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車迴轉半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最小迴轉半徑 - Dominc也說明:最小曲線半徑 · NLR 噸輕型貨車底盤3 · 和泰豐田TOYOTA Material Handling Taiwan · 和泰豐田TOYOTA Material Handling Taiwan · 揭密「白摩托車」日本警察的騎乘技巧!極小 ...

國立臺北大學 統計學系 王鴻龍所指導 高金海的 應用數位行車資料建構危險路段指標之探討 (2009),提出大客車迴轉半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道路安全指標、人格特質、行車記錄器、駕駛行為。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研究所 徐瑞芳所指導 張世宏的 貨車轉彎安全速度模擬分析 (2008),提出因為有 動力學、模擬分析、貨車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客車迴轉半徑的解答。

最後網站車輛規格規定 -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則補充:4.1.13.5 甲類大客車及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一日起申請核定立位之乙類大客車:走道有效寬至少三十二公分,走道內高至少一百八十五公分,並應能允許直徑三十二公分,高度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客車迴轉半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應用數位行車資料建構危險路段指標之探討

為了解決大客車迴轉半徑的問題,作者高金海 這樣論述:

根據98年警政署統計資料顯示,民國98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統計有2,092人,發生車禍主要原因除了人為的駕駛行為失控外,在某些特定路段,發生車禍的比例也偏高,特別容易發生於彎道、下坡、易超速等路段,如果能夠對危險路段的道路特徵加以分析,事先提供駕駛人員及道路管理人員評估及改善道路的依據,則可達到預防的效果。隨著時代的進步,目前國內大客車都必須安裝行車紀錄器,記錄開車期間各種駕駛行為相關資訊。本研究利用數位行車記錄器內的資訊,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及GPS之經緯度資料,運用統計的方法,建構速度指標、易超速指標、車道變換指標、離心力指標 、曲度指標、彎道加速指標等六項道路安全指標。本研究以某客運公

司,行經臺北與桃園高速公路之間固定路線,208趟班次之數位行車記錄器的資料為基楚,分析不同路段、不同時段、不同的駕駛,在六個道路安全指標的分布情形。訂定各指標的安全門檻,並以指標建立雷達圖,呈現容易肇事的路段、時段。另外,我們也引用王鴻龍、姚修慎、蔡宗憲(2008)的駕駛人格特質,呈現不同人格特質駕駛在六個指標的表現。

貨車轉彎安全速度模擬分析

為了解決大客車迴轉半徑的問題,作者張世宏 這樣論述:

貨車在運輸產業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當貨車發生交通意外之時,所帶來的財物、生命之損失亦是相當龐大的。依警政署統計資料每年交通意外事故超速失控及轉彎不當所發生的比率約佔9%,而發生意外又以營業用佔的比例最大。本文係以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中之動力學模擬,分析貨車重心位置與轉彎速度之關係,找出貨車適合重心位置及危險速度,再模擬貨車載重及加掛子車之危險速度及狀況,讓駕駛知道速度多快轉彎時會發生意外,以降低事故發生之機率。分析結果得到,當空車時重心位置越靠近前輪,可得到較佳之操控性,且較不易發生打滑之現象,反之越接近後輪則越容易打滑,但重心位置不可於前輪或是後輪上

,否則會發生轉彎半徑過大或過小之現象。當貨車載重時,貨物的放置以較重的平均分散在底板,且不宜太高,而貨物之重心位置最好落於偏前輪之位置,在最小轉彎半徑時,速度不可超過29km/h,否則有翻覆之危險。當貨車加掛子車時,子車之重量不能大於母車,或是重量與母車接近,否則會發生子車與母車碰撞及迴轉半徑不穩定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