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兒童藝術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臺北兒童藝術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育芳寫的 中小學生認識戲劇的第一本書 和廖大魚的 一個人的單車旅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北藝中心打造線上劇場臺北兒童藝術節14檔節目精彩放送| 大媒體也說明:第22屆臺北兒童藝術節,今年首次全線上演出,於LINE TV藝文表演館打造線上劇場,自8月28日至11月28日推出限時3個月、14檔的親子節目,包含音樂劇、偶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小兵所出版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 石光生所指導 張雲惠的 從接受美學論台灣兒童劇的製作策略 (2020),提出臺北兒童藝術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兒童劇、戲劇製作、製作策略、接受美學、兒童觀。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表演藝術研究所 夏學理所指導 周芳如的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之臺北藝術三節志工運用與管理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表演藝術、志工管理、志願服務、臺北藝術節、臺北兒童藝術節、臺北藝穗節、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重點而找出了 臺北兒童藝術節的解答。

最後網站2021臺北藝術三節志工,招募中則補充:【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北藝術三節志工招募】. 一年一度的臺北藝術三節-臺北兒童藝術節、臺北藝術節、臺北藝穗節又將隨著夏日展開,想感受滿滿的藝術氣息嗎?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臺北兒童藝術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小學生認識戲劇的第一本書

為了解決臺北兒童藝術節的問題,作者李育芳 這樣論述:

  本書是要寫給孩子們的戲劇欣賞及實務操作,主要分為三大類,戲劇的歷史、如何製作一齣戲,最後介紹不同劇種,讓孩子認識更多藝術手法,增加鑑賞能力。   喜歡看戲嗎?   想知道一齣戲是怎麼完成的嗎?   想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戲嗎?      這本書是針對喜歡戲劇的小朋友寫的,裡面會帶領你認識戲劇的奧祕、學習欣賞一齣戲,還有認識劇場藝術家的工作;如果想要自己編排一齣戲,書裡也會告訴你一些基本步驟。有了這些知識,你會是個更厲害的觀眾,也能著手進行排練,在戲劇世界裡開心Play。  

臺北兒童藝術節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17 / 6 / 30 中文主持
2017台北兒童藝術節開幕典禮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

照片:臺北兒童藝術節提供、陳逸書攝影

主持人:盧怡君 Angela Lu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ngelalu.emcee/
Email: [email protected]

從接受美學論台灣兒童劇的製作策略

為了解決臺北兒童藝術節的問題,作者張雲惠 這樣論述:

近年來台灣由於少子化的社會趨勢,在家中有孩童且經濟許可的情況下,對於帶孩子觀看藝文展演這一環節普遍重視了起來,但關於實際製作兒童戲劇演出的文獻與資料量,與其它戲劇類型演出相比之下卻有著相當的落差。本文以接受美學的理論,從對觀者的研究出發,以專業戲劇團隊製作給兒童觀眾的戲劇演出為對象,排除教育劇場、教育戲劇及兒童戲劇活動。首先耙梳當專業製作者們本身不再是兒童時,對於兒童戲劇的主要觀眾:「兒童」,大多憑藉什麼作為判斷觀眾期待視野的依據。他們看待且定義兒童的方式,如何影響他們製作兒童劇的內容與形式。再以觀眾端的反應印證,製作者的理想與作品是否有著落差。被定義的兒童作為觀賞演出的接收端,反過來又如何

塑造成人的製作方向。筆者欲藉由對於這樣一個特定的觀眾群的深入瞭解,進而探討兒童戲劇被認為具有的各種特質,並對內容與形式兩方面提出製作上的建言和可能性,回歸戲劇的本位出發「為兒童而戲劇」。希望這樣的研究有助於實際製作出穩定與好品質的演出,讓觀眾能更有信心跟意願進劇場看戲,更長遠的培養建立我們國家未來戲劇觀眾的品味與美感。

一個人的單車旅行

為了解決臺北兒童藝術節的問題,作者廖大魚 這樣論述:

生命中的悲歡離合,就像一場意外的旅行; 到達終點那一刻,驀然回首, 才知道努力試過,就是值得……   這是一本很溫暖的生命教育小說。一場意外讓乖乖失去父親;而一場錯誤的綁架事件,讓乖乖展開一個人的單車旅行。路途中,她遇見許多人,也因此看見生命的可貴、努力的重要、親情的偉大、拒絕沉淪的勇氣、積極正向的價值觀……   乖乖一路騎著父親心愛的單車,一天比一天堅強,漸漸走出傷痛,勇敢完成和父親的約定。(原書名:乖乖向前衝)   得獎記錄   2018臺南市圖優質本土兒童文學書籍推薦書單   2018入選墨西哥瓜達拉哈拉書展台灣館主題書   2018入選德國法蘭克福書展館臺灣主題書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之臺北藝術三節志工運用與管理研究

為了解決臺北兒童藝術節的問題,作者周芳如 這樣論述:

非營利組織包含社福型、教育型、環保型、宗教型、及文化與表演藝術型,並仰賴志工的協助與參與。目前國內僅有少數研究著重於文化與表演藝術型的志工管理研究。有鑑於國內參與表演藝術的人口趨勢漸增、志工服務的意識逐漸強,本研究以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臺北藝術三節「臺北藝術節」、「臺北兒童藝術節」、「臺北藝穗節」之志工管理為例,進行藝術節之志工管理與運用研究,並論述其志工服務的現狀,與建議未來發展的方向。本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個案研究法、深度訪談等方法及參照群體,瞭解臺北藝術三節如何運用與管理志願服務人力,及志工的服務動機與持續服務原因。研究結果發現,臺北藝術三節能增進志工對表演藝術的興趣與喜愛,有完善的志工

管理制度與平台,重視志工的溝通與激勵,志工能獲得自我成長與學習。本研究依據結果提出建議,可供未來舉辦臺北藝術節之志工制度與規劃之依據,作為擬定推動方案、志工招募、培訓、運用、考核及獎勵,以及未來研究發展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