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模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齒輪模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姜洪源寫的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機械傳動設計(第二版) 和萬靜(主編)的 機械制圖與設計簡明手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齒輪模數的價格推薦- 2021年11月| 比價比個夠BigGo也說明:齒輪模數 價格推薦共5357筆商品。包含5348筆拍賣、9筆商城.快搜尋「齒輪模數」找出哪裡買、現貨推薦與歷史價格一站比價,最低價格都在BigGo!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中國電力所出版 。

逢甲大學 智能製造與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王啟昌、蔡鈺鼎所指導 陳冠達的 應用機器學習方法以振動信號診斷螺旋傘齒輪裝配誤差 (2021),提出齒輪模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傘齒輪、振動檢測、機械學習、SVM、KNN、線性區別分析、神經網路。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半導體工程系 葉旻彥所指導 程柏雄的 建置具物聯網功能之自動化滴定器系統 (2020),提出因為有 自動化滴定器系統、物聯網、SolidWorks軟體的重點而找出了 齒輪模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齒輪模數是什麼意思(不可小覷) - 人人焦點則補充:它對上述零件的設計、製造、維修等都起著基本參數的作用(見圓柱齒輪傳動、蝸杆傳動等)。 二、 齒輪模數計算. 齒輪計算公式: 分度圓直徑d=mz m 模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齒輪模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機械傳動設計(第二版)

為了解決齒輪模數的問題,作者姜洪源 這樣論述:

一部順應“中國製造2025”智慧裝備新要求、技術先進、資料可靠的現代化機械設計工具書,從新時代機械設計人員的實際需求出發,追求現代感,兼顧實用性、通用性,準確性,涵蓋了各種常規和通用的機械設計技術資料,貫徹了新的國家及行業標準,推薦了國內外先進、智慧、節能、通用的產品。 第13篇 帶傳動、鏈傳動 第1章帶傳動 1.1帶傳動的種類及其選擇13-3 1.1.1傳動帶的類型、適應性和傳動形式13-3 1.1.2帶傳動設計的一般內容13-7 1.1.3帶傳動的效率13-7 1.2V帶傳動13-8 1.2.1普通V帶傳動13-8 1.2.1.1普通V帶尺寸規格13-8

1.2.1.2普通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13-10 1.2.2窄V帶傳動13-16 1.2.2.1窄V帶尺寸規格13-16 1.2.2.2窄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13-18 1.2.3V帶輪13-32 1.2.3.1帶輪設計的內容13-32 1.2.3.2帶輪的材料及品質要求13-32 1.2.3.3帶輪的技術要求13-32 1.2.3.4V帶輪的結構和尺寸規格13-32 1.3多楔帶傳動13-37 1.3.1多楔帶的尺寸規格13-37 1.3.2多楔帶傳動的設計計算13-38 1.3.3多楔帶帶輪13-57 1.4平帶傳動13-58 1.4.1普通平帶13-58 1

.4.1.1普通平帶尺寸規格13-58 1.4.1.2普通平帶傳動的設計計算13-60 1.4.2尼龍片複合平帶13-62 1.4.2.1尼龍片複合平帶尺寸規格13-63 1.4.2.2尼龍片複合平帶傳動的設計計算13-64 1.4.3高速帶傳動13-65 1.4.3.1高速帶尺寸規格13-65 1.4.3.2高速帶傳動的設計計算13-65 1.4.4平帶帶輪13-66 1.5同步帶傳動13-68 1.5.1梯形齒同步帶傳動13-68 1.5.1.1梯形齒同步帶尺寸規格13-68 1.5.1.2梯形齒同步帶傳動設計計算13-72 1.5.1.3梯形齒同步帶輪13-80

1.5.2曲線齒同步帶傳動13-83 1.5.2.1曲線齒同步帶尺寸規格13-83 1.5.2.2曲線齒同步帶傳動的設計計算13-86 1.5.2.3曲線齒同步帶輪13-93 1.6帶傳動的張緊13-102 1.6.1帶傳動的張緊方法及安裝要求13-102 1.6.2初張緊力的檢測與控制13-104 1.6.2.1V帶的初張緊力13-104 1.6.2.2多楔帶的初張緊力13-105 1.6.2.3平帶的初張緊力13-105 1.6.2.4同步帶的初張緊力13-106 1.7金屬帶傳動簡介13-107 1.7.1磁力金屬帶傳動13-107 1.7.1.1磁力金屬帶

傳動的工作原理13-107 1.7.1.2磁力金屬帶的結構13-109 1.7.2金屬帶式無級變速傳動13-109 第2章鏈傳動 2.1鏈傳動的類型、特點和應用13-112 2.2傳動用短節距精密滾子鏈和鏈輪13-113 2.2.1滾子鏈的基本參數與尺寸13-113 2.2.2短節距精密滾子鏈傳動設計計算13-117 2.2.2.1滾子鏈傳動主要失效形式13-117 2.2.2.2滾子鏈傳動的額定功率13-117 2.2.2.3滾子鏈傳動設計計算內容與步驟13-118 2.2.2.4滾子鏈靜強度計算13-122 2.2.2.5滾子鏈的耐疲勞工作能力計算13-122

2.2.2.6滾子鏈的耐磨損工作能力計算13-122 2.2.2.7滾子鏈的抗膠合工作能力 計算13-123 2.2.3短節距精密滾子鏈鏈輪13-123 2.2.3.1基本參數與尺寸13-124 2.2.3.2鏈輪齒形與齒廓13-124 2.2.3.3鏈輪材料與熱處理13-126 2.2.3.4鏈輪精度要求13-126 2.2.3.5鏈輪結構13-127 2.3傳動用齒形鏈和鏈輪13-128 2.3.1齒形鏈的分類及鉸鏈型式13-128 2.3.2齒形鏈的基本參數與尺寸13-129 2.3.3齒形鏈傳動設計計算13-133 2.3.4齒形鏈鏈輪13-139 2.3.

4.19.52mm及以上節距鏈輪的齒形和主要尺寸13-139 2.3.4.24.76mm節距鏈輪的主要尺寸13-143 2.3.4.39.52mm及以上節距鏈輪精度要求13-146 2.3.4.44.76mm節距鏈輪精度要求13-147 2.4鏈傳動的佈置、張緊與潤滑13-147 2.4.1鏈傳動的佈置13-147 2.4.2鏈傳動的張緊與安裝13-148 2.4.3鏈傳動的潤滑13-149 參考文獻13-151 第14篇 齒輪傳動 齒輪傳動總覽14-3 第1章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 1.1漸開線圓柱齒輪的基本齒廓和模數系列14-7 1.1.1漸開線圓柱齒

輪的基本齒廓(GB/T 1356—2001)14-7 1.1.1.1標準基本齒條齒廓14-7 1.1.1.2不同使用場合下推薦的基本齒條14-8 1.1.1.3其他非標準齒廓14-8 1.1.2漸開線圓柱齒輪模數(GB/T 1357—2008)14-9 1.2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的參數選擇14-9 1.2.1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的基本參數14-9 1.2.2變位圓柱齒輪傳動和變位係數的選擇14-10 1.2.2.1變位齒輪傳動的原理14-10 1.2.2.2變位齒輪傳動的分類和特點14-11 1.2.2.3外嚙合齒輪變位係數的選擇14-13 1.2.2.4內嚙合齒輪變位係數的

選擇14-17 1.3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14-23 1.3.1標準圓柱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14-23 1.3.2高度變位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14-24 1.3.3角度變位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14-25 1.3.4齒輪與齒條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14-28 1.3.5交錯軸斜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14-29 1.3.6幾何計算中使用的數表和線圖14-29 1.4漸開線圓柱齒輪齒厚的測量計算14-33 1.4.1齒厚測量方法的比較和應用14-33 1.4.2公法線長度(跨距)14-35 1.4.3分度圓弦齒厚14-43 1.4.4固定弦齒厚14-47 1.

4.5量柱(球)測量距14-48 1.5圓柱齒輪精度14-50 1.5.1適用範圍14-50 1.5.2齒輪偏差的代號及定義14-51 1.5.3齒輪精度等級及其選擇14-54 1.5.3.1精度等級14-54 1.5.3.2精度等級的選擇14-54 1.5.4齒輪檢驗14-56 1.5.4.1齒輪的檢驗項目14-56 1.5.4.25級精度的齒輪公差的計算公式14-57 1.5.4.3齒輪的公差14-57 1.5.5齒輪坯的精度14-75 1.5.5.1基準軸線與工作軸線之間的關係14-75 1.5.5.2確定基準軸線的方法14-75 1.5.5.3基準面與安裝面

的形狀公差14-75 1.5.5.4工作軸線的跳動公差14-77 1.5.6中心距和軸線的平行度14-77 1.5.6.1中心距允許偏差14-77 1.5.6.2軸線平行度偏差14-78 1.5.7齒厚和側隙14-78 1.5.7.1側隙14-80 1.5.7.2齒厚公差14-80 1.5.7.3齒厚偏差的測量14-81 1.5.8輪齒齒面粗糙度14-81 1.5.8.1圖樣上應標注的數據14-81 1.5.8.2測量儀器14-82 1.5.8.3齒輪齒面表面粗糙度的測量14-83 1.5.9輪齒接觸斑點14-84 1.5.9.1檢測條件14-84 1.5.9.2

接觸斑點的判斷14-84 1.5.10新舊標準對照14-86 1.6齒條精度14-88 1.7漸開線圓柱齒輪承載能力計算14-88 1.7.1可靠性與安全係數14-89 1.7.2輪齒受力分析14-89 1.7.3齒輪主要尺寸的初步確定14-90 1.7.3.1齒面接觸強度14-90 1.7.3.2齒根彎曲強度14-91 1.7.4疲勞強度校核計算14-91 1.7.4.1齒面接觸強度核算14-91 1.7.4.2輪齒彎曲強度核算14-111 1.7.4.3齒輪靜強度核算14-129 1.7.4.4在變動載荷下工作的齒輪強度核算14-129 1.7.4.5薄輪緣齒輪

齒根應力基本值14-131 1.7.5開式齒輪傳動的計算14-131 1.7.6計算實例14-132 1.8漸開線圓柱齒輪修形計算14-135 1.8.1齒輪的彈性變形修形14-135 1.8.1.1齒廓修形14-135 1.8.1.2齒向修形14-137 1.8.2齒輪的熱變形修形14-140 1.8.2.1高速齒輪的熱變形機理14-140 1.8.2.2高速齒輪齒向溫度分佈14-140 1.8.2.3高速齒輪的熱變形修形計算14-141 1.8.2.4高速齒輪熱變形修形量的確定14-142 1.9齒輪材料14-143 1.9.1齒輪用鋼14-143 1.9.2齒

輪用鑄鐵14-149 1.9.3齒輪用銅合金14-149 1.10圓柱齒輪結構14-155 1.11圓柱齒輪零件工作圖14-161 1.11.1需要在工作圖中標注的一般尺寸資料14-161 1.11.2需要在參數表中列出的資料14-161 1.11.3其他資料14-161 1.11.4齒輪工作圖示例14-161 第2章圓弧圓柱齒輪傳動 2.1圓弧齒輪的分類、基本原理、特點及應用14-164 2.2圓弧齒輪的模數、基本齒廓和幾何尺寸計算14-167 2.2.1圓弧齒輪的模數系列14-167 2.2.2圓弧齒輪的基本齒廓14-167 2.2.2.1單圓弧齒輪的滾刀齒形

14-168 2.2.2.2雙圓弧齒輪的基本齒廓14-168 2.2.3圓弧齒輪的幾何參數和尺寸計算14-169 2.3圓弧齒輪傳動精度14-172 2.3.1精度等級及其選擇14-172 2.3.2齒輪、齒輪副誤差及側隙的定義和代號14-172 2.3.3公差分組及其檢驗14-176 2.3.4檢驗項目的極限偏差及公差值(GB/T 15753—1995)14-176 2.3.5齒坯公差14-182 2.3.6圖樣標注及零件工作圖14-182 2.4圓弧齒輪傳動的設計及強度計算14-184 2.4.1基本參數選擇14-184 2.4.2圓弧齒輪的強度計算14-186

2.4.2.1雙圓弧齒輪的強度計算公式14-186 2.4.2.2單圓弧齒輪的強度計算公式14-186 2.4.2.3強度計算公式中各參數的確定方法14-187 2.5圓弧圓柱齒輪設計計算舉例14-196 2.5.1設計計算依據14-196 2.5.2高速雙圓弧齒輪設計計算舉例14-196 2.5.3低速重載雙圓弧齒輪設計計算舉例14-199 第3章錐齒輪傳動 3.1錐齒輪傳動的基本類型、特點及應用14-202 3.2錐齒輪的變位14-204 3.3錐齒輪傳動的幾何計算14-206 3.3.1直齒、斜體錐齒輪傳動的幾何計算14-206 3.3.2弧齒錐齒輪傳動的幾何

計算14-211 3.3.3擺線齒錐齒輪的幾何設計14-217 3.3.3.1擺線齒錐齒輪幾何參數計算的原始參數14-218 3.3.3.2擺線齒錐齒輪幾何參數計算14-220 3.3.3.3擺線齒錐齒輪的當量齒輪參數及重合度14-226 3.3.3.4“克制”擺線齒圓錐齒輪的齒形係數14-227 3.3.4准雙曲面齒輪傳動設計14-228 3.3.4.1准雙曲面齒輪主要參數選擇14-228 3.3.4.2准雙曲面齒輪幾何參數計算14-231 3.3.5擺線齒准雙曲面齒輪傳動設計14-236 3.3.5.1擺線齒准雙曲面齒輪幾何參數計算的原始參數14-236 3.3.5.

2擺線齒准雙曲面齒輪幾何參數計算14-237 3.3.5.3擺線齒准雙曲面齒輪的當量齒輪參數14-244 3.3.5.4擺線准雙曲面齒輪的齒形係數14-246 3.3.5.5擺線准雙曲面齒輪的齒坯圖14-247 3.4錐齒輪的非零變位設計14-247 3.4.1錐齒輪非零變位原理14-247 3.4.2分錐變位的形式14-248 3.4.3切向變位的特點14-249 3.4.4“非零”分度錐綜合變位錐齒輪的幾何計算14-250 3.5輪齒受力分析14-251 3.5.1作用力的計算14-251 3.5.2軸向力的選擇設計14-252 3.6錐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14-25

3 3.6.1直齒錐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14-253 3.6.1.1直齒錐齒輪傳動的初步計算14-253 3.6.1.2直齒錐齒輪傳動的當量齒數參數計算14-254 3.6.1.3直齒錐齒輪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14-256 3.6.1.4直齒錐齒輪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14-259 3.6.1.5直齒錐齒輪傳動設計計算實例14-262 3.6.2弧線齒錐齒輪的強度計算(按美國格裡森公司標準)14-266 3.6.3“克制”擺線齒錐齒輪的強度計算14-277 3.6.3.1擺線齒圓錐齒輪的強度校核的原始參數14-277 3.6.3.2擺線齒錐齒輪的切向力及載荷係數14-277

3.6.3.3擺線齒圓錐齒輪的齒面接觸強度校核14-280 3.6.3.4擺線齒錐齒輪的彎曲強度校核14-282 3.6.3.5擺線齒圓錐齒輪強度計算實例14-283 3.6.4弧線齒准雙曲面齒輪的強度計算(按美國格利森公司標準)14-287 3.6.5擺線齒准雙曲面齒輪的強度計算14-290 3.6.5.1擺線齒准雙曲面齒輪的強度校核的原始參數14-290 3.6.5.2擺線齒准雙曲面齒輪的切向力及載荷係數14-290 3.6.5.3擺線齒准雙曲面齒輪的齒面接觸強度校核14-292 3.6.5.4擺線准雙曲面齒輪的彎曲強度校核14-293 3.6.5.5擺線齒准雙曲面齒輪強

度計算實例14-294 3.7錐齒輪精度14-298 3.7.1定義及代號14-298 3.7.2精度等級、齒輪和齒輪副的檢驗與公差14-302 3.7.3齒輪副側隙14-303 3.7.4圖樣標注14-303 3.7.5齒輪公差與極限偏差數值14-304 3.7.6齒坯公差14-316 3.7.7應用示例14-317 3.7.8齒輪的表面粗糙度14-318 3.8結構設計14-318 3.8.1錐齒輪支承結構14-318 3.8.2錐齒輪輪體結構14-320 3.9工作圖規定及其示例14-321 3.9.1工作圖規定及示例14-321 3.9.2含錐齒輪副的裝配

圖示例14-322 第4章蝸 杆 傳 動 4.1常用蝸杆傳動的分類及特點14-327 4.2圓柱蝸杆傳動14-330 4.2.1圓柱蝸杆傳動主要參數的選擇14-330 4.2.1.1普通圓柱蝸杆傳動的主要參數14-330 4.2.1.2圓弧圓柱蝸杆傳動的主要參數14-339 4.2.2圓柱蝸杆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14-344 4.2.3圓柱蝸杆傳動的受力分析14-345 4.2.4圓柱蝸杆傳動強度計算和剛度驗算14-346 4.2.4.1普通圓柱蝸杆傳動的強度和剛度計算14-346 4.2.4.2ZC1蝸杆傳動的強度計算和剛度計算14-348 4.2.5圓柱蝸杆傳動滑

動速度和傳動效率計算14-351 4.2.6提高圓柱蝸杆傳動承載能力和傳動效率的方法簡介14-351 4.3環面蝸杆傳動14-353 4.3.1環面蝸杆傳動的分類及特點14-353 4.3.2環面蝸杆傳動的形成原理14-353 4.3.3環面蝸杆傳動的參數選擇和幾何尺寸計算14-353 4.3.4環面蝸杆傳動的修形和修緣計算14-357 4.3.5環面蝸杆傳動承載能力計算14-358 4.3.5.1直廓環面蝸杆傳動承載能力計算14-358 4.3.5.2平面二次包絡環面蝸杆傳動承載能力計算14-362 4.4蝸杆傳動精度14-370 4.4.1圓柱蝸杆傳動精度14-370

4.4.1.1術語定義和代號14-371 4.4.1.2精度制的構成14-373 4.4.1.35級精度的蝸杆蝸輪偏差允許值的計算公式14-373 4.4.1.4檢驗規則14-373 4.4.1.5輪齒尺寸參數偏差的允許值14-374 4.4.2直廓環面蝸杆、蝸輪精度14-387 4.4.2.1定義及代號14-387 4.4.2.2精度等級14-391 4.4.2.3齒坯要求14-391 4.4.2.4蝸杆、蝸輪的檢驗與公差14-392 4.4.2.5蝸杆副的檢驗與公差14-393 4.4.2.6蝸杆副的側隙規定14-393 4.4.2.7圖樣標注14-393 4

.4.3平面二次包絡環面蝸杆傳動精度14-394 4.4.3.1蝸杆、蝸輪誤差的定義及代號14-394 4.4.3.2蝸杆副誤差的定義及代號14-396 4.4.3.3精度等級14-397 4.4.3.4齒坯要求14-397 4.4.3.5蝸杆、蝸輪及蝸杆副的檢驗14-397 4.4.3.6蝸杆傳動的側隙規定14-397 4.4.3.7蝸杆、蝸輪的公差及極限偏差14-397 4.4.3.8蝸杆副精度與公差14-398 4.4.3.9圖樣標注14-398 4.5蝸杆、蝸輪的結構及材料14-399 4.5.1蝸杆、蝸輪的結構14-399 4.5.2蝸杆、蝸輪材料選用推薦14

-401 4.6蝸杆傳動設計計算及工作圖示例14-401 4.6.1圓柱蝸杆傳動設計計算示例14-401 4.6.2直廓環面蝸杆傳動設計計算示例14-403 4.6.3平面二次包絡環面蝸杆傳動設計計算示例14-406 第5章漸開線圓柱齒輪行星傳動 5.1漸開線行星齒輪傳動基礎14-409 5.1.1傳動型式分類及特點14-409 5.1.2傳動比、傳動效率、齒形角14-412 5.2行星傳動的主要參數計算14-413 5.2.1行星輪數目與傳動比範圍14-413 5.2.2齒數的確定14-414 5.2.2.1確定齒數應滿足的條件14-414 5.2.2.2配齒方

法及齒數組合表14-416 5.2.3變位係數的確定14-436 5.2.4確定齒數和變位係數的計算舉例14-440 5.2.5多級行星傳動的傳動比分配14-440 5.3行星齒輪強度分析14-441 5.3.1受力分析14-441 5.3.2齒輪承載能力校核14-444 5.3.2.1小齒輪的名義轉矩T1及名義切向力Ft14-444 5.3.2.2行星齒輪傳動載荷係數K14-445 5.3.2.3應力迴圈次數NL14-445 5.3.2.4動載係數KV14-446 5.3.2.5螺旋線載荷分佈係數KHβ、KFβ14-446 5.3.2.6疲勞極限值σHlim和σFli

m的選取14-446 5.3.2.7最小安全係數Smin14-446 5.4結構設計14-447 5.4.1均載機構設計14-447 5.4.1.1均載機構的類型及特點14-447 5.4.1.2均載機構的選擇及浮動量計算14-452 5.4.1.3浮動用齒式聯軸器的結構設計與計算14-452 5.4.2主要構件結構設計14-456 5.4.2.1齒輪結構設計14-456 5.4.2.2行星架結構設計14-457 5.4.2.3基本構件和行星輪支承結構設計14-458 5.4.2.4行星減(增)速器機體結構設計14-458 5.4.3主要零件的技術條件14-461 5

.4.3.1齒輪的技術條件14-461 5.4.3.2行星架的技術條件14-463 5.4.3.3浮動件的軸向間隙14-463 5.4.3.4其他主要零件的技術要求14-463 5.5行星齒輪傳動設計舉例14-463 5.5.1行星齒輪減速器設計14-463 5.5.2行星齒輪增速器設計14-466 5.6常見行星齒輪傳動應用圖例14-468 5.6.1低速行星齒輪(增)減速器14-468 5.6.2高速行星齒輪減(增)速器14-474 5.6.3大型行星齒輪減速器14-474 第6章漸開線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 6.1少齒差傳動基本類型、傳動比及效率14-477 6

.1.1基本類型14-477 6.1.2傳動比及傳動效率14-478 6.2主要參數的確定14-479 6.2.1主要參數的確定14-479 6.2.2主要設計參數的選擇步驟14-486 6.2.3幾何尺寸與主要參數的選用14-486 6.3效率計算14-500 6.4受力分析與強度計算14-501 6.4.1主要零件的受力分析14-501 6.4.2主要零件的強度計算14-502 6.5結構設計14-506 6.5.1結構形式分類14-506 6.5.2結構圖例14-508 6.6設計結構工藝性及示例14-524 6.7主要零件的技術要求、材料選擇及熱處理方法14

-527 6.7.1主要零件的技術要求14-527 6.7.2主要零件的常用材料及熱處理14-528 第7章擺線針輪行星傳動 7.1概述14-529 7.1.1擺線針輪行星傳動的工作原理與結構特點14-529 7.1.2擺線行星傳動輸出機構的結構形式14-530 7.1.3擺線針輪行星傳動幾何要素代號14-532 7.2擺線針輪行星傳動的設計與計算14-532 7.2.1擺線針輪行星傳動的嚙合原理14-532 7.2.1.1擺線輪齒廓曲線通用方程式14-532 7.2.1.2擺線輪齒廓曲線的外嚙合和內嚙合形成法14-533 7.2.1.3一齒差、兩齒差和負一齒差擺線

輪齒廓14-534 7.2.1.4擺線輪齒廓修形14-535 7.2.1.5擺線輪齒廓的曲率半徑14-536 7.2.2擺線針輪行星傳動的基本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14-538 7.2.2.1基本參數及幾何尺寸14-538 7.2.2.2W機構的有關參數與幾何尺寸14-540 7.2.3擺線針輪行星傳動的受力分析14-540 7.2.4擺線針輪行星傳動強度計算14-541 7.2.4.1主要失效形式14-541 7.2.4.2主要零件的材料14-542 7.2.4.3主要零部件的強度計算14-543 7.2.5擺線輪的測量方法14-548 7.3擺線針輪行星傳動的設計實例1

4-550 7.3.1擺線針輪行星傳動的技術要求14-550 7.3.1.1對零件的要求14-550 7.3.1.2對裝配的要求14-553 7.3.2設計實例14-553 7.3.2.1設計計算公式與示例14-553 7.3.2.2主要零件的工作圖14-555 7.4RV減速器設計14-557 7.4.1RV傳動原理及特點14-557 7.4.2機器人用 RV傳動的設計要點14-558 7.4.3RV傳動機構的安裝要點14-561 第8章諧波齒輪傳動 8.1諧波齒輪傳動技術基礎14-563 8.1.1諧波齒輪傳動的術語、特點及應用14-563 8.1.2諧波齒

輪傳動的工作原理14-564 8.1.3諧波齒輪傳動的分類14-564 8.1.4諧波齒輪傳動的運動學計算14-568 8.1.5諧波齒輪傳動主要構件的結構形式14-570 8.2諧波齒輪傳動的設計與計算14-573 8.2.1諧波齒輪傳動主要參數的確定14-573 8.2.2諧波齒輪傳動承載能力計算14-577 8.2.3諧波齒輪傳動效率和發熱計算14-581 8.2.4諧波齒輪傳動主要零件的材料和結構14-582 8.2.4.1主要零件的材料14-582 8.2.4.2柔輪、剛輪的結構形式和尺寸14-584 8.2.4.3波發生器的結構設計14-586 8.2.5計

算實例14-590 8.3諧波齒輪減速器試驗技術與方法14-593 第9章活 齒 傳 動 9.1活齒傳動的工作原理與結構類型14-596 9.1.1活齒傳動的工作原理14-596 9.1.2活齒傳動的結構類型14-596 9.2滾柱活齒傳動14-598 9.2.1滾柱活齒傳動的運動學14-598 9.2.2滾柱活齒傳動基本構件的結構14-598 9.2.3齒廓曲線設計14-599 9.2.4滾柱活齒傳動基本構件的材料選擇14-599 9.2.5滾柱活齒傳動的受力分析14-600 9.2.6滾柱活齒傳動計算實例14-600 9.2.7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藝與工作圖14-

602 第10章塑 料 齒 輪 10.1塑膠齒輪分類與特點14-604 10.2塑膠齒輪設計14-604 10.2.1塑膠齒輪的齒形制14-604 10.2.2塑膠齒輪的輪齒設計14-604 10.2.3塑膠齒輪的結構設計14-604 10.2.4AGMA PT基本齒條確定齒輪齒形尺寸的計算14-604 10.2.5齒輪跨棒(球)距M值、公法線長度Wk的計算14-604 10.2.6塑膠齒輪的精度設計14-604 10.2.7塑膠齒輪應力分析及強度計算14-604 10.2.8塑膠齒輪傳動輪系參數設計計算14-604 10.3塑膠齒輪材料14-604 10.3.1聚甲

醛(POM)14-604 10.3.2尼龍(PA66、PA46)14-604 10.3.3聚醚醚酮(PEEK)14-604 10.3.4塑膠齒輪材料的匹配及其改性研究14-604 10.3.5塑膠齒輪的失效形式14-604 10.4塑膠齒輪的製造14-604 10.4.1塑膠齒輪的加工工藝14-604 10.4.2注塑機及其輔助設備14-604 10.4.3齒輪注射模的設計14-604 10.4.4齒輪型腔的設計與製造14-604 10.5塑膠齒輪的檢測14-604 10.5.1塑膠齒輪光學投影檢測14-604 10.5.2小模數齒輪齒厚測量14-604 10.5.3

齒輪徑向綜合誤差與齒輪測試半徑的測量14-604 10.5.4齒輪分析式測量14-604 10.5.5國內外部分小模數齒輪檢測用儀器14-604 10.6塑膠齒輪的應用實例14-604 10.6.1煤氣表字輪式計數器與交換齒輪14-604 10.6.2石英鬧鐘機芯與全塑齒輪傳動輪系14-604 10.6.3汽車雨刮電機及搖窗電動機14-604 10.6.4塑膠齒輪行星減速器及少齒差計時器14-604 10.6.5汽車電動座椅驅動器14-604 參考文獻14-605

應用機器學習方法以振動信號診斷螺旋傘齒輪裝配誤差

為了解決齒輪模數的問題,作者陳冠達 這樣論述:

對於螺旋傘齒輪的製造,已有高端的加工設備及量測設備來確保傘齒輪能具有良好的品質及準確的接觸齒印,但往往因不當的齒輪箱組裝過程,使得螺旋傘齒輪組的接觸齒印不能符合預期標準,造成齒輪箱產生不良噪音或振動而降低齒輪箱的壽命與品質。另一方面,由於不同規格的齒輪模數及齒數運轉時會產生不同的振動頻率與能量,而裝配後各齒輪件的組成亦會產生其他諧振成分,導致在解析振動分析時難以辨別振動發生的主要因素。現今機械學習方法對於各種的訓練資料及物理特徵,能夠有很強的辨識診斷能力,尤其對學習機械振動訊號,文獻上已有相關的成功案例。 有基於此,本研究提出一種利用齒輪箱成品的振動訊號,並使用機械學習模式來學

習檢測齒輪箱內部螺旋傘齒輪,此方法可以代替傳統的目視齒印判讀方法,並不需拆卸組裝後的成品便可進行內部齒輪零件的裝配品質檢測。 在學習數據方面,本研究對不同模數及齒數的齒輪組,分析出裝配的位置誤差,並為車銑複合機用的BMT55及BMT65之2種不同規格的動力刀座,建立一螺旋傘齒輪資料庫用於模型學習訓練。為能夠找出符合所收集資料的最佳學習演算法,本研究測試了5種機械學習模型,分別為決策樹(Decision),LDA線性區別分析(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SVM向量、KNN近鄰演算法(k-Nearest Neighbor)及神經網路( Neural Net

work)。並以其各種準確度指標,挑選最合適的演算法。 測試結果以LDA線性區別分析的模型驗證的準確度100%及效能衡量指標F1 Score的分數100%,其測試結果最佳,也證實機械學習在螺旋傘齒輪的裝配誤差的診斷中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本文實驗成果可以提供現場人員組裝時的墊片尺寸調整參考,能夠減少人工反覆拆裝測試的工時、提升整體組裝效率也確保組裝後成品良率,並且能夠運用於不同的種類齒輪組裝運用,為業界提供一套方便的組裝品質測試系統。

機械制圖與設計簡明手冊

為了解決齒輪模數的問題,作者萬靜(主編) 這樣論述:

《機械製圖與設計簡明手冊》以簡明、實用、速查為宗旨。論述了現代機械設計過程中必須涉及的四項基本內容:機械製圖相關理論、標準、規範;常用設計資料資料;現代電腦輔助二維、三維設計軟體簡介與實例;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手冊精選最新機械製圖與設計規範和標準,簡明扼要,注重正誤對比、新舊標準對比。融合現代電腦輔助設計手段。通過案例說明機械設計的一般計算方法,方便讀者使用。 本手冊共分4篇。第1篇:機械製圖。機械製圖的基本標準,平面圖形畫法,機械圖樣畫法,標準要素和標準件的標記法,常用件的規定畫法,零件圖,裝配圖,焊接件的標記法,常用機構運動、機械傳動簡圖,展開圖。第2篇:機械設計常用資料。設計資料,常用

材料,極限與配合、幾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機械連接,軸承與密封,聯軸器與制動器,機械傳動,圓柱齒輪減速器,電動機。第3篇:電腦輔助設計軟體簡介。電腦輔助設計軟體AutoCAD簡介及應用實例,三維電腦輔助設計軟體Inventor簡介及應用實例。第4篇: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通過案例說明。 本手冊是機械工程技術人員必備的工具書,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進行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的參考資料,對繪圖員和描圖員也有較大參考價值。 前言 第1篇機械制圖 第1章機械制圖的基本標準 1.1圖紙幅面和格式 1.1.1圖紙幅面 1.1.2圖框格式 1.1.3標題欄 1.2比例 1.3字體 1

.4圖線 1.4.1常用圖線名稱、線型及應用示例 1.4.2圖線寬度 1.4.3圖線畫法5 第2章平面圖形畫法 2.1斜度和錐度 2.2平面圖形的線段分析與畫法 2.2.1平面圖形的線段分析 2.2.2平面圖形的畫法 2.3平面圖形的尺寸標注 第3章機械圖樣畫法 3.1視圖 3.1.1基本視圖 3.1.2向視圖 3.1.3局部視圖 3.1.4斜視圖 3.2剖視圖 3.2.1剖面符號 3.2.2剖視圖的種類及適用條件 3.2.3剖切平面的種類 3.2.4剖視圖的標注 3.3斷面圖 3.3.1移出斷面圖 3.3.2重合斷面圖 3.4其他表達方法 3.4.1局部放大圖 3.4.2規定畫法和簡化畫法

3.5第三角畫法簡介 第4章標準要素和標準件的表示法 4.1螺紋表示法 4.1.1螺紋的規定畫法 4.1.2螺紋的標記 4.2螺紋緊固件及其連接畫法 4.2.1螺紋緊固件 4.2.2螺紋緊固件的畫法 4.2.3螺紋緊固件連接畫法 4.3花鍵表示法 4.3.1矩形花鍵 4.3.2漸開線花鍵 4.4中心孔表示法 第5章常用件的規定畫法 5.1齒輪的規定畫法 5.2蝸桿、蝸輪的規定畫法 5.3彈簧的規定畫法 5.4滾動軸承的規定畫法 5.4.1基本規定 5.4.2簡化畫法 第6章零件圖 6.1零件的表達 6.1.1零件表達的要點 6.1.2典型零件的表達 6.1.3零件上傾斜表面的表達 6.2常見零

件的合理工藝結構 6.2.1鑄件的合理工藝結構 6.2.2零件機械加工的合理工藝結構 6.3零件圖的技術要求 6.3.1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結構 6.3.2極限與配合 6.3.3幾何公差 6.4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6.4.1尺寸標注的基本規則 6.4.2常見零件結構要素的尺寸標注 6.4.3零件尺寸標注的合理性要求 6.4.4尺寸標注常見錯誤及說明 第7章裝配圖 7.1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7.1.1規定畫法 7.1.2特殊畫法 7.2裝配圖的尺寸標注與技術要求 7.2.1裝配圖的尺寸標注 7.2.2裝配圖的技術要求 7.3裝配圖中零、部件序號編排及明細欄 7.3.1序號的編排方法 7.3.2明細欄 7

.4與裝配有關的構形設計 第8章焊接件的表示法 8.1焊縫接頭形式和圖示法 8.1.1焊縫接頭形式 8.1.2焊縫圖示法 8.2焊縫符號 8.3焊縫的尺寸符號及其標注示例 8.4焊縫畫法及標注舉例 第9章常用機構運動、機械傳動簡圖 9.1機構運動簡圖 9.2機械傳動簡圖 9.3機械零部件運動簡圖 第10章展開圖 10.1平面立體的展開 10.2可展曲面的展開 10.3不可展曲面的近似展開   第2篇機械設計常用資料 第11章設計資料 11.1標準代號 11.2常用資料 11.2.1常用材料的密度 11.2.2常用材料的彈性模量和泊松比 11.2.3常用材料的摩擦因數 11.2.4機械傳動和摩擦

副的效率 11.2.5各種傳動的傳動比推薦范圍 11.3一般零件的結構尺寸 11.3.1標準尺寸 11.3.2配合表面的倒角和倒圓 11.3.3砂輪越程槽 11.3.4軸環和軸肩尺寸 11.4鑄件的一般規范 11.4.1最小壁厚 11.4.2鑄造內圓角半徑 11.4.3鑄造外圓角半徑 11.4.4鑄造斜度 第12章常用材料 12.1鋼鐵材料 12.1.1鑄鐵 12.1.2鋼 12.2非鐵金屬 12.3非金屬材料 12.4型鋼和型材 12.4.1型鋼 12.4.2型材 第13章極限與配合、幾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13.1極限與配合 13.2幾何公差 13.3表面粗糙度 第14章機械連接 14.1螺

紋連接 14.1.1螺紋 14.1.2螺栓 14.1.3螺柱 14.1.4螺釘 14.1.5螺母 14.1.6墊圈 14.2螺紋零件的結構要素 14.3鍵連接 14.4銷連接 14.5軸端連接 第15章軸承與密封 15.1滑動軸承座 5.2滾動軸承 5.2.1滾動軸承代號 15.2.2常用滾動軸承 15.2.3滾動軸承座 15.3軸承蓋和套杯 15.4潤滑裝置和密封件 15.4.1潤滑裝置 15.4.2密封件 第16章聯軸器與制動器 16.1聯軸器 16.1.1常用聯軸器的性能、特點及應用 16.1.2聯軸器軸孔和連接形式及尺寸 16.1.3套筒聯軸器 16.1.4凸緣聯軸器 16.1.5彈性

套柱銷聯軸器 16.1.6彈性柱銷聯軸器 16.1.7十字軸式萬向聯軸器 16.2制動器 16.2.1常用制動器的特點和應用 16.2.2制動器的選擇 16.2.3鼓式制動器 16.2.4電磁制動器 第17章機械傳動 17.1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 17.1.1漸開線圓柱齒輪模數及幾何尺寸計算 17.1.2漸開線圓柱齒輪結構設計 17.1.3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 17.1.4齒輪副側隙及公法線長度 17.1.5圓柱齒輪零件圖 17.2錐齒輪傳動 17.2.1錐齒輪模數系列及各部分尺寸計算 17.2.2錐齒輪結構設計 17.2.3錐齒輪零件圖 17.3圓柱蝸桿傳動 17.3.1圓柱蝸桿模數、分度圓直徑

及基本幾何尺寸關系 17.3.2蝸桿、蝸輪結構設計 17.3.3蝸輪零件圖 17.4普通V帶傳動 17.4.1普通V帶 17.4.2普通V帶輪 17.4.3V帶輪零件圖 第18章圓柱齒輪減速器 18.1標記示例 18.2外形尺寸及裝配形式 18.3承載能力 18.4減速器的選用 第19章電動機 19.1Y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 19.2小功率異步電動機 19.3直流電動機   第3篇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簡介第 章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AutoCAD簡介及應用實例 20.1AutoCAD的工作界面和工具欄 20.1.1工作界面 20.1.2常用工具欄 20.2AutoCAD的常用命令 20.2.1常用繪圖

命令 20.2.2常用編輯命令 20.2.3常用顯示命令 20.2.4常用查詢命令 20.3尺寸標注 20.3.1尺寸標注樣式的設置 20.3.2常用尺寸標注 20.4圖層管理 20.4.1圖層的特性 20.4.2圖層操作 20.5繪圖實例 第21章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Inventor簡介及應用實例 21.1Inventor界面簡介 21.2Inventor草圖設計功能 21.2.1常用草圖繪圖功能 21.2.2常用草圖編輯功能 21.3Inventor實體零件設計功能及應用實例 21.3.1常用實體特征造型功能 21.3.2常用工作平面的創建 21.3.3常用工作軸的創建 21.4Inve

ntor裝配設計功能及應用實例   第4篇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通過案例說明 第22章球磨機設計案例 22.1設計綜述 22.1.1機械設計的基本原則 22.1.2機械設計常用理論與方法 22.1.3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 22.1.4機械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22.2傳動方案設計(以球磨機為案例) 22.2.1球磨機簡介及工作原理 22.2.2球磨機的設計內容 22.2.3球磨機的基本參數 22.2.4球磨機傳動方案設計 22.3電動機的選擇及運動參數計算 22.3.1電動機的選擇 22.3.2總傳動比計算及傳動比的分配 22.3.3傳動裝置運動參數的計算 22.4傳動零件的設計要點 22.4.1

V帶傳動設計 22.4.2齒輪傳動設計 22.4.3聯軸器的選擇 22.4.4減速器的選擇 22.5球磨機罐體部件的設計 22.5.1球磨罐體的設計 22.5.2支撐輥的設計計算 22.5.3輥輪軸的設計計算 22.6軸系設計 22.7鍵的選擇和強度校核 22.8螺栓緊固件的選擇和強度校核 22.9設計說明書的格式要求 22.10設計開啟門 22.11總體方案配置圖和參考裝配圖 22.12說明 參考文獻

建置具物聯網功能之自動化滴定器系統

為了解決齒輪模數的問題,作者程柏雄 這樣論述:

摘 要 IABSTRACT II誌謝 III目錄 IV表目錄 IX第一章 緒論 11-1 前言 11-2 研究目的與動機 11-3 市售滴定器比較 2第二章 系統架構 32-1 滴定器硬體架構 32-1-1動力傳輸結構 32-1-2進液出液結構 52-2系統架構 62-3開發工具介紹 82-3-1 SolidWorks介紹 82-3-2 HT-IDE3000介紹 92-3-4 Arduino IDE介紹 92-3-5 Microsoft Visual Studio介紹 102-4 微控制器介紹 112-4-1 HT66F70A介紹 112-4-2

ESP8266 Node MCU介紹 132-5硬體介紹 142-5-1 穩壓IC-LD1117AL-33A概述 142-5-2 馬達驅動IC-MX612概述 152-5-3 紅外線發射與接收概述 162-6 傳輸協定介紹 172-6-1 UART傳輸協定 172-6-2 MQTT傳輸協定 17第三章 系統流程 193-1 系統流程 193-2 滴定器架構設計流程 203-3 滴定器端控制軟體流程 213-4 資料傳輸軟體流程 233-5 MQTT傳輸及資料庫防火牆設定流程 24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264-1 滴定器實體 264-2 硬體電路 294-3 人

機介面展示 324-3-1 新增工作視窗 324-3-2 工作控制窗格 334-3-3 歷史資料查詢 334-4滴定器精準度測試 34第五章 結論 365-1 結論 365-2 未來展望 37參考文獻 38附錄一 40附錄二 41附錄三 42附錄四 43附錄五 44附錄六 45附錄七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