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空調原理開放式課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冷凍空調原理開放式課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適寫的 圖解熱力學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分享】冷凍空調工程技師,一次考上的秘訣,歷屆解答解析也說明:歡迎加入ROS免費的「冷凍空調工程技師-基礎解題課程」, ... 二、需要符合3科必修(冷凍空調原理、熱力學、流體力學、冷凍工程與設計、空調工程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資訊教育研究所 陳明溥所指導 張嘉心的 學習順序與鷹架策略對高低先備知識國中生以擴增實境輔助電流磁效應學習成效、動機及態度之影響 (2020),提出冷凍空調原理開放式課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電流磁效應概念、擴增實境、5E學習環、學習順序、鷹架策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環境教育及管理碩士班 林明瑞所指導 胡主能的 國小低、中、高年級節能減碳行為標準化評量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國小學童、節能減碳、標準化評量、行為、迷思行為的重點而找出了 冷凍空調原理開放式課程的解答。

最後網站冷凍空調裝修丙級證照輔導班(1)-原住民優先 - 新北勞動雲則補充:冷凍空調 裝修丙級試題講解與危害預防工法操作、冷凍空調系統的基本原理與操作、抽真空實習、實體電冰箱管路銲接、系統調整實習、分離式冷氣機配管與配線、窗型冷氣機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冷凍空調原理開放式課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熱力學

為了解決冷凍空調原理開放式課程的問題,作者李適 這樣論述:

  熱力學長久以來一直是大學部理工科系之主要課程,也是工程上極為重要之基本科學,更是許多公職考試、國營事業招考以及各類證照取得之必考科目。因此,本書從清晰簡潔之角度切入講解熱力學的主要架構及其內涵,並配合圖文生動的說明,使讀者在研讀此書時,極易掌握熱力學之重要基本原理與主題,並能條理清析地進一步理解其中之物理意義。     本書涵蓋熱力學有關之全部基本原理及其工程上常見之應用,為讀者在研究應用熱力學至各種專業領域之過程中,提供足夠的理論基礎與準備。此外,本書也納入許多不同類型考試之試題範例,希望能幫助到更多在學學生,使其在閱讀本書後能應用熱力學之基本知識及定理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同時也能幫助

到更多在準備各類考試的考生,使其在閱讀本書後能在考試中迅速破題,解題過程得心應手,無往不利。

學習順序與鷹架策略對高低先備知識國中生以擴增實境輔助電流磁效應學習成效、動機及態度之影響

為了解決冷凍空調原理開放式課程的問題,作者張嘉心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習順序(先探索後學習、先學習後探索)及鷹架策略(策略鷹架、程序鷹架)對不同先備知識(高先備知識、低先備知識)的國中七年級學習者,在電流磁效應單元擴增實境數位遊戲學習活動的成效、動機與態度之影響。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國中七年級學習者,有效樣本為104人。本研究採因子設計之準實驗研究法,自變項為學習順序、鷹架策略及先備知識,學習順序依據實驗過程中探索與學習的先後順序差異分為「先探索後學習」與「先學習後探索」;鷹架策略依據輔助學習的方法差異分為「策略鷹架」與「程序鷹架」;先備知識依據學習成效測驗前測分數分為「高先備知識」與「低先備知識」。依變項為電流磁效應學習成效(知識記憶、知識理解

、知識應用)、科學學習動機(價值成份、期望成份、科技接受度)及科學學習態度(學習自信心、學習喜好、學習焦慮、學習過程、學習方法、有用性)。研究結果發現:(1)就學習成效而言,在「知識記憶」與「知識理解」面向,接受程序鷹架時,高先備知識學習者的表現優於低先備知識學習者;對於低先備知識學習者而言,接受策略鷹架的表現優於程序鷹架;(2)在「知識應用」面向,先學習後探索的條件下,高先備知識學習者的表現優於低先備知識學習者;對於低先備知識學習者而言,先探索後學習的表現優於先學習後探索。(3)就學習動機而言,各實驗組學習者對於科學學習皆保持正向動機,其中接受程序鷹架之學習者有較高的參與動機表現。(4)就學

習態度而言,各實驗組學習者對於科學學習皆抱持正向態度,其中程序鷹架組的態度表現顯著優於策略鷹架組;而在「學習自信心」面向,先探索後學習的條件下,高先備知識學習者有較正向的態度表現。

國小低、中、高年級節能減碳行為標準化評量之研究

為了解決冷凍空調原理開放式課程的問題,作者胡主能 這樣論述:

本研究為能提供國小師生進行節能減碳概念教學時之學習診斷、成效評定、教學改進的評量工具,乃編製國小低、中、高年級節能減碳行為標準化評量表。本研究以專家概念圖為基礎編製半開放式問卷,以蒐集學童的已有、未有行為,並配合半結構式臨床晤談,探討學生的迷思行為及原因。依半開放式問卷分析結果及迷思行為晤談結果編製成封閉式預試問卷,經過專家審查、試題預試及試題修正,最後編製成正式問卷進行大規模施測,採分層隨機抽樣,共發出1989份問卷,有效問卷1676份,回收率為84.3%。考驗其信、效度、難度及鑑別度,建立節能減碳行為常模、衍生分數對照表及編寫指導手冊,一方面了解國內國小各年段學童之節能減碳行為現狀,並進

行不同背景變項對學童節能減碳行為的影響分析。研究結果摘錄如下:國小低、中、高年級學童已有的節能減碳行為分別有0、3、2個,低、中、高年級學童之相關迷思行為分別有12、23、26個。本研究所編製節能減碳行為標準化評量試題主要分為再生能源的使用、低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環保標章(綠色)產品的使用與消費、低碳生活、其他溫室氣體產品的減少使用及對全球暖化及節能減碳新知增進七大部份,低年級試題共24題,平均難度為.522,平均鑑別度為.648,Cronbach α為.919;中年級試題共32題,平均難度為.526,平均鑑別度為.635,Cronbach α為.937;高年級試題共25題,平均難

度為.491,平均鑑別度為.622,Cronbach α為.932。分析學童節能減碳行為評量結果,得知低年級學童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行為表現最佳,以「對全球暖化及節能減碳新知增進」行為表現最差;中年級學童以「對全球暖化及節能減碳新知增進」行為表現最佳,以「低碳生活」行為表現最差;高年級學童以「其他溫室氣體產品的減少使用」行為表現最佳,以「再生能源的使用」行為表現最差。學童主要迷思行為有:開冷氣又開電扇很耗電(中、低);隨手關電源、拔插頭既不便且危險(中、高);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必須轉乘更耗費(中、高);少乘電梯及使用一次性產品會對生活造成不便(中、高);烤肉是很好的交誼活動,而且使用木炭才有燒

烤的味道(中、高);累積衣物再洗浪費水電(低、中、高);不鼓勵家中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節能電器、省水設備,因為費用高昂又沒有經濟效益等等(低、中、高),顯示國小學童可能因為貪圖便利性、只顧滿足慾望、知識或技能欠缺或實際參與程度不足而有了錯誤的節能減碳概念,將使得節能減碳的行為有所偏差。而學童獲得節能減碳相關概念主要源自家長及學校師長。學校裡最主要教導節能減碳相關概念的老師依次為:級任老師、自然與生活科技老師(中、高)、社會老師(中、高)、健康與體育老師(低)、綜合活動老師(低)及生活老師(低)。家裡最主要教導節能減碳相關概念的家人依次為:媽媽及爸爸。在節能減碳行為評量的表現上,學童從家長及其他親

戚獲得節能減碳概念者,其表現顯著較佳;學校師長部分,學童從級任老師獲得節能減碳概念者,其表現顯著較佳,部分學童的節能減碳來源造成行為學習成效差,如同學(低)、安親班老師及健康與體育老師(中),可能是這些來源潛存了部分迷思概念及行為或主要學童照顧者未負起責任,而導致學童發生迷思行為。女生學童整體表現優於男生學童,特別是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低碳生活」及「其他溫室氣體產品的減少使用」的行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