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里等於幾英尺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1英里等於幾英尺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蕾切爾•卡遜寫的 海洋三部曲(全三冊) 和雪兒.史翠德的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一千一百哩太平洋屋脊步道尋回的人生(電影書衣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一公里是幾公尺也說明:換算1 千米(公里英里… 一光年等於幾公里– 一光年等於幾多年1尺幾公分1米等於幾公尺一台尺幾公分15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北京理工大學 和臉譜所出版 。

最後網站轉換長度, 海里則補充:0 位數, 1 位數, 2 位數, 3 位數, 4 位數, 5 位數, 6 位數, 7 位數, 8 位數, 9 位數, 10 位數. 轉換. 1 海里. 等於. 1.15 mi. 公制 ... 0.38. 英里(mi). 1.15.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英里等於幾英尺,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海洋三部曲(全三冊)

為了解決1英里等於幾英尺的問題,作者(美)蕾切爾•卡遜 這樣論述:

《海洋三部曲——海風下》卡遜“海洋三部曲”的開篇之作。在這本著作中,她把書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寫海岸上的生物,“海洋邊緣”,一部分寫海洋,“海鷗的路”,另外一部分寫深淵,“河海之交”。每一部分,她都會記述某種動物:海鷗、鯖魚、鰻魚。三部分交織成為一副織錦,呈現出海洋及其互相依存的生物共同構成的生態圖景。但是,書的中心是海洋本身。   她巧妙地向我們介紹生態系統的結線,在這個系統裡每一個實體都是相互連接的,屬於一個整體的生命迴圈。一個生物的死亡,成就了另一個生物的生命,這是一個無盡的輪回。海風覆蓋了空氣、海洋以及陸地上的所有生命。這本書推出了一位新的作家,對自然世界有著新的看法。在隨後的幾部作品

裡(《環繞我們的海洋》、《海洋的邊緣》《寂靜的春天》),卡遜帶我們走上一段旅程,希望改變我們對於人類與自然世界關係的態度。 《海洋三部曲——環繞我們的海洋》卡遜“海洋三部曲”的巔峰之作。《環繞我們的海洋》講述了奇異而令人激動的海洋故事,追溯了在世界誕生的陣痛中海洋的發端,並且展示了從這咸水子宮中誕生的陸地上最早的低級生命形式,描述了上層海水中熱鬧的生命,被深深的海溝劈開又被巨大的山脈刺穿的冰冷、漆黑的原始深海,以及潮汐和洋流中巨大力量;描述了鮭魚遷徙、水母產卵的春季脈動,以及至今仍然躲過了人類所有的追捕的神秘生物。 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以上。在這奇特而有趣的書中,卡遜用她的深入海洋

30000英尺的觀察力和超出天際的大膽想像力,進行著描述和探索。這些文字湧動著生命,充滿了美感與奇異的色彩,無論以什麼標準來評定,都是一部史詩般的作品。 《海洋三部曲——海洋的邊緣》卡遜“海洋三部曲”壓軸之作。在書中,卡遜嘗試著按照將生命束縛於大地的那種本質統一性的角度,去講述海岸。在第一章中,回顧了一系列令她大為激動的地方,用自己的想法與感情拼湊成一片海洋的邊緣。在第二章裡面,引入了海洋之力的主旋律,對海岸生物進行著雕琢與定奪:海浪、洋流、潮汐,以及海水本身。第三、四、五章則是分別的闡述,關於岩石海岸、沙灘以及珊瑚礁的世界。 在這部作品當中,卡遜完全超越了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充滿了對生命

和生命過程的敬畏,把所有的生命形式都納入到了倫理關懷,建立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生態整體主義。 蕾切爾•卡遜(1907-1964) Rachel Louise Carson 卡遜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 1932年在霍普金斯大學獲動物學碩士學位。1936年,以水生生物學家之身份成為漁業管理局第二位受聘的女性。 1941 年,卡遜出版頭一部著作《海風下》(Under the Sea-Wind),描述海洋生物。1951年出版《環繞我們的海洋》(The Sea Around Us),連續86周榮登《紐約時報》雜誌熱銷書籍榜,獲得1952年美國國家圖書獎;並被改編成紀錄片電影,獲得奧斯卡獎

。1955年完成第三部著作《海 洋的邊緣》(The Edge of the Sea),又成為一本熱銷書,並且1956年再次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這三部著作組成了人們所熟知的“海洋三部曲”。 1962年,《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正式出版後,成為美國和全世界的熱銷書,被看作是全世界環境保護事業的開端。 《海洋三部曲——海風下》 序言   /  1 第 一 卷  海 洋 邊 緣   /  1 漲潮 / 3 春季遷徙 / 15 相約北極 / 26 夏末 / 43 風吹入海 / 51 第 二 卷  海 鷗 的 路   /  5 9 春日海洋裡的遷徙客 / 一

條鯖魚的誕生 / 66 浮游生物獵食者 / 73 海港 / 79 海上航道 / 89 海上小陽春 / 99 拉起圍網 / 109 第 三 卷   河 海 之 交   /   1 1 7 奔向大海 / 119 冬日庇護所 / 131 回歸 / 143 詞 匯 表   /   1 5 3 《海洋三部曲——環繞我們的海洋》 序言 / 1 第一卷 母親海洋 /  1 開闢鴻蒙 / 3 表層海水的模樣 / 19 歲月更迭 / 34 不見天日的海洋 / 44 隱秘之境 / 71 無盡的降雪 / 93 島嶼的誕生 / 103 古代海洋的樣子 / 121 第二卷 不安的海洋  / 135 風和水 / 1

37 行星流 / 161 潮汐漲落 / 182 第三卷  人與人周圍的海洋 / 201 全球恒溫器 / 203 來自咸水海洋的財富 / 225 環繞我們的海洋 / 239 《海洋三部曲——海洋的邊緣》 序言 / 1 第一章 邊緣世界 / 1 第二章 海岸生命的模式 / 10 第三章 岩石海岸 / 41 第四章 沙灘邊緣 / 128 第五章 珊瑚海岸 / 197 第六章 不朽的海洋 / 256 附錄:分類法 / 259 索引 / 289 致謝 / 299 寫《海風下》是為了讓讀者真實地感受到海洋和海洋中生命的故事,就像我在過去十年的經歷一樣。 寫這本書,更多的是因為我深

信海洋中的生命值得被人們知曉。站在海邊,體會潮漲潮落,感受鹽沼上浮動的薄霧,看著濱鳥沿著海浪線上下翻飛,數百萬年一直如此,看那年邁的鰻魚和年幼的西鯡一齊游向海洋,知曉萬物像地球上任何生命一樣近乎永恆。在人類最初來到海邊滿心驚奇地眺望大海之前,它們已經存在;年複一年,歷經千古,任憑人類王國興衰,它們仍在延續。 在構思這本書的時候,一開始我就面臨選定主角的問題。沒多久我就發現,沒有哪一種動物能夠遍佈我作品裡描述的廣闊的海域,無論是鳥類、魚類、哺乳動物,或是任何一種海洋裡的小型生物。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得到瞭解決,因為我意識到,不管我是否願意,海洋本身才是主角。海洋中從最小生物到最大生物的生死都被海

洋掌控的感覺會不可避免地貫穿書的每一頁內容。 《海風下》由一系列描述性敘述組成,這些描述依次展開,從海濱生物,到廣闊的海洋,再深入海底。讀者看這本書就好似在旁觀各種場景,幾乎不帶任何評論,因此一些解釋說明是必要的。 在第一卷(“海洋邊緣”)中,我記錄了北卡羅來納海岸一片區域裡的生命的故事。在那裡,燕麥草生長在起伏的沙丘上,鹽沼分佈廣闊,有輕輕的聲響,也有荒野海灘。我選擇春天作為故事的開始,那時黑剪嘴鷗正從南方飛回,西鯡正從海洋洄游到河流,濱鳥的春季遷徙正值高峰。看到一隻磯鷂在春日的海浪邊奔跑、探尋,等於看到在冒險旅程前夕的遷徙者。這畫面如此非凡,我用了一整章描寫生活在北極凍原的濱鳥的夏季冒

險。隨後,我們在夏末之時隨著鳥兒來到卡羅來納海峽區域,從鳥、魚、蝦以及其他水生生物的所有活動,看到四季變換。 第二卷(“海鷗的路”)與第一卷的時間相同,只是地點變成了無邊的海洋,在這裡,季節更替的形式有所不同。遠洋——距離陸地數英里外的地方,形態豐富,奇異美麗,幾乎不為人所知,只有少數幸運的人能得一窺。第二卷的故事主角是一位真正的海洋漫遊者——鯖魚,從它在廣闊的海洋表層水域誕生開始,到它幼年時在眾多浮游生物間歷經變遷,以及年輕時在新英格蘭海港的庇護下生活,直到它加入漫遊的鯖魚群,遭受著食魚鳥類、大型魚類和人類的攻擊。 第三卷(“河海之交”)寫到那緩緩傾斜的海床組成的大陸板塊的邊緣和大陸架,

陡然下傾的大陸坡,還有深海海淵。幸運的是有一種動物的生活遍佈以上所有地方,這在整個海洋和陸地的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這種生物就是鰻魚。想要描述這種特別生物的生活全貌,必須從那遙遠的濱海河流支流說起,鰻魚在那裡度過大部分成年時光,而後在秋季跟著它們產卵洄游的步伐向海洋進發。其他魚類會在秋天離開海港和海灣,一旦找到溫暖的水域可以過冬,它們就停了下來。但鰻魚會繼續前行,直到來到馬尾藻海附近的海淵中。它們在這裡繁衍、死去。每年春天,年幼的鰻魚會從這陌生的深海世界獨自回到濱海河流中。 為了瞭解海洋生物的感受,需要主動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暫時拋開許多屬於人類的觀念和時空標準。例如,如果你是一隻濱鳥或一條魚

,鐘錶或日曆衡量的時間毫無意義,光陰交替,潮漲潮落,才會指示何時進食,何時禁食,何時有敵人窺伺,何時相對安全。我們無法看到海洋生物的全貌,無法讓自己感同身受,除非我們改變自己的思維。 但是,如果要讓一條魚、一隻蝦、一隻櫛水母或是一隻鳥看起來更加真實,我們也需要用到一些人類行為作類比。因而,我在文中會有意使用一些表達方式,而這些詞語在正式的科學文本中不被接受。我曾提到一條魚兒“害怕”它的敵人,並非因為我認為魚兒像我們一樣能感知恐懼,而是因為它的表現像受了驚嚇。對於魚類而言,這種反應主要是生理的;對我們來說,則主要是心理的。但是,為了魚類的行為更易於被我們理解,就必須用到專門描述人類心理狀態的詞

語。 在選用動物名稱方面,我會盡可能地使用動物所處屬種的學名。如果有的名字太過嚇人,我會用描述它們外觀的詞語作為替代。而在命名一些北極動物時,我使用了它們在愛斯基摩語中的名字。 本書的末尾附有一個詞彙表,介紹了那些鮮為人知的海洋動植物,抑或讓讀者重溫那些已經認識的動植物。 沒有任何一個人,即使在較長的一生,可以體驗並熟悉海洋以及海洋生物的各個階段。作為對我個人經驗的補充,我從豐富的科學和半通俗文獻中選取大量基本信息,通過我的演繹將它們融入故事當中。將我參考過的所有資料羅列出來是不可能的,不過可以列出一些影響較大的作品:亞瑟·克利夫蘭·本特(ArthurClevelandBent)的13冊

記述北美鳥類的傑作;亨利·比奇洛(HenryBigelow)的《緬因灣的魚》(FishesoftheGulfofMaine)、《緬因灣的浮游生物》(PlanktonoftheGulfofMaine)以及他刊登在科學期刊上的多篇探索從緬因灣(theGulfofMame)到哈特拉斯角(CapeHatteras)之間濱海水域的學術論文;約翰內斯·施密特(JohannesSchmidt)那篇偉大的研究鰻魚生活的論文;喬治·薩頓(GeorgeSutton)的《南安普敦島探險》(ExplorationofSouthamptonIsland);塞特(O.E.Sette)未發表的關於鯖魚生活的手稿;以及約翰·

默里爵士(SirJohanMurray)和約翰·約爾特(JohanHjort)所著的海洋學聖經《海洋深處》(TheDepthsoftheOcean)。除了這些書面素材之外,與那些對海洋生命有豐富經驗的人們交流也令我受益匪淺,他們與我分享了許多知識。   在這些人中,我首先要提的是埃爾默·希金斯(ElmerHiggins),如果沒有他的興趣、鼓勵和幫助,這本書永遠無法完成。其他耐心解答我的問題或提供幫助的人還有羅伯特·內斯比特(RobertA.Nesbit)、威廉·內維爾(WiilliamC.Neville)、約翰·皮爾森(JohnC.Pearson)以及愛德華·貝利(EdwardBailey)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一千一百哩太平洋屋脊步道尋回的人生(電影書衣版)

為了解決1英里等於幾英尺的問題,作者雪兒.史翠德 這樣論述:

走進世界的荒境,走出人生的荒蕪。   改編電影於2015年初上映 由金獎影后瑞絲‧薇斯朋主演、《失戀排行榜》、《非關男孩》尼克‧宏比編劇 各界媒體預測瑞絲薇斯朋將以此片再度奪得奧斯卡影后   什麼是勇敢?   坦然面對心碎是一種勇敢;接受一無所有是一種勇敢;   在絕望中堅持到底是一種勇敢;決定原諒自己是一種勇敢……   而真正巨大的勇敢是--正對著恐懼,瞪視它。   在太平洋屋脊步道上,我別無選擇,   這是一趟喚醒自己的旅程,一旦放棄,也等於放棄了自己。   一本徒步旅行的著作要讓《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瑞絲.薇絲朋(Reese Withe

rspoon)同時極力大推,實在少見。   雪兒.史翠德這本《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寫的不僅僅是一段旅程的記事:   「那年夏天到太平洋屋脊步道徒步旅行,我學到的是,選項是那麼少,卻常常被迫選到最不想做的事,而且沒有逃避或拒絕接受的機會。那天,當我緊貼著灌木叢包紮著鮮血淋漓的手指,同時因為周遭可能隨時出現長角牛而戰戰兢兢時,我只能在『可能會碰上牛的回程』與『可能會碰上牛的去程』之間做出選擇。   於是我繼續往前走。……      迂迴複雜的人生竟然可以變得這麼簡單純粹,讓我驚奇萬分。我漸漸領悟,即使在步道上的這段日子,沒有把時間都花在思索生命的悲傷、不幸與失敗,又有什麼關係呢?」   

六歲,生父從生命裡缺席;二十二歲,母親過世,姐姐和弟弟因悲痛漸行漸遠。雪兒.史翠德在傷痛的占據下,沉淪在毒品與一大堆男人中,婚姻緊接著破裂。四年後,她一無所有,做了最衝動的決定:徒步走太平洋屋脊步道,開始人生的許多「第一次」。啟程前往一個一直知道它在那裡,卻從未造訪過的世界,背著自己連提高一公分都沒辦法的超大背包,她懷抱的只是一個希望--期盼一切變得不一樣。這樣的渴望如同漫漫荒野。   沿途戰勝了響尾蛇、黑熊、酷熱氣候與破紀錄的大雪封山,也坦然接受步道上的美麗與孤獨。本書具備了充滿張力且特色獨具的文筆、溫暖動人又幽默詼諧的風格,更鮮明生動地表現出一個年輕女子排除萬難、往前挺進時所經歷的恐懼與

快樂。一千一百哩的路程一層一層剝開史翠德的痛處,最終也療癒了她的傷口。   出書後歐普拉在節目中訪問雪兒:   歐普拉:「這趟徒步之行教了妳什麼?」   雪兒.史翠德:「『接受』。我必須接受時數的事實、哩數的事實、夏天的事實、人生的事實……一遍又一遍。我發現一旦接受所有的難題,其他所有的事就會跟著退讓幾分。每踏出一步,就會引領我踏出下一步,下一個真相也跟著自己揭開。我們全都會受苦、我們全都會心碎、我們全都會有難題,它們是人生的一部分。光是體會到這項事實,對我就意義深遠。」   人需要的不是「逃避的出口」,而是「面對的入口」。 【得獎記錄】   .《紐約時報》、《時人》、《華盛頓郵報》

、《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強力推薦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2012年最佳讀物   .亞馬遜書店2012年編輯選書自傳類第一名   .歐普拉俱樂部(Oprah's Book Club 2.0)2012年6月選書   .美國獨立書商聯盟(IndieBound)2012年4月首選書   .美國邦諾書店「發現新人」(Discover Great New Writers)2012年假期選書 【各界好評盛讚】   「讀了雪兒‧史翠德這本書,我非常喜歡,喜歡到很想從山頂上、網路上極力高呼,讓全世界都知道這本書。我真的愛死這本書了,愛到很想多談談這本書的內容。」

──歐普拉(Oprah Winfrey),美國媒體女王   「這是一本充滿魅力與喚人情感的書。它寫的是失去,包括失去家庭、金錢、母親和夥伴,然後在叢林野地中獨自尋回真我的故事。我強力推薦大家要來讀這個令人驚嘆的故事,看一個女人如何在旅程中找到自我。」──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美國知名女演員     「本書的筆觸精闢、充滿魅力,寫出了憤怒、勇敢、悲傷、自覺、救贖與原始自然。我想它注定讓許多人,而且無論是男人和女人都會愛上它好一陣子。」──尼克‧宏比(Nick Hornby),美國知名作家   「精彩……扣人心弦……一段令人讚嘆的冒險故事,當中蘊藏了對悲傷和生存本

質的深省……這是文學和人性的成功大作。」──丹妮‧夏彼洛(Dani Shapiro),《紐約時報》書評家   「感性、激勵人心……懾人又有趣……史翠德難得的文采猶如釘在箱子上的釘子嵌入人心。」──都威特‧葛德納(Dwight Garner),《紐約時報》書評家   「一針見血、力道強勁……史翠德在字裡行間展現出用字的精煉與詩意,她擁有每一位作家渴望的天賦。」──《華盛頓郵報》   「從人生的崩解,到拼湊回人生的旅程,本書的描述相當生動、感人又激勵人心。」──《華爾街日報》   「史翠德的文字實在太生動敏銳和迷人了,會讓你感受到沙漠的熾熱、高山的嚴寒,還有一個女人為了找到路與自我所展現出

的魄力……她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勇敢。」──《時人》雜誌 作者簡介 雪兒.史翠德Cheryl Strayed    小說家和散文家,她的第一本小說《火炬》(Torch)在二○○六年出版,並進入大湖圖書獎(Great Lakes Book Award)的決賽,而且由俄瑞岡州居民評選為西北太平洋地區作家年度十大圖書之一。她的文章曾刊登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散文作品也兩次被 選入美國最佳散文集。她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擁有雪城大學小說寫作碩士。她是婦女文學藝術組織薇達(VIDA)的創始成員,並擔任其董事會。她目前與 丈夫和兩個孩子居住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 譯者簡介 賈可笛

  二○一○年畢業於台大心理系。曾任研究助理、醫美公司文案、專利翻譯等。現為自由譯者。台灣與英國都是我的故鄉,文字、旅遊、美食是我的陽光空氣水。我愛文字;閱讀、寫作和翻譯型塑了我的樣貌,是我的熱情與我的歸宿。 序曲 第一部 人在萬物中   1 找到落腳處   2 我和我分手   3 駝著背前進 第二部 走在群山裡   4 太平洋屋脊步道   5 長角牛襲擊   6 兩個方向都有牛   7 林中唯一的女孩 第三部 幾里內的光   8 鴉科學信或不信   9 滯留原地的探險  10 再會,光之嶺 第四部 放自己自由  11 我不是我  12 如此遙遠  1

3 積樹成林  14 荒野之歌 第五部 如雨下之箱  15 雨聲箱  16 馬札馬火山  17 拔腿狂奔  18 步道女王  19 共語之夢 序曲大樹拔地參天,站在位於北加州的一座懸崖峭壁上,我的人比這些樹還要高。剛脫下登山靴子,左腳那隻卻掉進樹林裡了──先是我那巨大登山背包翻倒了它,瞬間彈飛空中;通過碎石步道,飛掠而下,只見靴子在腳下幾英尺處一顆露出地表的岩石上彈跳,就此消失在綠色篷幕中,要撿回來已不可能了。我驚愕地倒抽了一口氣。儘管截至目前,我已在野外生活了三十八天,這時間長得足以讓我明白任何事情都可能會發生;儘管如此卻不代表當事情真的發生時,我不會感到吃驚。總之,我的靴子

已離開我了,確確實實地離我而去。我本能地伸手抓起另一隻靴子,像抱嬰兒般牢牢地將它壓在我的胸口——雖然,這個行為根本不具意義。當一雙靴子少了一隻,剩下一隻算什麼呢?它什麼也不是、毫無用處、注定一輩子是個孤兒。對它,我不留一絲的憐憫。它只不過是一隻棕色皮製的 Raichle 牌登山靴,龐大而笨重,有著紅色鞋帶和銀色金屬釦件。我高高舉起剩下的那隻靴子,用盡全身的力氣扔下懸崖,看著它落入蒼翠繁茂的林木間,看著它永遠地離開我的生命。我孑然一身,打著赤腳。我二十六歲,是個孤兒,是「活生生的流浪者」——這是數週前,我跟一個陌生人說我的名字,告訴他我與這個世界有多麼疏離,他對我所下的評語。六歲,生父就從我的生

命裡缺席;二十二歲,母親過世。隨著她的死亡,繼父就從我曾經視如親父,漸漸變成一個偶然間認識的人。我的兩個手足因悲痛漸行漸遠,為了維繫這個家,我所付出的努力也全都付諸流水,最後,連我也放棄了,像他們一樣,轉身離去。在朝著懸崖丟下靴子之前,有好幾年時間,我也越過底線,將自己擲入失控脫序的深谷中。我曾憤怒地到處遊蕩、徘徊、自怨自艾,從明尼蘇達到紐約,再到俄勒岡,橫跨整個美國西部——直到最後,一九九五年夏天,我赤著腳,發現:我以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毫無羈絆,事實上深陷其中,注定與它命運交纏。這是一個我一直知道它在那裡,卻從未造訪過的世界。一個當我悲傷、困惑;在恐懼與希望中會蹣跚前往的世界。一個能讓我成為

女人,而且是那種我知道我可以轉變的女人;同時也能讓我變回小女孩的世界,一個量起來有兩英尺寬、兩千六百六十三英里長的世界。這個世界有個名字──「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 PCT)。七個月前,我第一次聽見它的名字。當時我住在明尼亞波里斯市(Minneapolis),整天抑鬱又絕望,與一個我依然深愛的男人處於離婚邊緣。當我在戶外生活用品店裡排隊,等著為我的可摺疊鏟子付帳時,在身旁的貨架上看到了一本書:《太平洋屋脊步道首篇:加州》。我拿起它,翻到背面,閱讀著封底上的文字:太平洋屋脊步道,一條連綿的荒野步道,從加州的墨西哥邊境,沿著九座山脈(拉古納山〔Laguna〕、聖

加西圖山〔San Jacinto〕、聖伯納迪諾山〔San Bernardino〕、聖蓋博山〔San Gabriel〕、列夫雷山〔Liebre〕、德哈查比山〔Tehachapi〕、內華達山〔Sierra Nevada〕、克拉馬斯山〔Klamath〕、喀斯喀特山脈〔Cascades〕)的山脊,一直延伸至加拿大邊境。這條路線的直線距離大約是一千英里,但步道本身的長度卻超過兩倍。太平洋屋脊步道橫貫加州、俄勒岡、華盛頓的全長,途經國家公園、荒野地區,也穿過聯邦、部落和私人擁有的土地;還跨過沙漠、山脈、雨林,穿越河流與公路。我把書翻回封面,凝視著封面上那座被岩石峭壁包圍,滿是礫石的湖泊,以及背景的蔚藍天空

。我把書放回架上,付了鏟子的錢,然後離開了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