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減資退還股款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李長榮科技經董事會決議辦理現金減資案也說明:考量李長榮科技未來整體營運暨財務結構規劃,2021年3月24日董事會決議辦理現金減資退還股東股款。 本公司目前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為153,085,000股,擬辦理現金減資 ...

銘傳大學 會計學系碩士班 李娟菁所指導 宮韻宜的 減資與企業長短期財務績效之關聯性 (2018),提出長榮減資退還股款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現金減資、庫藏股減資、彌補虧損減資、財務績效。

而第二篇論文銘傳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汪志勇所指導 林佳臻的 現金減資及現金股利之制度比較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現金減資、現金股利的重點而找出了 長榮減資退還股款的解答。

最後網站上船倒數最後2天!長榮(2603)現金減資每股退6元,航海王們猶豫則補充:長榮 (2603)即將減資,將在9月7日起停止交易到19日恢復, ... 長榮減資的方式是現金減資,簡單來說就是每股會退還6元的現金給股東,減資後股價會因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長榮減資退還股款,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減資與企業長短期財務績效之關聯性

為了解決長榮減資退還股款的問題,作者宮韻宜 這樣論述:

我國上市櫃公司減資主要可分三種型態,一是嚴重虧損公司藉減資打掉累積虧損;其次是買回庫藏股,再註銷股本;再者是公司將資本以現金方式退還給股東。過去文獻上關於企業減資的研究,多數以事件研究法探討減資宣告的相關議題為主,對於企業減資後財務績效表現,特別是長短期績效之差異,並無完整比較,亦未考量總體經濟條件,以致無法捕捉減資實際成效及可能原因。本研究就三項減資型態,考量公司治理、企業特性與總體經濟等因素,同時將彌補虧損減資公司再細分為只進行彌補虧損之公司以及彌補虧損減資後再增資之公司,分別探討其對公司長短期財務績效的影響。本研究樣本期間選取2002至2018年,共17年,以公司規模(Size)為基準

,採配對方式篩選同年同產業規模接近之對照的「完全未辦理各種形態減資之公司」,進行OLS迴歸分析。實證結果顯示,現金減資應是短期的特效藥,確實可以改善企業短期財務績效,但對長期財務績效並無效果。彌補虧損減資無法在短期間內實際改善公司財務狀況,對長期績效也沒有影響;進一步將彌補虧損公司再細分為單純彌補虧損與減資再增資兩組次樣本分析,其結果並無不同,證明彌補虧損減資無論對是否再辦理增資的公司,其財務績效的影響並無差異;但是若比較是否於彌補虧損減資後再增資則發現,辦理減資再增資的公司,其長期財務績效表現較佳。至於註銷庫藏股對短期及長期財務績效皆沒有正面的效果。

現金減資及現金股利之制度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長榮減資退還股款的問題,作者林佳臻 這樣論述: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財務穩定之公司將現金減資做為操作財報的方式,從現金流量角度來看,現金減資與現金股利同為現金流出,且對股東而言,都是拿回現金,但現金減資屬股款退回,並不計所得稅,兩者無論從會計處理、法制程序及稅務面等都大不相同。比較分析後,本研究發現企業實施現金減資不單只因公司帳上有閒置資金或無其他投資機會,其稅務考量及因股本減少產生的財務比率變化,也可能是企業實施此政策的原因,但現金減資影響債權人及股東甚巨,為保障其權益,在法制程序上有諸多限制與程序。現金減資後,縱然股本減少有帶動每股盈餘(EPS)之誘因,但以長期角度來看,投資人應從企業產業趨勢、市場競爭力、未來獲利能力及公司基本面等多方

考量,來評估企業現金減資後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