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馬達構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同步馬達構造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鮑格成 寫的 電機機械(第二版) 和顏嘉男 的 泛用伺服馬達應用技術(第四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三相交流馬達速度控制法則– 高效動力設計指南Part 2也說明:Part 2: 在這個段落講師詳細說明感應馬達(ACIM) 與永磁同步馬達(PMSM) ... 馬達(Three-phases AC drives) 有非常深入淺出的說明,包含馬達的構造與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全華圖書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電機工程研究所 張淵智所指導 吳睿璿的 應用空間向量脈寬調變之永磁同步馬達 分切合整電流控制 (2019),提出同步馬達構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永磁同步馬達、空間向量脈寬調變、分切合整電流控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電機工程研究所 張淵智所指導 廖元楷的 應用分切合整電流控制之永磁同步馬達無位置驅動器開發 (2016),提出因為有 永磁同步馬達、無位置感測控制、分切合整電流控制的重點而找出了 同步馬達構造的解答。

最後網站電工機械第六章同步電機 - Coggle則補充:2 渦輪發電機:利用汽輪機帶動轉動的發電機,電壓較高,轉速較高(約在1500 rpm ∼ 3600 rpm 之間,所以極數較少)。 同步電動機構造與同步發電機轉磁式結構相同,定子為電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同步馬達構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電機機械(第二版)

為了解決同步馬達構造的問題,作者鮑格成  這樣論述:

  全書共分九個章節,第一章基礎電磁觀念,介紹電機機械相關原理及定則,第二章介紹變壓器構造及原理,第三、四章內容分別為三相與單相感應電動機的動作原理及構造,第五、六章說明同步發電機與電動機的原理、構造及轉速控制,第七、八章內容為直流發電機與電動機的原理、構造、特性及應用,第九章解說電動車馬達的動作原理及特性。理論知識淺顯易懂,藉由簡單數學推導公式,搭配大量圖表輔助說明,增強讀者電機實務能力。此外,本書也對於電機繞組及直流機的換向有更詳細的介紹,並結合時下電動車趨勢,介紹電動車馬達,使您了解電機機械相關應用與發展。 本書特色   1.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搭配高達50

0多張圖表,解說各種電機機械之原理、構造、特性與應用,輔助學習電機機械的理論知識與實務技能。   2.各章末皆附有重點摘要及學後評量,俾利讀者掌握學習重點與檢驗學習成果,增進考場應試實力。   3.結合時下電動車的發展,第9章介紹電動車馬達使讀者能了解現今電機機械的應用趨勢。  

應用空間向量脈寬調變之永磁同步馬達 分切合整電流控制

為了解決同步馬達構造的問題,作者吳睿璿 這樣論述:

目錄摘要 iAbstract ii目錄 iv圖目錄 vi表目錄 ix第一章 緒論 1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1.2文獻回顧 21.3論文大綱 5第二章 永磁同步馬達 62.1永磁同步馬達構造 62.2永磁同步馬達數學模型 82.3馬達參數估測 112.3.1馬達線圈電阻與電感 122.3.2反電動勢常數 13第三章 永磁同步馬達驅動器系統架構 153.1驅動器系統架構 153.2周邊電路 16第四章 電流控制法與軟體規劃 214.1電流控制法與動作原理 214.2分切合整電流控制責任週期推導 244.3電路動作原理 284.4軟體規劃 414.2

.1微控制器介紹 424.2.2程式流程 52第五章 系統實測 565.1電氣規格與參數設定 565.2模擬結果 585.2.1無載轉速追蹤 595.2.2變載轉速追蹤 615.3實測波形 705.3.1無載轉速實測 705.3.2變載轉速實測 72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836.1結論 836.2未來研究方向 83參考文獻 84圖目錄圖 1.1六步方波切換時序(120º導通) 2圖 1.2正弦波脈波寬度調變 3圖 1.3定頻控制法方塊圖 3圖 1.4預測式控制法方塊圖 4圖 2.1永磁同步馬達之定子結構:(a)凸極式;(b)槽式;(c)無溝槽式 6圖

2.2 永磁同步馬達之轉子結構:(a)表面貼磁型;(b)內嵌型;(c)內藏型 7圖 2.3三相二極凸極式永磁同步馬達:(a)馬達架構;(b)Y-接等效電路 9圖 2.4弦波PMSM模型:(a)三相等效電路;(b)單相等效電路模型 12圖 2.5 Y-接無中性線之馬達:(a)兩相激磁法;(b)激磁磁通示意圖 12圖 2.6 Y接無中性線之馬達反電動勢量測示意圖 14圖 3.1永磁同步馬達與驅動器系統架構圖 15圖 3.2 (a) UC3843內部方塊圖;(b)Flyback 輔助電源;(c)三臂開關驅動電源 17圖 3.3電壓回授電路架構圖 18圖 3.4 電流回授電路 19

圖 3.5直流鏈電壓回授電路 19圖 3.6開關隔離驅動電路 20圖 4.1(a)電壓空間向量示意圖;(b)電流控制架構圖;(c)電流控制示意圖 23圖 4.2永磁同步馬達與三相全橋驅動器之結構 24圖 4.3區間I(0º~60º)空間向量脈波調變之時序推衍圖 25圖 4.4三相電感電流與三相開關之時序圖 28圖 4.5區間I (0°~60°)之電路動作示意圖 30圖 4.6區間II (60°~120°)之電路動作示意圖 32圖 4.7區間III (120°~180°)之電路動作示意圖 34圖 4.8區間IV (180°~240°)之電路動作示意圖 36圖 4.9區間V 2

40°~300°)之電路動作示意圖 38圖 4.10 區間VI(300°~360°)之電路動作示意圖 40圖 4.11永磁同步馬達驅動系統控制架構圖 41圖 4.12微控制器Renesas RX62T腳位功能圖 43圖 4.13微控制器Renesas RX62T功能方塊圖 44圖 4.14中斷控制模組方塊圖 48圖 4.15GPT模組方塊圖 49圖 4.16類比/數位轉換器功能流程圖 50圖 4.17序列周邊介面方塊圖 51圖 4.18主程式流程圖 52圖 4.19 中斷副程式流程圖 53圖 4.20 PI轉速控制子程式 54圖 4.21 D-Σ電流控制子程式 55圖

5.1永磁同步馬達與三相全橋驅動器之結構 56圖 5.2驅動器與控制器實體圖 57圖 5.3永磁同步馬達實體圖 58圖 5.4 馬達模擬電路圖 59圖 5.5轉速1800rpm無載啟動 60圖 5.6轉速1800rpm穩態放大圖 60圖 5.7變轉速600-1200-1800-1200-600rpm 動態圖 60圖 5.8轉速600rpm,負載TL= 0→3.8N.m 62圖 5.9轉速600rpm,負載TL= 3.8N.m →0 62圖 5.10轉速1200rpm,負載TL= 0→3.8N.m 63圖 5.11轉速1200rpm,負載TL= 3.8N.m →0圖 5.1

2轉速1800rpm,負載TL= 0→3.8N.m 63圖 5.13轉速1800rpm,負載TL= 3.8N.m →0 64圖 5.14變轉速,負載TL= 3.8N.m 65圖 5.15轉速600rpm,負載TL= 0→7.6N.m 65圖 5.16轉速600rpm,負載TL= 7.6N.m →0 66圖 5.17轉速1200rpm,負載TL= 0→7.6N.m 67圖 5.18轉速1200rpm,負載TL=7.6N.m →0 67圖 5.19轉速1800rpm,負載TL= 0→7.6N.m 68圖5.20轉速1800rpm,負載TL= 7.6N.m →0 68圖 5.21變

轉速,負載TL= 7.6 N.m 69圖 5.22轉速1800rpm無載啟動 71圖 5.23轉速1800rpm穩態放大圖 71圖 5.24變轉速600-1200-1800-1200-600rpm 動態圖 72圖 5.25轉速600rpm,負載TL= 0→3.8N.m 73圖 5.26轉速600rpm,負載TL= 3.8N.m →0 73圖 5.27轉速1200rpm,負載TL= 0→3.8N.m 74圖 5.28轉速1200rpm,負載TL= 3.8N.m →0 74圖 5.29轉速1800rpm,負載TL= 0→3.8N.m 75圖 5.30轉速1800rpm,負載TL=

3.8N.m →0 75圖 5.31變轉速,負載TL= 3.8N.m 76圖 5.32轉速600rpm,負載TL= 0→7.6N.m 77圖 5.33轉速600rpm,負載TL= 7.6N.m →0 77圖 5.34轉速1200rpm,負載TL= 0→7.6N.m 78圖 5.35轉速1200rpm,負載TL=7.6N.m →0 78圖 5.36轉速1800rpm,負載TL= 0→7.6N.m 79圖 5.37轉速1800rpm,負載TL= 7.6N.m →0 79圖 5.38變轉速,負載TL= 7.6 N.m 80表目錄表 4.1電壓空間向量對應開關切換狀態與電壓關係

22表 4.2發電機模式與電動機模式各區間相對應變數對照表 27表 4.3微處理器RX62T規格表[21] 45表 5.1驅動器規格表 57表 5.2驅動器元件規格 57表 5.3 永磁同步馬達詳細規格 58表 5.4變載轉速追蹤安定時間 69表 5.5變載轉速最大超越量 70表 5.6變載轉速追蹤安定時間 81表 5.7定轉速穩態誤差 81表 5.8變載轉速最大超越量 82

泛用伺服馬達應用技術(第四版)

為了解決同步馬達構造的問題,作者顏嘉男  這樣論述:

  本書是以伺服馬達使用者應用層面為主,由淺入深的方式讓讀者能更快速的進入伺服馬達的應用相關領域。本書將泛用伺服馬達系統架構分章依序說明,讓初學者更容易了解,控制器部份運用較基礎型控制模組,將通用且必要的知識先作說明介紹,再以進階型控制模組將伺服馬達的控制觀念作加強,如此一來往後對於其他型號控制器,能有效應用,而本書將作者的工作經驗及從事自動化教育訓練心得整理成冊,以供讀者參考,相信必然可省去不少自我摸索的時間,能更快進入相關知識領域。    本書特色     1.本書將泛用伺服馬達相關應用技術一步一步整合說明,不必經過長期摸索,讓使用者盡速瞭解使用重點。   2.本書由基本理論至控制器介

面接面處理及參數設定等,都有深入簡出的介紹。   3.介紹如何依機構負載特性,計算並選用伺服及步進馬達規格。

應用分切合整電流控制之永磁同步馬達無位置驅動器開發

為了解決同步馬達構造的問題,作者廖元楷 這樣論述:

摘要 IAbstract II目錄 III圖目錄 V表目錄 VIII第一章 緒論 1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1.2文獻回顧 21.2.1無位置感測控制法 21.2.2常見的馬達驅動方法 41.3論文大綱 6第二章 永磁同步馬達 72.1永磁同步馬達構造 72.2永磁同步馬達數學模型 92.3馬達參數估測 122.3.1馬達線圈電阻與電感 132.3.2反電動勢常數 14第三章 無位置感測原理 153.1高頻電流訊號注入法原理[15]-[18] 153.2數位濾波器原理與設計[19] 193.2.1一階近似法(First Order Hold,FO

H)原理 193.2.2低通濾波器設計 203.2.3帶通濾波器設計 21第四章 永磁同步馬達驅動器系統 234.1驅動器系統架構 234.2周邊電路 244.3電流控制法則與動作原理 294.3.1分切合整電流控制責任週期推導[24] 324.3.2電路動作原理 364.4軟體規劃 434.4.1微控制器介紹 444.4.2程式流程 52第五章 系統實測 545.1電氣規格與參數設定 545.2實測波形 57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656.1結論 656.2未來研究方向 65參考文獻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