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勞動檢查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高雄市勞動檢查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春長,林威成寫的 高風險作業工作者職能訓練規劃與促進重返職場ILOSH107-M307 和張國信的 職業安全管理與實務(第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動檢查處, OID 2.16.886.101.90029.20002 ...也說明:機關名稱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動檢查處的OID是2.16.886.101.90029.20002.20018.20003, 電話是07-7336959-711, 地址是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117號3樓, DN是ou=勞動檢查處,ou=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和揚智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互動設計系 李來春所指導 何宗霖的 虛擬實境模擬職災預防體驗訓練工具設計開發之研究–以職業安全吊掛物體飛落危害為例 (2020),提出高雄市勞動檢查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虛擬實境、職業安全、安全訓練。

而第二篇論文中華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徐增興所指導 陳蕾安的 施工架管理方式評估研究 ―以舊品施工架管理方式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施工架、CNS4750、舊品管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雄市勞動檢查處的解答。

最後網站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動檢查處函則補充:發文字號:高市勞檢統字第10572033900號. 速別:普通件. 密等及解密條件或保密期限:. 附件:如主旨. 主旨:轉知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釋示有關公立學校會計人員是否.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雄市勞動檢查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風險作業工作者職能訓練規劃與促進重返職場ILOSH107-M307

為了解決高雄市勞動檢查處的問題,作者黃春長,林威成 這樣論述:

  職業災害的發生往往造成勞工及其家庭重大的負面影響,災後等待或嘗試復工亦需龐大的資源與時間協助,在發生職業災害後,可能因此失能,失去部分或全部的工作能力,若因發生職業災害而退出勞動市場將造成國家經濟損失。 依據總統勞動政策,政府保障過勞與職災勞工,應協助職災勞工技能重建與復工,讓職災勞工得以重返職場。因此,檢視現行職災重返工作者追縱管理機制,針對適應良好者所使用之就業服務、復工措施,從中探討關聯與因果性,歸納影響成功返回職場之重要因素已是重要課題。 本研究為實際了解職災勞工後續復工情形,首先針對各國職災預防與重建之文獻加以分類比較,探討各國災害通報流程、追縱管理機制及相關

檢查處理程序,理解各國推動職災勞工重返職場之效益。接續運用大數據分析勞保資料庫,分析請領勞保職災給付者傷病分類、重返職場產業分布、期程及薪資變化,確切掌握職業災害失能勞工重返職場情形。 此外,藉由深度訪談職災相關人員,實際掌握職災勞工重建模式,調查職災勞工復工流程曾使用的服務種類,進而分析對個案之幫助程度。亦舉辦焦點座談會歸納影響職災勞工重返工作的重要因素與使用資源,針對職災勞工年度傷後歷程追蹤機制進行規劃建議;在推廣面向上,結合台灣省工礦衛生技師公會、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生活中心辦理4場職災重返職場資源推廣宣導會,共計181人參加。 本研究透過相關文獻及訪談資料的歸納整理,有以下幾點發現

:藉由強化可連結之相關資源,例如當地可連結的工作強化中心、職業傷病防治中心,可避免相關機構在服務區域設置不普及,降低職災勞工使用資源的意願;工作強化中心復工指標規劃可依職災勞工失能程度與復工目標差異,訂定不同的復工時間指標;將職災服務流程整合為單一對話窗口,以利於業主與勞工的運用;職災業務相關單位定期橫向連結與溝通,同時思考傷後定期追蹤的可行性。在職災勞工輔導建議面向,則提出實務就業建議與管道、多元形式資源推廣與鼓勵企業投保商業保險,以完善相關配套措施。

虛擬實境模擬職災預防體驗訓練工具設計開發之研究–以職業安全吊掛物體飛落危害為例

為了解決高雄市勞動檢查處的問題,作者何宗霖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設計一款「捲揚機吊掛作業」之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模擬訓練工具,期望透過虛實整合的互動模式,將吊掛作業時的重點檢查項目,以及其可能產生的錯誤行為引發之危害透過VR模擬提供訓練時體驗,但職業安全衛生領域內容相當廣泛,並不是每項安全衛生知識都適合做為體驗學習題材,因此,本研究中將利用文獻探討與專家訪談的方式,了解現階段適合於VR中呈現的內容,並規劃設計一款體驗式VR職業訓練工具。 藉由沉浸式互動進行基礎訓練時也能強化危害認知與工安危害意識,矯正不良安全態度及行為,進而避免現實工作中的職災發生,過程中與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合作,邀請多位相關專家

學者進行訪談,以勞動部職業傷害統計網路填報系統的災害類型分類中的物體飛落項目(107年度災害類型發生比率的前4名)為主題,依據實際施工過程情況與過往職災案例發生原因規劃訓練內容,包含:檢查吊掛物是否過重、有無安裝吊掛鈎防滑舌片、汰換過度鏽蝕的吊索以及未離開淨空區可能導致受飛落物砸傷等四項安全訓練宣導重點,並在錯誤行為觸發職災模擬情境時加入頭部觸覺回饋,以提升職災模擬的沉浸感與臨場感。 本研究正式實驗邀請受測者體驗「吊掛物飛落預防VR訓練」,並透過學習動機滿意度問卷蒐集受測者的體驗回饋,並透過53份有效問卷分析,受測者是否有VR體驗經驗以及是否具有職安知識在對於此VR訓練的學習動機滿意度與

沉浸感方面之差異。透過訪談研究,了解專家普遍對於VR職業安全訓練抱持正向態度,也認為需積極推廣,吊掛作業之安全訓練與職災模擬內容透過VR呈現良好的互動效果,期待未來能順利推廣至相關單位,提供學員多元的訓練模式。

職業安全管理與實務(第二版)

為了解決高雄市勞動檢查處的問題,作者張國信 這樣論述:

  本書撰寫的目的在於提供學子在學期間之進修研讀,及職場中從事工業安全管理之新鮮人,能夠對於工廠安全衛生管理工作有深刻之認知與瞭解。   本書從職業安全管理系統架構來分為二大區塊:第一篇「安全管理概論」屬於基本之概念性原理,涵蓋工業安全起源、職業安全意義、法規要求、組織健全、擬訂計畫、教育訓練、緊急應變、安全分析、作業標準、事故調查與統計、安全活動與激勵、個人防護具、安全稽核與績效管理。   第二篇「安全管理實務」屬於工廠管理現況和實務,涵蓋自動檢查、作業規定、危害通識、承攬商管理、製程安全、消防工程、危害風險管理、職業災害案例分析與因應對策、溝通、安全文化及職業安全衛

生管理系統。本次修訂藉此機會將「職業安全衛生法」新增條文第六條第二項保護勞工身心健康措施,專篇探討事業單位如何擬訂人因性危害防止計畫及職場暴力預防計畫,納入第二十一章。另光電半導體產業占台灣產業有舉足輕重之地位,很少書籍加以介紹,因此,筆者在化學工廠近三十年工作經驗,將所蒐集資訊以專篇簡略概述探討電子產業化學品之應用及危害管理,納入第二十二章。藉由基本理論和工廠實務經驗之介紹,相信對於學子在校學習及未來進入職場該如何選擇良好的工作場所有所助益。

施工架管理方式評估研究 ―以舊品施工架管理方式為例

為了解決高雄市勞動檢查處的問題,作者陳蕾安 這樣論述:

近年國內營造業工程日益增多,而假設工程為其重要的一項,在建築及公共工程的興建階段中,大多數會配合使用鋼管施工架進行施作及重複使用,因此鋼管施工架是工程界使用率偏高的臨時構造物。勞動部108年全面推動鋼管施工架需符合CNS4750標準,經現場訪視施工架業者反應仍有相當多的現況問題未解決,例如: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之CNS4750標準是針對新品施工架相關構件,但對已使用過一次以上的舊品施工架就無相關標準可參考運用,蒐集國內現有資料也無找到相關法規可依循參考,故國內施工架廠商多採自主管理方式進行舊品施工架管理;或由營造廠和監造單位於施工架材料進入工地時進行抽測並送檢驗,判定其是否符合鋼管施工架

基本規定要求。根據勞動部重大職災發生案件資料統計,以施工架為媒介物發生災害為大宗,主要職業災害類型多以物體倒崩塌、人員墜落等為主。主因多以未正確使用施工架、未落實管理施工架、施工架構件老舊及人員未正確使用安全構件等。經職災案例中發現,以外牆施工、惟幕及泥作工程之職災發生率偏高,因多數非施工架專業廠商作業時,常因施工架構件影響作業動線故將其拆除,這會影響施工架整體強度或形成開口,而容易造成職災發生。研究透過國內外資料蒐集,參考日本一般社團法人假設工業會對於舊品臨時構造物管理方法,同時透過現場訪視、問卷調查及專家諮詢等方式進行舊品施工架管理調查;另外再參考CNS4750中的實驗測試項目,利用之前進

行的可調型基腳座板硬度和化學成分及腐蝕度實驗,探討三樣成分分析對舊品施工架是否造成影響。 經研究結果發現,現場施工架作業廠商多數都有進行舊品施工架自主管理,於作業後於公司放置並再進行自主管理汰換不合格商品。本研究對照之前可調型基腳座板抽樣檢驗結果,發現化學成分分析、洛氏硬度測試及腐蝕度測試,皆在標準範圍內,故判斷應可經由實驗推論舊品施工架與一般新品施工架一樣可使用。期望未來工地施工架可藉由此類舊品物料管理及抽測方式,進行相關目視判定篩選及實驗,並加強對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宣導及教育訓練,建立出符合國內現況使用之舊品施工架管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