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戰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蘇伊士運河戰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帕斯卡‧博尼法斯寫的 最新國際關係地圖:視覺化國際關係的100幅關鍵地圖 和(以)艾蘭·佩普的 現代巴勒斯坦史(第2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萬海貨櫃2023也說明: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表示,目前航運雖受到大陸防疫封控、俄烏戰爭、美西 ... 就算這回、因為長榮貨櫃輪擱淺在蘇伊士運河,台灣的航運三雄紛紛走跌,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如果 和上海人民所出版 。

國防大學 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 荊元宙所指導 李運成的 中共國家形象建構之研究 ─以解放軍參與維和行動為例 (2017),提出蘇伊士運河戰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家形象、軍事外交、維和行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姜家雄所指導 潘紉蓉的 以巴和平進程―奧斯陸協議與路線圖比較研究 (2014),提出因為有 以巴衝突、以巴和平、奧斯陸協議、路線圖的重點而找出了 蘇伊士運河戰爭的解答。

最後網站蘇伊士運河危機則補充:1956年埃及政府宣佈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英、法和以色列入侵埃及,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史稱蘇伊士危機,運河遭到破壞,沉船阻塞航道,1957年4月恢復通航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蘇伊士運河戰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最新國際關係地圖:視覺化國際關係的100幅關鍵地圖

為了解決蘇伊士運河戰爭的問題,作者帕斯卡‧博尼法斯 這樣論述:

國際關係最佳入門書籍 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區域各國的發展現況,視覺化具體呈現!     ‧彩色印刷大開本,地圖呈現一目瞭然   ‧法國地緣政治專家分析世界局勢,最具說服力   ‧歐陸觀點敘述,跳脫英美主流論述,帶給你不同的視野   ‧78個重要議題,100張精彩地圖,快速瞭解複雜的國際關係     法國國際戰略專家、知名地緣政治學者,帶你掌握世界動態   歷史上的危機、全球性課題、國際組織現況、當代紛爭、地域衝突等,   最權威的專家論述、最清楚的視覺化地圖,   從過去到未來,徹底瞭解國際局勢,掌握世界未來趨勢。     從各個面向切入,具體頗析現今各國的合作、區域的紛爭是怎麼發生的   藉

由回顧歷史、過去的重大衝突和危機,以及探討全球性議題,帶領讀者了解二戰後的世界局勢,以及過去各個重要國家扮演的角色,並藉由近年來發生的重大國際事件,進一步探討未來國際局勢的發展。另外再以分區敘述,全面探討世界各區域間國家的現況發展與國  與國之間的外交互動與政治角力。     全球性的議題   ‧全球暖化在各國戰略上會產生什麼新的變化?   ‧國際司法機構只是空談嗎?   ‧體育外交也具備戰略價值?   ‧非政府組織是新的國際參與者嗎?     歷史上的重大危機與戰爭   ‧古巴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原因和影響?   ‧巴爾幹半島的紛爭與科索沃戰爭是如何發生?   ‧盧安達

大屠殺是怎麼發生的?     現代的危機與紛爭   ‧墜入地獄深淵的敘利亞有解藥嗎?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問題無解嗎?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有沒有終點?   ‧伊拉克正邁向重建嗎?     各地區國際關係的現況與未來   ‧歐亞交界的土耳其將何去何從?   ‧美國勢力籠罩下的拉美各國還有希望富強嗎?   ‧非洲各個區域間的發展現況和未來?   ‧印度會成為將來的大國嗎?     俯瞰全球局勢,掌握過去,瞭解當下,預測未來! 作者簡介   帕斯卡‧博尼法斯(Pascal Boniface)     一九五二年生於巴黎,法國地緣政治學領域著名專家,現任法國巴黎國際和戰略研究所(IRIS

)所長,並於巴黎第八大學歐洲研究所執教。除法國境內之外,也常向國際媒體發聲,著作超過40冊以上,內容包括探討國際關係、核武問題、縮減軍備、大國間的力量平衡、法國外交政策,甚至運動競賽在國際關係方面的影響力等,涉獵主題相當多元。   譯者簡介   李靜宜     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文字工作者,喜歡翻譯帶來的挑戰與樂趣。 引言 何謂全球化?/國際秩序   第1部  世界 第1章 歷史的觀點 1945年的世界秩序/歐洲的分裂/冷戰與關係趨緩/去殖民化與第三世界的出現/蘇聯帝國的瓦解/1989年的戰略情勢/第三世界的結束,與西方勢力獨霸的告終   第2章 國際關係的參與者 主要參與者:國家/聯合國

能統治世界嗎?/國際機構是配角?/非政府組織是新的參與者?/跨國企業是新的世界統治者?/擁有力量的公共意見   第3章 全球性的課題 何謂國際統治?/經濟發展/全球暖化:戰略上的重大威脅/人口增加能控制嗎?/移民問題無法控制嗎?/恐怖主義會威脅人類的生存嗎?/核武擴散無可避免嗎?/組織犯罪與黑手黨/體育外交/國際司法機構只是空談?/民主主義和人權普及了嗎?/發展為文明的衝突?   第4章 歷史上重大的危機與戰爭 德國的分裂與柏林危機/韓戰/蘇伊士運河戰爭(第二次中東戰爭)/古巴危機/越戰/蘇聯入侵阿富汗/阿富汗戰爭/波斯灣戰爭/盧安達大屠殺/巴爾幹半島的紛爭/科索沃戰爭/伊朗、美國與以色列的關

係/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紛爭/伊拉克戰爭   第5章 現代的危機與紛爭 俄羅斯與烏克蘭無法和解嗎?/墜入無底深淵的敘利亞/伊斯蘭國是等同於國家的恐怖組織?/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對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沒有終點嗎?/伊拉克正邁向重建嗎?/東海、南海的緊張局勢/朝鮮半島的紛爭凍結了嗎?/美中關係是協調或敵對?   第2部 各個地區 第1章  歐洲 法國:主要的大國/德國:復活的大國/英國:歐洲的大國?/義大利:角色的重新調整/伊比利半島/中歐及東歐諸國:不具同質性的地區/北歐:擁有多元特色的地區/重建歐洲/紛爭後的巴爾幹半島/俄羅斯的強大再次獲得確認/土耳其要走向何方?   第2章  南北美洲

讓美國再次偉大?/加勒比海地區:美國的後花園?/中美洲:追求安定/安地斯國家:新的出發/南椎體:蘊藏力量的最底端?   第3章  阿拉伯世界 馬格里布地區不可能統合?/馬什里克地區情勢混亂?/波斯灣的安定受到威脅   第4章  非洲 西非:在民主化與人口問題之間/中非停滯不前?/東非與非洲之角:在開發與專制政治之間/不容忽視的南部非洲   第5章  亞洲 印度:將來的大國?/東南亞:區域統合與經濟發展/朝鮮半島:要維持分裂,或改變?/日本:不安的大國/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國嗎? 引言   何謂全球化?     「全球化」一詞,最早在1980 年代初期從美國開始使用。一開始指的是世界市場趨於單一

化,資金循環變活絡的傾向。但這個詞的語義很快擴大,用來指稱由於資訊科技進步,致使世界各地的所有面向互相交流,且交流的速度愈來愈快。     歷史現象     從地球上各種團體互有交流的這點來看,全球化並不是一個新現象。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的大航海時代,符合這種定義的全球化就已經華麗揭開序幕。費爾南‧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 1902-85,法國歷史學家)在定義西班牙與英國帝國時代的國際經濟結構時,已經提到「世界經濟」一詞。     早在16、17世紀,商業與金融的交易網已經擴大為世界規模,大都市如熱那亞(Genova)、阿姆斯特丹、倫敦等就是這些交易網的中心。這個最初的全球

化現象,實際上是起因於歐洲人征服世界。之後19世紀的工業革命(蒸汽船、鐵路、電報),則在世界的開放及歐洲列強的掌控下快速發展。     馬克思與恩格斯斷言「工人沒有祖國」,也是由於眼見資本主義在國際間變得普遍。1935年,保羅‧瓦勒里(Paul Valery)在著作《Letemps du monde fini commence》中提到:「有限世界的時代已經開始。」他認為,隨著殖民化告一段落,幾乎地球上每個角落都有國家占地為王,人們也發現了所有資源,也因此世界上的所有部分都是互相連結的。     也就是說,等待發現、尚未有人們足跡之地或處女地,早已不存在。     1929年的經濟大恐慌及兩次世

界大戰,都以悲慘的形式呈現出某種事件與現象對整個世界的影響。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與蘇聯的競爭,也同樣跟全世界都有關。美蘇兩國分別聯合世界各洲的盟國,互相對立。     今日的全球化     1960年代初期,加拿大文化評論家馬素‧ 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提到「地球村」的概念。之所以說是地球村,是因為透過電視、廣播等大眾媒體,同樣資訊能在全世界傳播開來,以至於整個地球就猶如一個村落。不過,21世紀初的全球化,與過去以來的現象完全不同。新的資訊通訊技術沖淡了地理上的距離感,世界各地區的關係出現劇烈改變。在種種移動手段與通訊方式(飛機、電話、傳真,以及網際網路)下,一切都變得更近

、更快,壓縮了時間與空間,距離與國境似乎都已消失。今日,不論人或商品,都與資金流動、技術以及資訊一樣,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輕易跨越國境,致使國境彷彿變得無用。     在經濟上,因為企業的運作是全球性的,國家這個框架的存在感變得愈益薄弱。一旦國家之間的界線不存在,貿易、投資、資本的流動就更自由。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定義,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在經濟上互相依賴的程度變高。形成全球化的因素,包括金錢與服務的跨國交易愈來愈多、資本的流動,以及技術的普及更快速、更廣泛。     另一方面,國際勞工組織(ILO)認為,全球化是貿易、投資以及資本流動自由化的產物,是這些流動與世界市場上的國

際競爭愈益激烈的結果。     總的來說,全球化之所以揭開序幕,是由於各國經濟的鬆綁,以及技術的不斷革新(尤其是資訊領域)。再者,隨著共產主義垮台,東西對立結束,也是原因。     複雜的現象     事實上,對於全球化現象有各種不同反應。對有些人來說,全球化是一種手段,它將重視民主與繁榮的價值觀散播至全世界;但另一方面,有些人認為,全球化現象只是讓整個世界變得「美國化」、各國失去個體性,也造成貧富差距擴大。如果從世界財富增長至前所未有的程度這點來看,或許可以說,全球化確實推動了經濟成長。     不過,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它造成的結果是不平等。而且,不平等的狀況持續惡化,已到了極嚴重的程度。或

許要消除這種不平等,不是停止全球化,而是要加以調整。     時至今日,通用世界的標準愈來愈多,各種事情牽動國際的程度也愈來愈顯著。全球化現象早就不限經濟層面,包括人際關係、文化交流、體育界的動向、休閒、政治等層面都有影響。由此誕生的新的世界價值標準,雖然帶來認同危機,造成地域間差異擴大,但也不是跟維持民族國家的價值標準不相容。因為,這個時代的認同與價值標準也非常多樣。     國際秩序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兩年後蘇聯瓦解,這讓形塑二次大戰後國際關係的東西對立與兩極世界不復存在。     一極世界還是多極世界?     有些人認為,冷戰落幕後的世界呈現多極化。因為隨著蘇聯瓦解,美國

在1990 年代初期也顯現出衰退跡象。1987年出版《霸權興衰史》(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的歷史學家保羅‧ 甘迺迪(Paul Kennedy)認為,當時美國是陷於「戰略布局過大」的窘境。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層面的影響力無可動搖的時代,做了太多不必要的軍事行動。如同過去西班牙與大英帝國凋零的原因一樣,美國也不斷做出不自量力的軍事行動,結果是不可避免地迎來衰退期。的確如此,1980年代末期,美國經濟停滯,讓日本與歐洲各國迎頭趕上。     正因美國相對衰退,多極世界的概念於焉登場。除了在1980年代末期氣勢銳不可當的日本興起外,歐洲各國有望

整合、中國的發展,以及俄羅斯擺脫共產主義體制後的成長,都是形成這個概念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也有人主張,既然蘇聯已經瓦解,世界理當會形成由美國主導的一極體制。他們認為,美國在沒有主要競爭對手後,應當是獨占世界大國寶座的國家。事實上,美國在1990年代成功擴大了戰略布局及經濟規模。在同一時期,日本停滯不前,歐洲國家則花費很多心力接受再度統一的德國,以及各國外交政策的統一。俄羅斯也在處理體制的解體,以及面臨國有企業快速但劣質的私有化。像美國一樣具有各種能力,尤其是與戰略有關的擘畫,完全沒有國家能與其競爭。     美國獨大形成的爭論     美國的獨大又產生新爭論。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行動是

採取單邊主義,也就是不管各國間或國際組織訂下的規則,一意孤行。美國在1990年代之後,不顧國際法與國際組織的約束力而行使權力的態度,愈來愈明顯。結果是,在縮減軍備、國際仲裁、環保等議題上,美國不依循國際規則的情況愈來愈多。     對美國來說,其他各國間的約束力不但沒用,而且反民主。美國認為自己提倡的是普世價值,而且比其他國家更有能力推廣此價值觀。美國人有表現的自由,外在規則只是妨礙他們選擇的自由罷了。在美國看來,所謂相互依賴,只是單純依賴對方,盡量減少依賴至最低程度才是上策。     1945年,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占全世界50%。儘管如此,美國還是決定幫助戰後積弱不振的國家重建。特

別值得一提的,美國協助建立基於多邊主義與國際性組織的國際體制,包括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馬歇爾計畫(The Marshall Plan),以及之後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簡稱「北約組織」或「北約」),不久後也支持歐洲統合。     在2001年小布希總統上任,同年9月11日美國遭受多起恐攻,以及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的單邊主義再度引起爭論。小布希總統無所顧忌地展現出,美國完全不顧多數國家以及聯合國安理會反對的態度。根據聯合國憲章,不屬於正當防衛,或是未經過聯合國安理會決定的戰爭都是違法的。     結果是,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以失敗

告終,也暴露出單邊主義的限制。即使如此,美國政府還是不改其態度,但也不得不稍微收斂一下。歐巴馬總統上台後,改變了這樣的政治態度。他在2008年當選不久後如此宣言:「美國無法單獨解決世界各種問題,不過,沒有美國,任何大問題也無法解決。」歐巴馬雖然沒有終結美國的單邊主義,但態度趨緩。然而2016年當選的川普,則是將美國的單邊主義推向過去未曾有過的極端態勢。     事實上,世界既非一極體制也非多極體制。之所以不是多極體制,是因為目前還是沒有其他國家的力量能與美國匹敵。不過,也非一極體制。這是因為在全球化世界裡,任何大國,即使是超大國,也無法自行制定規則及適用國際的目標。再者,世界還是繼續朝多極化前

進。西方以外的許多國家崛起,西方早已無法獨占權力。 第1部第3章 全球性的課題(摘錄) 體育外交 體育活動不單純是娛樂、表演或競爭。由於運動賽事會受到媒體和社會的矚目,所以也具有戰略性質。如果在賽事中獲勝,就能在「世界村」裡提高國家的名聲。 成為戰略爭議點的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是國家之間以有規律且和平的形式對峙的新場域。 國際間對國際奧委會和國際足總有非常大的向心力,應該沒有國家想疏遠這兩個組織。儘管在聯合國,中國和台灣無法共存,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也是如此,但在國際奧委會和國際足總中卻能達成這種狀況。事實上,國際足總有211個會員國,比聯合國(193國)還多。 體育賽事爭的不只是勝負,連主辦

地的競爭都很激烈。一開始,奧運舉辦地幾乎都是在歐洲與北美,世足賽舉辦地則由歐洲和南美獨占。 今日,這兩大比賽已經在多個地區舉辦過,但奧運至今尚未在非洲大陸登場。 足球與全球化 足球是世界性的運動,或許也能說是全球化的象徵之一。足球之普遍,不只連市場經濟和民主主義都望塵莫及,連沒有網際網路的地方也有足球。足球帝國堪稱為「日不落帝國」,其版圖也超越了查理五世(Charles V)時的神聖羅馬帝國。 這個帝國在一世紀之間以完全和平的方式開疆拓土,人們在狂熱參與的同時,也愉快接受它的征服。 在足球賽事中,勝者只會受到尊敬與憧憬,完全不會招致反抗。這在地緣政治學上是罕見的現象。 從英國誕生的足球,一開始

是經由海路擴散開來(早期的足球俱樂部,都是從港口都市誕生,如勒哈費爾、漢堡、熱那亞、巴塞隆納、畢爾包),1930年代起則經由鐵路普及開來,不久後,再透過收音機,並從1960年代起藉由電視達到全面普及。 運動與身分認同 所有運動,尤其是足球,能明顯提升人們對所屬團體的認同感。在全球化之下,人們對國家的認同感變得薄弱,但全球性的運動賽事,則會強化這種身分認同。足球國家代表隊以及奧運選手,能喚起人民和平的愛國心,讓人們對自己的國民身分有所自覺,或是再次有自覺。

蘇伊士運河戰爭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楊世光 #楊世光在金錢爆
00:00《楊世光在金錢爆》每日更新,帶給您最及时的全球經濟分析和財經解讀!想看懂經濟,看懂國際趨勢,看懂財經新聞,看懂A股美股,學習財經金融投資知識,關注我們
02:40 大排長榮
04:20 貨輪成長何時是頭?
07:30 海運產業的變化
10:00 碼頭工人的浪漫什麼時候結束的?
14:30 碼頭裝箱的演化
17:30 蘇伊士運河編年史第零章:歷史
19:50 蘇伊士運河編年史第一章:起源
23:10 蘇伊士運河編年史第二章:遊說
25:00 蘇伊士運河編年史第三章:籌資
27:00 蘇伊士運河編年史第終章:結束的開端
29:00 戰爭下的最終贏家?


💡加世光為Line好友 ,隨時掌握最新訊息👉 http://nav.cx/2NuwkCF 或是ID搜尋 @islllight加入好友 (記得前面要加@)
💡成為金鐵桿,收看會員獨享“乾貨”👉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m095p7ZHRS1njmQ1wkgCg/join
*注意只有金鐵桿及以上等級才能收看每日獨享專題
💡記得打開頻道鈴鐺 光速接收金錢爆資訊

中共國家形象建構之研究 ─以解放軍參與維和行動為例

為了解決蘇伊士運河戰爭的問題,作者李運成 這樣論述:

當前中共參與維和行動無論是政策的執行和運作的重視,均呈現積極向上的現象,維和行動性質,係屬軍事外交展現之一環,並涉及國家形象建構,中共經濟發展帶動綜合國力提升之際,對於國際社會的影響與日俱增,也意識到國家形象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透過維和行動的方式,將中共軍事力量延伸,積極塑造負責任大國形象。因此,本論文以「文獻分析法」為主要研究方法,聚焦於2000年迄今與維和行動相關的重大事件,透過聯合國的網站資訊、中共官方網站、文件、期刊、領導人談話、報紙、書籍、論文、其他網路資訊等作為參考資料,解析中共發展維和行動之內在意涵,並探討維和行動背後之動機、檢討中共參與維和行動的手段及執行成果,並評估中共如何

運用維和行動來建構國家形象。

現代巴勒斯坦史(第2版)

為了解決蘇伊士運河戰爭的問題,作者(以)艾蘭·佩普 這樣論述:

本書追溯了現代巴勒斯坦的歷史:從19世紀的奧斯曼人,到英國的託管,再到1948年以色列國的建立,以及後來發生在這個動盪地區的戰爭和衝突。本書的第二版更新了1990年代和21世紀初發生的重要事件。   作者解釋了《奧斯陸和平協議》失敗的原因和兩種解決方案,並反思了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在隔離牆陰影下進行鬥爭之後的生活。和新版一樣,巴勒斯坦的男人、女人和兒童仍然是本書敘述的中心。 艾蘭.佩普(Ilan Pappe),以色列歷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1978年畢業于希伯來大學,1984年獲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英國埃克塞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xeter)社

會科學和國際研究學院教授歐洲巴勒斯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20世紀民族政治研究。其著作有:《現代巴勒斯坦史》《現代中東》《以色 列的理念:一部知識與權力的歷史》《以色列神話》《論巴勒斯坦》(與喬姆斯基合著)等。 譯者序 艾蘭·佩普與以色列“新歷史學家”學派 1 中文版序 1 前 言 1 致 謝 1   導論 現代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新視角 1 現代巴勒斯坦的出現——通行版本 4 解構現代巴勒斯坦的出現 7 撰寫一塊土地兩個民族的歷史 9   第一章  世紀末(1856—1900):社會寧靜與政治動盪 18 鄉村地貌及其人民 18 巴勒斯坦城市和社會 23 沒有政治的社會 26

當地經濟的全球化 27 19世紀80年代“現代巴勒斯坦”的政治經濟 30 侵襲市民社會:現代奧斯曼國家的構建(1870—1900) 32 一個時代的結束:鄉村首領和巴勒斯坦城市貴族 37 新開端、新影響 39 錫安主義推動力 45 新十字軍東征:聖殿騎士、殖民者和投機者 51   第二章 暴政與戰爭之間(1900—1918) 55 阿卜杜爾·哈米德統治末期的巴勒斯坦(1900—1908) 59 錫安主義的到來 63 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後的巴勒斯坦(1908—1916) 72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巴勒斯坦 79   第三章  委任統治政權:殖民主義、民族化與共存 92 艾倫比統治下的巴勒斯坦 9

2 城市的民族化(1918—1920) 101 “南敘利亞”的終結 104 委任統治早期(1920—1929) 109 政治與社會相遇:1929年分水嶺 116 錫安主義飛地的建設(1929—1936) 119 巴勒斯坦鄉村的貧窮化(1929—1936) 124 領導層和民族主義問題(1930—1936) 131 1936年起義 134 1939年白皮書 137 遭遇民族主義:共存的迫切需要 138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巴勒斯坦 148   第四章 浩劫與獨立之間:1948年戰爭 156 聯合國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工作時期 156 巴勒斯坦的種族清洗(1948年3月—5月) 164 巴勒斯坦

戰爭(1948年5月—1949年1月) 167 巴勒斯坦的種族清洗(1948年5月—1949年1月) 172   第五章 分治時代(1948—1967) 179 混亂與強佔 179 不同回應:遊擊戰士、與世隔絕、甘被吸納 186 蘇伊士運河戰爭 204 政治的徹底變革:抵抗運動制度化 208 虛妄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1964—1968) 212 抑制以色列政治:國家制度化 215 “阿拉伯主義”在以色列社會的邊緣化 223 處於不定狀態:貝都因人和德魯茲人 233   第六章  大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被占領土:高政治之興衰(1967—1987) 235 1967年6月戰爭 236 為生存而戰:19

67年戰爭後的巴勒斯坦難民 239 人民起義、遊擊戰爭與恐怖主義(1968—1972) 246 佔領(1967—1982) 250 定居點與以色列的內部爭論(1967—1973) 255 佔領中求生存 260 美國統治下的和平,戰爭與和平(1973—1977) 264 邊界問題:“約旦選擇”方案和“大以色列”方案 267 米茲臘希猶太人革命 271 貝京改革 273 游走於議程之間:巴勒斯坦政治(1967—1987) 278 黎巴嫩戰爭及其後果(1982—1987) 283 內部裂痕:以色列社會的兩極化 287 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1967—1987) 290 大起義之路 296   第七章 

大起義及其政治後果(1987—1996) 298 性別與階層 305 奧斯陸和平進程之後 311 在政治的陰影裡:宗教、民族主義及多元文化主義 317   第八章 後錫安主義的繁榮時代 325 學術之爭——後錫安主義學者 325 政治背景 326 學術背景 328 其他歷史時期的去錫安化 330 後錫安主義詩歌、流行音樂和文學 332 後錫安主義戲劇和電影 336 後錫安主義傳媒 344   第九章  自殺之路:奧斯陸協議壽終正寢與毀滅之路 350 第二次大起義 354 孤注一擲的殉道傾向 361 後錫安主義的滅亡 365   後記 後阿拉法特及新沙龍時代 368 參考文獻 377 大事年表

403 人名表 413 詞彙表 439  

以巴和平進程―奧斯陸協議與路線圖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蘇伊士運河戰爭的問題,作者潘紉蓉 這樣論述:

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以來,一直遭受阿拉伯國家的敵視對待。她建國後的次日即被其周圍的阿拉伯國家所組成的聯軍攻擊,企圖剿滅這個新生國家,這是第一次中東戰爭。這場戰爭導致大批巴勒斯坦阿拉伯居民為逃避戰火,只好遠離家園,紛紛流亡至鄰國如約旦、敘利亞、黎巴嫩等國,淪為難民。然而,這場戰爭卻是掀起長達超過半世紀的以阿(巴)衝突的序幕,因戰爭所衍生出的種種問題並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得到真正的解決。 1990年代美蘇關係趨向和解,中東局勢隨之改變,在美蘇共識以及國際社會充斥著和平風氣的氛圍下,1991年的馬德里和會(中東和會)於是順利召開,為以巴和平進程開啟一個新契機。緊接著於1993年美國力促以

巴雙方和談而最終簽訂《奧斯陸協議》,依據此協議,巴勒斯坦自治當局成立,以色列軍隊部分從占領土地撤出,以巴和平看似指日可待。然而,以巴雙方內部的強硬派皆反對該協議,以色列總理拉賓甚至被暗殺身亡,使以巴和平進程嚴重停滯。雖繼《奧斯陸協議》之後,以巴雙方仍陸續簽訂相關和談協議,但落實程度極為有限。 2003年美國、俄羅斯、歐盟及聯合國向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提出《路線圖》計畫,期盼能夠重啟以巴和平進程。可惜效果不彰,雖然以巴雙方表達接受該計畫,以色列以十四點保留意見做為回應,而巴勒斯坦內部的激進派則堅決拒絕。 本論文旨在藉由回顧過往以阿之間的戰爭,嘗試了解兩個民族的衝突背景。然後透過探討《奧斯陸協

議》和《路線圖》這兩份以巴和平計畫並加以比較,研究其對促進以巴和平是否有實質性的幫助。 本研究發現,《奧斯陸協議》雖未被完成,但對於以巴和平進程是有實質貢獻的,至少透過以巴雙方實質履行各自的義務,程度上雖未盡善盡美,畢竟也未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路線圖》則對於以巴和平進程沒有實質貢獻,以色列透過十四點保留意見已表達不會朝向「最終地位談判」的路線發展。不論是以色列還是巴勒斯坦都沒有從該計畫中取得實質和平進展。關鍵字:以巴衝突、以巴和平、奧斯陸協議、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