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片式電暖器德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葉片式電暖器德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沈莉莎寫的 24節氣‧經絡芳療自癒全書:用12經絡強效配方油與按摩手法,掌握時機調體質、養氣血 和丹尼爾.查莫維茲的 植物看得見你:還聞得到、知道蟲子的Size、有方向感、有記憶-你想像不到的超強感受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嘉儀《葉片式》 - PChome 24h購物也說明:【德國HELLER】10葉片式定時電暖爐KED-510T 豪華款. □ 全新智慧型溫控裝置 □ 附搖控器 □ 斷電安全設計 □ 自動關機保護設計 □ 全新大型電子顯示面板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樹林 和麥田所出版 。

南臺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 凌拯民所指導 劉秉勳的 含儲能設備小型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之情境規劃及經濟效益分析 (2016),提出葉片式電暖器德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時間電價、再生能源躉購費率、混合式再生能源發電系統、蓄電池儲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彭心儀所指導 陳恬的 論再生能源獎勵之國際貿易爭端 (2014),提出因為有 再生能源、再生能源發電、綠能經濟、補貼、自製率、國民待遇原則、安大略省再生能源收購案、太陽能產品貿易爭端的重點而找出了 葉片式電暖器德國的解答。

最後網站KE-212TF煤油暖爐對流式電暖器耗電嗎 - 買好貨撿便宜則補充:想說還是來買一個電暖器還是烘被機之類的東西好了 聽朋友推薦說 德國HELLER 嘉儀12葉片恆溫葉片式電暖器KE212TF / KE-212TF 還不錯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葉片式電暖器德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4節氣‧經絡芳療自癒全書:用12經絡強效配方油與按摩手法,掌握時機調體質、養氣血

為了解決葉片式電暖器德國的問題,作者沈莉莎 這樣論述:

培育百名IFA芳療師的神級調香大師 沈莉莎 20年大作! 教你生活化的中醫芳療──24節氣‧經絡芳療   為什麼你的精油配方效果不好?   因為調養身體,五臟六腑都有最佳的治療時機點。   過敏和失眠問題,要趁春季疏通肝膽經;改善胃痛脹氣,要趁夏季養護脾胃經。   消除水腫、橘皮,要趁秋季疏通三焦經;緩解腰、關節痛,要趁冬季溫補腎經。      ‧獨創12經絡強效配方油、12身心調養配方油,跟著24節氣調體質、養氣血   1.春天是養肝膽、清肝膽的最佳時機:除了促進氣血循環,改善代謝功能,更能使排水順利、身體更輕盈   ▲經絡精油:足少陽膽經精華油、足厥陰肝經精華油   ▲調養精油:

肌膚回春煥彩精華油、暖腹瘦身精華油、頭皮甦醒精華油      2.夏天是調脾胃經、瀉心火的最佳時機:幫助腸胃消化、安定心神、順暢心血管   ▲經絡精油:足陽明胃經精華油、足太陰脾經精華油、手少陰心經精華油、手太陽小腸精華油   ▲調養精油:傷口修復精華油、驅蚊蟲精華油      3.秋天潤肺經、大腸經的最佳時機:保護呼吸道、排除腸道廢物;並且疏通心包經、三焦幫助排濕、養氣血   ▲經絡精油:手少陽三焦經精華油、手厥陰心包經精華油、手太陰肺經精華油、手陽明大腸經精華油   ▲調養精油:護膚精華油、鼻腔保養精華油、流感剋星精油      4.冬天是養腎、膀胱經的最佳時機:改善氣血循環,手腳冰冷、關

節痛,消除更年期症狀   ▲搭配精油:足少陰腎經精華油、足太陽膀胱經精油   ▲調養精油:強健關膝精華油、生殖系統保養精華油、玫瑰暖薑精華油、汰舊換新精華油      ‧分析病因來決定配方:用提神精油,竟然能夠改善失眠!   失眠有很多原因。春天時,過度活躍的頭腦會影響睡眠品質,使用肝、膽經絡的精油配方,幫助身體陽氣生發,疏通經絡、恢復身體平衡,自然能改善失眠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在清膽順暢精華油配方中薄荷、馬櫻丹、希臘鼠尾草,這三種精油都具有提神作用,還能夠幫助安眠。再加上按摩可促進身體氣血循環,進而喚醒身體修補與排除廢物的機制,自然會讓身體放鬆。      ‧順應24節氣,才能發揮配方油最佳

功效!疏通12經絡,讓你無病無痛。   本書將24節氣、中醫經絡與西方芳療結合,沈莉莎老師說:「經我多年臨床經驗,在對的節氣,用了對的植物精油,效果才會最好!」同樣地,肝膽經絡配方,到了夏天雖然有用,但效果就沒有春天時彰顯。      ‧上百張真人照片詳細圖解按摩手法和穴位   你可以參考本書的12經絡自我按摩手法和經絡穴位(上百張照片詳細圖解),搭配調養身體的12種強效經絡油,以及12種身心調養精華油,恢復身體健康。      ‧公開75種單方精油的用法和臨床調配經驗   你可以看到75種精油的入經效果和詳細用法,以及珍貴的臨床調配經驗。   調和原理1:白玉蘭花與葉片精油調和在一起,互補化

學成分不足,成為肺經主要功效的配方。臨床上發現單獨使用白玉蘭,無法明顯改善咳嗽、氣喘症狀。但是,加上了冷壓萊姆與東非乳香,對於處理上呼吸道症狀,大大提升其功效。   調和原理2:月桂精油單獨按摩使用,可以處理肌肉痠痛,但效果普通。但是,調和百里香與檸檬尤加利後。因為月桂中的氧化物對肌膚穿透好,反而增加百里香、檸檬尤加利對肌肉的止痛效果。同時月桂促進循環的功效,可加速代謝肌肉、關節周圍淤塞的酸性物質。有效舒緩因運動傷害造成的肌肉關節腫脹。      ‧近50個精彩個案,讓你知道各種病痛的調養方式   34歲的女性,生產完後水腫嚴重、排便不順,使用脾胃經精華油後,不節食還比懷孕前瘦!   30歲的

男性,從小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用了「護膚精油」,止癢效果一流,終止了皮膚過敏。   28歲的男性,長期看中西醫,鼻子過敏都沒有好,1週塗2次「鼻腔保養精華油」,幾乎沒有過敏問題了。   55歲的女性,關節腫大、天氣濕冷就會痠痛,用了「強健關膝精華油」就不用再仰賴痠痛藥布。      ‧沈莉莎老師創辦的ALIZ(愛裡.時氣味藝術)為全台考照率最高的芳療學苑   由沈莉莎老師擔任芳療教育總監,帶領專業國際級師資,與全台數間學校合作開授許多特色課程,從入門講座、主題課程至專業證照培訓都經營超過十年之久。ALIZ香氛學苑已培育超過千名學生、百名專業認證芳療師,深受百位專業NAHA芳療師推薦,為考照率最

高的芳療學苑。   ALIZ香氛學苑介紹:www.aliz.com.tw/about_school.php   找課程:www.aliz.com.tw/class_info.php   追蹤課程消息:www.facebook.com/ALIZTW/ ★本書特色   ◎突破西方芳療症狀論,療效更好:順應24節氣調養身體,能夠發揮配方油的最大療效,能夠真正解決病根,調整體質。   ◎24節氣就是身體的百科全書:夏天是腸胃保養的最佳時機,使用胃經精華油,溫暖腸胃、消脹氣、幫助消化、緩解腹瀉、幫助排便、緩解胃食道逆流。   ◎調理12經絡,提升身體功能:身體經絡淤塞就會出現各種症狀,一年四季

都可按摩12經絡,幫助身體去濕、排毒、溫補,自然恢復健康。   ◎用對時機,調理效果事半功倍:小滿節氣(5/20~6/4)時,塗上脾經精華油,用撥筋板按摩脾經,34歲女性,變得比懷孕前還瘦;30歲的女性胸部升級;43歲的男性改善腸胃發炎、消除小腹;42歲的女性,消除濕疹、安定情緒。   ◎圖解24種按摩手法:公開專業芳療師認證課程的24種手法,有助於疏通人體12經絡。   ◎72種精油的調配原理:身為芳療業界最大原料商之一的ALIZ,公開12經絡油的獨家配方和調配原理。 ★名人推薦   知名畫家、現代婦女基金會、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張淑芬   廣告教母─余湘   瑜伽名師─Ashl

y Chi      「精油是從植物中萃取出的芳香物質,而精油帶來的,卻不只是芳香、更有紓壓、療癒、美容等效用,本書透過不同節氣、順應身體狀態、讓讀者學習搭配合適的精油與按摩手法,隨同作者一起開啟健康美麗的生活氛圍。」──精油學術權威、弘光科技大學學術副校長 易光輝      「Liza老師臨床個案非常的豐富,加上她儒家思想及哲學素養等深厚的造詣,讓她敏銳的觀察與善用中醫的邏輯,師法從《黃帝內經》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等運行,精心調配的12經絡配方精油,神來一筆地加入了不少老祖宗的中藥材類如厚朴等精油,這樣獨特性的經絡精油味道棒極了。」──中國醫藥大學藥學博士 賴雅韻      「古代有一類經絡人

(經絡敏感人),他們對於經絡的感傳特別敏銳,Liza老師大概就像是芳療經絡人吧,經由塗抹、甚至用聞的就可以知道這調油走了哪些經絡、性味是寒熱溫涼。本書帶給芳療領域一個全新的境界與發展,讓我體會到原來芳療也可以使用中醫的辨證論治,除了人本身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情志壓力等會影響體質,節氣也會影響人體。」──馥芊中醫診所院長、英國IFA高階芳療師 李嘉菱      「憑藉著深厚的教學經驗和個案研究,我們親愛的Liza老師,給予她的學生、她的讀者,最好的芳療心得,這是尋遍所有外文世界的精油權威,也得不著的好東西。依據地理、氣候、和體質,讓不同的精油來療癒。」──美國執業中醫師 杜丞蕓醫師      

「這是一本結合中醫經絡、節氣加上精油調配按摩的好書,十分適合忙碌壓力大的現代人做為養生保健的指引,誠摯推薦給每一位追求自然養生的人!」──宜民時尚中醫診所院長 田宜民      「我相信沈莉莎老師多年的臨床實證經驗,『在對的節氣,用了對的植物能量,效果才會最好!』的這本書應該可以幫助我們許多,用12經絡強效配方油與按摩手法,掌握時機調體質、養氣血。」──瑞醫科技美容集團董事長 吳慧真      「莉莎老師的課總是讓人意猶味盡,有各種主題:從易經對應節氣芳療、從歐洲文化歷史背景解析單方精油、從哲學深度探討精油心理情緒、從每一個案例中去找到當事人受困的心理掙扎,甚至從很多的面向指點你認出那個不曾認

識的自己,從天地之間喚醒屬於自己的道。」──NAHA初階芳療師、資深瑜伽老師 康心榆   

含儲能設備小型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之情境規劃及經濟效益分析

為了解決葉片式電暖器德國的問題,作者劉秉勳 這樣論述:

各國過度使用化石能源造成的全球暖化及極端氣候問題,開發潔淨的再生能源已成為必要且刻不容緩的事實。臺灣為亞熱帶海島型氣候國家,其日照及風能條件非常充足,非常適合再生能源發電系統開發。但由於再生能源之初始建置成本較高,以及臺灣各地太陽能及風能的資源分佈不同,如何善用各式費率手段或有效配合儲能設備的設置,利用經濟誘因影響民間投資設置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之意願,持續刺激再生能源的成長,將是十分重要的推動模式。利用一套混合太陽能模組、風力發電機與儲能系統之市電併聯式小型再生能源發電系統,本論文研究各式不同費率情境下,如何在臺灣各地設計出最佳的再生能源發電系統配置狀況,並探討其系統運轉後之經濟效益。利用包括

二段/三段式時間電價及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兩種主要費率,以2016年實際在台灣、日本、美國、英國及德國實施使用的費率當作測試情境,另外並考慮了五種負載模式進行模擬測試,包括學校實驗室、餐館、住宅、醫院、旅館,探討此市電併聯式混合小型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最佳配置。運用各式費率情境下的經濟誘因,有效調節控制儲能系統之充放電時機,可以提昇系統經濟效益減少建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成本收回年限。使用了台灣中央氣象局26個局屬氣象站整年度之實測逐時風速、日輻射量及氣溫數據,可規劃出在臺灣26個對應地點如何設置最佳容量的含儲能設備之小型再生能源發電系統。

植物看得見你:還聞得到、知道蟲子的Size、有方向感、有記憶-你想像不到的超強感受力!

為了解決葉片式電暖器德國的問題,作者丹尼爾.查莫維茲 這樣論述:

  本書是美國老牌出版社FSG與《美國科學人雜誌》最新合作的首打書,由植物學界國際知名學者丹尼爾執筆,以輕鬆有趣的方式探討植物生物學的最新發現。每章分別以一種人類知覺為主,比較這種知覺感受在人類和植物之間的異同。   你今天穿紅襯衫還是藍襯衫?其實,植物都看得一清二楚!  植物沒有你以為的那麼簡單。小心了!植物「知道」不少事呢!!   儘管植物先天不足,沒有腳可以逃之夭夭,但從遺傳學來看,植物比動物更加複雜。   這是一本讓人對植物的知覺刮目相看並且有嚴謹實驗佐證的科普書。   植物會記得每天幫它澆水的人嗎?  植物會計算黑夜有多長嗎?也會有時差嗎?  植物在黑暗的環境裡反而長得高?  要果

實早點成熟拿香拜一拜就行了?!  為什麼一根熟黃的香蕉能夠讓青澀的蘋果早熟?  植物有觸覺嗎?會分辨冷熱嗎?  植物會感到疼痛嗎?常常摸它好嗎?  植物聽齊柏林飛船還是巴哈的音樂會長得比較好?  罵植物髒話它就會枯萎嗎?  如果將根朝上、芽朝下,根會改成朝上長嗎?  植物記得去年被蟲子咬傷、大病一場的事嗎?  被蟲子咬過的地方比較甜嗎?  植物知道現在是春天還是秋天嗎?  人會自我了斷,植物也會想不開嗎?   植物有一組判斷光的基因,人類的DNA裡竟然也有這群基因!!   「其實,植物是我們自身演化過程的另一個可能的結果,只是在大約二十億年前分歧而出並演變至今。」--丹尼爾.查莫維茲   找出

植物的「眼睛」在哪裡  植物學界奉為經典的實驗:  假設植物的「眼睛」長在幼苗的頂端而非幼苗朝光源彎曲的部位,然後用下面的五種方法檢測幼苗的向光性:   a. 第一株幼苗未經處理。  b. 第二株幼苗的頂端被切除。  c. 第三株幼苗的頂端用不透光的罩子罩住。  d. 第四株幼苗的頂端用透明玻璃罩罩住。  e. 第五株幼苗的中段用不透光的管子套住。   結果未經處理的幼苗 (a) 當然會趨近光源,而中段套有不透光管子的幼苗(e)同樣傾向光源,但卻發現頂端被切除 (b) 或被不透光的罩子罩住的幼苗(c)就像「眼盲」一般,沒辦法看到並趨近光源;而在第四株幼苗(d)的例子中,他們發現即使在頂端用罩子

罩住,幼苗仍然會傾向光源,和第三株幼苗(c)的差別只在於第四株的罩子是玻璃罩,光可以穿透照在幼苗的頂端。 作者簡介 丹尼爾.查莫維茲(Daniel Chamovitz)   生於賓夕維尼亞州的阿勒奎帕(Aliquippa),曾就讀哥倫比亞大學,後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取得遺傳學博士學位。曾前往耶魯大學及西雅圖的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者,亦曾於世界各地多所大學任教,現任特拉維夫大學曼納植物科學中心主任;研究主題包括植物與果蠅,已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多篇相關研究論文。丹尼爾現與妻子和三名兒女居住在以色列的霍德夏沙隆(Hod HaSharon),個人網站:www.danielchamovit

z.com。 譯者簡介 王翎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所畢業,現專事筆譯。譯有《法國女人的快樂學》、《特戰部隊野外生存指南》。   乘著文字織就的魔毯,時而回到中古體驗騎士生活,時而進入實驗室探索生物奧妙,雖居斗室猶能徜徉於「一書一世界、一冊一天堂」的無垠景致,實為畢生之幸。 推薦一 讓我們一起進入植物的感受世界推薦二 植物的隱形語言推薦三 和我們一樣奧妙的植物 前言第一章 植物看到了什麼第二章 植物聞到了什麼第三章 植物的觸覺第四章 植物聽到了什麼第五章 植物的方向感第六章 植物的記憶後記 草木有知謝誌 推薦序一 讓我們一起進入植物的感受世界   教學近三十年來,還沒有學

生問過我植物是否「看得見」、「聞得到」或是「聽得見」,以及「植物會不會思考與回答」等問題。植物沒有腦,也沒有神經,她們不會因為被折斷一段枝條、被摘掉一片葉子或一朵花而痛得哀哀叫,反而是靜靜地再抽出新的枝條,長出新的葉子,並且繼續綻放美麗的花朵。人們確實已經太習慣它們的沉默,忽略了去關心植物到底「知道」些甚麼。說來,植物能夠接受外界的刺激並產生反應,這對一個植物學學者或是生物學相關科系的學生而言,並不是件新鮮事,部分相關的知識早已在普通植物學或生物學的教科書中有所闡述,但的確很少有人把植物的感受與人類的感官相提並論。因此當我接觸到這本書時,直覺認為這真是普羅大眾進一步瞭解植物也能「感受」的好機會

,因此答應為之審定翻譯本並撰寫推薦文。   想想看,櫻花怎麼知道春天來了?楓葉又怎麼知道秋天到了?豆芽是如何知道要往上長?根又怎麼知道應該往下鑽?菟絲子如何找到宿主?捕蠅草又怎麼知道在什麼時候閉合才能享用昆蟲大餐?葉子遭受到昆蟲襲擊的植物,真的只能坐以待斃嗎?鄰近的同類又該如何因應以求自保呢?人類的語言演變中,並沒有針對植物的感受和反應創造出適當的文字,但是,如果植物真的是又聾又瞎,她們該如何和複雜而多變的環境互動,並進一步地適應、生存與繁衍呢?   本書的作者丹尼爾.查莫維茲任教於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是曼納植物科學中心的主任,他有許多重要發現刊登在國際知名的生物學學術期刊。出身於醫生世家的他

,卻對植物科學富有熱誠,1990 年代,查莫維茲博士在耶魯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時,發現植物體內有一群獨特的基因負責掌管對光的接收。更讓人驚訝的是,在後來的研究中,他發現這些基因居然也存在人類基因組當中,自此之後,他對於植物與人類感官之間的對應感到無比著迷。在本書中,作者巧妙地引導著我們,就對應於人類視覺、嗅覺、觸覺、聽覺、記憶和感知能力等等的植物感受能力,探索植物是如何和我們一同分享這美麗的地球。   或許你曾經閱讀過《植物的祕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Plants)一書,這本書以擬人化的文字、具說服力的優美字句,讓讀者誤以為植物是利用和人類一樣的方式來感受這個世界。相對於

《植物的祕密生活》,丹尼爾.查莫維茲認為植物感受這個世界的方式和人類截然不同,在本書中,他藉由引述許多科學史上以及近代植物科學研究的重要實驗結果,說明植物正以相當獨特而且有效率的方式在感受這個世界,並且能迅速地做出適當的反應。   這是一本容易閱讀且令人著迷的書,本書的翻譯文筆亦相當適宜。您將在閱讀本書時,從許多奇妙有趣的科學實驗中獲得一些答案,並從中找到更好的方法來探索這個讓您感到驚奇的植物世界。期待在讀完本書時,您將不再無動於衷地穿梭於植物枝葉之間,也不會一廂情願地認為植物是沒頭沒腦且又聾又瞎的;相反的,您將會發現植物的開花、落葉並非漫無目的;它們的枝條向上長、根端向下鑽並不是巧合;而菟絲

子尋找宿主的過程也不是瞎子摸象,捕蠅草葉片的閉合更非無的放矢!   讓我們好好閱讀這本書,一起進入植物的「感受」世界,共同分享這美妙的地球。 黃玲瓏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2012 年8 月3 日於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館植物解剖學研究室 推薦序二 植物的隱形語言   從生理結構上,我們總認為植物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之一,為植物不像動物般具有高度的感覺能力與精密的神經系統。換言之,植物沒有腦與神經系統,不能接收與傳遞外來的刺激而做出反應,同時也沒有記憶的能力與疼痛的感覺。事實上,果真如此嗎?   這本《植物看得見你》便是通過科學研究,證明植物不但具有感覺與溝通的能力,而且有記憶與處理本身及外界信息的能

力。本書修正了大部分人對植物行為的誤解。   有些植物對外界的擾動會有明顯的反應。例如,含羞草被人類碰觸會合攏其羽狀複葉,垂下葉柄,做枯萎狀。這種行為,據說有驅離或嚇阻吃它的動物的效果。它的根與葉含有含羞草鹼,能降低被動物吃食的機會。另外一種肉食性的植物叫做捕蠅草,具有敏銳辨識、精挑獵物的能力,同時有敏捷的捕捉獵物之行動力。過去大抵認為植物的這些反應只是機械構造使然,不認為植物具有真正的「認知、辨識及主動」的能力。   最近十年來,有一群以歐洲與澳洲為主的「植物溝通與行為學」研究者,積極揭露植物長期演化出來許多被人忽略的行為,這些行為反映出植物具有若干類似動物的行為。用人類的語言說,它們可表達

意見,看得見外界,不聾不啞、有嗅覺、有觸覺,甚至有記憶的能力,可處理收到的信息及做出適當的反應,幫助它們發育、生存、擇偶與繁衍,一如許多動物般。   澳洲在2005年成立「植物信號與行為學學會」,出版了《植物信號與行為學學刊》,專門刊登植物的資訊結構與功能之研究論文。本書提到的兩位科學家:義大利的斯特凡諾.曼科蘇 (Stefano Mancuso) 與英國的湯尼.特里華瓦斯 (Tony Trewavas) 均為該學刊的主編。他們與另一位主編德國的弗蘭蒂克.巴盧卡 (Frantiek Baluka) 合編了一本《植物的信息溝通:有關植物生命的神經》論文集,收錄了二十八篇專論,討論植物組織系統的所

有層級(從分子、細胞、生物體到群落)的信號發出與信息溝通的行為。論文結語指出植物是高智能與社會性的生物體,而非靜態、被動、無反擊力與各自獨立的生命個體。至此,這門新研究領域,雖然不夠成熟,卻有了專屬的資訊交換平台,研究成果日益受到其他主流植物學家的重視。   植物與其他生物體及與環境之間有非常複雜的互動現象和行為,這種關係可提高植物的環境適應力與存活率及繁殖率。這直接的關係還可延伸出其他的間接關係。例如,歐洲的玉米品系的根會主動認知吃它的玉米根蟲,並發出化學信息,招引其天敵 (線蟲) 前來,協助玉米殲滅吃它的根蟲。疆南星植物的葉莖受到病原體的感染時,會製造並釋放揮發性化學物質到空中,通知鄰近未

感染的植物,使其及早提高警覺並啟動抗病原體的免疫系統。科學家仿製該類化學物來防治作物的病蟲害,減少農藥用量,達到環境保護與節省生產成本的目的。   本書的末章談到植物能儲存信息,並在一段時間後遇到相同的遭遇時還能做出反應。這一點極為神奇,這在本書的第六章有簡要的說明。全書附有作者引用的文獻供讀者參閱,此實為一本好科普書的樣例。   走筆至此,記得有一位西班牙哲學家邁克爾.馬爾德 (Michael Marder) 提出一個令人省思的生命倫理議題。他說,如果你想像一個擁有記憶與有分享資訊能力的生命,且具有演化力與自成社會系統,你認為這會是什麼生命體?或許你認為這不正是人類嗎?或者不正是動物嗎?很少

人會聯想到這會是植物。植物具有五感,有類似動物的神經,能記憶,對外界有明確的反應,植物個體間可互通信息,具有社會性,這樣一種具有智能的生命,卻遭到人類無心理負擔地摧毀,只因認定植物沒有大腦,沒有疼痛的感覺。當我們取植物體為食、伐木取材、焚草農耕時,如何正視生命倫理觀帶來的不安與挑戰? 金恆鑣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2012年8月15日 推薦序三 與我們一樣奧妙的植物   植物也有感覺嗎?它們能知道今天是刮風還是下雨?是冷是熱?還是它們也能彼此溝通、交換訊息呢?它們也會記得之前發生過的事嗎?對大多數人來說,植物只是綠綠的一個東西,總是靜靜地在那兒。不像動物一樣,能跑能跳,能尋找食物、配偶及躲避

危險。身為動物的我們,礙於自身的感官限制及行為模式,很難設身處地把自己變成植物來思考它們如何面對及解決環境帶來的挑戰。   作為植物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植物是固著式生長。也就是說,一旦種子發芽長成小苗後,未來的五年、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時間,這棵植物就得忍受所在環境帶來的任何挑戰,不論是物理環境的變化,例如低溫、乾旱,或是生物因子的挑戰,例如鄰居的競爭或是草食動物的啃食。從生命演化的角度來看,植物比動物還早出現在地球上,經過億萬年的演化、歷經無數環境的挑戰,如果它們無法感知四周變化,發展出適應方式,又如何能生存於地球的各個角落並欣欣向榮呢?   如果你很好奇聽音樂的植物會不會長得比較好?摘果子或

是修剪枝條時植物知不知道?植物被草食昆蟲啃食時能不能通知同伴?植物又怎麼知道莖要往上長,根要往下長呢?這本書為你提供了最完整的資訊,也讓你瞭解植物的神奇與奧妙。本書作者學識豐富,旁徵博引找到各種證據來說明植物的不同感覺是如何發展出來的。為了讓讀者能深入瞭解並體會植物感覺與動物感覺間的相關性,作者從人或動物的角度出發,詳細說明不同感覺的形成及傳導機制,然後導入植物感覺的機制及其與動物感覺有何不同又有何相同之處。   閱讀本書除了瞭解植物的感覺及大自然的奧妙之外,作者也將這些科學研究的歷史及過程娓娓道來。此外,作者也將追尋答案的思考過程及實驗方法清楚交代,所以本書也是極佳的科普讀物。許多作者舉的例

子,對大多數的我們並不陌生。因為我們在國中或高中都曾學過,只是在極度重視記憶及填鴨式教學的台灣,這些有趣的思考過程被當做冷冰冰的考試答案了!   這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研究植物感覺的科學歷史及思考過程,讓我們瞭解植物的神奇、奧妙及科學研究的有趣。相信看完本書之後,大家會和我一樣,對植物、對科學研究都有更深入的瞭解。更期望我們也會以完全不同的態度,面對跟我們一樣神奇的植物,並發自內心的珍惜身邊各種植物及其生存環境。 孫義方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2012年8月20日 前言   我年輕時曾於1990年在耶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當時就開始對植物是否和人類一樣有感官知覺的議題產生興趣,可能是家裡

已經有六個醫生了,所以一直以來我只想研究與人類無關而且專屬於植物的生物程序。我選定植物如何利用光操控生長發展的議題,在研究中發現植物必須借助一群獨特的基因來判斷所處的環境是有光還是漆黑一片1,令我訝異的是後來進一步發現人類的DNA裡也有這群基因2,而這和我原先只要研究植物的想法完全相左。從這個發現自然會衍生出一個問題:這些似乎是「植物特有」的基因在人體中有什麼作用?經過研究人員多年來的努力鑽研3,我們現在知道這些基因不僅存在植物和動物的體內,甚至在調節植物和動物對光的反應以及其他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由此我體認到植物和動物在遺傳上並不像我先前以為的有天壤之別,即使研究主題慢慢由植物對

光的反應轉成以果蠅為材料的白血病研究,我仍然開始探索植物和人體生理之間相呼應的地方,植物雖然不至於像電影裡的吸血盆栽那樣會開口說:「西蒙,餵我!」但是我發現很多植物其實「知道」不少事。   其實我們自家後院的花草樹木就具有極為精密繁複的感官機制,只是我們很容易就忽略了。大部分的動物可以自行覓食、交配、選擇棲息地、在風雨中尋覓避難所,或在季節變換時遷徙。反觀植物卻必須待在原地忍受並且適應變化無常的天氣、步步進逼的惡鄰和攻城掠地的害蟲,無法遷移到更好的環境,正因為如此,植物演化出複雜的感覺和調節系統,來調節本身的生長以便適應詭譎多變的環境。榆樹必須測知隔壁鄰居有沒有擋住陽光,這樣才能想辦法朝有陽光

的方向生長;萵苣必須知道有沒有貪婪的蚜蟲要將它吞吃殆盡,這樣才能適時分泌毒素殺死害蟲;黃杉必須要能感知到強風在吹襲它的枝葉,這樣才能長出更強壯的樹幹來抵禦;櫻桃樹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該開花。   從遺傳學來看,植物比動物更複雜,而生物學史上幾項最為重大的發現也是源自植物研究:虎克(Robert Hooke)在1665年利用自製的顯微鏡研究軟木塞時首先確認細胞的存在;十九世紀,孟德爾(Gregor Mendel)藉由培育豌豆奠定了現代遺傳學理論的基石;二十世紀中葉,芭芭拉.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在研究硬玉米時發現遺傳基因會跳躍,也就是「轉位作用」,而我們現在知道這些「跳躍

基因」不僅是所有DNA的共通特徵,更與人體中的癌細胞息息相關。此外,現今公認達爾文為演化論之父,而他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中有好幾項皆專屬於植物學領域,在本書接下來的論述中也將提及其中幾項重要的發現。   我用植物「知道」這個動詞很明顯地並不精確,植物沒有中樞神經系統,也沒有大腦可以統整體內各部位傳來的資訊,然而植物的不同部位之間彼此緊密聯繫,根與葉、花與莖之間不停地互相交換關於光、溫度和空氣中的化學物質等資訊,讓植物得以長成最適合環境的形態。雖然我們不能將人類的行為與植物在其世界中的運作方式畫上等號,不過我還是請求讀者在書中出現通常只限於描述人類經驗的用詞時給與包容。當我探討植物「看到」或「聞到」

什麼的時候,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植物有眼睛、鼻子或是可以將接收到的感覺信號解讀為某種情感知覺的大腦,而是希望透過這樣的用詞啟發人們對於視覺、嗅覺的嶄新想法,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植物,甚至進一步省思人類的本質。   儘管如此,本書與《植物的祕密生命》(The Secret Life of Plants)一書的立論並不同,不會告訴你植物就跟我們人類一樣。《植物的祕密生命》極為暢銷,但卻沒有嚴謹的科學實證支持,而知名的植物生理學家亞瑟.蓋斯頓(Arthur Galston)早在1974年這本書大賣時就提醒我們要小心那些「沒有適切證據就提出的古怪聲明」4,這本書可能會誤導輕信書籍的讀者,或是讓科學家避忌探究任

何暗示植物的知覺(senses)可以和動物相提並論的研究題目,進而造成以植物行為為主題的科學研究停滯不前。   《植物的祕密生命》引發各界爭議之後的三十多年間,科學家在植物學領域的研究有不少新的進展和發現,本書即探討植物學的最新發現並主張植物確實有知覺。書中當然不可能涵蓋當代科學界對於植物的知覺的所有討論,因為這個主題若要完整論述足以寫成一本教科書,而且可能只有最為勤勉的讀者才唸得下去。因此我在每章中分別以一種人類知覺為主,比較這種知覺在人類和植物之間的異同,討論植物如何接收、處理感覺的訊息,以及這種知覺在植物生態層面上的涵義,每章中同時也會包含過去和現在對於特定的植物知覺的觀點。討論的範圍涵

蓋視覺、觸覺、聽覺、本體感覺和記憶,不過我雖然在其中一章討論嗅覺,但並未著重與嗅覺密切相關的味覺。   我們的生活高度依賴植物:我住的木屋是由緬因州森林砍伐下來的原木建造而成的,起床之後沖泡的咖啡來自巴西栽種的咖啡豆,套上的棉質上衣是用埃及生產的棉花製成,我在紙張上印出報告後開車出門送小孩上學,車子的輪胎是以產於非洲的橡膠為原料,而車子所用的汽油源自數百萬年前死去的蘇鐵。從植物可以萃取出各種化學物質,有的可以製成阿斯匹靈用來減輕發燒症狀,有的可以提煉出治療癌症用的紫杉醇。小麥促成了一個時代的沒落和另一個時代的興起,而不起眼的馬鈴薯竟然引起大規模的人口遷移。直至今日,植物依舊能讓我們刮目相看並啟

發我們的靈感:雄偉參天的紅杉是地球上現存最大的獨立有機體,藻類則屬於最小的其中之一,而玫瑰可以讓任何人綻放微笑。   既然知道了植物對人類的貢獻,何不花一點時間瞭解科學家對於植物有什麼新發現呢?讓我們一起展開探索之旅,看看植物的內在生活中隱藏了什麼科學原理,就從待在後院消磨時間的植物究竟「看到」什麼開始吧! 第二章 植物聞到了什麼據說石塊曾經自行移動,而樹木曾經開口說話。莎士比亞,《馬克白》無從解釋的現象祖母沒有唸過植物學或農學,甚至沒有唸完高中,但是她知道只要在牛皮紙袋裡放一根熟了的香蕉就能讓還很硬的酪梨變軟。祖母是從她的母親那裡學到這個祕訣,而外曾祖母又是從她自己的母親那裡學來的

,如此代代相傳。其實這種做法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古代社會中流傳著各式各樣催熟水果的方法:古埃及人會切開幾顆無花果讓整堆無花果熟得更快,而古時候的中國人會在儲存梨子的房間裡燒香催熟。二十世紀初,佛羅里達州的農人把柑橘放在棚子下用煤油加熱器加熱催熟,他們相信加熱就能讓水果更快熟成,當然這個結論乍聽之下很合乎邏輯。不過當他們改為開電暖器之後卻發現柑橘這次拒絕合作,你大概可以想見他們驚詫失望的表情。如果真正具有催熟魔力的不是熱,那難道是煤油嗎?事實證明的確是煤油。1924年洛杉磯一名任職美國農業部的科學家法蘭克.戴尼(Frank E. Denny)發表研究結果,指出煤油煙含有微量的乙烯,只要施放純乙烯

就可以催熟任何一種水果2。戴尼用來實驗的檸檬對乙烯的反應極為靈敏,每一億個氣體分子中只需要一個乙烯分子就足以催熟檸檬。同樣的道理,中國人燒的香的薰煙裡也含有乙烯。根據這個簡單的科學模型,我們可以說水果「聞到」薰煙中的微量乙烯,將這個味道轉譯為快速成熟的信號。鄰居烤肉時傳來煙味,我們聞到了就會流口水;而空氣中出現乙烯,植物探測到了就會變得軟熟。不過這樣的解釋並沒有回答兩個很重要的問題:第一,植物究竟為什麼對煙裡的乙烯有反應?第二,那麼祖母在袋子裡同時放兩種水果和埃及人切開無花果的祕訣又要怎麼解釋?劍橋大學科學家理查.甘恩(Richard Gane)於1930年代進行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部分解答;甘

恩分析熟成蘋果四周的空氣,發現含有乙烯3。接續甘恩具開創性的研究結果,康乃爾大學波依斯.湯普森研究所(Boyce Thompson Institute)的實驗團隊在一年之後指出乙烯就是讓所有水果成熟的植物激素,而後續又有多項研究指出包括無花果在內的所有水果都會散發這種有機分子。所以不只薰煙裡含有乙烯,一般的水果本身就會散發乙烯。埃及人將無花果切開的時候,其實是讓乙烯更易於釋放。我們如果把一根熟了的香蕉放進裝著未成熟的梨子的袋子裡,香蕉會釋放乙烯,梨子「聞到」之後就會加速熟成;這兩種水果會互相交換熟成狀況的情報。當然,水果利用乙烯交換熟成信號的能力還沒有演化到讓我們隨時想吃熟梨子就能吃到的程度,

然而這種植物激素演化成一種調節器,可以調節植物在面對乾旱或受傷等逆境的反應,即使是苔蘚類這麼細小的植物,從初生到死亡的生命階段中都會自然釋放乙烯。而乙烯對於植物老化又格外重要,因為乙烯主要負責調節葉片老化,也就是控制秋天葉片變黃掉落的過程,此外在果實成熟時也會產生大量的乙烯。蘋果在成熟時釋放的乙烯不僅能夠確保整棵樹上的果實一起成熟,也能促使鄰近的蘋果樹的果實一起成熟,這樣就能釋放出更多的乙烯,結果就是在乙烯籠罩之下的整片蘋果海。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植物這麼做也能保證順利播種,因為動物會被這些「現摘即食」的桃子和莓果吸引。被大量乙烯催熟的軟熟果實一字排開,很容易就讓動物上門光顧,等到這些食客飽餐

完畢做鳥獸散之後就能為植物散播種子了。

論再生能源獎勵之國際貿易爭端

為了解決葉片式電暖器德國的問題,作者陳恬 這樣論述:

全球暖化和能源短缺問題為此世代最被關注的議題,綠色能源因而亦相當地受到重視。綠色能源能係指能源之生產與消費過程中,對生態產生低污染或無污染之能源,例如天然氣、清潔煤和再生能源。狹義的綠色能源則指能源消耗後可以再生循環之能源,例如風力和太陽能。低碳能源時代來臨的同時,伴隨著許多國家對於再生能源發電的研究與開發。再生能源雖然具有對自然環境之負擔較小,以及不會消耗殆盡的優點;然而,再生能源因發電成本高於傳統發電,而面臨難以在價格上與傳統能源發電競爭的困難。不少政府為扶植再生能源發電產業,而對之進行補貼和立法支持,以增加再生能源之生產及使用的誘因,除了基於環境議題和能源自主性的考量外,實則亦有發展綠

能經濟的目的。從近年來之國際貿易的爭端案來看,可發現WTO規範與綠色能源發展間確實存在著衝突。本文所討論之再生能源獎勵政策引發國際貿易爭端的案例為:加拿大安大略省之再生能源收購FIT計畫案,以及美中台與美印間太陽能產品之貿易爭端。糾紛觸及SCM協定中的補貼規範,和自製率要求下違反GATT及TRIMs協定之國民待遇原則的問題。補貼再生能源產業會提高再生能源產品之邊際效益,對於再生能源業者追求利潤極大化有所幫助,但新的國際貿易戰場在各國政府大力支持、投入、並發展再生能源的同時亦被建立。本文從整理與研究爭端案件之背景到爭端解決小組之裁決、當事國之上訴、和上訴機構的報告結果,來思考爭端案件所產生之後續

的可能影響、在現有規範中有無解套之方式、是否再生能源產業之補貼可能須與其他產業之補貼分別以觀,以及如何分別以觀的問題,期能有助於我國主管機關及立法者在訂立環境能源相關的法律時,避免違反國際貿易法上之相關規定,達到低碳友善環境之目標並兼顧經濟利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