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低氣溫紀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香港最低氣溫紀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村田弘子寫的 原來天氣是這樣子啊!(二版) 和王聰威的 編輯樣Ⅱ: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獨家簽名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香港最高溫度- 2023 - przemo.fun也說明:香港 有紀錄最低年雨量:於1963年錄得901.1毫米。 ... 氣溫(攝氏度) 香港天文台於7月23日錄得全年最高氣溫35.3度,是有記錄以來其中一個第十二高。2020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小魯文化 和聯經所出版 。

國立宜蘭大學 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碩士班 張蓓蒂、何武璋所指導 石麒平的 室內裝修空氣品質之研究 (2019),提出香港最低氣溫紀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室內裝修、室內空氣品質、牆面塗料、濕度、甲醛、總揮發性有機物。

而第二篇論文玄奘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碩博士班 莊雅州、文幸福所指導 楊貞祥的 氣候學與先秦兩漢科技文化關係析論―以天文、農業、生物為範圍 (2016),提出因為有 氣候、天文、生物、月令型農書、農業的重點而找出了 香港最低氣溫紀錄的解答。

最後網站2023 天文台天氣報告 - dertlerderya.net則補充:出門必備天氣App 邊度落雨、閃電即時通知香港天文台: 溫度31 °c 相對濕度71 % 京士 ... 及符號後的數字為天文台當日的最高及最低氣溫預測或記錄,亦可視作當日於天文台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香港最低氣溫紀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原來天氣是這樣子啊!(二版)

為了解決香港最低氣溫紀錄的問題,作者村田弘子 這樣論述:

  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天氣變化,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但天氣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春暖、夏熱、秋涼、冬寒,讓我們確實感覺到宇宙時鐘的運行;大太陽、下雨、颳風、起霧,影響我們的生活與心情;多變的雲和夢幻的彩虹,讓我們擁有變化萬千的天空畫作!但是,夕陽為什麼是紅色的?什麼時候才能看到彩虹?這些天氣變化與我們生活如此貼近,同時也醞藏著許多的科學知識!     《原來天氣是這樣子啊!》延續先前出版的《原來宇宙是這樣子啊!》和《原來星空是這樣子啊!》的一貫風格,以鮮明可愛的插畫,搭配精鍊的文字,讓各種氣象原理和知識,一目了然。書中並設計了一些簡單的小實驗,讓讀者更容易理解龍捲風的形成、雨量的概念

等。同時,還以全世界和宇宙的尺度來認識天氣變化,並根據中央氣象局的相關資料及數據,加入臺灣的氣象知識,相信可以讓讀者在輕鬆閱讀的同時,對氣象有新鮮的認識與全面的了解。     【本書關鍵字】   天氣、氣象原理、大自然、科學知識、108課綱   得獎紀錄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香港書叢榜年度好書   專家審訂     中央氣象局技正/洪景山博士   臺北市萬芳高中地球科學教師/鞏慧敏   專家推薦     新北市米倉國小校長/林愛玲   為什麼雲是一朵朵?為什麼有彩虹?孩子們好奇的望著天空,心裡頭好多疑問哪!書中運用尺度輔助說明天氣的變化是其獨到之處,這是一本生動有趣的科普繪本,

也是幫你解惑的天氣工具書。我喜歡,相信你也會愛不釋手!     新北市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蔡幸珍   這是一本天氣的啓蒙書,以精煉的文字搭配簡潔可愛的插畫來介紹雲、雨、雷、雪、冰……等各種氣象的原理,而書中提及的鑽石塵、樹冰、貝母雲……等更是讓人大開眼界、增長見聞。這本書將讓讀者有「原來天氣是這樣子啊!」的驚歎,也讓人不由得想抬頭仰望天空,欣賞天空萬化萬千的美!     *閱讀年齡:5~9歲親子共讀;10歲以上自己閱讀

香港最低氣溫紀錄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今次記者要去的目的地,是位於俄羅斯遠東的薩哈(雅庫特)共和國(Yakutia),世界上最寒冷的人類永久居住地奧伊米亞康(Oymyakon),這裏最低溫度的紀錄是負71.2度。想去Oymyakon成為真正冬天的冠軍,便要由最近的城市雅庫次克(Yakutsk)出發,用17至20小時征服世界最危險的公路之一、由蘇聯時期古拉格政治犯們興建的白骨之路(科雷馬公路)。因犯人是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修路,承受大量的非人的勞動與折磨,據說平均每一米路就有一個犯人死在這裏,白骨之路因此而得名。公路地下是永久凍土層,在夏季回暖時大量凍土翻漿,所以公路只在冬季通行,車輪便在崎嶇不平的冰層上行駛。車程真的很顛簸,明顯是條需要一架越野車的路,但我們坐的只是一架破車窗的舊貨van。因要抵抗出面寒冷的氣溫,車廂的暖氣開很大,在車廂裏其實是很痛苦的。我全程把頭貼着車廂,希望可以感受一絲冷和新鮮空氣。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港女嫁穆斯林】:瞞家人拍拖4年信埋伊斯蘭教 為巴基斯坦老公學煮咖喱:佢話我Rubbish!(果籽) (https://youtu.be/xT3rvyE00eY)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流浮山蠔民】養香港蠔50年收成等三年半 良叔獨撐蠔田捱到殘:阿仔唔接手冇人做 (https://youtu.be/zb-rYILQZms)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九龍城老粥店】廣東撞粥賣足71年 結業再重開 第三代傳人:有信心保持招牌 (https://youtu.be/NA460vTgiq4)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果籽 #西伯利亞 #白骨之路 #古拉格 #雅庫次克 #奧伊米亞康 #雅庫特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室內裝修空氣品質之研究

為了解決香港最低氣溫紀錄的問題,作者石麒平 這樣論述:

過去人對住宅要求是可以落腳的意識形態,逐漸轉型追求符合自我生活質感的居住環境,如今對環保及生活品質意識的提升,人們開始對生活周遭的環境因素:食、衣、行檢討並改善,卻忽略了使用最頻繁的室內裝修材料,反而是最大量污染物質的源頭。 本研究文獻回顧分別為裝修空氣汙染物對使用者生理健康、空氣品質的重要性、各國室內環境品質管理機制及室內裝修空氣汙染物質調查及分析。 研究實際採樣的檢測流程為(一)儀器架設、(二)現場實測、(三)空間條件紀錄、(四)檢測數據紀錄、(五)回收儀器完成現場檢測。作業前檢測點確定並架設儀器完成,現地各空間實測時間從當天13:30開始進行檢測至16:00,每一分

鐘即時檢測的數據,將該數據整理成每三十分鐘為一筆之可分析數據後為6個所測得各項數據之時段,實測中開始記錄檢測之各項數據,檢測結果數據同時,將紀錄各空間塗料面積、板材類別及空間形式等條件。 無論是居住還是商辦的形式,根據本研究了解室內環境濕度對環境污染物質多寡有相當的影響,將室內環境濕度降低,可有效抑制HCHO(甲醛)及TVOC(總揮發性有機物)等空氣汙染物質濃度的揮發。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剛室內裝修完工後的空間案例之環境封閉下檢測的HCHO(甲醛)、TVOC(揮發性有機物)並以不同的空間形式、空間環境條件和塗料類別進行分析,從各案例發現空間的大小與環境的濕度及低甲醛乳膠漆與乳膠漆之間

各有優劣處,低甲醛乳膠漆相較於乳膠漆降低了HCHO(甲醛)的危害卻增加了TVOC(揮發性有機物)的危害風險,也可使用除溼機或各類除濕物質來控制濕度將抑制空氣汙染物質HCHO(甲醛)與TVOC(揮發性有機物)的揮發濃度。

編輯樣Ⅱ: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獨家簽名版)

為了解決香港最低氣溫紀錄的問題,作者王聰威 這樣論述:

博客來排行冠軍暢銷書《編輯樣》之後六年, 最受歡迎的「《聯合文學》編輯室報告」 + 最犀利坦白的「現場實務分析」回來了! 封面由設計大師聶永真親自操刀! 這次還要告訴你:「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   ★首刷限定:   內附個人優惠序號卡,PressPlay創意提案課程同步補完計劃!   ★特別好禮:   PressPlay【超編輯術,突破你的創意盲腸!】音頻課程獨家放送!(見頁308)   從不可思議的實體刊物改版歷程,到無所不能的文學創意提案,   《聯合文學》決定性的品牌擴張行動,   一口氣衝入數位社群年代創意現場!   Pbook+Abook+Ebook 超時代新型書

體   一次整合刊物、網站、活動、商品、廣告的全方位編輯力與創意思考策略!   2014-19《聯合文學》編輯室報告+72則雜誌操作現場   不只編輯人這樣,更是最強創意人那樣!   「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您不覺得能夠當一個雜誌編輯真是太有趣了嘛!   《編輯樣Ⅱ: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是知名作家與雜誌人王聰威主導的《聯合文學》,於2014年至2019年進行全彩大開本改版歷程的完全紀錄。這個具有勇氣與創意,卻也飽受誤解與批評,幾乎令各種文學刊物翻天覆地的大型行動,為《聯合文學》贏得了金鼎獎四十年的「年度雜誌大獎」、「最佳人文藝術類雜誌獎」與「雜誌類個人獎:設計獎」,不僅培養出一

批原生的文學雜誌讀者,更對新一代臺灣藝文刊物的編輯概念、技術帶來影響和衝擊。   王聰威在書中除了反思品牌精神、編輯策略、技術實踐等雜誌現場實務,可作為中高階內容產業人才的工作指南之外,並藉由此次改版行動,以《聯合文學》作為核心品牌,將文學策略與編輯力貫徹於網站、活動、商品、廣告等創意提案。王聰威證明如果你是一位編輯人,就能成為一個創意人,並且盡情把創意運用於各個工作領域。 作者簡介 王聰威   小說家,一九七二年生,臺大哲學系、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畢業。曾獲巫永福文學獎、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獎、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選書、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決選、臺灣文學金典獎入圍、宗教文學獎、臺灣文學獎、打狗文學獎

、棒球小說獎等。   雜誌人,現任聯經出版創意總監暨《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曾任台灣《明報周刊》副總編輯、marie claire執行副總編輯、FHM副總編輯。《聯合文學》雜誌在其主導的改版後,於二○一六年首次榮獲金鼎獎年度雜誌大獎與最佳人文藝術類雜誌獎,二○一七年榮獲金鼎獎「雜誌類個人獎:設計獎」(視覺設計指導陳怡絜)。   著有長篇小說《生之靜物》(日文版《ここにいる》)、《師身》、《戀人曾經飛過》、《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中短篇小說集《複島》、《稍縱即逝的印象》,散文故事集《編輯樣》、《作家日常》、《中山北路行七擺》、《台北不在場證明事件簿》,詩集《微小記號》等。

序  什麼都可以做做看的雜誌編輯! 351期    二○一四年,讓我們試著讀一本文學雜誌。 352期    一月號再版了!也發現一些體例的錯誤,二月號會改正,很抱歉。 353期    本期當月作家裡的宇文正老師美得像是一場異國假期。 354期    連續三個月的劇烈運動,三位美麗的編輯全都病垮了,我很心疼啊。(真的) 355期    紀念賈西亞.馬奎斯(一九二七年三月六日-二○一四年四月十七日) 生命是一場魔幻,死亡卻如此寫實。 356期    紀念周夢蝶(一九二○年十二月三十日-二○一四年五月一日) 紀念李渝(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三日-二○一四年五月五日) 這個五月太過漫長。 357期

    本期最推薦:男模級插畫家楊力龢為我們畫了《李爾王》圖像小說! 358期    辛苦了,謝謝奔波採訪的同事佳怡、怡絜和寫手王志元、攝影師小路。 359期    八月夏曼與台東,九月陳列與花蓮,這是最生猛的台灣文學。 360期    即日起,在學校咖啡館有免費參觀。 361期    本刊編輯葉佳怡最新短篇小說集《染》十一月出版。大恭喜! 362期    本期是新銳詩人崔舜華加入《聯合文學》首次企劃的專輯! 363期    二〇一五年,和朋友一起組個文學小團體。 364期    凌青(一九八三-二○一五年),再見了,謝謝妳為我們做的一切。 365期    編輯果明珠畢業了,祝妳與「末路小花」

劇團萬事順利! 366期    歡迎新任編輯江子逸先生來和我們一起工作! 367期    二○一五全國巡迴文藝營正式開跑了,在宜蘭!! 368期    報名二○一五全國巡迴文藝營就有機會獲得《聯合文學》新刊六期! 369期    上海─台北兩岸文學營!童偉格、劉梓潔陪您逛上海書展。 370期    歡迎新銳小說家神小風來《聯合文學》雜誌當編輯! 371期    「謝謝你編了這麼棒的雜誌。」被兩位高中女生鼓勵了。 372期    恭喜美術編輯陳怡絜入選PRISMA人權攝影展參展! 373期    十一月十二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全國巡迴書展到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了! 374期    推理大師勞倫斯‧

卜洛克二○一六年獨家專欄超級登場 375期    伊藤潤二和勞倫斯‧卜洛克煮的石頭湯 376期    我下次去香港,都給陳寧請客。 377期    讀完「小說是什麼?」還不夠?不如親自寫寫看。 378期    跟著《金瓶梅》過普遍級的生活 379期    貓到底要叫什麼名字才好? 380期    《聯合文學》榮獲二一六年最佳人文藝術類雜誌金鼎獎 381期    「復刻版」的文學心靈 382期    《聯合文學》榮獲二○一六年金鼎獎年度雜誌大獎 383期    吃あぶり餅就是要下雪 384期    自秋天流逝的時光  385期    真正文青的兩式指南  386期    黑夜裡相遇的犬類  38

7期    完整且超越尋常的文學想像  388期    收服妖怪的一例一休法術  389期    如何切割自己的人生? 390期    我只想活到二十四歲 391期    參加校園文學獎的兩個小tips 392期    豔陽下的過度換氣症 393期    視覺設計指導陳怡絜榮獲金鼎獎「雜誌類個人獎:設計獎」 394期    雄中去死名單的第八件事 395期    我們跟上海一樣的事 396期    not so plain living & high thinking 397期    一無所知,卻又無窮無盡的巴黎 398期    沒有書房之人 399期    期盼在任何一處與您相遇 400期 

   重新面對行刑隊執行槍決的那一刻 401期    令人討厭的珍奧斯汀 402期    以前開跑車現在開休旅車的范銘如 403期    幾幾乎乎與戰爭無關的日常 404期    百合的一瞬間 405期    NEW KID IN TOWN 406期    時光機器的可能 407期    無人站立的公寓陽台 408期    史上第一次雜誌防雷區 409期    改留長髮的她開懷地笑著 410期    忘記傳臉書訊息去罵維菁 411期    什麼時候會變成大人 412期    變貴了的廢棄時光 413期    假裝班雅明青年的一日片段 414期    用文學的方式理解更多 415期    媽媽的

臉 416期    隨意做做也沒關係 417期    十年:前往一個截然不同之處 418期    誰願意在懸崖邊捉住你 419期    波赫士迷宮指南 420期    去黃春明家吃飯 421期    辭彙組成的人生開箱照 422期    最豐沛的讚美與最尖銳的針鋒相對 附錄1  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 附錄2  直擊!雜誌現場的小隊作戰! 後記:高年級雜誌實習生 序 什麼都可以做做看的雜誌編輯!   2016年金鼎獎四十週年,大開本全彩化的《聯合文學》在這一年得到「最佳人文藝術類雜誌獎」,這個獎是預先通知的,我們開開心心地去領獎,然後,在頒獎典禮上,再得到現場直接公佈的「年度最佳雜誌大

獎」,這是這個跨類別的最大獎項最後一次頒發。隔年,視覺設計陳怡絜拿下「雜誌類個人獎:設計獎」,於是來了通電話,一位始終反對《聯合文學》大開本全彩化,並且痛罵過我的長輩在電話的那一頭說:「是我錯了,你做得很對很好。」   我的前一本《編輯樣》內容是《聯合文學》2009年至2013年編輯室報告與改版歷程,您手中這一本《編輯樣Ⅱ: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則記錄了2014年至2019年,改為大開本全彩化之後的編輯室報告與改版歷程,與2014年之前小開本單色為主的「舊版」《聯合文學》相較,幾乎是翻天覆地的改變。這當中實際發生了什麼事,許多難堪的失敗與傑出的一手,更複雜的編輯技術與編輯策略如何運用與決

策,您都可以在書中讀到。現在許多年輕讀者,已經不曾讀過「舊版」《聯合文學》了,而是「新版」的原生讀者,把如今《聯合文學》的存在,像是空氣一般吸進肺裡去,這樣的《聯合文學》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人們所要求的,具有市場競爭力與高品質的美麗刊物,本來就該長這個樣子才對,正因為如此,我們也影響了許多藝文刊物的作法,許多時候也被徹底模仿。所以我想,除了《聯合文學》編輯室報告的忠實讀者與喜歡文學的朋友之外,作為進階與高階雜誌編輯、主管的工作建議也會有所幫助。   還有一點與前作截然不同,在這本《編輯樣Ⅱ: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裡,我特別加入了近年來《聯合文學》品牌擴張行動的歷程。我們確實體認到,在這數位

社群媒體年代,光是依靠實體刊物改版已不夠有力量讓我們傳達「因為喜歡文學,所以生活變得不一樣。」的理念,所以我們嘗試以《聯合文學》作為核心品牌,將文學策略與「Guide Book」核心創意編輯術貫徹於網站、活動、商品、廣告、代編刊物等等創意提案,同樣有許多難堪的失敗與傑出的一手,例如我們為「統一飲冰室茶集」重新規劃徵詩策略,使投稿件數提升了接近十倍,我們是最早改造地方政府官宣刊物的團隊,使高雄市新聞局《高雄款》成為市民樂於索取的生活類雜誌,我們也為台南市文化局《鹽分地帶文學》重塑品牌精神、風格定位,加上引入適合的編輯技術與行銷,讓這本冷門雜誌一躍成為網路書店文學排行榜的熱門商品。我們從無到有規劃

執行的「聯合文學unitas生活誌」網站目前是Google關鍵字「文學」自然搜尋第一名,而大受文青與教師好評的文創商品「詩心引力」萬用曆則是群募突破百萬元,同時於博客來、誠品等大型通路上架……透過這些分享,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裡告訴您,身為一位雜誌人或未來的雜誌人,我們能夠做的,從各方面帶給他人影響的,產生效果的,比我們想像的還多,就算只是一本敝帚自珍的小眾文學刊物,和一個小小團隊也能做到。   「是我錯了,你做得很對很好。」我聽到長輩對我這麼說,當然很開心,也由衷感謝他曾對我的支持。我從2009年接手《聯合文學》這麼長的時間,總算在這個場域裡獲得肯定,怎麼可能不開心,可能的話,請您也讀讀金鼎獎

評審委員說的:「老牌的《聯合文學》成功地完成轉型,尋求與年輕世代對話,在維持文學深度的同時,又能兼具活潑多元的面向……」「在整體版型設計規劃上跳脫既往的格局,能兼顧文學閱讀與視覺感官的品質……整本雜誌閱讀起來就像看場文學影像。」這樣的《聯合文學》。當然,我知道從這裡只是開始而已,一本紙本刊物其實擁有無窮的可能性、未來性與理想性,因此,如果能掌握應有的能力的話,什麼都可以做做看,會有各種的創意實踐方式,這樣一想,您不覺得能夠當一個雜誌編輯真是太有趣了嘛! 2016/105年9月 383期 吃あぶり餅就是要下雪 一月底,我第五次去京都,為了看下雪。我從來沒見過下雪,我見過最接近雪的東西,就是除霜

不良的冰箱冷凍室裡結的霜而已。為了能在京都看下雪,去之前的一個半月,我就每天上網監視京都的天氣預報,研究京都歷年降雪時間,同時也把手機上的氣象顯示地點改為京都,以便隨時提醒自己,但預報狀況相當絕望,早該下雪的日子都沒下。 忽然之間,一月中過了幾天,氣溫刷得一聲下降到零度之下,那是京都二○一五年入冬以來最低溫,下雪了!出發當天,坐上飛機前我最後一次看京都天氣預報,最低溫仍有零下兩度,所以請完成我卑微的心願,不必讓我看到雪落金閣寺的絕美景色沒關係,但當飛機在關西機場降落時,讓我能看到雪花於天空瀰漫,隨著關空特急HARUKA 號奔馳,一路飄散至京都⋯⋯完全沒有,連一咪咪的雪都沒有落下,從我抵達京都那

天開始,氣溫逐步上升,甚至遠遠超過同時期京都的歷史平均溫度,只有到大原這樣的郊外或信樂高原鐵道旁,才能看到屋簷和地上的殘雪。 然後,某一天,我去了今宮神社,神社東門外有兩家賣「あぶり餅」的店舖。「あぶり餅」基本上是以炭火烤塗了黃豆粉的小麻糬,再沾滿甜甜的白味噌醬,我去吃了其中一家據說開店一千多年的「一文字和輔」,配一壺井水燒的熱茶,偎著陶火爐,坐在表參道邊看著觀光客走來走去,心裡空蕩蕩的,好像少了點什麼。啊!我想起池波正太郎在《昔日之味》(自由之丘,2015/7)一書推薦對面那家也有四百多年歷史的錺屋(かざりや),他是這麼寫的:「剛剛烤好的麻糬非常好吃。而且這烤麻糬還帶著來自江戶的古老風味,與

四周相映,彷彿一幅韻味十足的『日本風情畫』⋯⋯若遇上下雪的日子,那些抱著懷古幽情的人們,應該會更加喜出望外吧。」(引自〈關東煮與黃豆粉烤麻糬等—京都「蛸長」、「錺屋」等〉)連池波正太郎也這麼說了,這種時候就是應該要下雪才對味啊,為什麼我沒有喜出望外的命。 

氣候學與先秦兩漢科技文化關係析論―以天文、農業、生物為範圍

為了解決香港最低氣溫紀錄的問題,作者楊貞祥 這樣論述:

氣候變遷可說是影響全人類歷史、政治、社會、經濟、戰爭的關鍵因素。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若氣溫太高或太低,變動太緩或太驟,對於人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天氣與氣候的變化,在在影響了我們生活的一切。由於氣候影響的層面廣大,本論文時代劃分以先秦兩漢為主,探討主題以物候、氣候、天文曆法、農業、生物等層面,傳世文獻以《夏小正》、《詩經‧豳風.七月》、《呂氏春秋.十二月紀》、《禮記.月令》等月令型農書為主,分章討論之。論文分六章來探討:第一章為緒論,論及研究動機、研究方法以及文獻探討;第二章就先秦兩漢時期的氣候為探討,在時間意識流初萌芽的階段,風霜雨雪等氣候的變化是先民們最先與最易感受的,先

民依靠地上的物候特徵如:草木的榮枯、候鳥往來、昆蟲蟄蘇等物候變化,來感知季節的流轉,逐漸認識天氣與氣候,發展出我國特有的二十四節氣及七十二候的文化表徵。第三章為先秦兩漢天文與氣候關係,為了更準確掌握季節,並因應大範圍地區使用,有必要去探索更加準確標示四時變化的自然現象,這就是天象。太陽與月亮便是觀察天象的首要目標。後來逐漸觀察恆星的出沒,作為日月五星運動的參照標誌,也能檢驗天象。所以人們由「日」的概念進而產生「月」的概念,最後有「年」概念的產生。第四章為先秦兩漢農業與氣候的關係,農業與氣候的關係最為密切。從事農業生產,必須掌握好農時,對應自然時序性進行農事活動,因時制宜,才能達到作物結實好並高

倍生產。由於各時期的不同氣候變化,影響到動植物的資源分佈,所以就有許多農業政策施行、農地利用耕耘、農業減災措施,來因應氣候的變化。第五章為先秦兩漢生物與氣候的關係,動、植物的生長深受氣候的影響,尤以氣候因子中的溫度與降水影響最大。上古月令型文獻中,有豐富的物候記錄,這些長期累積物候的知識,就成為生物學的基礎。這生物資源得之不易,是人類永續地獲得物質財富的前提條件,所以先民給予高度的重視,於是產生了自然資源保護的生態思想,值得後人學習與深思。第六章為結論。氣候的變化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如此重大,對於我們了解歷史的進展具有一定的助益,值得我們好好探究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