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會點心種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茶會點心種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山本素子寫的 日本文化の圖解小百科:如何過節、品茶道,專為外國人解說的文化小百科 和市川安夫的 圖解中日西式餐桌禮儀:從餐具的擺置及使用,到葡萄酒的選擇與品嘗;120張圖片✕29大主題詳盡解說,快速掌握各式餐桌禮儀重點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會議點心餐盒推薦[問題] - QJIN也說明:會議餐盒|點心餐盒|會議點心|茶會點心|酒會茶點|點心外燴|慶生餐會|生日派對|派對 ... 次都訂同一家,會議點心貝妮亞烘焙屋提供種類齊全的西點餐盒,我們用最實在的餐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原點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 茶陶創意研究所 許立杰所指導 吳秋蘭的 茶食與茶飲配搭之運用研究-以客家米食為例 (2017),提出茶會點心種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茶食、茶文化、茶會、客家米食。

最後網站14F 手作甜點。家庭料理- Services則補充:告訴我們您想要訂購蛋糕的【價格區間】【蛋糕種類】【期望口味】 例如:造型蛋糕/ 千層蛋糕/ 磅蛋糕/ ... Starting at $100 · 來14F 訂製茶會小點心或外帶點心盒吧!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茶會點心種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日本文化の圖解小百科:如何過節、品茶道,專為外國人解說的文化小百科

為了解決茶會點心種類的問題,作者山本素子 這樣論述:

▌這一本不一樣,專為外國人圖解 ▌ 「我想了解日本文化」 學會日本文化的基本,就靠這一本 精選「最重要」及「最有趣」知識       全面網羅7大項50多種、100大關鍵詞   圖解就是快,解決旅行日本最常遇到的文化難題!   ●圖解●   歌舞伎∣能樂∣茶道∣香道∣書法∣陶藝∣漆器∣和紙∣   浮世繪∣日式庭園∣日本新年∣盂蘭盆會∣合氣道∣榻榻米∣障子紙拉門……   連日本人也說不清的文化起源   教外國人的日文教師最清楚,該怎麼說!   帶你進行一場「日本文化好有趣」之旅   能劇、狂言、歌舞伎、文樂有何不同?除了茶道、花道還有香道?!   「七五三」是什麼節日?日本過年怎麼過?什麼節日

最特別,很值得體驗?   相撲比賽前為何要先灑鹽?茶室的構造為什麼長這樣?   日本過端午節也吃棕子(驚)!七夕有浪漫的擺飾,還有慶典?   茶會上如何端莊品茶不鬧笑話?賞月時為何要搭配糰子與芒草?有哪四大賞月勝地?   這些問題,連一般日本人也無法說清楚。這一本,專為外國人圖解,精緻插圖配上美術館珍藏照片,輕鬆看懂日本最重要及有趣的傳統文化。   ▌最易懂,不只外國人恍然大悟,日本人也驚嘆「なるほど!」   作者長年教授外國人日文,經常碰到他們提出的各種疑問。這本書將「易懂」作為第一優先考量,體認到傳授日本文化無法單靠語言,不能說得太細節太複雜,要同時搭配圖示解說,才能真正易懂。   ▌

打基礎的第一本日本文化圖解書!   作者相信:只要稍微掌握大致概念,便能夠深入理解日本文化。因此,這本書期待為讀者打下基礎,在未來上網搜尋資料,因為有基礎知識,便能輕易從中辨識出真正想找的內容。   ▌解決旅行日本,我們最常遇到的文化題   ●在日本過年,怎麼過?   ˙新年擺飾──門松:讓年神憑附的物品。為了方便年神在造訪時辨識,家家戶戶將門松放置於家門口。平安時代末期只擺放常綠的松樹,隨著時代嬗遞,開始出現擺放竹子或梅花的人家。   ˙新年的節慶料理──年菜、屠蘇、雜煮:年菜在祭祀神佛後享用。盛裝年菜的漆盒中裝滿了吉利的菜色,祈求一整年的幸福。還要將屠蘇浸泡於酒中或味醂中所製成的藥酒,

有驅邪延壽功效,從年幼者開始依序飲用。此外,雜煮也不可或缺,湯料以麻糬為主,另外也會加入蔬菜與魚貝類的湯品。從圓形麻糬到方形麻糬、從清湯到白味噌與紅味噌,使用的材料不一而足,根據地域不同,有所變化。   ˙新年參拜方法   ①深深鞠躬(禮)兩次﹝二禮﹞   ②雙手合掌於胸前,右手稍微靠近自己,兩手張開至與肩同寬後,拍掌兩下﹝二拍手﹞   ③合掌祈禱   ④放下雙手,再一次深深鞠躬(禮)﹝一禮﹞   ●去看能劇,要如何欣賞?   ˙舞台、順序、動作,有學問──能劇舞台設有屋頂,與觀眾席間沒有布幕。有固定的上演形式和特殊的動作,依序演出「神、男、女、狂、鬼」五種類型的能劇,並於其間穿插狂言。

  ˙不可或缺的面具、戲服和道具   面具基本上大分為翁(老翁)、男、女、尉、鬼神、冤鬼等,合計超過200種。這些面具乍看之下沒有太多表情,但只要稍微仰臉,便能顯露出開朗的神情,低下臉來便會顯露出悲傷或是堅定的表情,可詮釋出相當多元的情緒。在能劇中不可或缺的是極盡奢華的戲服,而扇子也是不可或缺的道具。   ●想體驗茶道,要怎麼喝?   ˙在茶會上,主人為了展現款待客人的心意,會特意妝點茶室中的壁龕,、掛上符合茶會主題的掛軸,並在花瓶裡插上當季花朵,甚至在裝香用的香合上也費一番功夫。   ˙茶送上來之前是點心,先吃下甜甜的點心後再喝茶,更加凸顯茶的韻味。   ˙茶端上來時,須將兩手併攏向

奉茶的人致意,接著以右手端起茶碗,左手捧在碗底,表現出恭敬的態度。將茶碗以順時針方向轉兩圈後飲用,飲畢用大拇指與食指擦拭一下茶碗的就口處,接著再以逆時針方向轉兩圈回去。   ˙主人必須將茶碗的正面朝向客人。為了避免嘴部碰觸到重要的正面,在裏千家等流派的規矩中,會旋轉茶碗後飲用;然而另有些流派基於尊重主人將茶碗正面轉向客人的心意,因此並不旋轉茶碗。   ▌快來!認識日本文化冷知識&趣常識   ●表演藝術   歌舞伎│所有角色均由男性演出,當時女性登台被以「擾亂風紀」為由遭到禁止?   ●工藝   和紙│西方工法製成的洋紙壽命只有100年,和紙的壽命卻可上看1000年?   ●傳統才藝  

 茶道│千利休如何徹底改變日本人的美學意識?   香道│原來是一款兼具文學素養與藝術層次的遊戲?   ●藝術   浮世繪│內容竟要通過審查,不能違背善良風俗,批判體制,才能發證印刷?   日本庭園│「枯山水」如何在不運用水的情況下,單憑石頭與砂地等元素重現自然景觀?   ●節慶   女兒節│源自於日本自古以來利用人偶拂拭身體,將晦氣與災厄轉嫁至人偶身上,並將人偶流放至河水中以消災解厄的儀式?   端午節│由於菖蒲的發音近似「尚武」,端午節也因而成為男孩子的節日?   七五三節│古代幼兒死亡率極高,認為「孩童在七歲以前是神明的孩子」?!   ●武道   相撲│最早可追溯至《古事記》神話中,

建御雷神與建御明方神的角力?   柔道│嘉納治五郎為了讓年少體弱的自己更加強壯,融會貫通眾多流派精髓,將柔道推廣至全世界?!   合氣道│在演武中是由「受方(接招的人)」和「取方(出招的人)」相互切磋,是唯一不舉辦比賽、不分勝負的日本武道?   ●住居與生活用品   傳統日式住宅有三大特徵│①高自由度的空間設計 ②與自然融為一體 ③「界線」相當曖昧   壽司│日本料理的代表,竟然是源自東南亞一帶的防腐食品?   和服│今日和服的原型「小袖」,在武士時代原為貴族的內衣? 作者簡介 山本素子   生於京都,立命館大學畢業。   曾任職於出版社與廣告公司,其後以自由作家與編輯身分自立門戶

,曾參與多本書籍與雜誌的編輯。經手過的案件內容多元,包括全方面的日本傳統文化、政經、美妝與料理等題材。近年來以日文教師身份活躍,主要著作有《醫師‧登山家 今井通子》(理論社)、《現代陶藝家20人》(每日出版社 合著)、《日本的傳統文化(日英對照版)》(IBC出版)等。 繪者簡介 小川花梨   出身於岡山縣的自由插畫家,目前生活區域在岡山,以繪製插畫或漫畫為日常。喜歡旅行、吃東西跟KIRINJI樂團。著有漫畫圖文書《搭上夜行巴士出門去》(EASTPRESS)。   www.ogawacarin.com/ 譯者簡介 李佳霖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日本同志社大學文化史學碩士。  

 曾任職於出版社,喜歡閱讀、旅行,在城市巷弄中探索新鮮的生活風景。   作者序 第一章 表演藝術 歌舞伎 能劇‧狂言 文樂 雅樂 落語 第二章 工藝 陶藝 漆藝 染織 竹工藝 和紙 第三章 傳統才藝 茶道 花道 香道 日本傳統音樂 圍棋‧將棋 第四章 藝術 日本畫 浮世繪 佛像 日本庭園 書法 第五章 節慶 正月(新年) 節分 女兒節 賞花 端午節 七夕 盂蘭盆會 賞月 七五三節 第六章 武道 相撲 柔道 空手道 劍道 合氣道 弓道 第七章 住居與生活用品 傳統日本住宅的三項特徵 居住空間中的傑出智慧──榻榻米‧隔扇‧紙拉門 風呂敷(包袱巾) 手拭巾 扇子 暖

桌 座布團(坐墊) 提燈 章末專欄 壽司 摺紙 盆栽 和服 煙火 神轎 結語 作者序   「我想了解日本的新年」--當外國人這麼說時,該怎麼向他說明才好?要向他解釋門松跟鏡餅、屠蘇跟雜煮,還是年菜?日本各地的新年風俗其實大異其趣,而新年到底又是怎麼樣的一個節慶?要向沒有體驗過日本新年的人清楚說明,其實並非易事。   我長年教授外國人日文,經常碰到他們提出的各種疑問,而我在這過程中體認到要傳授日本文化無法單靠語言,必須同時搭配圖示解說,才能幫助他們更容易理解。而這一點,其實同樣適用於日本人身上,這樣的想法於是促成了這本書的誕生。   現在只要在網路上隨意搜尋即可獲得各式各樣的資訊,

但若不具備基礎知識,其實無法從中辨識出自己所需的內容。反過來說,只要稍微掌握大致的概念,便得以深入理解。這本書若是能為各位打下基礎,會是我極大的榮幸。   日本文化具有豐富的面向,除了一年四季的節慶以外,更有表演藝術、工藝以及武道。也因為我希望盡可能在書中網羅各個面向,所以無法淋漓盡致地深入介紹。若是覺得這本書的深度略顯不足,建議讀者們可以另行上網進一步搜尋,或是閱讀專門書籍。   這本書將「易懂」作為第一優先考量,每個項目約有四頁左右的解說內容。讀者們無需按照順序閱讀,請從自身感興趣的項目開始讀起。 4-2. 點綴江戶庶民生活的流行媒介── 浮世繪 以俗世風俗為主題所創作的浮

世繪,對江戶時代的平民百姓而言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娛樂。在浮世繪出現以前,繪畫是為了貴族與武士而存在,相形之下,浮世繪的價格便宜,一般平民百姓也能輕鬆購買,這樣的藝術作品在當時即便放眼全世界,也是相當劃時代的存在。 浮世繪的前身是木版印刷繪本中的插畫,其後以單張版畫的形式獨立,並以手工木版印刷方式量產。明和2年(1765),彩色印刷技術被開發出來,浮世繪隨即廣受歡迎。 浮世繪的主題自然是以平民百姓的品味為取向。廣受普羅大眾歡迎的「役者繪」與「美人畫」具備偶像明星照性質,而在江戶時代後期博得人氣的風景畫,則是承擔了觀光導覽手冊的功能。 浮世繪在十九世紀後半傳入歐洲,名為「Japonisme」的日本趣

味主義時代也廣為人知。 歷史 初期 菱川師宣在寬文10年(1670)左右將繪本中的插畫以觀賞用目的獨立出來。當時是利用單色印刷大量生產,所以平民百姓也買得起。 →「浮世繪版畫」的誕生 師宣同時也擅長以畫筆直接作畫的肉筆畫,代表作為《回眸美人圖》。 延續至現代的鳥居派開山始祖──鳥居清信以役者繪博得人氣。 將墨色印刷的版畫一張張以畫筆上色的手繪技法誕生。 中期 明和2年(1765)鈴木春信在刷版師與雕版師的協助下,完成彩色印刷的浮世繪「錦繪」。春信以纖瘦且中性的優雅美人畫所聞名,而他筆下所描繪的不光是煙花女子,還包括地方上出名的美女。此外,鳥居清長則是以獨特的八頭身美人畫風靡一時。 喜多川歌麿在

出版商蔦屋重三郎的支持下,將浮世繪帶向大成;他將使用於役者繪的「大首繪」(聚焦於上半身的畫法)技法應用在美人畫上,受到熱烈歡迎。歌麿擅於描繪細微的性格差異,為後世帶來莫大影響。 謎樣的繪師東洲齋寫樂在蔦屋重三郎的手下創作了約140幅的役者繪與少數的相撲畫,畫風強而有力又寫實,綻放出異彩,聞名全球。只不過他過於寫實的畫風並未受到當時民眾青睞。寫樂僅於寬政6年(1794)5月以後的十個月間曇花一現。

茶會點心種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綿綿雨粉如風飄絮,灑落於石板地上。
隨着羊腸石徑而行,兩旁植物悠悠揚揚,被修剪過的痕迹,顯得有點造作。終於走出迂迴,晃入眼眸的,是「香港公園」四個大字。水珠從牌坊滑落至花叢,細葉輕抖,對啊,下着雨呢。
回過神來,驀地前瞻一下,眼前是座白色建築物,正可擋雨。
甫踏進平房內,方發覺此乃一間茶藝館,左手邊是一條迴旋樓梯,正要舉步之際,竟傳來陣陣茶香撲鼻,剎那瞄了瞄上方的木牌,手已不禁將前方木門推開,默想着剛才的三個直度大字——「樂茶軒」。
果然,木門後,別有離塵天地。

瞳孔裏反照出一片古色,木地板鋪上一層輕蠟,門口的左方擱了數個木架,分別放了不同的茶壺、茶杯,靠牆有一貌似百子櫃般的木具,相信是安置茶葉的地方,數位身穿寶藍色長袍的茶藝師,正專注地泡水試茶。右方則是另一木櫃,一個個小圓罐整齊地排列在內,拿起一瞧,罐子上寫了茶葉的名目,裏面則放了一小撮茶葉,好讓品茗者挑選茶種。來到店子的前方,散發着濃厚中國味的正方木桌及木椅正有員工在拭淨,數個紋路相當細緻的木屏風,稍稍分間了兩至三個空間,免卻侷促,並列的數個雙門大窗透着日光,而窗框及窗花都一致地用上了木材,貫徹始終。


凡塵本歸自然
確定這是一家茶館後,一名身穿沈紅寛衣的老人步及。怎麼說,他綁起銀髮,一額清爽;圓弧的黑框眼鏡,擋不住深邃的雙眼皮,一雙明眸似乎沒有被歲月壓昏;微笑底下,連着一束白鬍子,左手把其執起一掃,對了,就像遠古的智者。伸出右手一握,他報上「葉榮枝」一名來,於茶藝界相當有名氣的他,被尊稱為老師,亦是茶館的主人。
茶館歷年廿七,說長不長。老師接過茶藝師的茶,小嘗一口,緩緩道出每晨試茶乃茶館的傳統,重點是水。香港不吃香,水質一般,即使採用了優質的濾水器,每天仍要先確保水味如貫,方放心泡茶。地方各有優劣,本是自然,盡本份泡出一壺好茶,就是尊重天然、順應自然。說起這一點,就關乎茶館成立的原因,其實有些少因緣。
早於八十年代,老師跟維他奶的創辦人羅桂祥合作,賣紫砂茶壺維生。當時是一九八六年,對茶道還是一知半解的他,遇上了他的啟蒙者,亦即是他的員工。這名員工來自安溪,家族以種茶維生。一次機緣,他帶老師到故鄉去,踏上茶山一刻,完全震撼了。高山雲霧,地方唯美不在話下,最大的感動,來自茶農認真的精神。當時做茶葉很樸素,由種植、採收、挑葉、搖茶、發酵、殺青,到包裝都一手一腳、一板一眼,沒有機器輔助,一切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由一個普通的飲品,變成有生命的東西,不單好喝,不是完美,但有一種個性,猶與大自然結合。說起,他仍覺激動:「好感動,嗰刻我發現,呢樣先係人所追求嘅嘢。」那個年代,茶種不明確,某地的普洱、哪方的水仙,反正各類茶葉全都由政府先收購,再混合出售。於是,老師帶了好些茶葉回港試賣,發明了「單採」這個名詞,明確地劃分了地區及茶類。流傳間,大家覺得這概念很好,引發他開創了樂茶軒。
老師呷下第二杯茶之時,已見有客人步進茶館,時間尚早,多為品茗而來。放下玻璃茶杯,他徐徐站起,迎賓去。


專心不染塵濁
客人是三名女士,打扮樸實,徑自走到放置茶葉的木櫃前喃喃互語。老師見狀,上前打着招呼,又拿起茶葉小罐讓各人嗅嗅。這是茶館的執着,了解客人口味,為其挑選合適的茶種,賣茶之餘,解釋何謂好茶,如何品茶、泡茶。「由八十年代起,我見盡好多茶館,而家執得七七八八,佢哋最大問題係將重心放喺食物,令茶館風味減少。」他強調,茶永遠是主角。
言談間,發覺三人有意學茶,老師於是把各種茶葉、茶具拿出,準備泡茶。用小勺子舀起茶葉一瞬,他神情忽而嚴肅起來。這是他的信念——專注。細心專注地喝,就發現味道確是不同。他把熱水壺插電,將茶的種類娓娓道來。
從前,茶葉分類很簡單,分為不發酵、半發酵、全發酵及後發酵四種。現時則較講究,劃分了六大茶類。綠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及紅茶。
此刻在老師面前的,正是不發酵的綠茶,碧螺春。只見,老師於熱水壺旁邊放了一瓶溫水。不需預熱杯子,因為愈少發酵的茶葉,沖水溫度愈低。綠茶雅淡,宜用薄身茶具,他慢條斯理地把泡好的茶倒入玻璃杯中,茶的表面浮起了一層茶毫,即茶茸毛,茶毫愈多,代表茶葉愈細嫩。淺嘗一口,清香的餘韻仍於舌尖徘徊之際,老師已換上一套小巧的薄紫砂泡烏龍茶。稍稍預熱茶具,倒掉熱水後,就把屬於半發酵的青茶塞到茶壺中注水,把第一壺茶倒掉,他解釋:「唔係每隻茶都要倒走第一泡,烏龍茶第一轉茶葉未張開,唔香,所以唔要。」把茶飲盡,老師走到擺放茶葉的木櫃前,逐一解說。
手上的水仙是白茶,屬低發酵茶,宜低溫沖泡;旁邊擺放着罕有的黃茶,則屬後發酵,他一解狐疑:「等於你媽媽留菜,菜心芥蘭,我用碟蓋住,返嚟再蒸熱,菜變成黃色,咁咪係黃茶囉!」同屬後發酵的黑茶亦然,變成黃色的菜再慢慢曬乾閒置,變成菜乾,就是黑茶。往下方一看,是為人所知的普洱,即紅茶,紅茶以全發酵製作,要用高溫沖泡。見有人口水直流,老師知情地舀起一撮,返回泡茶的位置,用大熱的滾水灌滿厚紫砂壺,放入茶葉,把水柱拉高注入壺中。細心一看,茶葉比剛才的兩種茶粗大得多,故此水溫需較高,原理如煮牛肉一樣,牛肉切得薄,火鍋時熗熗就吃;如果牛肉切得厚,就需多浸兩下。這正是人云亦云的表現,原來水滾,不一定茶靚。
想當初,教他喝茶的師傅,主要是茶農,與之生活,取溪水沖茶,訓練專注,細心體會時,慢慢找到茶的樂趣、茶的精髓,繼而,才變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茶,其實是一種經驗,需要累積。這是他送別三名女士時,留下的一句話。

悲心牽動萬麈
轉身步回茶館一刻,門外剛好有人送來點心,老師見無人閒暇,於是出外交接。雨露依然連綿,他倒是一臉無所謂,與門外送貨工人核對着單據。驀地,一名挽着兩袋蔬菜的光頭男人站在身後察聽內容,見一切順利,就急步往炊煙裊裊的廚房走。老師忙畢,見店內已半滿,不慌不忙地踏入廚房。「劉經理,客人開始到啦。」他稍稍吊高嗓子,喚着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光頭漢。劉經理原來主力負責廚房及菜單。茶館雖然只賣素食,但七成的點心都是當天即包即蒸,其餘三成向某寺院叫貨。劉經理每早都需要外出挑選新鮮貨,原則是不時不吃。既然茶是主角,食物理所當然,就是配角,因此茶館每天只售約二十款點心,但選擇少,客人容易生厭,故每天都要轉換款式。至於,最令二人頭痛的,就是如何讓菜式配合醇茶,因為茶本身是一個減的元素,用來清潔口腔,素菜清淡,易致「口寡」,所以他們要不斷嘗試,例如油膩的,配普洱茶來清膩感;淡味的,就配清茶。
離開廚房,發現店裏已經近乎滿座,看來最旺場的午市已至,緊隨身後的老師開腔:「附近做嘢嘅人想食素,但附近冇素餐館,所以就會嚟晒呢度。」素蝦餃、素燒賣、豆腐餅、燉湯,一籠籠點心不息地送到席間。看着穿著整齊的上班族忙於咀嚼,使得他憶起九十年代的上環。
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二年間,茶館於上環樓梯街開業,只賣茶葉,旁邊很多老茶鋪。被嘲是黃毛小子的他,卻憑着一份慈悲,而站穩陣腳。他相信幫人要盡全力,故此,有任何人到茶舍請教茶道,即使沒有光顧,都會傾囊相授。也不求暴利。估計,全中國屬他的茶最便宜,三十八元一斤起,到現時都沒有漲價。他常跟客人直言,他們的茶並不特別名貴,並非得獎,只是好喝。清心明明,令他結識了一群「茶道中人」,因而闖出名堂。但老師強調,不要讓一片悲心受蒙騙,例如茶價未必直接反映品質,「我好討厭大陸啲小罐茶,話咩總裁飲嘅茶,世界上有幾多總裁?其實就是要令你虛榮。」有些茶賣幾萬元一斤,根本騙人。故此,他要尋根,親自到中國內地不同的茶山試茶,好茶方買,成為了全香港第一個跑茶山的人,幾乎全中國的茶山都跑過。熱心的他,更冒着生命危險去試茶。
有一次,老師到龍井向茶農買茶,碰到一個炒茶的人,二人聊開了,他就嗟嘆黃茶難求,因為做茶過程繁複,沒有幾個人做了,不料對方竟然指他的爺爺會做,老師二話不說,立即動身隨他到安徽故鄉找黃茶老人。然而,不知道是因為過於興奮而忘記,還是刻意遺忘,當年是二零零三年,正值沙士疫間,聞說此病就是從該處傳來,故被列作禁區。幸而,他最後都無病歸來,更帶來了珍貴的黃茶,對方被其誠意打動,更每年為他做茶。
從思憶中掙脫,老師揑一把汗。最令他覺得驚險的,是在眾多老行尊面前,能夠生存過來。最後,茶鋪愈做愈好,於是二零零三年投標現址,開始做茶館,如他的口頭禪「From farm to table(從茶山到桌面)」。於他而言,茶道雖盛載了很多文化及歷史,但經常把文化掛於嘴邊,終成包袱。所以他的信念是讓人快快樂樂地喝茶,故名「樂茶軒」。
回頭,他已坐於客席,與數名外國人茗茶閒聊。如斯氛圍,吸引不少遊客遠道而來,牽塵萬里。

喜捨一切如塵
送走了最後一位客人,仰首一望,已經四時許。穿戴整齊的店員,開始重新於餐桌上鋪上竹蓆,一雙筷子、一套碗碟,都有條不紊。手輕腳動,不發出一點繁音。倏地,幾位手執樂器的男女推開大門,朝老師這邊打招呼。茶館平日不做晚市,每逢周末晚則有粵曲或南音表演,很多客人特地來,邊欣賞邊享用晚膳,相當熱鬧。南音徐徐揚起,老師輕敲拍子,訴說着,表演樂隊駐場多年,早已成為老友。堅持做音樂表演,並沒有為他帶來更高的利潤,由始至終,他都只視茶舍為一個以茶會友的地方:「你想發達千祈唔好做茶,呢行能夠過到生活,維持落去已經好好。」喜捨,是他的座右銘。
喜捨,即有些東西要懂得放棄,懂得與人分享。正如要得好情誼,凡事就不能賺到盡。說實話,對年輕人而言,茶館有點老套,但老師一點沒有想過以年輕化來擴大客源:「好難將就年輕人,好似佢哋鍾意飲珍珠奶茶,但呢個係我底線,叫我畀啲化學劑你飲,我做唔到。但年輕人會長大,總有一日發覺乜嘢對自己好,佢哋需要幫助,而唔係將就。」堅持原則,就要捨棄獲利。
對於茶的執着,又豈止一二。時至今日,老師仍然會去茶山試茶,尤其是多產的地方,好茶需要發掘。當然,很多茶都不需他親自去買,畢竟,認識了十多年的相熟茶農芸芸,每年都自動替其留一批好茶,他咧嘴笑道:「而家係賣幾分老臉皮!」縱然臉皮多厚,事實上如今很多茶都買不到了,就如他一直光顧的一個茶農家庭。老師憶述,這家人做的鐵觀音非常香醇,還記得第一次到他們家中看他們做茶,一絲不苟的全手工製作,更要用腳搓茶葉,深深被他們的堅持震懾。可惜,九十年代時,茶農的兒子自殺死了,夫婦二人傷心過度,又缺少了兒子的幫忙,也就不再做茶,那種茶至今也再嘗不了,此乃茶館的一大缺失。
只是,不捨不捨,還需捨。

被傷痛籠罩着的老師,略帶蒼然。睿智的光芒稍熄,暴露了六十有七的點點老態。茶館雖好,人卻會衰。說到傳承問題,他確實沒有頭緒。第一,有興趣的人不多;第二,懂茶的人不多,但最令他憂心的,是感情關係轉移問題:「茶農老,我又老,佢哋嘅接班人同我嘅接班人可唔可以共處,都係未知之數,老啦,唔可以帶走任何嘢,咁交畀邊個呢?」他自覺唯一能做的,是讓人感到茶館有生命力,畢竟誰願意接手一間小店?碰巧,最近大館邀請他去開店,自嘲一把年紀;一把鬍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把衝勁;一把茶壺,最後把心一橫就去做。他,就賭一鋪。
揑着鬍子,智者深知世外桃源,虛無縹緲。何不暢飲一杯,暫洗風塵,於此天地胡哼亂唱,一番逍遙。
明天的事,明天了。

金鐘樂茶軒
地址:金鐘香港公園羅桂祥茶藝館地下
電話:2801 7177
營業時間:10am-8pm(星期日至五);10am-9pm(星期六);每月逢第二個星期二休館
詳情: http://bit.ly/2NuvBHi

中環樂茶軒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1座G06-07鋪
電話:2276 5777
營業時間:11am-11pm(全年無休)
詳情: http://bit.ly/2Nq1gte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茶食與茶飲配搭之運用研究-以客家米食為例

為了解決茶會點心種類的問題,作者吳秋蘭 這樣論述:

摘 要今日台灣飲茶風氣鼎盛,茶會盛行,喝茶配搭茶食已經是一種常態。但茶食的淵源少有專書討論。從《世說新語輕詆篇》記載:「褚太傅初渡江,嘗入東,至金昌亭。吳中豪右燕集亭中,褚公雖素有重名於時,造次不相識,別敕左右多與茗汁,少箸粽」。可以說明當時已經有喝茶搭配茶食的風氣了。到了清代徐珂的《清稗類鈔》中羅列以米製做的點心就有20種之多。可以推測飲茶搭配米食並無不可。稻米原是國人主要的糧食作物,且台灣的稻米品質優良還可以加工製作許多種米食,單就客家族群即有粽子、菜包、米糕、年糕…等等種類,因應節慶而登台演出,是客家飲食文化特色之一。而今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近年國人大幅降低米食的用量,往日逢年過節,婚

喪喜慶還會自家製作米食的情景已難以復見,代之而起的是麵粉製作的蛋糕、麵包、餅乾…等等,令人惋惜。現今正值台灣茶會盛行,茶食漸漸的受到重視。蔡榮章(2008)在茶藝月刊中提出「茶食」可加強茶會的美感與藝術性,創造味覺的另一種體驗,與茶湯一起構建出相輔相乘的味覺效果。茶食在飲茶文化中於是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本論文以茶食與茶飲之配搭研究-特別以客家米食為探討主題。採用質性研究,透過文獻資料分、深度訪談、觀察法、等研究方法的分析,發現米食成為茶食具有文化的象徵,透過創新米食的技術可促進米食文化的推廣,也能帶動茶文化的多樣色彩。關鍵詞:茶食,茶文化,茶會,客家米食

圖解中日西式餐桌禮儀:從餐具的擺置及使用,到葡萄酒的選擇與品嘗;120張圖片✕29大主題詳盡解說,快速掌握各式餐桌禮儀重點

為了解決茶會點心種類的問題,作者市川安夫 這樣論述:

  ☆從料理的基礎知識開始 彙整中‧西‧日式基本用餐禮儀☆   西餐禮儀快、易、通! 面對一整桌刀叉湯匙不再頭痛   中式開宴學問大 如何喝茶、就座一看就懂   日本料理譜系速讀 茶懷石&會席比一比   身處美食時代,每個人在餐廳或小餐館聚餐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有時朋友會招待我們參加結婚喜宴或小型派對,有時則是公司的主管或前輩邀請我們吃飯,甚至是圍繞著學校那些令人想念的師長聚餐,場合可說是琳瑯滿目。   談到禮節,大家通常都會忍不住想到那是一連串嚴格又囉嗦的規矩,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想要與人共享一頓愉快的餐點,就必須懂得體諒並且稍微顧慮同席用餐的人。只顧著自己先吃完,或者完全不管

別人吃完了沒,你是不是覺得這樣的情況並無不妥呢?換成是你,坐在旁邊的人吃東西囫圇吞棗、吱吱嘖嘖地發出聲音,看到這樣的情況你,還會想跟那個人聊天嗎?好不容易可以享受一頓美食,但是這樣的情況是不是讓你感到吃到嘴裡的食物變得索然無味呢?   也就是說,想要讓共用餐點的每一個人享受一頓美好的宴會,就必須先學會用餐禮儀才行。   本書分為日式、西式與中式料理這三個部分,從料理的基礎知識將基本的用餐禮儀加以匯整。不單是介紹用餐禮儀,還盡量解說這麼做的理由,盡量加深大家對於這些禮儀的理解。常聽有人說明知這是一頓非常難得的餐會,卻因為不懂得禮節而緊張到完全記不得自己吃了什麼。更令人意外的是,很多人根本就不

敢在正式的場合裡用餐。出國旅遊的國人雖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在國外用餐的時候,對於用餐禮儀這方面卻比在國內吃飯時還要來的忐忑不安。   不管參加什麼樣的聚餐,都希望本書能夠派上用場,讓大家能夠放心地享受一頓美食。 本書特色   ★ 日式宴會的就座方式   榻榻米房的就座方式/跪坐的正規坐法/如何舒解跪坐的姿勢/座椅席以西式坐法為基準/手提包或小東西放在桌上有違禮儀/順手地用小毛巾擦手/餐巾紙對折後鋪放在膝上/懷紙放在飯桌上或座墊前/上座與下座   ★ 西式宴席相關知識   關於餐前酒/如何就座/如何放置手提包/如何使用.擺放餐巾/如何使用擦手巾/用餐的速度/關於吸煙/如何乾杯/如何喝.拒

絕喝啤酒   ★ 中式開宴前的禮儀   在等候室的禮儀/如何品中國茶/如何就座   ★ 如何品嘗中式料理   關於餐具的擺置/如何分取菜餚/餐後筷子的擺法   ※本書曾於2014年《圖解 中‧日‧西式餐桌禮儀》、2016年以《完全圖解 中‧西‧日式餐桌禮儀:正式場合零失誤 打造滿分個人形象》書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