,期許提升醫療照護品質與減輕患者及其家屬的長期苦痛。 本研究透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之結節硬化症整合型門診,共納入532位受試者,總計為239

個家族。根據結節硬化症整合門診各主治醫師評估及基因檢測結果,在239個家族中確認了180個家族中的先證者(proband)為結節硬化症;10個家族疑似為結節硬化症,但仍無法確診;49個家族則確認非結節硬化症患者。並針對同意加入研究案之患者進行臨床資料的收集、登錄、保存、彙整至結節硬化症整合型資料庫(Integrated Database of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同時本研究持續協助疑似結節硬化症患者,利用次世代定序進行基因確診;並透過藥物基因體檢測(pharmacogenomics testing),探討mTOR抑制劑在CYP3A4基因、ABCB1基因發生變

異與患者藥物療效間進行探討;針對具有強烈遺傳性癌症家族史之結節硬化症家族,嘗試以全基因體定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GS)進行基因診斷;最後,利用案例報告的方式,深入探討結節硬化症女性患者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之研究。 本研究目前透過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之確診檢出率為89%。其中未檢出者有3%其致病性臨床意義不明(Variation of Unknown Significance; VUS)、;另8%則完全未發現懷疑變異點。而確診患者中有21%是TSC1基因發生變異;79%則是TSC2基因發生變異。以及30%是來自父母之

遺傳,70%為自體新發生(de novo)的變異。最終根據上述統計,確認臺灣的結節硬化症流行病學現況,與各文獻所提出之比例未有明顯差異。 關於整合性臨床照護問題,本研究首次針對mTOR抑制劑透過藥物基因體檢測,進行CYP3A4基因、ABCB1基因變異與患者藥物療效間之探討。目前共納入64位患者,並予收集受試者之基本資料、血中藥物濃度、藥物劑量、其它用藥及症狀變化等以評估受試者之治療效果與用藥安全。最終協助兩位血中藥物濃度無法達到建議濃度範圍之患者,判定主要是因藥物交互作用所導致;而結節硬化症合併早發性(early-onsent)、多重原發性癌症(multiple primary canc

ers)之患者及其家族,本研究藉由周邊血液的全基因體定序,並透過共分離(co-segregation)分析方式偵測出具有致病性(pathogenic)之TRIM45基因剪接變異點。目前文獻雖提出TRIM45基因具有腫瘤抑制(tumor suppressor)功能,但相關研究仍知之甚少。因此期望藉由取得患者之病理組織,以次世代定序偵測第二致病變異(second hit),進一步確認結節硬化症與癌症之相關性。而若證實TSC基因帶有變異時,同時帶有癌症基因之變異,將加速腫瘤的增生促使癌症病程的發展,未來便可廣泛運用於具有癌症家族史或高危險群患者,協助定期追蹤及規劃治療策略;最後透過案例報告及與多專科

團隊的討論、評估,為患有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之女性患者,在妊娠前與妊娠期間、產後,建立一主要因應機制。並利用此次的案例報告經驗,使結節硬化症對於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醫療照護及遺傳諮詢更深入探討。

膝關節疾病診療學

為了解決脂肪瘤症狀的問題,作者王徐燦 這樣論述:

本書以膝關節外科常見疾病和膝關節鏡技術為主線,重點介紹了膝關節骨折、脫位、軟組織損傷等病變的臨床表現、診斷與處理措施,全面系統介紹了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膝關節鏡微創外科基礎,尤其是膝關節韌帶和半月板損傷的修復與重建。 本書內容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符合臨床實際需要,適合骨科(關節)低年資醫生、實習生、研究生及全科醫師閱讀。 王徐燦,寧波市第四醫院,骨科主任 主任醫師,王徐燦,男,1974年2月出生,浙江寧波人。畢業于浙江大學,一直在寧波市第四醫院(象山縣人民醫院)骨科從事臨床工作。現為骨科主任,主任醫師,擅長四肢、脊柱創傷的治療,特別是對運動損傷、關節微創手術治療方面,老年骨

質疏鬆疾病有著豐富的診治經驗。 第一章膝關節的胚胎發生與發育1 一、膝關節的組織發生和演進1 二、膝部的發生與異常4 三、膝部和小腿的發育與異常5 第二章膝關節的應用解剖9 第一節概述9 一、膝前面表面解剖9 二、膝後面表面解剖9 第二節構成膝關節的骨骼10 一、股骨下端10 二、脛骨上端10 三、髕骨11 第三節維持膝關節穩定的組織12 一、韌帶12 二、關節囊14 三、半月板14 四、肌肉及肌腱15 第四節膝關節的潤滑及散熱組織16 一、滑膜16 二、滑膜囊17 三、滑膜皺襞19 四、髕下脂肪墊20 第五節膝部的神經支配20 一、膝部皮神經的來源與分佈21 二、膝關節

支神經的來源與分佈21 第六節膝關節的運動力學22 一、股脛關節的運動22 二、髕股關節的運動23 三、作用於膝關節的力24 四、下肢的力線25 第三章膝關節的生物力學26 第一節膝關節生物力學基礎26 一、膝關節的解剖26 二、膝關節解剖特點29 三、膝關節的生物力學特點29 第二節步態分析34 一、步態分析的目的34 二、適應證和禁忌證35 三、步行週期35 四、步行相關時空參數36 五、正常步態中軀幹和下肢關節的運動36 六、正常步行週期中的肌肉活動37 七、步態分析方法38 第三節異常步態44 一、分類44 二、常見異常步態44 三、常見異常步態的原因分析及表現47 第四章膝關節影

像學50 第一節膝關節X線檢查50 一、膝關節X線檢查概述50 二、膝關節的正常X線解剖53 三、膝部骨關節病變的基本X線影像學特徵56 四、膝關節骨折和骨折癒合過程中的X線影像60 五、膝關節退變的X線影像65 六、膝關節結核的X線表現67 七、膝部骨腫瘤X線特徵68 八、膝部造影72 第二節膝關節的CT掃描74 一、CT掃描在膝關節病損中的優勢74 二、CT掃描對膝部影像的欠缺75 三、CT掃描技術和圖像75 四、膝關節與骨小梁關係77 五、膝部的CT掃描77 第三節膝關節的MRI影像78 一、MRI的基本概念78 二、膝關節MRI的適應證和禁忌證80 三、膝關節MRI的掃描技術81 四、

膝關節MRI掃描影像信號表現81 五、MRI膝關節造影82 六、膝關節的MRI解剖影像82 七、膝部疾患的MRI影像84 第四節PET-CT(正電子發射電腦體層顯像)88 第五章膝關節臨床檢查90 一、膝關節力線(站立位)90 二、髕骨相關檢查(仰臥位)90 三、膝周壓痛點(仰臥位)92 四、膝關節活動度(仰臥位)93 五、內外側穩定性檢查(仰臥位)93 六、軸移試驗和反向軸移試驗(仰臥位)94 七、半月板檢查(仰臥位)95 八、前後抽屜試驗(仰臥位)98 九、Lachman試驗(仰臥位或坐位)99 十、大腿周徑差別(仰臥位)99 十一、繩肌緊張度和伸膝抗阻試驗(仰臥位)100 十二、股四頭

肌緊張度和屈膝抗阻檢查(俯臥位)100 第六章膝部手術顯露102 一、膝關節前內側顯露102 二、膝關節外側顯露102 三、膝關節後外側顯露103 四、膝關節內側顯露104 五、膝關節後側顯露105 第七章膝關節鏡技術106 第一節關節鏡外科概述106 第二節設備與器械107 一、關節鏡107 二、光源系統107 三、攝錄及監視系統107 四、關節鏡手工器械108 五、電動刨削、電切割及鐳射作業系統108 六、關節鏡手術的配套設施109 第三節關節鏡手術室環境與操作原則110 一、手術室環境110 二、操作技術與原則110 第四節關節鏡下膝關節正常與病理表現111 一、髕上囊111 二、髕

股關節112 三、內側溝113 四、內側間室114 五、髁間凹115 六、外側間室116 七、外側溝117 八、後內側間室和後外側間室117 第五節膝關節鏡手術麻醉與體位117 一、局部麻醉117 二、區域麻醉118 三、全身麻醉118 第六節膝關節鏡檢查指征119 一、膝關節損傷119 二、反復發作的關節積液119 三、不明原因的關節痛119 四、關節軟骨損傷120 五、膝關節骨關節炎120 六、關節內手術前評估病變和確定手術方案120 第七節膝關節鏡檢查術120 一、麻醉的選擇120 二、體位120 三、充盈和擴張120 四、膝關節鏡的入路及檢查順序121 第八節膝關節鏡手術適應證121

一、半月板修補的適應證121 二、前交叉韌帶重建的適應證122 三、後交叉韌帶重建的適應證122 四、滑膜切除的適應證123 第九節膝關節鏡手術入路123 一、關節鏡入路124 二、器械入路124 第十節膝關節鏡手術的併發症125 一、關節軟骨損傷125 二、神經損傷125 三、血管損傷125 四、韌帶損傷126 五、器械斷裂126 六、感染126 七、膝關節血腫126 八、滑膜瘺和滑膜疝126 九、深靜脈血栓126 第十一節膝關節鏡手術後的康復126 一、康復原則127 二、發展肌力的訓練方法127 三、增強關節活動範圍的練習(ROM練習)128 四、耐力訓練129 五、膝關節持續被動活動1

29 六、術後的等長、等張收縮鍛煉及等動收縮鍛煉130 七、幾種常見關節鏡手術的術後康復130 第十二節半月板鏡下修補技術與方法132 一、半月板鏡下修補技術132 二、半月板鏡下手術的方法133 三、手術併發症135 第十三節前交叉韌帶重建操作技術135 一、移植物的切取135 二、移植物的處理136 三、隧道定位136 四、移植物的植入和固定137 第十四節後交叉韌帶重建操作技術137 一、移植物的切取137 二、移植物的處理137 三、隧道定位138 四、移植物的植入和固定138 第八章膝關節軟組織損傷139 第一節膝關節周圍損傷139 一、伸膝裝置肌腱炎(跳躍者膝)139 二、伸膝裝

置斷裂140 三、肌肉勞損和肌腱炎141 四、髂脛束綜合征142 五、腓腸豆綜合征143 六、外傷性髕前神經痛143 七、脂肪墊綜合征143 第二節膝關節韌帶損傷144 一、損傷機制144 二、病史145 三、查體145 四、影像學檢查148 五、初步治療148 六、確定性治療149 七、併發症150 第三節膝關節半月板損傷150 一、損傷機制151 二、查體151 三、影像學檢查152 四、合併損傷154 五、治療154 第四節剝脫性骨軟骨炎154 一、臨床表現155 二、影像學檢查155 三、治療155 第五節膝關節軟骨損傷155 一、查體156 二、治療156 第六節髕股關節功能障礙15

6 一、臨床表現156 二、影像學檢查157 三、治療157 第九章膝關節疼痛158 一、膝關節疼痛的病因158 二、膝部疼痛處理160 第十章膝關節疾患的基因治療162 一、基因治療概念162 二、膝關節疾病基因治療的臨床應用164 三、展望166 第十一章膝關節手術的麻醉選擇和相關問題168 一、麻醉術前評估168 二、麻醉方法選擇170 三、麻醉併發症及其防治171 第十二章膝部韌帶損傷174 一、膝部韌帶損傷概述174 二、韌帶損傷分類與診斷175 三、膝關節不穩定分類與診斷176 四、臨床體征的檢查方式177 五、膝內側副韌帶損傷178 第十三章膝關節脫位180 第一節概述

180 一、損傷機制180 二、查體181 三、影像學檢查181 四、合併損傷181 五、治療182 六、併發症182 第二節近側脛腓關節脫位183 一、損傷機制183 二、查體184 三、影像學檢查184 四、合併損傷184 五、治療184 六、併發症184 第三節髕骨脫位184 一、損傷機制185 二、查體185 三、影像學檢查185 四、合併損傷186 五、治療186 六、併發症186 第十四章膝部骨折187 第一節股骨遠端骨折187 一、損傷機制188 二、查體188 三、影像學檢查188 四、合併損傷189 五、治療189 六、併發症189 第二節脛骨近端骨折190 一、基本解剖1

90 二、分類190 三、脛骨平臺(脛骨髁)骨折190 四、脛骨棘骨折193 五、脛骨結節骨折194 六、脛骨髁下骨折195 七、脛骨骨骺骨折195 第三節腓骨近端骨折196 一、損傷機制196 二、查體196 三、影像學檢查197 四、合併損傷197 五、治療197 六、併發症197 第十五章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和創傷性膝關節血腫198 一、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198 二、創傷性膝關節血腫199 第十六章半月板損傷201 一、概述201 二、半月板解剖201 三、半月板的生物力學202 四、臨床表現202 五、病因學202 六、診斷203 七、治療204 第十七章膝部血管、神經損傷和脂肪栓

塞208 一、血管損傷208 二、膝部神經損傷211 三、動脈擠壓綜合征212 四、脂肪栓塞綜合征213 第十八章骨筋膜間室綜合征217 一、大腿骨筋膜室綜合征217 二、小腿骨筋膜室綜合征218 第十九章伸膝裝置損傷221 一、股四頭肌損傷221 二、髕韌帶脛骨結節撕脫骨折222 三、骨化性肌炎222 第二十章膝部異物和膝關節骨缺血壞死224 第一節膝部異物224 一、原因224 二、異物的處理224 第二節膝關節骨缺血壞死225 一、自發性膝關節骨缺血壞死225 二、繼發性膝部骨缺血壞死227 三、關節鏡手術後膝關節骨缺血壞死228 四、膝部骨缺血壞死的鑒別診斷228 五、治療228

六、預後229 第二十一章膝部骨關節炎230 一、病因與分類230 二、臨床表現230 三、診斷231 四、治療232 第二十二章髕骨關節的退行性病變235 一、病因235 二、症狀和體征235 三、影像學改變236 四、治療236 第二十三章類風濕關節炎237 一、病因237 二、病理238 三、臨床表現239 四、併發症240 五、實驗室檢查240 六、X線片表現241 七、診斷241 八、鑒別診斷242 九、預後242 十、治療243 十一、青少年型類風濕關節炎245 第二十四章痛風性關節炎246 一、分類246 二、病因247 三、病理247 四、臨床表現248 五、併發症2

49 六、X線片表現249 七、診斷痛風的診斷依據249 八、鑒別診斷249 九、治療250 第二十五章血友病性膝關節炎252 一、分型252 二、實驗室檢查252 三、臨床表現252 四、病理生理253 五、放射學特徵253 六、治療253 第二十六章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255 一、病因255 二、病理255 三、臨床表現256 四、影像學表現256 五、診斷257 六、鑒別診斷257 七、治療257 第二十七章膝關節滑膜炎258 一、臨床表現258 二、X線片表現258 三、診斷及鑒別診斷258 四、治療258 第二十八章膝關節內遊離體259 一、剝脫性骨軟骨炎259 二、滑膜

軟骨瘤病260 第二十九章剝脫性骨軟骨炎263 一、病因263 二、病理263 三、臨床表現264 四、影像學表現264 五、治療264 第三十章膝關節滑膜骨軟骨瘤病265 一、概述265 二、病理265 三、臨床表現265 四、影像學表現265 五、鑒別診斷266 六、治療266 第三十一章滑液囊炎和膕窩囊腫267 一、膝關節周圍滑液囊267 二、窩及其內容268 三、窩囊腫268 第三十二章髕下脂肪墊肥大271 一、解剖271 二、損傷機制271 三、診斷271 四、治療272 第三十三章膝關節結核273 一、流行病學273 二、病因及機制273 三、臨床表現273 四、影像學檢

查274 五、診斷與鑒別診斷275 六、治療276 七、預後277 第三十四章膝部化膿性感染和膝關節梅毒278 第一節膝部化膿性感染278 一、病因278 二、病理278 三、臨床表現與實驗室檢查279 四、診斷279 五、鑒別診斷280 六、治療280 七、預後281 第二節膝關節梅毒281 第三十五章膝內翻與膝外翻287 一、膝外翻287 二、膝內翻289 第三十六章髕骨疾患292 第一節髕骨不穩定292 一、病因292 二、病機292 三、症狀293 四、體征293 五、檢查294 六、非手術治療296 七、手術治療297 第二節髕骨骨折298 一、髕骨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學特點29

9 二、髕骨骨折的分型299 三、髕骨骨折的治療方法299 四、展望305 第三十七章盤狀半月板306 一、盤狀半月板的分型與損傷綴別306 二、盤狀半月板的臨床表現307 三、盤狀半月板損傷的診斷307 四、盤狀半月板損傷治療308 五、盤狀半月板術後康復309 第三十八章膝部腫瘤310 第一節窩囊腫310 一、診斷310 二、治療310 第二節半月板囊腫310 第三節其他腫瘤310 一、血管瘤310 二、脂肪瘤311 三、色素絨毛結節性滑膜炎311 四、滑膜軟骨瘤病311 第三十九章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312 第一節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發展歷史312 第二節手術適應證和禁忌證313 一、全

膝關節置換術313 二、單髁置換314 第三節術前評估314 一、膝關節活動範圍314 二、下肢力線與畸形314 三、骨質缺損314 四、骨骼品質315 五、局部軟組織及血循環315 六、術前X線評估315 第四節膝關節置換術操作技術316 一、手術切口316 二、手術入路316 三、關節表面切除截骨317 四、假體試裝318 五、軟組織平衡318 六、假體安裝前骨表面的清洗和乾燥320 七、假體的固定320 八、切口的關閉320 第五節微創膝關節置換術320 一、微創膝關節置換術發展史321 二、適應證與禁忌證321 三、微創膝關節置換術特點322 四、微創全膝關節置換術入路323 五、單髁

膝關節置換術入路324 第六節術後併發症325 一、感染325 二、骨折326 三、神經血管損傷327 四、傷口癒合327 五、出血328 六、伸膝裝置斷裂328 七、髕骨骨折328 八、血栓性疾病329 第七節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329 一、康復評定330 二、康復治療330 三、注意事項333 第八節膝關節置換研究進展334 一、全膝關節置換中的髕股關節問題334 二、全膝關節置換部位的感染334 三、翻修全膝關節置換335 第四十章單髁置換術337 一、膝關節單髁置換術發展簡史337 二、UKA的手術適應證和禁忌證337 三、牛津第三代(Oxford 3)單髁膝關節系統的臨床應用

338 四、機器人輔助下的微創UKA340 五、UKA的臨床應用前景342 第四十一章人工髕骨置換343 一、髕骨的運動學343 二、髕骨表面置換的外科技術345 三、髕骨置換的手術技術345 四、如何決定置換髕骨346 第四十二章膝部截肢與假肢348 第一節膝部截肢術348 一、適應證349 二、術前評估349 三、一般截肢原則350 四、截肢方式351 五、麻醉351 六、手術方法351 七、術後處理352 八、截肢併發症352 九、殘肢的評估353 十、截肢後的康復護理353 第二節特殊的骨腫瘤截肢術354 一、小腿向上翻轉成形術354 二、旋轉成形術355 第三節膝部假肢356 一

、下肢假肢357 二、假肢中出現的問題358 三、殘肢的康復及處理359 四、穿戴假肢的訓練及注意事項361 參考文獻363 膝關節是人類功能最重要、結構最複雜的關節之一,與任何其他單個關節的損傷相比,膝關節是發生創傷最多的關節,因膝關節疾患而到骨科就診的患者最多。這些患者渴望治癒膝關節疾患,恢復到他們期望的活動水準。如需手術,絕大多數患者傾向選擇微創手術方法,以保護尚未損傷的解剖結構,從而能更快地康復。膝關節鏡技術是關節鏡微創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膝關節功能重要,關節內結構複雜,又是關節疾病與損傷的好發部位,能夠用關節鏡檢查和治療的傷病最多,使用範圍最廣,手術效果明顯

優於開放手術,充分體現了關節鏡微創技術的優勢。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編寫了這本《膝關節疾病診療學》。 《膝關節疾病診療學》以膝關節外科常見疾病和膝關節鏡技術為主線,重點介紹了膝關節骨折、脫位、軟組織損傷等病變的臨床表現、診斷與處理措施,全面系統介紹了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膝關節鏡微創外科基礎,尤其是膝關節韌帶和半月板損傷的修復與重建。本書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國內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內容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符合臨床實際需要,反映了本學科的前沿進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本書共四十二章,主要內容包括膝關節的胚胎發生與發育、膝關節的應用解剖、膝關節的生物力學、膝關節影像學、膝關節臨床檢查、膝部手術顯

露、膝關節鏡技術、膝關節疾患的基因治療、膝關節手術的麻醉、膝部韌帶損傷、膝關節脫位、膝部骨折、半月板損傷、膝部血管與神經損傷和脂肪栓塞、骨筋膜間室綜合征、伸膝裝置損傷、膝部異物和膝關節骨缺血壞死、膝部骨關節炎、髕股關節的退行性病變、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血友病性膝關節炎、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膝關節滑膜炎、膝關節內游離體、剝脫性骨軟骨炎、膝關節滑膜骨軟骨瘤病、滑液囊炎和膕窩囊腫、髕下脂肪墊肥大、膝關節結核、膝部化膿性感染和膝關節梅毒、單髁置換術、人工全膝關節置換、人工髕骨置換、膝部截肢與假肢等。 隨著膝關節外科與關節鏡技術的快速發展,膝關節外科的內容也在不斷更新,本書難免存在不足之

處,在此懇請使用或閱讀本書的同仁指正,並表示深深的謝意。 編著者 2019年2月

在斑馬魚中超量表現人類Akt1來建立一個新穎的肥胖動物模式

為了解決脂肪瘤症狀的問題,作者屈哲宇 這樣論述:

活體外(in vitro)的文獻指出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Akt訊息傳遞路徑與細胞生長(cell growth)、細胞存活(cell survival)、脂肪生成(adipogenesis)及脂質生成(lipogenesis)有關,但是在活體中(in vivo)驗證Akt基因參與脂肪生成有其侷限性。為了要了解Akt基因在活體中參與脂肪生成的調節機制,我們使用專一於皮膚層啟動子(krt4 promoter)驅動人類持續活化型myrAkt1基因,建立穩定品系的轉殖基因斑馬魚Tg(krt4:myrAkt1)cy18,藉由免疫染色(immunosta

ining)的實驗,證實myrAkt1基因專一表現於斑馬魚的皮膚層。在胚胎時期的觀察中,我們發現Tg(krt4:myrAkt1)cy18有皮膚肥厚的表型,藉由morpholino將Akt1下游的mTOR及70S6K基因弱化(knock-down),Tg(krt4:myrAkt1)cy18皮膚肥厚的發病率可被抑制,證實Akt1在活體中扮演調控細胞生長的重要調控基因。在成魚時期的觀察中,Tg(krt4:myrAkt1)cy18有脂肪瘤(lipoma)的表型,主要是三酸甘油脂(total triglyceride)過量累積而成,藉由real-time RT-PCR偵測脂肪生成及脂質生成相關的基因均有

被高量地調節,證實Akt1基因在活體中扮演調控脂肪生成及脂質生成的重要基因,與活體外的文獻相符。進一步地,我們使用5% glucose進行葡萄糖耐受試驗(glucose tolerance test),發現Tg(krt4:myrAkt1)cy18有葡萄糖不耐症的症狀。本實驗的結果,提供一個活體中的證據支持Akt1扮演細胞生長、脂肪生成及脂質生成的重要調控基因,且Tg(krt4:myrAkt1)cy18可作為研究肥胖、代謝症候群及篩選減肥藥物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