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可夢日月集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寶可夢日月集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今庸李琳寫的 難經注疏與語譯靈樞經選篇語譯 和彭建文的 彭建文PJ法: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世界級的企業這樣子解決問題,透過PJ法的「步驟+工具表格+思維+心法」,快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精靈寶可夢日月】最詳細攻略彙整!密技、攻略、劇情分析也說明:《太陽/月亮》是系列正統作品中首次取消「道館」系統,玩家將不會像系列前作那樣透過挑戰道館館主並獲得徽章再集齊徽章挑戰聯盟冠軍。 精靈寶可夢太陽/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學苑 和布克文化所出版 。

國立嘉義大學 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陳靜琪所指導 黃名輝的 霹靂布袋戲女性人物詩詞研究 (2011),提出寶可夢日月集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霹靂布袋戲、女性人物、意象、超現實、主題意涵。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國際商學碩士在職專班 林 宜 男所指導 陳淑凉的 由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論衍生性商品之規範 (2007),提出因為有 次級房貸、金融資產證券化、衍生性商品的重點而找出了 寶可夢日月集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维基百科- 《神奇宝贝》系列清单:《太阳与月亮》剧集則補充:Hajimete no shima,hajimete no Pokemon-tachi !!" (日本人: アローラ!の岛,はじめてのポケモンたち!!) 2016年11月17日 (2016-11-17), 2017年5月12日.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寶可夢日月集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難經注疏與語譯靈樞經選篇語譯

為了解決寶可夢日月集數的問題,作者李今庸李琳 這樣論述:

本書分為《難經》注疏與語譯、《靈樞經》選篇語譯兩部分,作者採用通俗的文字分別對《難經》《靈樞經》進行了白話文譯解。在《難經》注疏與語譯部分,作者按照清代吳澄的分類方法,將《難經》全書分為六篇,即第一篇脈學篇,第二篇經絡篇,第三篇臟腑篇,第四篇疾病篇,第五篇腧穴篇,第六篇針法篇。在《靈樞經》選篇語譯部分,作者選譯《靈樞經》卷第七卷至第十二卷,即第四十一篇至第八十一篇,並按照《靈樞經》原文卷號、篇號順序排序。   全書在每一篇首冠以概述,簡要總結本篇主要內容。概述之後為原文,原文之後附以注釋,將原文中較為難解的詞進行重點闡釋。注釋之後為譯文,譯文部分選用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的方式,語譯段落、句子標點均

與原文保持一致。 李今庸,男,1925年出生,湖北棗陽市人。   第二屆國醫大師,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全國第一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指導老師,全國著名中醫泰斗。現任湖北中醫藥大學資深教授,並兼任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部客籍教授、長春中醫學院客座教授、《新中醫》顧問、《中醫藥學刊》顧問、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全國李時珍學術研究會名譽主委、全國類風濕關節炎醫療中心網路及協作委員會高級顧問,中央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醫藏》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   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傳統醫學卷編輯委員會委員、《中華本草》編輯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大中醫藥科學

技術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一屆理事、第二屆常務理事、第三屆顧問、終身理事;全國李時珍學術研究會名譽會長;湖北省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委員、第五、第六、第七屆常務委員暨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二屆委員、第三、第四屆常務委員,湖北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第二、第三屆副理事長、 湖北省中醫藥學會理事長等職務。 難經注疏與語譯/ 編譯說明/ 序/ 難經注疏/   第一篇脈學/ 第一難/ 第二難/ 第三難/ 第四難/ 第五難/ 第六難/ 第七難/ 第八難/ 第九難/ 第十難/ 第十一難/ 第十二難/ 第十三難/ 第十四難/ 第十五難/ 第十六難/ 第十七難/

第十八難/ 第十九難/ 第二十難/ 第二十一難/ 第二十二難/   第二篇經絡/ 第二十三難/ 第二十四難/ 第二十五難/ 第二十六難/ 第二十七難/ 第二十八難/ 第二十九難/   第三篇臟腑/ 第三十難/ 第三十一難/ 第三十二難/ 第三十三難/ 第三十四難/ 第三十五難/ 第三十六難/ 第三十七難/ 第三十八難/ 第三十九難/ 第四十難/ 第四十一難/ 第四十二難/ 第四十三難/ 第四十四難/ 第四十五難/ 第四十六難/ 第四十七難/   第四篇疾病/ 第四十八難/ 第四十九難/ 第五十難/ 第五十一難/ 第五十二難/ 第五十三難/ 第五十四難/ 第五十五難/ 第五十六難/ 第五十七難/

第五十八難/ 第五十九難/ 第六十難/ 第六十一難/   第五篇腧穴/ 第六十二難/ 第六十三難/ 第六十四難/ 第六十五難/ 第六十六難/ 第六十七難/ 第六十八難/   第六篇針法/ 第六十九難/ 第七十難/ 第七十一難/ 第七十二難/ 第七十三難/ 第七十四難/ 第七十五難/ 第七十六難/ 第七十七難/ 第七十八難/ 第七十九難/ 第八十難/ 第八十一難/   靈樞經選篇語譯/ 卷第七/ 陰陽系日月第四十一/ 病傳第四十二/ 淫邪發夢第四十三/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 外揣第四十五/ 五變第四十六/ 本髒第四十七/   卷第八/ 禁服第四十八/ 五色第四十九/ 論勇第五十/ 背腧第

五十一/ 衛氣第五十二/ 論痛第五十三/ 天年第五十四/ 逆順第五十五/ 五味第五十六/   卷第九/ 水脹第五十七/ 賊風第五十八/ 衛氣失常第五十九/ 玉版第六十/ 五禁第六十一/ 動輸第六十二/ 五味論第六十三/ 陰陽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卷第十/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行針第六十七/ 上膈第六十八/ 憂恚無言第六十九/ 寒熱第七十/ 邪客第七十一/ 通天第七十二/   卷第十一/ 官能第七十三/ 論疾診尺第七十四/ 刺節真邪第七十五/ 衛氣行第七十六/ 九宮八風第七十七/   卷第十二/ 九針論第七十八/ 歲露論第七十九/ 大惑論第八十/ 癰疽第八十一/

通古博今研岐黃精勤不倦育桃李   (代總序)   李今庸先生,字昨非,1925年出生於湖北省棗陽市唐家店鎮一個世醫之家。今庸之名取自《三字經》:“中不偏,庸不易。”意為立定志向,矢志不移,永不改易。昨非,語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含有不斷修正自己錯誤認識的意思。書齋曰蓮花書屋,義出周敦頤《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李今庸先生平生行止,誠如斯言。《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他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   李今庸先生從醫80載,執教62年,在漫長的醫教研生涯中積累了寶貴的治學經驗。其治學之道,建造了弟子成才的

階梯,是後學登堂入室的通途。聽其教、守其道、恭其行者,多能登堂入室,攀登高峰。   博學強志醫教研優   李今庸先生7歲入私塾讀書,開始攻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禮記》等儒家經典,他博聞強志,日記千言,常過目成誦。1938年隨父學醫,兼修文學,先後研讀《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脈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神農本草經》等,隨後其父又命其繼續攻讀歷代各家論著和各科著作,並指導他閱讀《毛詩序》《周易》《尚書》等書。對於《黃帝內經》,他大約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即將其內容爛熟於心。現在只要提到《黃帝內經》的某一內容,他都能不假思索明

確無誤地給你指出,本段內容是在《素問》或《靈樞》的某一篇,所以被人們譽為“《內經》王”“活字典”。   1961年,時任湖北中醫學院副院長的蔣立庵先生,將一本《江漢論壇》雜誌給了李今庸先生。他認真閱讀後,敏銳地意識到蔣老是希望他掌握校勘訓詁學的知識,以便有效地研究整理古典醫籍。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他先後閱讀了大量有關古代小學類書籍。通過認真閱讀《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說文通訓定聲》《說文解字義證》《說文解字注箋》等,他對許學相當熟悉,又廣泛閱讀了雅學、韻書以及與小學有關的書籍。從此,他掌握了治學之道,並以此助推醫教之道。   一般而言,做學問應具備三個條件:一為深厚的家學,二為名師指

點,三為個人勤奮。這三點李今庸先生都具備了,所以先生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李今庸先生在1987年到1999年間,先後被中國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部、張仲景國醫大學、長春中醫學院(現長春中醫藥大學)等單位聘為客座教授和臨床教授,為這些單位的中醫藥人才培養做出了貢獻。1991年5月被確認為第一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同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被中華中醫藥學會授予全國十大“國醫楷模”稱號;2002年獲“中醫藥學術最高成就獎”;2006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2011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專案專家;2

013年1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首批中醫藥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為國家培養中醫藥高層次人才。   校勘醫典著作等身   李今庸先生在治學上鍥而不捨,勇攀高峰,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在20世紀60年代就步入了校勘醫典這條漫長而又崎嶇的治學之路。在這方面他著力最勤,費神最深,幾乎是舉畢生之力。他曾說道:首先要善於發現古書中的問題,然後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考證,並搜集大量的古代文獻加以證實。當寫成文章時,又必須考慮所選用文獻的排列先後,使層次分明,說明透徹,讓人易於讀懂。如此每寫一篇文章,頭痛數日不已,然而他仍樂此不疲。雖是辛苦,然也獲得了豐碩的成果。經一番整理後,不僅

使這些古籍中的文字義理暢達,而且其醫學理論也明白易曉,從而使千百年的疑竇渙然冰釋,實有功於後學。   李今庸先生首創以治經學方法研究古典醫籍。他將清朝乾嘉時期所興起的治經學方法,引入到古醫籍的研究整理之中。他依據訓詁學、校勘學、音韻學、古文字學的基本原理,以及方言學、歷史學、古文獻學、考古學和歷代避諱規律等相關知識,結合中醫藥學理論和臨床實際經驗,對古醫書中的疑難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對古醫書中有問題的內容,則採用多者刈之、脫者補之、隱者彰之、錯者正之、難者考之、疑者存之的方法,細心疏爬。他治學態度嚴謹,一言之取捨必有據,一說之棄留必合理。其研究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如《素問》《靈樞》《難經》《

甲乙經》《太素》《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肘後方》《新修本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馬王堆漢墓帛書》以及周秦兩漢典籍中有關醫學的內容。每有得則筆之以文,其研究的千古疑難問題多達數百處。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現在,他發表了諸如“析疑”“揭疑”“考釋”“考義”類文章200多篇。2008年,他在外地休養的時候,憑記憶又搜集了古醫書中疑難之處88條;同時,還從《呂氏春秋》高誘訓解的文字中,總結出聲轉可通的文字121例,其中部分內容現已整理成文,由此可見先生對古醫籍疏爬之勤。   設帳杏壇傳道授業   李今庸先生執教已62個春秋,在中醫教育學上,開創和建立了兩門中醫經典學科(《黃帝內經》

《金匱要略》)。他先後長期系統性地給師資班、西學中班、本科生、研究生等各類不同層次學生講授《金匱要略》《黃帝內經》《難經》及《中醫學基礎》等課程。自1978年開始,又在全國中醫界率先開展《內經》專業研究生教育。同時,李今庸先生還擔任北京中醫兩院(中國中醫研究院、北京中醫學院)研究生班《金匱要略》授課老師。1973年起,李今庸先生受邀赴原北京中醫學院、原上海中醫學院講授《中醫學基礎》;1978年起,並先後赴遼寧、廣西、上海等地的中醫藥院校講授《黃帝內經》《金匱要略》等經典課程。   李今庸先生非常重視教材建設。1958年,他首先在原湖北中醫學院籌建金匱(內科)教研組,並擔任組長,其間獨立編寫了《

金匱講義》,作為本院本科專業使用。1963年獨立編寫了全國中醫學院第二版試用教材《金匱要略講義》,從而將《金匱》這一學科推向了全國;1973年,為適應社會上的需求,對該書稍作潤色,作為全國中醫學院第三版試用教材再版發行。1960年,獨立編寫了《醫經選講義》《內經講義》,供湖北中醫學院本科專業使用;1961年,獨立編寫了《難經選讀》《黃帝內經素問講義》,供湖北中醫學院本科專業、西醫學習中醫班使用;1962年,獨立編寫了中醫學院講義《內經》(藍本);1963年,赴江西廬山參加了全國中醫學院第二版試用教材《內經講義》的審稿定稿。1974年協編全國中醫學院教材《中醫學基礎》;1979年,主編《內經選讀

》,作為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研究生班前期課程中的《內經》試用教材,並亦供中醫本科專業使用,該教材受到全國《內經》教師的好評;1978年,參與編著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學參考叢書《內經》;1982年主編高等中醫藥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兩用教材《黃帝內經選讀》,1987年為光明中醫函授大學編寫出版了《金匱要略講解》。幾十年來,李今庸先生為中醫藥院校教材建設,傾注了滿腔心血。   李今庸先生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先生在主持原湖北中醫學院內經教研室工作時,非常重視對教師的培養。1981年,他在教研室提出了“知識非博不能返約,非深不能至精”的思想。他要求教師養成“讀書習慣和寫作習慣”。為配合教師讀書方便,他在教研室創建

了圖書資料室,收藏各類圖書800餘冊,並隨時對教師的學習情況進行督促檢查。1983年,他組織主持教研室教師編寫刊印了《黃帝內經索引》;同時,他又組織主持教研室教師編寫了《新編黃帝內經綱目》,作為本院及部分兄弟院校《內經》專業研究生學位使用教材。通過編輯書籍及教學參考資料,提高教師的專業水準。在對教師的使用上,儘量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通過十幾年堅持不懈努力,現已培養出一批較高素質的中醫藥教師隊伍。   在半個多世紀的中醫藥教學生涯中,先生主張擇人而教、因材施教,注重傳授真知和問答教學。他要求學生學習中醫時必須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維方式,將不同時代形成的醫學著作和理論體系置於特定歷

史時代背景中研究,重視經典著作教學和學生臨床實踐。1962年,先生輔導高級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集體寫作《從藏府學說看祖國醫學的理論體系》一文,全文刊登於《光明日報》,並被《人民日報》摘要登載、《中醫雜誌》全文收載,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   紮根一線累起沉屙   李今庸先生在80年的醫療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醫療風格、完整的臨床醫學思想,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其一,形成了完整的臨床醫學指導思想,即堅持辯證歷史唯物主義思想指導下的“辨證論治”;其二,獨創個人的臨床醫療經驗病證證型治療分類約580餘種,著有《李今庸臨床經驗輯要》《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李今庸》《李今庸醫案醫論精華》等臨床著作。

  李今庸先生通曉中醫內外婦兒及五官各科,尤長於治療內科和婦科疾病。在80年的臨床實踐中,他在內傷雜病的補瀉運用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即瀉重痰瘀,補主脾腎。脾腎兩藏,一為後天之本,一為先天之本,是人體精氣的主要來源。二藏榮則一身俱榮,二藏損則一身俱損。因此,在治虛損證時,補主脾腎。在臨床運用中,具體又有所側重,小兒重脾胃,老人重脾腎,婦女重肝腎。慢性久病,津血易滯,痰瘀易生,痰瘀互結互病,易成窠囊。他對於此類病證的治療是瀉重痰瘀,或治其痰,或瀉其瘀,或痰瘀同治。他臨床經驗豐富,辨證準確,用藥精良,常出奇兵以制勝,其經驗可見於《國醫大師李今庸醫學全集》中。   李今庸先生非常強調臨床實踐對理論

的依賴性,他常說:“治病如同打仗一樣,沒有一定的醫學理論做指導,就不可能進行正確的醫療活動。”如1954年長江流域發大水,遭受特大洪澇災害之時,奔赴一線的李今庸“抗洪搶險防病治病”工作隊,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中藥枯礬等,成功控制住了即將暴發的急性傳染性消化道疾病;再如一壯年男子,突發前陰上縮,疼痛難忍,呼叫不已,李今庸先生據《素問·厥論》“前陰者,宗筋之所聚”,《素問·痿論》“陽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潤宗筋”的理論,為之針刺足陽明經之歸來穴,留針10分鐘,病癒,後數十年未再發,此案正印證了其善於以經典理論對臨床的指導運用。李老常言:“方不在大,對證則效;藥不在貴,中病即靈。”   從1976

年起,李老應邀赴北京、上海、南京、南寧、福州、香港、韓國大田等多地講學,傳授臨床經驗,深入開展中外學術交流。   振興中醫奔走疾呼   李今庸先生作為一代中醫藥思想家,從未停止過對中醫藥學理論、臨床、教育的反復深入思考。1982年、1984年,他兩次同全國十餘名中醫藥專家聯名上書黨中央、國務院,建議成立國家中醫藥管理總局,加強黨對中醫藥事業的領導,受到中央領導重視和採納。1986年國務院批示,1988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掛牌成立。其後,又積極支持組建中醫藥專業出版社。1989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成立。2003年,向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寫信陳述中醫藥學優越性和東方醫學特色,建議制定保護和發展中醫藥

的法規,同年,國務院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   李老在擔任湖北省政協常委及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期間,深入基層考察調研,寫了大量提案及信函建議。在湖北省第五屆政協會議上,提出“請求省委、省政府批准和積極籌建‘湖北省中醫管理局’,以振興我省中醫藥事業”等提案。2006年,湖北省中醫藥管理局成立。   1980年、1983年等分別向省委、省政府致信建議召開李時珍學術會議,成立李時珍研究會,開展相關研究,為在全國範圍內形成紀念李時珍學術活動氛圍奠定了堅實根基。   1986年李老當選為湖北省中醫藥學會理事長。此後,主持湖北省中醫藥學會工作長達二十餘年。組織舉行“鄂港澳臺國際學術交流大會”

“國際傳統醫學大會”等各種大型中醫藥學術研討會和國際學術交流會議。期間,連續數年主編有《湖北中醫藥資訊》《中醫藥文化有關資料選編》等。   近年來,李老對中醫藥學術發展方向繼續進行深入思考與研究。認為中西醫學不能互相取代,只能在發展的基礎上取長補短,必須努力促使西醫中國化、中醫現代化,先後撰寫和發表了《論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構成和意義》《發揚中醫藥學特色和優勢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試論“天人合一”思想的產生及中醫藥文化的思想特徵》《中醫藥學應以東方文化的面貌走向現代化》《關於中西醫結合與中醫藥現代化的思考》《略論中醫學史和發展前景》等文章。   今將李今庸先生歷年寫作刊印、出版和未出版的各種

學術著作,集中起來編輯整理,勒成一部總集,定名為《國醫大師李今庸醫學全集》,予以出版,一則是彰顯李老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中醫藥學術上所取得的具有系統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成就,二則是為中醫藥學的傳承留下一份豐厚的學術遺產。     李今庸先生歷年寫作並刊印和出版的各種著作數十部,附列如下(以年代先後為序):   《金匱講義》,李今庸編著,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本科生用教材。1959年,內部油印。   《內科學講義》,李今庸編著,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本科生用教材。1959年,內部刊印。   《中醫學概論》,李今庸編著,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本科生用教材。1959年,內部刊印。   《醫經選講義》,李今

庸編著,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本科生用教材。1960年,內部刊印。   《內經講義》,李今庸編著,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本科生用教材。1960年,內部刊印。   《難經選讀》,李今庸編著,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本科生用教材。1961年,內部刊印。   《黃帝內經素問講義》,李今庸編著,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本科生用、高級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用教材,1961年,內部刊印。   《內經》(藍本),李今庸編著,原中醫學院講義,中醫專業本科生用教材,1962年4月,內部刊印。   《金匱要略講義》(藍本),李今庸編著,原中醫學院講義,中醫專業本科生用教材,1963年4月,內部刊印。   《金匱要略講義》

,李今庸編著,全國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本科生用第二版統一教材。1963年9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中醫概論》,李今庸編著,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本科生用教材,1965年9月,內部刊印。   《中醫學基礎》,李今庸編著,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用教材。1971年,內部鉛印。   《金匱要略釋義》,李今庸編著,中醫臨床參考叢書,全國中醫學院西醫學習中醫者、中醫專業用第三版統一教材。1973年9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內經選編》,李今庸編著,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用教材,1973年,內部刊印。   《內經選編》,李今庸編著,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本科生用教材,1977年,內部刊印。

  《內經選讀》,李今庸主編,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本科生用教材。1979年5月,內部刊印。   《黃帝內經選讀》,李今庸主編,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兩用教材。1982年,內部刊印。   《內經函授輔導資料》,李今庸主編,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函授輔導教材。1983年,內部刊印。   《讀醫心得》,李今庸著,研究中醫古典著作中理論部分的學術專著。1982年4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中醫學辯證法簡論》,李今庸主編,全國中醫院校教學教材參考用書。1983年1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黃帝內經索引》,李今庸主編,原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內經》專業教學參考用書。1983年

12月,內部刊印。   《讀古醫書隨筆》,李今庸著,運用考據學知識和方法研究古典醫籍的學術專著。1984年6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金匱要略講解》,李今庸著,全國高等中醫函授教材。1987年5月,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後由人民衛生出版社於2008年更名為《李今庸金匱要略講稿》再版。   《新編黃帝內經綱目》,李今庸主編,中醫內經專業研究生學位教材,以及西醫學習中醫者教學參考用書。1988年11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奇治外用方》,李今庸編著,運用現代思想和通俗語言,對中醫藥古今奇治外用方治給予整理的專著。1993年1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湖北醫學史稿》,李今庸主編

,是整理和研究湖北地方醫學史事的專門著作。1993年5月,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李今庸臨床經驗輯要》,李今庸著,作者集數十年臨床醫療實踐之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的總結專著。1998年1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   《古代醫事編注》,李今庸編著,選錄了古代著名典籍筆記中關於中醫藥醫事史料文獻而編注的人文著作。1999年,內部手稿。   《中華自然療法圖解》,李今庸主編,刮痧療法、按摩療法、針灸療法和天然藥食療法等中醫自然療法治病圖解的專著。2001年1月,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李今庸》,李今庸著,作者集多年臨床學術經驗之專著。2002年4月,中國中

醫藥出版社出版。   《中醫藥學發展方向研究》,李今庸著,研究中醫藥學發展方向的專著。2002年9月,內部刊印。   《古醫書研究》,李今庸著,繼《讀古醫書隨筆》之後,再以校勘學、訓詁學、音韻學、古文字學、方言學、歷史學以及古代避諱知識等,研究考證中醫古典著作的學術專著。2003年4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中醫藥治療非典型傳染性肺炎》,李今庸編著,選用報刊上有關中醫藥治療“非典”(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的內容,集而成冊。2003年8月,內部刊印。   《漢字、教育、中醫藥文化資料選編》(1-6編),李今庸編著,選用報刊上發表的有關文字文化、教育和中醫藥文化資料而彙編的專門集冊。2003

—2009年,內部刊印。   《舌耕餘話》,李今庸著,作者在兼任政協等多項社會職務期間,從事中醫藥事業的醫政醫事專門著作。2004年10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古籍錄語》,李今庸編著,選錄古代典籍中關於啟迪思想,予人智慧,為人道德之錦句名言而編著的人文專著。2006年8月,內部刊印。   《李今庸醫案醫論精華》,李今庸著,作者臨床驗案精選和中醫學術問題研究的專著。2009年4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李今庸中醫科學理論研究》,李今庸著,中醫科學基礎理論體系和基本學術思想研究的專著。2015年1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李今庸黃帝內經考義》,李今庸著,作者曆半個世紀對

《黃帝內經》疑難問題研究的學術專著。2015年1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李今庸臨床用方集粹》,李今庸著,是收集薈萃作者數十年臨床醫療經驗用方的專著。2015年1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李今庸讀古醫書劄記》,李今庸著,輯作者歷年來在全國各地刊物上發表的關於古典醫籍和古典文獻的考釋、考義、揭疑、析疑類文章的學術著作。2015年4月,科學出版社出版。   《李今庸特色療法》,李今庸主編,整理和總結了具有中醫學特色的穴敷療法、艾灸療法、拔罐療法、耳穴貼壓法等治療病證的專著。2015年4月,科學出版社出版。   《李今庸經典醫教與臨床研究》,李今庸著,作者集中醫經典教學和經典性臨床研

究的教研專著。2016年1月,科學出版社出版。   《李今庸醫惑辨識與經典講析》,李今庸著,對有關經典醫籍、醫學疑問的解疑辨惑及經典著作課堂講解分析的學術專著。2016年1月,科學出版社出版。   《李今庸臨床醫論醫話》,李今庸著,作者關於中醫臨床的醫學論述和醫語醫話的學術專著。2017年3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李今庸中醫思考·讀醫心得》,李今庸著,作者獨立思考中醫藥學實質和中醫藥學術發展方向性研究的學術專著。2018年3月,學苑出版社出版。   《續古醫書研究》,李今庸著,為《古醫書研究》續筆,再以開創性的中醫治經學方法繼續研究中醫古典著作之學術力作。   另有待出版著作(略)。

  李琳湖北中醫藥大學2018年5月1日   〖2〗   出版說明   本書分為《難經》注疏與語譯、《靈樞經》選篇語譯兩部分,作者採用通俗的文字分別對《難經》《靈樞經》進行了白話文譯解。《難經》以商務印書館1955年5月初版的《難經集注》為底本,《靈樞經》以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年4月初版的《靈樞經》為底本。其中《難經》注疏與語譯為李今庸編寫,《靈樞經》選篇語譯為李琳編寫。   在《難經》注疏與語譯部分,作者按照清代吳澄的分類方法,將《難經》全書分為六篇,即第一篇脈學篇,第二篇經絡篇,第三篇臟腑篇,第四篇疾病篇,第五篇腧穴篇,第六篇針法篇。在《靈樞經》選篇語譯部分,作者選譯《靈樞經》卷第七卷

至第十二卷,即第四十一篇至第八十一篇,並按照《靈樞經》原文卷號、篇號順序排序。   全書在每一篇首冠以概述,簡要總結本篇主要內容。概述之後為原文,原文之後附以注釋,將原文中較為難解的詞進行重點闡釋。注釋之後為譯文,譯文部分選用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的方式,語譯段落、句子標點均與原文保持一致。

寶可夢日月集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歷經了 21 年的冒險的小智,真實年齡究竟是幾歲?
這集視頻詳細算給你聽😉

►【寶可夢之最👑】系列播放清單:http://user29027.psee.io/FinntvPokeTop
► 👩🏻‍🚀 訂閱 Finn TV 頻道👨🏻‍🚀 :https://goo.gl/kNQ6Mh

1997 年離開真心鎮,歷經了 21 年的冒險、6 個聯盟賽、6 部系列作
總集數超過 1000 集,現在的小智,究竟是幾歲呢?
小智真實年齡將於這支影片正式揭曉😎

時間軸懶人包:

第一集,4/1 啟程,小智實際年齡 10 年 10 月又 10 天,推算出生日為 5/22
第九集,花費 2 個月得到兩個徽章,6 月(小智 11 歲)
《迷唇姐的聖誕節》, 聖誕節
第五十一集,隔年3/3 女兒節
第五十七集,初夏(小智 12 歲)
第六十六集,得知關都聯盟賽於 2 個月後舉行(6~7月)
小結:花費 1 年又 3 個月完成關都的旅程(小智 12 歲)

36集橘子群島,沒經過很久
1999 年聖誕節特別篇《聖誕夜》,聖誕節(小智仍是 12 歲)
2001 年聖誕節特別篇《信使鳥的禮物》,隔年聖誕節(小智 13 歲)
因為超世代第一集是 4/1,
所以城都聯盟是舉辦在在聖誕節~隔年4/1之間
小結:結束城都篇章時(小智 13歲)

超世代第一集, 4/1(小智仍是 13 歲)
2004 年特別篇《皮卡丘的夏日祭典》,夏天,(小智 14 歲)
2005 年特別篇《皮卡丘的鬼怪狂歡節》,隔年中元節,(小智 15 歲)

猜測《鑽石&珍珠》篇章也會花費兩年時間完成(小智 17 歲)
超級願望第一集,小智回歸 10 歲

希望你會喜歡我們的影片🤗
喜歡的話記得幫我們留個喜歡
分享給你的朋友,還有訂閱我們❤️

►加入我們的 DC 群👾:https://discord.gg/adeJpjKGjB
► 來我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 💪:http://29027.psee.io/FinnTvFB
► 贊助❤️我們:http://user29027.psee.io/DonateFinnTV
► Bilibili频道 📺:http://user29027.psee.io/FinnTvBilibili
► 工商合作盡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If any material in this video causes copyright issue, please contact me. ([email protected]) I will delete it immediately.

#FinnTV #精靈寶可夢 #寶可夢都市傳說

霹靂布袋戲女性人物詩詞研究

為了解決寶可夢日月集數的問題,作者黃名輝 這樣論述:

霹靂布袋戲中,在角色的分配上,一直以來還是以男性人物居多,觀眾注目的焦點也集中在主要的男性角色上。相形之下,女性人物就成了陪襯這些男性主角的次要角色,雖然在女性人物角色數量的設定上,遠不如男性人物,但不能否認的,女性人物在整個霹靂布袋戲中,還是佔有一定的地位,故筆者欲擬以文本、文獻分析法,從劇集《霹靂金光》至《霹靂兵燹之聖魔戰印》共52部劇集中,整理出125位女性和196首劇集中所出現的詩詞上,分析其詩詞意涵和詩詞所呈現出來的意象,希望能更進一步的欣賞與瞭解霹靂布袋戲女性人物詩詞美感。 本論文凡五章,除了說明論文研究內容與方向之緒論、總結研究成果的結論外,正文部份有三章。分別為

第二章「霹靂布袋戲的發展歷程」,在研析霹靂布袋戲女性人物詩詞之前,首節以外緣研究探討霹靂布袋戲的源起與發展。第二節以雲林黃家四代,黃馬、黃海岱、黃俊雄的布袋戲經歷來建構出霹靂布袋戲的發展源起。最後進入「霹靂布袋戲的發展」,從黃強華、黃文擇二兄弟一手創立的霹靂布袋戲歷程和以不斷的改革、創新來維持霹靂布袋戲歷久不衰的地位。 第三章「霹靂布袋戲女性人物詩詞之題材意涵」,主要分成武學才能的暗示、思念之情的展現、身世背景的寫照、感懷人世的反映及稱號態度的彰顯來論述。期望能從此五節整理分析出霹靂布袋戲女性人物詩詞之題材意涵。 第四章「霹靂布袋戲女性人物詩詞之意象分析」,主要分成自然意象、季節意

象、天文意象以及超現實意象四部份來分述。第一節自然意象中,主要論述霹靂布袋戲女性人物詩詞中「花」、「風」、「雨」的意象。第二節季節意象集中討論「春」、「秋」之意象。第三節天文意象以「日」、「月」意象為探討的重點。第四節以超現實的角度來探討霹靂布袋戲女性人物詩詞中的「夢」、「神」、「鬼」、「妖」、「魔」意象。 筆者希望透過此一論文的探究分析,盡一份綿薄之力,對霹靂布袋戲女性人物詩詞研究有所貢獻,企盼關心台灣布袋戲的研究者,共同發掘、蒐集、保存與研究布袋戲的文學價值,為布袋戲建構出更紮實、更完整的研究成果。

彭建文PJ法: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世界級的企業這樣子解決問題,透過PJ法的「步驟+工具表格+思維+心法」,快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解決寶可夢日月集數的問題,作者彭建文 這樣論述:

2萬多名學員見證推薦!超過150家企業口碑肯定!   全球首創 PJ法「問題分析與決策」系統性方法論融合三大元素 1.萃取10年台積電經驗 2.融合世界經典解決問題工具與方法 3.整合10年兩岸輔導實務   職場年資五年以下的你: 1.先單獨學習PJ法裡的8P步驟,讓這些步驟先成為你問題分析與決策的習慣。 2.單獨學習本書所有工具,在職場上遇到問題時,可以單獨利用這些工具解決問題。   職場年資五年以上的你: 1.先熟悉PJ法裡的8P步驟,再熟悉每個步驟裡的小步驟,讓所有步驟成為問題分析與決策的思維邏輯。 2.學習每個步驟相對應的工具,並且拿一個實際案例,透過8P步驟與相對應的工具,一步一

步解決問題。   ───|強力推薦|─── 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 中原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系教授/江瑞清 振鋒企業董事長/洪榮德 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謝文憲 超級數字力創辦人/林明樟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姚詩豪 #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人人會PJ,個個是菁英 面對每一階段的角色與任務,無論喜歡與否,都必須正視並解決每一次任務所遭遇的困難與挑戰,才能一次又一次累積小本事,在一次次「小」的累加之後,終可加總成「大」的能量,因為成功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證嚴法師面對煩惱有四他:面對他、接受他、處理他、放下他。我個人深受啟發,因為只有勇敢面對並解決問題的人,才有可能逆轉勝,而且「本

事」沒有那麼困難擁有,所謂的本事,只是解決每一次問題所累積出來的高度而已。 試問諸位,想在自己的場域成為有勇、有謀、有力的菁英嗎?想成為同儕眼中獨一無二的菁英嗎?想成為主管心目中唯一的救火菁英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No」,那麼,我書中所談可能無法直接幫助你。 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麼,我接下來要談的PJ法就值得你細細領略。 什麼是「菁英」呢?我認為「菁英」必定具備很強的邏輯思考能力,因思路清晰,問題便無所逃遁,自然容易找出解決問題的良策,通常我稱這種能力為「問題分析與決策能力」。 然而,「問題分析與決策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嗎?還是可以藉由步驟的習得而晉身菁英之列呢?我認為與生俱來或許有之,

但總歸鳳毛麟角,換言之,透過工具或方法的後天習得才是相對多數,因此,學習一套有系統、有方法、有步驟的問題分析與決策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我將這套自我創發的武功祕笈稱為「PJ法」,我非常確信,只要大家能夠好好學習「PJ法」,必定可成為善於「問題分析與決策」的「菁英」。 為何我敢這樣大言不慚的推薦「PJ法」呢?因為我在各企業中推廣並執行「PJ法」已行之多年,凡事能夠藉不斷練習「PJ法」並將其落實於工作者,不管是主管或是下屬,皆給予極為正面的肯定與回饋,這在在說明「PJ法」能夠藉由步驟拆解抽象的思考邏輯、能夠化平凡為菁英。 那麼,到底什麼是「PJ法」呢?簡言之,「PJ法」係一套全面性、系統性、可行

性的問題分析與決策方法: PJ法精神:PJ法(步驟+心法)+使用正確工具 PJ法嚴謹度:思考模式瞻前又顧後+問題處理邏輯步驟化,因此,問題解決可以層層遞進直搗核心。 PJ法數據化:從蒐集數據、分析資料、找出真因、驗證對策,讓數字會說話。 倘若個人能夠習得「PJ法」,那麼,問題分析與決策的能力必然向上攀升,同儕、主管必定可以感受個人大幅成長的曲線。倘若企業端能夠導入這套方法論,企業將形成持續改善創新的企業文化,而且不管是個人能力的提升或是企業文化的形塑,都在客戶端施行「PJ法」後,得到改變成功的實例。   因此,人人會PJ法、個個皆菁英,企業會PJ法、個個皆卓越!   其實,多年以來,一直想撰寫

「系統性問題分析與決策」方法論的夢想未曾間斷,只是礙於個人資歷尚淺、積累能量未達勃發之境,故每每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經過這些年來回於二岸三地之間、出入問題分析與決策以及創意思考的相互辯證,終得以將所學與實踐的成果付梓出版,一方面圓了自己多年的夢想,另一方面更期盼PJ法得以為職場人士帶來些許的幫助。 這本書的完成,首先我先要感謝我的夥伴教練侯安璐老師,在整個書的製作過程中,有幸能夠得到安璐老師的協助,讓我得以完成我的新書內容,在取名字的時候、新書內容的構思、每一個章節的架構,安璐老師也協助提供非常多的點子。另外也要謝謝我的特助Eva在寫書的過程中,不斷幫我處理文書的部分以及圖形的表達。另外我

要謝謝我的父母親、我的太太妙昇,以及我兩個可愛的小朋友翊程跟聖珉,謝謝他們的支持,讓我沒有無後顧之憂的去追求我的夢想! 最後也謝謝這幾年來所有我授課或是輔導的企業跟朋友,謝謝你們,沒有你們課程跟輔導的需求,就不會產生那麼完整的PJ法。更要感謝在職場上受過台積電公司10年多的洗禮與學習,沒有台積電的經歷,就不會有PJ法的誕生。 ───|如何閱讀此書|─── 整本書的內容,主要是在說明高效能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的方法,也就是「PJ法」。這個方法裡面有八個步驟,每一個步驟還有一些小步驟,在每一個步驟裡面,你會學習到一些工具,因此針對不同的讀者,你可以按照下面提供的方式來閱讀此書,對你的幫助會

更大。   ※職場年資五年以下的人 如果你進入職場不滿五年,可以朝下面兩個角度學習: 先單獨學習PJ法的8P步驟,讓這些步驟先成為你問題分析與決策的習慣。 單獨學習本書內的所有工具,當你在職場上遇到問題時,你可以單獨利用本書的一些工具來解決這些問題。   ※職場年資五年以上的人 如果你進職場已有一段時間,可以照下面的方式閱讀此書: 先熟悉PJ法裡面的8P步驟,再熟悉每一個步驟裡面的小步驟,讓所有的步驟成為你問題分析與決策的思維邏輯。 學習每個步驟相對應的工具,並且拿一個實際案例,透過8P的步驟與相對應的工具,一步一步去解決你的問題。   ※在企業內推行 如果你是一位企業內推動持續改善文化或問題

解決的相關同仁,你可以按照下面的建議去閱讀此書: 你可以找一群人,先熟悉PJ法裡面的步驟跟工具。 把工作上實際遇到的問題,要求這一群人試著按照書裡面的步驟跟工具去解決。 解決完之後,找相關的人分享這個解決問題的過程。 如果成效不錯,你就可以再找另外的一群人,利用上面的方法,慢慢的把這些解決問題的步驟跟工具,推行到其他相關的人員。 最後你可以把這些方法跟步驟,讓它成為公司內解決問題的共通語言,並且訂定一些制度,讓公司可以形成持續改善或持續創新的一種文化。 為什麼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法論那麼重要? 大家都認為「解決問題」很重要,因此過去教學時,我都不會在這部分著墨太多。只是某次在科技大廠授課時,我

問了學員這個問題,意外發現學員寫出了很多他們認為解決問題的重要性,整理了20點如下:   01、避免重複發生相同的問題。 02、不解決此問題會導致該功能無作用。 03、沒有好的分析,就沒有好的解決。 04、解決後產品才能量產。 05、問題分析方向錯誤,會導致結論嚴重錯誤,知道方向卻沒有好的解決方案,也會很可惜。 06、人一生會一直碰到問題,如何在短時間內精準分析,就可以為自己創造更多時間。 07、解決更深的問題。 08、往對的方向前進。 09、常遇到問題時,最怕不知道方向,也沒有解決方法,所以了解問題的根源並解決是很重要的。 10、提升工作效率。 11、使用系統性方法,讓解決問題花費的時間縮短

。 12、使問題永遠不再發生。 13、有效的解決問題可以減少時間浪費、人力消耗與成本花費。 14、可以洞悉事情的重點、問題點及發想點。 15、可以加快解決問題的時間。 16、方向錯誤會無法解決,浪費很多時間,嚴重的話會產生另外的問題。 17、人生、生活和工作,處處都是問題,歸類和變簡單能夠有效解決。 18、要解決問題,就要先分析問題,找到真正根源的原因,才能有效達到解決。 19、理解問題之邏輯並分析,將其運用於各種事情,加速解決。 20、讓工作更順利、快速、正確。   日本著名的管理學家大前研一曾經提過,提升即戰力的三個關鍵能力:語言力、財務力與問題解決力,所以解決問題能力是二十一世紀職場人士

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每個人從出生開始懂事以來,你就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可能是生活上或是工作上的問題,所以每一個人無時無刻都在解決問題。 另外,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曾說:「經理人最大的責任是在於知道方向、找出重點以及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過去幾年在我擔任兩岸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講師跟顧問的經歷中,企業最常培訓的課程,以排名來看,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課程絕對會在前三名。這顯示了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在培訓的項目中,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課程依然是企業最重視的能力。 為什麼問題解決力的培訓那麼重要呢?那是因為大家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都很習慣的用自己的專業跟經驗來解決,就算當下問題解決了,過一陣子又會再度浮現。又或者

你問他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對方說出來的解決方法與邏輯總覺得怪怪的。更慘的是,有些人的經驗與專業都不夠,那麼解決問題就更慘了。 過去我在台積電工作時,體會到「問題是智慧的迷宮,探索問題才能獲得新知」,這一句話的意思要鼓勵大家主動去發現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的練習方法論,加上你個人的專業與經驗輔助,你就會不斷獲得新的知識,當然也會不斷的成長。 當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代表你對公司的價值越來越高,相對的,你的職位也會越爬越高。所以你想成為職場上的強者,提早養成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法論的思維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的職場非常殘酷,問題也相對比以前更複雜,如果你用過去的思維解決現在的問題,只會越來越辛苦,你

不解決問題,時間會把你解決掉。 那麼何時需要一套系統性的問題解決方法呢? 我常說,簡單的問題可以用經驗來解決,但是複雜度較高且困難的問題,就需要遵循一套方法論來解決問題。 另外,如果你自認為你解決問題的邏輯不夠強,你更需要學習系統性的問題解決方法。 在組織或團體內,如果想提升整個組織或團體的績效,讓每個成員都有共同的語言,那麼我會建議公司導入這套方法論,它可以成為公司非常堅強軟實力的持續改善文化。一開始導入的時候效果可能不是那麼明顯,幾年後企業就會發現,有導入問題解決方法論的企業都是更加茁壯與成長。 你在職場上常犯哪些解決問題的錯誤? 大部分的人在解決問題時,喜歡依靠個人經驗與專業判斷

,常常會發現問題解決了,但是後續又有其他問題發生。所以你解決掉的可能不是真正的原因,或者只是看到了問題就直接思考對策。 這樣的情形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呢?我常常喜歡在企業培訓的課程中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在解決問題時常常犯哪些錯誤?」幾分鐘後就可以收到學員各式各樣的答案,或許這些是他們的切身之痛,所以寫起來特別有感,其中常見的答案有:   01、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02、慣性思維處理問題,陷在既有框架中。 03、常會怪罪時間不夠而無法好好分析與解決問題。 04、常看到問題就直接想原因或對策。 05、對策不夠創新或缺乏副作用的分析。 06、上面主管叫你做什麼專案,就毫不思考的埋頭去做。 07、問題

解決不久後,又再度發生。 08、沒有方法,沒有工具,都靠經驗。 09、有使用方法、工具,只是經驗或主觀意識凌駕在方法、工具之上。 10、官大學問大,老闆說了算。 11、描述問題不夠全面,很想一下子就全面性解決問題。   針對前面的錯誤,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是你,你會犯哪些錯誤呢?如果你犯的錯誤很少,那麼恭喜你;如果犯的錯誤比較多,那就很麻煩了,你可能上班都被問題追著跑。 另外,由於我常年輔導企業的問題分析與解決的專案,能更深入看到問題分析與解決的錯誤,而且不管企業的規模大小,或是產業別的不同,普遍的錯誤幾乎都很一致,例如: 01、驗證缺乏說服力強的客觀數字。 02、問題的對策,都是大家耳熟能

詳的對策,比如:加強教育訓練、加強宣導、導入自動化、增加人力等等,看不到很有創意的對策。 03、整個問題解決的過程,沒有把利害關係人找進來討論。 04、喜歡解決比較簡單的問題,對複雜的問題都不會主動解決。 05、問題的原因探討跟對策探討,還是用自己的慣性思維想出來的。 06、原因跟對策沒有全面性探討。   這些錯誤的發生,其實是可以用方法與工具來解決,當然也需要解決問題的一些新思維,這裡所指的新思維,倒不是指「全新」的思維,而是提供給你不同的解決問題思考方向,進而避免這些錯誤的發生。 另外很神奇的是,上述這些錯誤,大部分都可以藉由一套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方法論來解決,這並不誇張,而是這套方法論經我

這幾年的實證,已經有不少職場人士與企業見證過,效果都非常好。 在此也提供給職場人士,看看自己得到幾分,請參考「附錄1:常見問題分析與決策症狀評量表」幫自己做測驗,有沒有都犯了問題分析與解決的一些常見症狀?如果真的有也不必擔心,只要循序漸進依照書中的步驟與方法,就可以慢慢的一一調整過來。 另外,我也特別設計了一張「附錄2:PJ法問題分析與決策能力量表」,可以運用在閱讀本書之前與之後,幫自己的問題分析與決策能力做個前後評量,讓自己的學習更上手!   如何培養解決問題的新思維? 當我們解決問題的時候,總是習慣用過去的方法與思維來達成目標,當然效果有限,就算真的達成目標,相信也不會維持多久。真正解決

問題的新思維,是從結果來思考最佳方法的思考模式。 和大家分享一個自己輔導企業的小故事。 有一家公司的人資部門,最近幾年都有一個頭痛的問題,就是要如何「提高新人面試人數與報到率」,分析後發現,「新人面試人數」始終不足,平均僅需求人數的1.3倍,而「新人報到率」也偏低,平均只有45%。 這個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人資部門的信心,也造成面試成本的浪費,錄取後未報到,就必須反覆面試,造成人力調度吃緊、加班時數攀高、生產產能受限,進而影響公司的業績。 過去公司的人資部門,都是習慣性的用過去的方法與思維來達成目標,他們認為是外部就業市場的結構產生變化,影響求職者的任職意願,而他們最常實施的對策,是花錢尋找好的招

募管道與持續強化公司的形象,也就是他們還是習慣於從方法到結果的思考模式。這種思考模式效果始終有限,就算真的達成目標,相信也不會維持多久。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看得出來人資部門的無奈,即使你真心想解決問題,卻依然受到習慣做法的影響而無法順利解決,而且有些問題可能無法用常用的習慣方法來解決。 反向的思考方式:從結果到方法 從結果到方法的思考模式,有兩種方式。   【方式一】先針對問題做問題分析、目標設定、原因分析,最後根據原因來選擇最有效的達成方法。 建議企業設立一個專案,採用方式一來解決「如何提高新人面試人數與報到率」。 深入問題分析發現,每一個招募管道的履歷數均未達需求數,報到率以「建教合作、

離職回任」最高,其次為「親友介紹」。錄取後未報到的原因,經過分析發現,未報到的新人都未接電話,因此無法知道原因,還有就是對方已經找到其他工作以及公司距離家裡比較遠。 問題分析後接著原因分析,而這個步驟的原因發散,是打破思維框架的重要關鍵。 經過原因分析後,我們有重大發現,原來造成面試數偏低的真正原因是「工作與福利不具吸引力」與「不知道公司有缺人」,而造成報到率偏低的真正原因是「薪資不如預期」、「面試過程感受不佳」與「報到準備資料繁雜」。 這些的原因分析,讓大家真正了解到,不要只靠直覺或經驗來分析,只有佐證資料才能說服別人。 接下來我們需要針對每一個真因來思考對策。過去大家習慣針對一個真因思考一

到兩種對策,而想出來的這些對策,也都是過去所知道的對策,沒有任何創新的做法,其實他們都很用力去想,但就是想不出來。 我常說,如果過去這些對策有效果,問題還會不能解決嗎?就是因為過去這些做法的效果有限,所以問題才沒有解決。 因此我要大家打破思維的框架,針對每一個真因,思考五個以上的對策,而且要運用創意的工具或技巧,來協助你想出有創意的方案。 其中有一個對策的思考,就是運用標竿學習方法,然後改良一下,就可以形成你的創意,簡單的說:「借用+改良=你的點子」。 對策就是「強化招募廣告之工作說明」,我要大家去參考其他產業招募廣告的工作說明,是否有些是我們可以參考的?過程中,我們也重新盤點並分類列出各項福

利,然後增加各組工作內容的具體介紹。 另外,我們也針對「面談流程」與「面試直接通知錄取與否的流程」等進行優化調整。 對策實施後,「新人面試人數」從需求數的1.3倍,大幅成長到5倍,而「新人報到率」也從原本的45%提高至80%。 而且這個創意根本都沒有花費任何成本。事後同仁都說,這麼簡單的創意,為什麼過去我們都沒有想到! 其實理由很簡單,就是大家都習慣過去的做法,不習慣反向的思考方法,因此只要能夠跳出框架,要想出好的創意解決問題,真的不難。   【方式二】要達成目標或任務,最好的方法會是什麼? 我在講授「創意思考」相關的企業內訓課程時,都會丟一個問題問學員,就是如果一個問題要在一小時內想出200

個點子,我要學員去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達成此目標? 大家的想法都是在公司裡找部門同仁來腦力激盪,於是我便接著問大家,還有其它方法嗎?還有其它方法嗎?結果得到的答案都是只有這個方法,也想不出其他的方法。 從這個問題就可以發現,大家的思維框架都圍繞在公司的部門同仁,因此大家都還是習慣從方法到結果的思考模式,而不是從結果到方法的反向思考方式。 上面的任務是,一個問題要在一個小時內想出200個點子,有哪些方法可以達成此目標?要達成目標或任務,最好的方法又是什麼? 除了在公司裡找部門同仁腦力激盪外,當然還有幾個方法可以試試,例如把部門同仁擴大到公司全部同仁、Facebook的社交功能、Line的社交功能、

可以與萬人馬拉松活動合作收集點子、可以與萬人橫渡日月潭活動合作收集點子……等等。 想像一下,Facebook的社交功能點子,如果你的Facebook有1800位朋友,你把你的問題寫上去,然後增加一點誘因,鼓勵Facebook的朋友寫下他的點子,我相信要在短時間收集200個點子應該不難才是。 從這個例子發現,當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還是很習慣性用過去的方法與思維來達成目標,而不習慣用從結果到方法的思考模式,要達成目標或任務,最好的方法會是什麼? 如何培養解決問題新思維? 我們習慣性的用過去的方法與思維來達成目標,效果始終有限,就算真的達成目標,相信也不會維持多久。 真正解決問題的新思維,

是反向的思考方式,從結果來思考最佳方法的思考模式。從結果到方法的思考模式,有兩種方式。   【方式一】 針對問題做問題分析、目標設定、原因分析,最後根據原因來選擇最有效的達成方法。   【方式二】 要達成目標或任務,思考最好的方法會是什麼?   如果你想培養解決問題新思維,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不妨多試試從結果到方法的思考模式,然後多加練習,你也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進而幫助你在職場加分喔!

由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論衍生性商品之規範

為了解決寶可夢日月集數的問題,作者陳淑凉 這樣論述:

2007年8月,美國因監理機關對金融創新商品認知不足及過度放任的監管制度,以致於次級房貸風暴引發全球金融危機,迫使美、歐、日等主要國家央行協力拯救金融機構、挹注市場流動資金,避免流動性不足引發金融市場信用緊縮,進而影響全球經濟發展。此一事件的發生,已凸顯房貸標準過度寬鬆及以資產證券化與衍生性商品用來分散信用風險的創新商品,此信用工具被過度發展,已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與健全發展。事件所引發之問題,亦嚴重挑戰現行金融機構的自我監管守則、會計架構以及金融監理規範。 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的發展,機構法人基於交易的目的或避險的需求,以及巴塞爾資本協定對銀行自有資本適足率的規定,促使金融資產證劵化

及衍生性商品市場蓬勃發展。然而衍生性商品帶來利基亦伴隨著風險;市場參與者多以投機為交易目的、國內外業者操作不當或交易人員缺乏自律而引發弊端,再加上金融商品槓桿特性的乘數效果,以致於鉅額損失時有所聞。本研究旨在探討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始末及衍生性商品的風險控管及監管架構之問題,汲取次級房貸風暴的教訓並借鏡美國衍生性商品之發展經驗,以為我國建置穩健的房貸與衍生性商品市場,進而擴大市場規模及發揮分散金融機構經營風險之功能。本研究之建議為:一、加強授信規範及經濟市場之觀察;二、強化金融機構風險管理與謹慎經營原則;三、改善市場紀律;四、加強金融監理及強化金融預警系統;五、加強國際合作;六、積極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