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地坡度測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山坡地坡度測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戴清河寫的 岩坡工程學 和詹氏書局編輯部的 營建法令輯要93年度合訂本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測量資料資訊處理 - 鴻富測量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也說明:... 測量資料建檔計算; AutoCad電腦圖檔編修; AutoCad電腦製圖; 數值地形模型(DTM)製作; 坐標系統轉換計算; GPS測量資料計算; 山坡地開發土方計算及坡度分析.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科技圖書 和詹氏所出版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王國隆所指導 許真甄的 淺層崩塌潛勢及影響範圍分析-以南投縣為例 (2020),提出山坡地坡度測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淺層崩塌、定量統計法、影響範圍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研究所 陳建元所指導 呂侑儒的 草嶺崩塌地潛移滑動原因與發生機制調查與分析 (2020),提出因為有 GIS、無人飛行系統、數值地形模型、歸一化植被指數的重點而找出了 山坡地坡度測量的解答。

最後網站測量坡度怎麼算? - 土木人則補充:想請問幾題測量問題喔! 希望有前輩可以幫我解答:) 1.山坡地坡度為10%,坡頂至坡底長度250m ,高程差為? ... 算出坡度是0.2% 納在地形圖上是該怎麼算呢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山坡地坡度測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岩坡工程學

為了解決山坡地坡度測量的問題,作者戴清河 這樣論述:

  本書共分20章,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利用簡單數學工具解答複雜岩坡工程問題。詳細解說等角度、等面積投影公式推導及應用。推介岩楔穩定分析聯立方程式解法。新編岩層平面及岩楔滑動穩定經濟最佳化分析。解題方式簡單易懂,佐以Vb及Excel答案校核。編製工具程序33小項、例題展示版程式8個及專案程式5個,共計46個,使用簡易。   岩坡工程(Rock Slope Engineering)為專門討論岩石邊坡穩定問題之大地工程學科,過去在岩坡工程尚未被重視前,其原本多併入土壤力學及基礎工程一齊討論,但自從Hoek & Bray 於1968年前後在英國皇家採礦學校(the Royal Schoo

l of Mining)開班講授「岩坡工程」,並於1973年第一次公開出版發行岩坡工程後,才逐漸引起工程界注意,同時與土壤力學及基礎工程學分開自立門戶。可說是個人三十多年來鑽研Hoek & Bray《岩石邊坡工程學》及其他大地工程書籍與實際工作經驗之專業心得報告,希望本書能為一般學子及工程人員帶來少許助益。 作者簡介 學歷:泰國亞洲理工學院水資源工程碩士班畢業 經歷:(1)國中數學教員(2)郵局高級土木技術員(3)台北市政府工程員、幫工程師、技正、九職等土木研究員(4)前世新大學、前台北科大、前文化大學、前海洋大學兼任講師(5)工程顧問公司總經理、負責人(6)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第一屆理

事(7)臺灣省水利技師公會創會理事長(第一、第二屆)(8)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第八屆山坡地開發委員會委員(9)臺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第八屆山坡地開發委員會委員(10)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永續發展組特約研究員(2006,2007,2008)

淺層崩塌潛勢及影響範圍分析-以南投縣為例

為了解決山坡地坡度測量的問題,作者許真甄 這樣論述:

淺層崩塌為最常見的邊坡破壞現象,經常因為降雨而發生,且淺層崩塌會提供豐富的土砂材料來源,可能會觸發土石流的發生,南投縣內地形主要以山地為主,包含了不少地質破碎及地勢陡峭的區域,位於南投縣內,省道為居民重要的聯外道路,其突發性的邊坡破壞發生於主要道路上,會造成道路阻斷,對居民的生計也會造成影響。本研究對南投縣內的淺層崩塌進行分析,收集可能導致淺層崩塌的影響因子,將各因子經統計及相關性分析後,選取出坡度、坡向、坡型、全坡高、地層、距稜線距離、距河道距離及距斷層距離等8個淺層崩塌潛勢因子,對南投縣內淺層崩塌與各因子進行區別分析,並利用正判率及ROC曲線驗證區別分析之結果,由驗證結果得出區別分析之正

判率為74.15%,且ROC曲線法之曲線下面積AUC=0.818,可確認本研究使用區別分析所得之淺層崩塌潛勢值F,再判別是否為淺層崩塌上具有良好的判別能力,將其結果淺層崩塌潛勢值F分成低、中、高與極高四個等級,並套疊於現地調查之區域,繪製出各淺層崩塌區域之淺層崩塌潛勢圖。於淺層崩塌影響範圍分析,比較流向演算法(Flow-R)與顆粒流模擬法(Rockyfor3D)兩種不同的演算法所模擬之影響範圍,根據現地調查之淺層崩塌模擬結果,可得知流向演算法易受地形之影響,如蝕溝及道路,顆粒流模擬法之料源擴散不會因為道路而停止。本研究使用陰影角(Fahrböschung angle)對實際崩塌情況、流向演算法

及顆粒流模擬法進行比對,所計算出的陰影角分別為36.04°、37.58°及35.99°,其顆粒流模擬法與實際崩塌之陰影角較符合。

營建法令輯要93年度合訂本

為了解決山坡地坡度測量的問題,作者詹氏書局編輯部 這樣論述:

  將93年度建築相關法律修正、新增與刪除部分,加以編輯和匯整,適合常需查詢相關法令者使用。

草嶺崩塌地潛移滑動原因與發生機制調查與分析

為了解決山坡地坡度測量的問題,作者呂侑儒 這樣論述:

山坡地經常受到自然界的外力,如重力、降雨、風力、地震等作用,而產生落石、崩塌、滑動等塊體運動之現象,此外人為的過度開發亦是導致坡地災害因素之一,故常以監測山坡地變動情形,作為判定穩定與否之依據,進而預防坡地災害的發生。隨著科技進步,可採用多種遙測影像分析發生崩塌的區域,除了衛星影像的應用亦可運用無人飛行系統(UAS),對於大型崩塌地監測或者突發性的災害調查,並搭配地理資訊系統(GIS),以瞭解崩塌的成因並觀測崩塌的裸露狀況及估計滑動土體的規模。本研究利用GIS配合遙測所得之數值地形模型(DTM)分析崩塌地地表裸露與變動位置,以判釋草嶺崩塌地崩塌後地表持續變化情形。經UAS影像比較分析與植生指

標(NDVI)計算後可知該處崩塌受清水溪向源侵蝕的影響,在地表有明顯侵蝕溝與小規模崩塌現象,資料顯示草嶺崩塌地雖經整治後因為陡坡地形與坡腳鬆軟崩積層堆積而呈現持續破壞情形,分析結果可提供相關單位在日後防災和崩塌治理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