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98n接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arduino 驅動馬達也說明:用公對母杜邦線,將Arduino控制訊號接線至L298N馬達驅動模組。 減速馬達的工作電壓為3~ 6V,但是使用兩顆鋰電池供電3.7Vx2 = 7.4V,已經超過馬達所需的電壓,可以藉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 陳友倫所指導 鍾貴麒的 應用擴增實境於肢體軀幹對稱訓練 (2019),提出l298n接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軀幹對稱、影像式動作擷取、擴增實境、三軸感測器、遠距醫療。

而第二篇論文明新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精密機電工程碩士班 杜鳳棋、陳子夏所指導 吳炫志的 IoT智慧搬運車之研發 (2019),提出因為有 無人搬運車、紅外線循線、超音波避障的重點而找出了 l298n接線的解答。

最後網站树莓派小车-模块接线 - 少儿编程教程网則補充:模块接线描述核心模块及连线1. ... L298N模块介绍L298N的每个接口功能图: L298N接树莓派和电机接口图: 在上图中我已经把L298N这个模块什么地方应该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l298n接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應用擴增實境於肢體軀幹對稱訓練

為了解決l298n接線的問題,作者鍾貴麒 這樣論述:

在慢性病中的腦中風(stroke)泛指腦血管病變 ( 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 , CVA),患者於中風發病後,往往伴隨著不同程度的腦神經受損之後遺症,導致肢體功能的殘疾。肢體軀幹的對稱協調訓練成為復健一項重要課題,協調訓練是一種針對動作協調性的恢復與加強之復健運動,其動作是由簡單到複雜、單一到多重的肢體聯合協調運動。本研究是以同時回饋(concurrent feedback)結合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來開發動態3D復健訓練遊戲,提供中風患者進行軀幹對稱協調訓練。應用具有互動性的軀幹對稱協調遊戲活動,結合穿戴式感測模組、紅外線CC

D影像式動作擷取等進行設計開發,整合規劃出相關軟、硬體設施的智能化復健器材。患者在物理治療師( Physical Therapist, PT)的指引導,穿戴本研究所設計放置(或黏貼)於受測軀幹的三軸感測單元,將肢體空間座標數值經由無線傳輸裝置回饋,並搭配即時紅外線CCD攝影機擷取骨架動作,以達到患者在具有趣味性的互動式情境遊戲中進行復健訓練的目標,以期改善軀幹對稱協調。互動式情境遊戲結合多媒體聲光效果與數位科技,使得在實際的訓練情境的呈現能夠更加的逼真,來提昇與吸引患者參與訓練的意願,期盼訓練活動的效果能夠更加的顯著。又在訓練過程所收集的大量數據資料可藉由後端的AI分析,讓整體訓練規劃的評估,

反饋參數的調整等能夠呈現最佳化成效。本研究亦朝向IOT模組化,可攜式概念設計方向思考,讓居住在偏鄉、交通不便的患者,能利用家中的3C裝置即可自行在家中做復健訓練,透過線上的互動與回傳訓練過程的數據,供醫護人員了解訓練狀況,以加速肢體復原成效,達成偏鄉遠距醫療的一環。關鍵詞:軀幹對稱、影像式動作擷取、擴增實境、三軸感測器、遠距醫療。

IoT智慧搬運車之研發

為了解決l298n接線的問題,作者吳炫志 這樣論述:

無人搬運車是一種依預定路徑或程序行進,並由行進路線及停留時間完成指示搬運作業的無人載具;其在歐美日已行之有年,已是一項成熟產品,更是最能直接達成省人化及提昇效率的改善方式。其動作原理相當簡單,所有組件及配件也已開發完成,可說是一種單純的搬運工具;真正的核心是在運用方式及經驗邏輯,這亦正是本論文所要增加的部分。本研究之智慧搬運車採用紅外線感測器進行循跡行走,並利用超音波感測器偵測有無物體的功能來判斷有無障礙,無障礙繼續運行;遇到障礙停下後蜂鳴器響起,現場人員至現場排除,排除後至人機畫面按下警報解除,程式繼續運行至工作站,接著運行到下一站的程式。透過Arduino的L298N BTS7960馬達

驅動板來控制馬達,使用Arduino Yún雲版連網的能力,讓控制電路板及使用者的電腦都連上同個網域,使用者就可進行遠端連線雲版來達到人機監控的能力,不須像以前直接以USB排連線。本研究的主要核心為循線、避障、人機、網路通訊協定這四項目,起先建立通訊協定:TCP Client、TCP Server,建立完成後啟動程序,超音波最先判斷周遭有無障礙物,當判斷到障礙物,智慧車立即停下、蜂鳴器鳴叫,人機畫面顯示警報狀態需進行排除,排除後按下警報解除即可繼續運行,感測無障礙物後才可繼續運行,到達工作站後等待工作人員上下料後才可行進至下一站,這些到站過程、運行至哪一站出現警報,人機畫面都會顯示,且操作流程

簡單、成本較低,這是本論文裡佔很重要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