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政治立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PTT 政治立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沃草烙哲學作者群寫的 現代草民哲學讀本:日常隨時烙哲學,用思考通樂人生 和艾倫.狄波頓的 新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我變中共同路人】Ptt神祕ID現身說法「有人說我立場不是偏綠 ...也說明:今年7月,國防安全院發布一份研究報告:《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版COVID-19疫情輿論分析》。政策分析員蔡榮峰與資策會助理工程師陳詠君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究竟 和先覺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 俞振華所指導 陳脩文的 台灣高中生的政治功效意識 (2020),提出PTT 政治立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政治社會化、政治功效意識、政治態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馮建三所指導 張依萍的 公民募資在台灣,2012-2019年:從文本分析看動員策略 (2020),提出因為有 群眾募資、公民募資、政治參與、政治消費、連結式行動的重點而找出了 PTT 政治立場的解答。

最後網站謝金河政治立場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則補充:關於「謝金河政治立場」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今周刊政治立場-2021-04-15 | 動漫二維世界2021年4月15日· 雜誌訂閱ptt · 天下雜誌工作ptt · 天下雜誌ptt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TT 政治立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現代草民哲學讀本:日常隨時烙哲學,用思考通樂人生

為了解決PTT 政治立場的問題,作者沃草烙哲學作者群 這樣論述:

亞洲第一!監督政府的獨立網路平臺「沃草」出品。 臥虎藏龍!不同作者觀點,哲普教育無障礙。 哲學有用!不懂思考,就等著接受糟糕的決策。 歡迎踢館!要讀更要反思,活化大腦並面對現實。   是時候,讓哲學出馬了!   踏入烙哲學交誼廳,來趟哲學思維的旅程,   引出你的想法,創造更美好的對話。   在民主社會裡,和政治立場不同的人互相討論社會議題,是免不了的事情。   遺憾的是,我們在進入臉書時代之前,並沒有做太多準備。   忽然發現社會裡竟然有那麼多政治立場令人髮指、那麼多跟我不一樣的人,讓我們都嚇壞了。   我們發明了很多詞彙,例如同溫層、取暖,對討論的幫助卻似乎很有限。   

一旦面對真正的對手,我們依然容易陷入跳針和鬼打牆的輪迴,直到有人放棄對話或者被封鎖。   這些情況令人洩氣,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很爛。   因為我們其實一直沒有受過民主社會公民應有的專業訓練,   國民教育並沒有教我們怎麼跟立場不同的人對話,怎麼有耐心地抽絲剝繭理解雙方立場。   這個時候,我們想,哲學該出馬了。   在臺灣,有一群念哲學的人想要動手讓這個願景更容易實現。   他們發想有趣的議題、研究清楚的表達方式、鑽研引人入勝的寫法,希望能把哲學寫得讓身負一天工作疲倦的現代人也讀得下去。   你手上的這本書,就是這些人努力的成果。   我建議你在讀的時候,隨時對文章進行最全面的質疑和反思。

  自己實地去想,體會哲學的樂趣。   ─朱家安(沃草「公民學院」主編)   我們邀請你,對人生提出最全面的質疑   價值:撒個謊並非總是錯?做好不做滿,可以客訴嗎?   生活:上班很苦真有法解?人生就是要鑽牛角尖,不然要幹嘛?   政治:誰說文明就要禮貌?不滿意這個政府,可以退貨嗎?   性別:支持同婚可穿褲子?你真的有想過護家盟在想什麼嗎?   自己:你怎麼知道你是誰?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是一樣的人嗎?   藝術:福祿猴的美你不懂?看不懂的藝術,難道就是最美的? 各界推薦   哲學之於其他學科,如同智慧之於知識,擁有知識不等於懂得如何思考,思考是質疑和改變的必要基石。哲學教人質疑,

它是非功利性的,試圖解決表面看來無用卻直指真相的問題。我們要如何知道哲學的重要性、它又要如何運用於實際生活中,在這個公民覺醒熱潮與庶民小確幸持續噴發的時代,著筆於多面向的本書能提供一個由淺入深、多管齊下的學習路徑,指引對每位邁出思考第一步的讀者開始對真理的探索之路。---- 囧星人(網路影評與說書節目製作人)   在過去幾年,「烙哲學」集結了許多年輕的哲學家,以嚴謹的哲學論理,一一拆解看似複雜難解的議題。他們證明了,哲學不僅可以內省,也可以很公共,哲學不僅是追求幸福的智慧,也是一套讓我們遊走叢林社會的可靠工具。---- 吳豐維(臺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臺灣社會有哲學貧弱症。現

在有一群年輕哲學人要來改變這個現象了。從生活上各個角度切入,以輕鬆的語言談論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問題。這本書會讓你覺得哲學不遙遠,讓你不費力氣習得哲學對話的習慣。----洪裕宏(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本書有三個部分非常值得特別點出來。第一,它的現時性。書中有非常多的內容,針對剛發生不久的社會議題進行分析,讓讀者可以感受到哲學論述的活用與論理。第二,本書列舉的思考問題。在每篇文章的最後,都有作者列舉的問題,讓讀者在意猶未盡的心境下,可以嘗試地針對這些問題過一過哲學癮。第三,本書的寬廣性。本書所有的文章,不但文筆清晰又流暢,還牽涉廣泛的哲學內容,其中還擴及傳統中國經典的詮釋與分析。這

是我在閱讀本書中,最為驚艷的收穫。----苑舉正(臺大哲學系教授)   思想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本質性的特徵;而會思考的人,終將無法逃避人類理性向自己提出來的哲學問題――逃避固然可恥,也沒有用;烙哲學不但好玩,更有大用。愛好智慧的朋友們,全神貫注的上吧!---- 張旺山(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無論從時事議題融以哲學討論,或是以思想實驗帶出哲學的思考模式,作為非本科出身的一介草民如我,本書的閱讀門檻不若想像中高,反而相當接近生活,並在關鍵的議題上,更適時地以哲學回應了社會。如能透過哲學向外解析世界,向內認識自我,並進一步形塑自己的世界觀;或許,這比找出一個終極答案來得更有意義。-

---許伯崧(UDN鳴人堂主編)   臺灣的教育,在哲學思考這塊一直是欠缺的。從小到大,很少有機會被訓練做嚴謹的思考。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開始出現不同價值的衝突;惟有靠嚴謹的思考、抉擇,個人才能脫離迷思,社會才能進步。哲學沒有答案,而是一個提問與解答的過程,本書藉由價值、生活、政治、性別、自己、藝術六個面向循序漸進,從不斷的對話中抽絲剝繭尋找可能的答案。這能幫我們更了解自己,也發現哲學並沒想像中那麼難。腦子是個好東西,能用來思考真棒!----葉丙成(臺大電機系教授)   哲學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同時呈現許多對立衝突的觀點,看它們捉對廝殺,將對方的論據一一擊破,看看最後還剩下什麼。也許有的人

學哲學是為了得到真理,鞏固自己的信念;但我學哲學的目的正好相反:我喜歡用哲學來摧毀我自己的信念,享受不斷被打臉的快感。台灣社會這幾年來已經進入「新百家爭鳴時代」,對於女權、同婚、政治等議題,隨處都可以開新戰場。現在真正需要的,是深化各方觀點,然後進行深入對話,才能明白爭執的關鍵何在。雖然這本書不一定討論了你所關心的議題(例如女權就沒有提及),但我們還是可以學習讓不同立場深入對話的技巧。   用輕鬆的筆調來介紹哲學,已經不稀奇了;現在市面上缺乏的是一本能夠呈現各方對立觀點,深入對話,並從中學習思辨能力的書。而《現代草民哲學讀本》就是這樣一本書。推薦給厭世的你。----厭世哲學家   林祖儀(

PTT粉絲團主編)   林從一(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沈清楷(哲學星期五發起人)   黃益中(熱血公民教師)   謝世民(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專業草民聯合推薦  

PTT 政治立場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FB搜尋 - 飆捍 按讚搶先看 獲取最新消息
惡名昭彰 - 官方網站 : https://goo.gl/MDtj8Z
20181122 直播精華
飆捍粉絲團:https://goo.gl/urXSnz
成吉思汗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magym.tw/
#館長官方頻道 #柯文哲 #台北市長 #市長候選人 #館長成吉思汗 #館長 #館長金剛 #飆捍 #選舉 #辯論會 #台北辯論 #辯論 #柯P #學姊 #怪怪的 #春艷

台灣高中生的政治功效意識

為了解決PTT 政治立場的問題,作者陳脩文 這樣論述:

台灣近幾年的政治事件都有青少年的身影,例如太陽花學運、課綱微調、同性婚姻議題等等,顯見青少年對於國家的未來有一定的想像,並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此時台灣的整體社會環境並沒有給予青少年足夠的空間與條件,讓青少年能夠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目前台灣在「青少年參政」這件事情上面會遇到幾個問題,一方面是社會上普遍認為青少年不夠成熟,無法做出合理的決定;另一方面是法律的不足,我國投票年齡為20歲,是所有民主國家中限制最高的,某種程度而言造成青少年無法透過投票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本研究希望了解青少年的政治社會化經驗,了解現階段的高中生對治治議題有什麼想法,以及產生什麼行動。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透過訪談12

位高中生,來了解他們與家庭、學校、同儕之間的政治互動,以及從「18歲公民權」這個議題,來觀察學生對於參與政治的想法,以及自己對於台灣政治的期許。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期待「理性」的對話,若父母親與自身的政治立場相同,會與父母親進行政治議題的討論,反之,若立場不同,可能會選擇「冷處理」。再來,不同的學校在政治議題上採取不同的立場,導致學生在看待政治事務上會出現落差,立場較積極的學校,學生的態度也較為積極,而立場較為保守的學校,學生也會盡量避免觸碰較為敏感的議題。最後,所有受訪者都展現積極的「內在政治功效意識」,認為投票的確可以改變社會,但受訪者同時也擔心身邊的同學是否足夠成熟,能夠決定公共事務。

新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

為了解決PTT 政治立場的問題,作者艾倫.狄波頓 這樣論述:

  地球上幾乎沒有一個角落能夠避開新聞的不斷轟炸, 新聞的喧鬧紛亂已經滲入了最深的自我當中, 但很少有人引導我們思考新聞的影響力: 新聞不但左右了我們對現實的觀感,也形塑了我們的心靈狀態!   本書乃是一項習作,   試圖把「看新聞」這種隨處可見而且眾所熟悉的習慣,   呈現為一種充滿古怪與危險色彩的活動。   而你,每天都參與其中……   一場飢荒、一座遭到洪水淹沒的城鎮、一個逍遙法外的連續殺人狂、   一個政府的垮台、一位經濟學家對於明年經濟情勢的預測;   這類外在的騷動,正是我們獲致內心平靜所可能需要的東西。   當新聞支配了我們的日常,宛若另類的宗教信仰,我們需要有人幫助

我們因應新聞所造成的影響:包括心中因此出現的羨嫉與恐慌、激動與挫折,以及新聞不斷向我們灌輸,但偶爾不免懷疑自己如果不知道是否會比較好的種種事物。   英倫天才狄波頓由此出發,解析20種典型的新聞報導,用他的生花妙筆與透徹觀察,引導我們產生適切的觀點,使我們體認到──與新聞報導的暗示恰恰相反──其實沒有什麼事情真正算得上是完全新奇、值得訝異,或者恐怖至極。   ◎關於新聞:新聞是政治與社會現實的主要創造者。正如革命人士所深知的,你如果想要改變一個國家的心態,該去的地方絕對不是畫廊、教育部或名小說家的家裡,而是應該把坦克直接開到國家的神經中樞:新聞總部。在已開發經濟體中,新聞的權勢至少相當於以

前的宗教信仰。新聞截稿時間與禱告時間的疊合程度高得令人難以置信:晨禱成了晨間新聞,晚禱則是晚間新聞。   ◎關於新聞的政治性:我們閱聽新聞的時間愈長,愈可能對兩種情緒深感熟悉——也就是恐懼和憤怒。藉著煽起我們的恐懼,新聞殘忍地利用了我們不善於以適切觀點看待事物的弱點。就其本質而言,新聞當然需要觀眾經常感到焦慮、恐懼以及煩惱——但我們卻負有另一項更大的責任,必須努力保持堅毅的韌性。   ◎關於留言區:線上新聞報導附設的留言區,揭露了一般大眾心中存在著一股從來沒有人想像得到的強烈怒火。在這些憤怒背後,我們可以感受到一股令人感動的信念,認為這世界的任何問題基本上都可以解決,只是沒有受到迅速或果斷

的處理,而且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的統治者都是惡棍和白痴——每天都有新的證據能夠證明這一點。   ◎關於犯罪新聞:我們距離災難都只有一線之隔,其他人犯下的罪行並非跟你毫無牽連。這輩子不曾留下犯罪記錄,有一大部分是運氣與良好境遇造成,不足以證明你的性情高潔不可敗壞。   ◎關於八卦新聞:民主的進程包括對於尊嚴與敬重的需求。社會若是習於貶抑其中絕大多數的成員,會對成功獲致名氣的少數人爆發極度尖酸、惡毒而且彷彿具有分裂性人格的抨擊,要化解就必須採取廣泛散布高格調的關注。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何榮幸(《天下雜誌》總主筆)   周偉航(大學教師,筆名人渣文本)   南方朔(評

論家)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張鐵志(《號外》雜誌總編輯兼《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總主筆)   陳玉慧(作家,曾任《聯合報》駐歐特派員)   戴然 (新聞人、知名講師)   (以上按照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英倫才子展示了一場華麗而銳利的媒體識讀教育,為讀者示範如何洞見新聞的本質,而不會迷失在新聞的表象中。 ──《天下雜誌》總主筆何榮幸 作者簡介 艾倫.狄波頓 Alain de Botton   英國最具特色的才子作家、哲學家、製作人。   1969年生於瑞士蘇黎世,在瑞士和英國兩地受教育。通曉法文、德文、拉丁文及英文。現居倫敦。   18歲入劍橋大學歷史系。23歲發表處女

作小說《我談的那場戀愛》大放異彩,暢銷200萬冊;25歲入圍法國費米娜獎;27歲完成驚世之作《擁抱似水年華》;31歲出版《哲學的慰藉》,以古老的歐洲智慧為現代人療傷;33歲帶著滿腹詩書踏上大千世界的旅程,開講《旅行的藝術》;37歲用哲學、美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讓《幸福建築》顛覆我們對建築的既定看法,並提出「生活建築」(Living Architecture)計畫,邀請世界知名建築師參與設計,為大眾帶來現代建築的獨特體驗。2009年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任命為榮譽院士。2011年獲選為英國皇家文學學會院士。   狄波頓在作品中探討現代生活的各種面向,並多次參與BBC等媒體的紀錄片拍攝,以極富風格的

精采創作,向大眾指出哲學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近年更參與創辦「人生學校」(www.theschooloflife.com),實踐他理想中的大學:以文化的功能協助一般人得到生活的方向感與人生智慧。   狄波頓才氣橫溢,文章智趣兼備,不僅風靡英倫,全球各國更爭相出版他的作品,目前已有二十多國語言的譯本。書評人康納立(Cressida Connolly)讚嘆狄波頓是「英國文壇的奇葩」,葛雷茲布魯克(Philip Glazebrook)則認為:「這種奇才作家,恐怕連掃帚的傳記都寫得出來,而且這柄掃帚在他筆下絕對是活靈活現的。」知名旅行作家莫里斯(Jan Morris)更說:「我真懷疑狄波頓這

輩子有沒有寫過一句乏味的句子。」   狄波頓在推出本書的同時,也策劃了新聞網站「哲學家郵報」(www.philosophersmail.com/‎),以英國小報《每日郵報》網站的模式來運作,並由「人生學校」的哲學學者們執筆,探究政治時事和名人八卦背後的哲學涵義。   個人網頁:www.alaindebotton.com   狄波頓作品:《哲學的慰藉》《我談的那場戀愛》《愛上浪漫》《吻了再說》《擁抱似水年華》《旅行的藝術》《我愛身分地位》《幸福建築》《機場裡的小旅行》《工作!工作!》《宗教的慰藉》《無聊的魅力》。 譯者簡介 陳信宏   專職譯者,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

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並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先覺出版)入圍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譯作包括《我愛身分地位》《宗教的慰藉》《如何思考性這件事》《如何不為錢煩惱》《無聊的魅力》(先覺出版)等。 前言 政治 乏味與困惑 些微的希望 恐懼和憤怒 壞蛋與弊端 既成觀念 國際新聞 資訊和想像 細節 攝影 經濟 廣義貨幣供給與烏托邦 投資人新聞 名人 仰慕 嫉妒 成名的渴望 名氣造成的傷害 災難 悲劇 意外 自然 健康新聞 消費 飲食、旅遊、科技…… 文化 結語 個人化 關注內心需求 推薦序  富有哲學和人文關懷厚度的佳作  南方朔         新

聞解讀完  黃哲斌         我們需要好新聞  陳玉慧         我們還能期待怎麼樣的媒體?  張鐵志         大眾應該如何閱讀媒體?  周偉航(人渣文本) 推薦序   富有哲學和人文關懷厚度的佳作 南方朔(作者為評論家)   現在是新聞已成為新宗教的時代。人們無日無夜都被大量的新聞訊息轟炸著。雖然有這麼多新聞,而真正「重要而有意義」的(significant)可能只占了很少的比重,但那些不重要的新聞卻也非毫無意義,它們合理化了我們的無聊、媚俗、對世事的漠不關心,也合理化了人們的偏見和歧視。更嚴重的是,新聞大體上是以一種扁平的方式呈現這個世界的實體,它會壓縮掉人們的

智性與感性縱深。因此,新聞呈現出的世界看起來很熱鬧多姿,但卻貧瘠荒涼,人的惡質一面反而被發揚,積極向上的一面則受到壓抑。   以前,當神權定於一尊的時代,就是人們對人權展開反省批判的時候。當君權定於一尊的時代,也就是人們反省君權的開始。現在是新聞左右了人們的認知與判斷的時代,當然也到了人們反省新聞的時候。據我所知,近年來有些反省力較強的國家,從小學高年級開始,就會開設新聞解讀的課程,在我的想像裡,學識太低時解讀新聞,可能無法將它拉高到哲學的層次,但一定可以透過青少年沒有偏見的聯想而發現到,原來許多的新聞只不過是在作秀,許多八卦新聞純屬無聊,許多新聞換了一種寫法就會完全不一樣。   關於青少

年解讀新聞,我想到一個自己經歷過的故事。我的小孩在念小學高年級時,有一次看警匪片,他突然笑了起來,並口出驚人之語。他說警匪片的好人其實比較壞,而壞人比較好,因為警匪片裡的好人殺人,都是拿起槍來就亂殺,而壞人抓到了好人,都會講一堆話,不把好人一下子就殺死,所以好人比較壞。由我自己的經驗即可看出青少年看事情,童言童語裡的確有他們的直觀,如果由他們解讀新聞,一定能看出不一樣的東西。     由於受到某些進步國家的啟發,很早以前我即主張,台灣的教育體制也應該開設新聞解讀的課程,這種課程開得太早,可能有難度,但到了大學,學生的綜合智力已逐漸成長,而且大學裡的哲學、文學或其他專業學科的師資已較多,對各種

新聞從事批判性反思,應當有了較好的條件。英國當代主要知識分子及人文主義作家艾倫•狄波頓的新書《新聞的騷動》,相信即是大學新聞解讀的極好入門導讀課本。   長期以來,我們都相信新聞也是資訊,透過新聞報導,人們接收到各種資訊,對世界發生的事才會省知,因此在大眾新聞的時代,人們的知情權始可得到滿足。因此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新聞自由」都是每個國家爭取的目標。人們相信新聞和訊息如果沒有被少數人壟斷,而是可以自由流通,則自由民主就會有保障。縱使到了今日,許多不民主國家還是在管制新聞自由,什麼新聞能報,什麼新聞不能報,都由政府決定。控制新聞是控制政治的前提。   但有了新聞自由後,國

家和社會就真的越來越好嗎?根據當代媒體理論的研究,人們已發現,在一個自由民主,有新聞自由的社會,新聞的發達反而產生副作用,舉其大者而言,至少有下列新聞病徵:一、各國內政都陷入瑣碎議題的競爭,政治很熱鬧,但真正重要的問題反倒愈來愈少受到注意。二、當今的新聞,愈來愈注意重大的公共災難,開發中國家的貪腐和流行病毒、天災、名人八卦,這些新聞都麻痺了人們的感覺,甚至這種刺激使我們對別人的痛苦不幸日益無感,也合理化了人們的偏見與自私。三、近代無論每個領域,新聞的重點都在向名人轉移,它拉回了人們對努力成功的判斷,一個名人八卦新聞充斥的社會,將成為努力精神日益降低的社會,也會使社會的羞恥感降低。四、新聞的日益

重要,已使得人們的經濟活動開始事件化和宣傳化,經濟富國裕民的角色開始減少。   一個新聞發達的社會,並不必然會替文明帶來正面刺激,甚至可能會造成人們的「虛假意識」,反而降低了一個社會的人文水準。也正因如此,一個現代社會遂必須對新聞知所警覺,人們對新聞應有批判反省解讀的能力,而新聞工作者則需要在如何選擇及書寫上有新的視野,呈現新聞真實的一面,擴大人群的相互理解;新聞應當具有從個案裡找到人性的感動與啟發等特質,不能只是喧嘩,新聞應有提升人和社會,更深刻的因素存在。   因此,我樂於見到艾倫•狄波頓這本對新聞所做的反省之書。本書很有哲學和人文關懷的厚度,相信它一定會給我們的社會帶來思考新聞的契機

。 推薦序   新聞解讀完 黃哲斌(作者為新聞工作者)   二○一四年四月十一日晚間,一群人包圍北市警中正一分局,一名背著電視台攝影機的男子,沿途撕毀抗議標語,遭民眾包圍,現場幾乎爆發衝突,有位身穿藍色襯衫的年輕人,居中調解,努力還原現場,並呼籲大家拍下影片,上傳網路,事件平和落幕。在此同時,另一家新聞台宣稱撕標語民眾遭毆,因有前述影片為證,網友指責電視台謊報新聞。   兩天後,一家報紙刊出市長參選人P的訪問,標題與內文暗示,參選人P批評抗議民眾是「民粹」,支持衝突事件中的指揮警官。一名訪問現場的第三人,上傳他側錄的語音檔,質疑該則報導刻意誘導發問,並扭曲P的原意,另名網友自發聽打逐字

稿,網友眾怒,群起批評該家報社。   上述兩起真實事件,各自獨立,又互相關聯。它們有幾個共同點:   一、兩者反映了新聞機構或個人,在新聞現場並未扮演中立角色,而是以自身立場介入,試圖影響事件發展。   二、兩者都由非新聞專業人士錄下影像或聲音,上傳網路,供公眾評論。   三、兩者張貼流傳的網路平台,都是台灣最大的BBS站台PTT,透過「鄉民」廣為傳布。   諷刺的是,這些具有新聞性質的影音檔,雖由業餘報導者目擊、記錄、散布,卻補足或修正了專業媒體的報導,甚至更具真實性。   過去幾年,我們不斷目睹類似事件發生,新聞機構的政治立場、商業利益、編輯室生產線,經常是個巨大絞肉機,每天產製一

則又一則懷帶惡意的報導或評論,誘導問話、選擇性引述、報導框架、資訊偏誤,到頭來,讀者或觀眾看到的,往往是記者的意見,而不是受訪者的。   當代的媒體機構,正面臨多重挑戰,一方面,必須面對廣告營收與受眾注意力消退,於是常以無聊、瑣碎的內容,博取觀眾與廣告主的青睞,名人隱私是一種可消費的櫥窗精品、災難疫病是一種好萊塢式的恐懼動員,新聞的意義不斷溶解,功能轉為楚門世界的仿真娛樂。   另一方面,新聞的真實性經常飽受素人挑戰,媒體機構的集體偏見經常被揭露,「鄉民打臉」成為一種再製的網路新聞類型,一種草根平衡報導,一種新聞詮釋權的爭奪戰。現代科技賦予每個人身上配備多個鏡頭或麥克風,手機、相機、錄音筆

、平板電腦,也賦予人人得以採訪與傳播的能力,讓言論市場充滿喧囂、反饋與噪震。   我們的新聞世界,比以往更虛假,也比以往更真實,產製門檻降低,接收門檻變高,真假在倫理的模糊地帶交鋒,解讀判別新聞成為一種資訊能力,有人稱之為「媒體識讀」,或者,你可以稱之為「新聞生產流程的細部分解,以及消費者介入回饋」,或許,這正是艾倫•狄波頓此書希望造成的騷動。 推薦序   我們需要好新聞 陳玉慧(本文作者為作家,曾任《聯合報》駐歐特派員)   狄波頓又寫了一本我想寫的書,他每次都這樣。因為,他是大才子,我不是。但狄波頓從來沒做過特派員,他好整以暇可以仔細以他哲學家般的巧思來評論現今的新聞環境,而我的的確

確擔任過特派員,真槍實彈,幾乎每天都在與新聞為伍。我一直身處新聞現場。我可以乘機說說我的讀後感嗎?狄波頓先生?   曾經擔任廿年歐洲特派員,我經歷太多這樣的日子,每天起床,早餐後,喝起咖啡或茶,一邊讀報紙或瀏覽新聞網頁,然後思索:什麼新聞值得我寫?   或者,什麼新聞值得台灣讀者閱讀?   狄波頓要說的是,新聞已經是宗教,每天的晨間新聞是晨禱,午間新聞是午禱,而晚間新聞又是晚禱,在歐洲,收視率最高的是晚上十一點的電視新聞,因為很多人看過後便可以去睡覺。   對一個特派員而言,什麼新聞值得讀者閱讀,這個決定權不一定完全在我手上,因為報社每天都在同樣的時間裡,開著大小不同的編採會議,有時會

議中已經決定什麼歐洲新聞必登不可,又或者是,什麼台灣新聞過於重要,歐洲新聞根本不會有版面,編採會議決定了歐洲新聞的篇幅,會後同事會同步告知我。   如果不告知我的話,而那天又剛好有點版面的話,是的,那麼我大可書寫一些我認為值得閱讀的新聞。但問題就在這裡,什麼是那樣的新聞?我得花上廿年的時間才知道,不是什麼新聞值得台灣讀者知悉,而是什麼角度和什麼寫法的新聞,才值得台灣讀者閱讀。   狄波頓這一本《新聞的騷動》便是在闡揚及描繪他的「新聞文藝復興」,他的書大大安慰了多年擔任駐外特派員的我。現在我才知道,那些年,我無能發揮我那歐陸的黑色幽默,可能並不是我的問題。因為,台灣正如大部份的西方媒體,新聞

寫法沿襲了那一板一眼的制式新聞規定:五個W(who, where, when, what, why),而且許多記者連五個W都做不到。另外,台灣讀者(包括媒體編輯)對歐洲的欠缺了解,往往是很多新聞的盲點。台灣媒體勢單力薄,如何與大通訊社競敵?說穿了,我們無法競爭,只能延續和申論,或者,在好一點的情況,過濾和篩選,但前提是,寫稿的人也得對歐陸政治社會文化有足夠的熟悉和理解。   讓我舉個例子吧,這譬如說,身為歐洲特派員,我報導了無數次的德國女總理梅克爾,她參加選戰,她在國會發言,她接受訪問,這種種的新聞,甚至包括她宣布那違背她所屬右派的決定,也是一個順從民意的好決定—二○二二年德國全面廢核;但這

些新聞都不如我注意到的一件事:無論她在哪裡,聆聽別人時,她的雙手手指總是會做出一個心型圖案,梅克爾,妳怎麼了?妳的雙手手指被瞬間膠黏住了嗎?其實,這件事說明了梅克爾為了營造自己有多麼努力……畢竟,在德國那樣的父權社會,她已經是全球最有權勢的女人。   我曾經和梅克爾面對面,我詢問她問題時,她便有這樣的手勢,我也曾看過幾十張別人拍攝她的心型手勢相片,我便曾經想寫一篇這樣的報導,卻一直沒寫,是造型和心理專家聯合建議她做出這樣的手勢,女性委婉但堅定,我被那選舉選舉選舉記者會記者會記者會分心了,因為我也會擔心我漏新聞,而在台灣媒體漏發新聞便是記者的大罪。   好吧,我說遠了。我本來只是想禮讚狄波頓

這本《新聞的騷動》。在此無冕王已死的時代,人人都是新聞記者,可以隨時在任何網路社群發布訊息,垃圾新聞因此滿天飛,讀者其實更無知了,人心其實更惶惶了,消息其實更泛濫了,但我們需要這麼悲觀嗎?狄波頓無非要告訴我們,不必這麼悲觀,我們需要新聞,但我們需要更好的新聞,不是人人都可以寫新聞,是極少數充分具有文化和知識,有見地又有遠景,還帶著一點使命感甚至幽默感的人,才能寫好新聞,而這本書說明了書寫及閱讀好新聞的必要性。 推薦序   我們還能期待怎樣的新聞媒體? 張鐵志(《號外》雜誌總編輯兼《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總主筆)   「在當今這個時代,如果有個獨裁者想要鞏固自己的權位,並不需要做出對新聞下達

禁令這種顯而易見的暴政措施。他所需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確保新聞機構持續不斷傳播各種沒頭沒尾的新聞快報,大量轟炸觀眾,也毫不說明事件脈絡,同時新聞議程又不斷改變,也不闡明各項議題之間的相互關聯,而且不時穿插凶殺案與電影明星花邊的聳動報導—這樣就足以弱化大多數人掌握政治現實的能力,並且摧毀他們改革政治情勢的決心。」這是著名作家狄波頓在《新聞的騷動》中的一段──雖然台灣不是一個獨裁體制,但所有台灣人都會感到這段話彷彿正是為這個擱淺的島嶼所寫的。如果一個外星人來到台灣,打開電視新聞十分鐘,你會懷疑這個國家的智力程度,你會覺得此地彷彿真無大事。我們都知道台灣媒體問題的嚴重:八卦化、瑣碎化、娛樂化、黨派

化,但很少去思考台灣媒體的蒼白對整個社會造成的深遠影響:政治的惡質、公民精神的削弱、消費主義的支配,甚至對道德、價值與人性的扭曲。     「從來沒有人循序漸進地引導我們思考新聞媒體的非凡能力:新聞媒體不但能夠影響我們對現實的觀感,也能夠形塑我們的心靈狀態。」這正是狄波頓寫這書的本意。狄波頓指出,我們對政治與政策或者國際新聞缺乏興趣,主要是因為新聞機構沒有讓這些事情和我們產生意義的關聯。他說:「當今這個時代已經不缺可靠的事實。重點不在於我們需要更多事實,而是我們不曉得該怎麼處理我們已經擁有的事實。」這種意義的匱乏首先表現在:「從一則漫長的事件中沒頭沒腦地擷取出一小段發展,又沒有說明這些事情背後

的背景情境,正是許多最重要的新聞事件所受到的報導方式,不論是選舉、預算協商、外交政策的提議或者國家福利制度的變革都是如此。」他舉例,一則敘述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貪腐現象的報導(「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回扣指控」),個別看來可能令人摸不著頭腦;但這則報導的標題如果能夠揭示這起事件背後的宏觀主題—「西方國家概念與非洲部族觀點的衝突」—我們就能對這麼一項案件獲得更深刻的了解。的確,大部分新聞的處理都缺乏對於事件賦予深刻的意義,或者連結到一個更大社會科學的視野,因此我們只停留在碎片化的訊息,而無法提昇思考的深度。這在台灣媒體尤其嚴重。在《紐約時報》上我們可以得到思想的刺激,但在台灣媒體或許可以挖到內幕,也可

能有很好的調查報導,但很難發現知識與思想上的提昇。     意義的匱乏的第二點在於,新聞應該培養我們「注意到自己以外的人」的能力,從而促成我們和其他人在想像中的接觸、實際上的協助以及相互之間的理解。例如關於國際新聞,有人認為我們內心終究只在乎「我們自己」,但狄波頓卻認為「我們天生的好奇心其實遠比這種觀點所認為的還要強烈得多。一個異國人物的命運絕對有可能讓我們深感著迷,甚至使我們為之流淚。」記者該學習的技巧是,「要求新聞稍稍學習莎士比亞,對普世性的元素也投注些許的注意。」   「新聞報導能夠藉由特定的呈現方式,讓知識的傳遞得以跨越文化與情境的鴻溝,也能夠有助於我們把其他人類同胞的種種經驗視為有

用的資源,使我們不斷從中獲取啟發、警惕、引導與洞見。」這種促進相互理解的作用也表現在如何報導那些「惡人」或者殺人慘案。他相信我們「要把駭人聽聞的恐怖故事(毫無意義地描述令人不忍卒睹的事件)轉變為亞里斯多德所謂的悲劇(從令人憎惡的事件當中形塑出一則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我們對於一個殺害了自己的配偶或子女的人能否產生同情心,有一大部分乃是取決於這個人的故事獲得怎麼樣的講述:我們對這個人得知了哪些資訊,我們對他的動機有怎麼樣的了解,以及這個人的內心世界以多麼深刻的洞見與複雜度呈現在我們眼前。」     回到開頭的引文,關於新聞對民主的影響,真正的民主的確需要擁有足夠知識與資訊的公民的參與,如此才

能介入公共政策、選擇政治代表,並判斷後者是否反映民眾的利益。因此,媒體如何呈現公共議題,如何提供現代公民所需的資訊與價值,將對民主體制所需的公民培育有關鍵影響。     所以狄波頓說的好:「現代世界卻使我們了解到,就削弱人的政治意志而言,有些力量遠比查禁行為更加有害也更加憤世嫉俗:也就是以混亂、零碎,而且時斷時續的方式呈現各種事件,以致大多數的閱聽大眾都無法長期關注最重要的議題,於是絕大多數的民眾便在困惑、乏味以及心思分散的情況下,不再關注政治。」簡言之,這種新聞媒體只會導致民主的空洞化,而這正是台灣的困境。       當然,我們這個時代也出現了新的可能性:網路世界及社交媒體,這不僅強化個人

自我選擇新聞的能力,也徹底改變新聞的生產與傳播的管道。然而,狄波頓對前者有個重要提醒:自己選擇想看的新聞雖然強化了閱聽人自主性,卻可能讓一個人只限縮於自己喜歡看的,導致視野日益狹隘。       社交媒體是本書所沒有提及的,卻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面對的最重要改變。這個機制雖然提供了更多元的資訊、挑戰了傳統主流媒體的霸權,但狄波頓所擔心的混亂和零碎卻可能更嚴重,因此我們當然還是需要好的媒體—他們將不只是客觀與深入的報導與調查(雖然在台灣連要做到都很難),並也能提供意義的連結、脈絡的分析、思考的刺激,並增進人群間的相互理解。 推薦序   大眾應該如何閱讀媒體? 周偉航 (筆名人渣文本,大學教師、

作家)   我的學生泛及各個領域,其中也包括了大傳類科。在傳播類科之外的學生,對台灣現有的媒體充滿了憤慨,其次是憂慮;在大傳領域之內,學生先是充滿了憂慮,其次才是憤慨。        這種有趣的交雜,凸顯出一種責任上的隨意劃分:   一、我不是大傳類科,我可以對新聞廣電內容的品質低落感到憤慨,再因此對國家的未來感到憂心。   二、我是大傳類科,我會對媒體工作環境惡化感到無能為力,又會對理想不能伸張而感到憤怒。   這兩者巧妙的對立與共通之處,凸顯出人對於新聞媒體的「無力感」與「他者感」。不論是否身在業界,我們總是沒有力量,我們總是決策圈外的其他人。這類心態讓我們面對媒體亂象時,往往只淪於

情緒反應,缺乏理性的應對策略。        《新聞的騷動》一書所探討的哲學切入角度,正好突破了上述兩造的盲點。本書以優美的文筆提示了所有人都該驚覺的可怕事實,並提供了解構的脈絡性,其閱讀的過程是場輕鬆卻嚴肅的學習。     作者艾倫•狄波頓要求視聽受眾轉變成為不服從的大眾,以帶有防衛性與比較的視角,分割、重組、再製這些媒體訊息。我們不應以媒體所建構的脈絡來接受資訊,而是將新聞變成自我的收藏品,在閱聽時,也將之破壞與吸納,並對自我產生意義。     最後,你可以從新聞中獲得什麼?應該不再只是情緒,而是一些對你獨有意義的「什麼」。而這只有你親自展開閱讀,才有辦法掌握了。 ◎前言1這種東西不附

任何說明指示,因為這理當是世界上最普通、簡單、顯而易見,並且平凡至極的活動,就像呼吸或眨眼一樣。 經過一段時間的間隔—通常不超過一個晚上(而且經常還短得多;若是特別躁動不安,說不定只熬得過十或十五分鐘)──我們就會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檢查一下新聞消息。我們暫停自己的人生,以便再次取得一份關鍵資訊,看看這個世界自從我們上次檢視新聞以來,又發生了哪些最重要的成就、災難、犯罪活動、流行疾病,以及感情糾葛。 以下乃是一項習作,試圖把這種隨處可見,而且眾所熟悉的習慣呈現為一種充滿古怪與危險色彩的活動。 2新聞致力於將世界上最不尋常也最重要的事物呈現在我們眼前:例如熱帶地區的降雪、總統的私生子或者連體嬰

。然而,新聞雖然堅決追逐異常現象,卻總是巧妙地迴避將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對其本身在人生中達到的重要地位也總是避而不談。新聞機構雖然竭盡心力報導非凡奇特、腐敗墮落,以及令人震驚的事物,我們卻可能永遠看不到「全球有半數人口天天都著迷於新聞報導」這樣的頭條標題。 哲學家黑格爾認為,新聞一旦取代宗教而成為我們主要的指引來源及權威標準,社會就進入了現代化的階段。在當今的已開發經濟體當中,新聞的權勢至少相當於以前的宗教信仰。新聞截稿時間與禱告時間的疊合程度高得令人難以置信:晨禱成了晨間新聞,晚禱則是晚間新聞。不過,新聞不只是時間表與宗教近似,也要求我們必須抱持猶如面對信仰的那種崇敬態度。在新聞當中,我們也

盼望獲取啟示、得知哪個人是好是壞、找出苦難的原因,並且了解人生在世的道理邏輯。同樣的,我們如果拒絕參與新聞的共同儀式,也可能被人視為異端。 新聞懂得如何隱藏其運作機制,因此相當難以質疑。新聞以自然平緩的語調對我們侃侃而談,毫不提及其充滿前提假設的觀點。新聞沒有揭露的是:這種活動不只是單純報導世界上發生的事情,而是根據其本身高度的特殊關注,不斷在我們的腦海中形塑出新的世界。 3從小,大人就教導我們重視圖像與文字的力量。我們被帶到美術館去,聽著大人以嚴肅的口吻指稱已經死了許久的藝術家所繪製的某些畫作能夠轉變我們的觀點。此外,大人也介紹我們接觸各種可能改變人生的詩作與故事。

公民募資在台灣,2012-2019年:從文本分析看動員策略

為了解決PTT 政治立場的問題,作者張依萍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募資網站嘖嘖、flyingV於2012至2019年「公民募資」的發展。公民通過網路捐款響應他人的募資,是「政治參與行動」也是別具意圖的「政治消費行為」。本研究發現:「黨政趨向」類的專案表現在募資人次及金額最突出,此類的訴求文宣,多與兩岸政治、罷免投票、環保有關,然而公民募資做為政治參與或有進步內涵的「政治消費」,其論述情境卻多與藍綠之爭、地緣政治有關。而募資發起方的行動召喚策略:直指「台灣認同」,且刻意淡化組織角色,突顯個別公民的倡議身份;其文本傾向使用「我們、年輕人、草根族」召喚捐款人,並以「否定」語境如反國民黨(59%)、反大陸政權(23%)為號召。公民募資看似是由下而上的改革

力量,但研究顯示,推進募資動能策略,主要發揮在身份認同的議題,捐款人不可忽略隱藏在政治消費行為背後的政黨化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