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員工體檢不合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新進員工體檢不合格也說明:新進員工體檢不合格. 勞工體格及健康檢查認可醫療機構查詢系統. 但最近,小妹去面試了一間外商,人資電話核薪後請我去做健檢因法令沒有規定新進員工的 ...

國立高雄大學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李博志、李亭林所指導 林恒毅的 臺灣義務役期與抗壓程度之研究 (2013),提出新進員工體檢不合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兵役制度、義務役期、抗壓程度、兵役價值、事業發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醫務管理研究所 葉淑娟所指導 葉慶輝的 不同專科別醫師判讀外籍勞工(人士)體檢X光片結果之探討 (2003),提出因為有 肺結核、病患安全、外籍勞工、信度、醫療品質、診斷關連一致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進員工體檢不合格的解答。

最後網站體檢會不會影響到公司錄取? - 工作板 - Dcard則補充:各位大家好,小弟我今年畢業,近期找到工作,一般公司都會報到的時候,要順便繳交勞工體檢的資料,只是小弟滿胖的,體重數字滿可怕,(有努力想要減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進員工體檢不合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義務役期與抗壓程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新進員工體檢不合格的問題,作者林恒毅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式,以瞭解臺灣義務役期對於抗壓程度的培養是否具有其關聯性,並藉由個人退役後的背景資料分析,尋求對兵役價值及事業發展影響論證之資料,以提供臺灣在轉型募兵制後,未來兵役制度役期規劃及有志服役的青年之參考,重要發現如下:(1)義務役期時間與抗壓程度達顯著差異水準,並呈正向低度的相關性;抗壓程度與兵役價值、事業發展彼此間均具有正向中度的相關性。(2)義務役男在「不願役」的情況下,經過役期時間的體驗,仍傾向認同服役所帶來的價值。(3)雖然服役對事業基礎與發展助益的整體平均值顯示出認同傾向,但仍有相對多數的義務役男認為,因為服役的關係而影響其事業的發展。(4)服役20個月役期時間的抗

壓程度最高,服役12個月的最低。(5)組織調整幅度愈大,顯現出成員的抗壓程度愈低。(6)服役時間過長,將降低退伍後對於事業發展具有助益的認同程度。 研究建議:(1)調整軍中管理模式,落實訓練要求標準。(2)維持組織穩定發展,結合社會專業技能。(3)賦予明確責任要求,大量運用士官幹部。(4)明確役期制度規劃,建立靈活退場機制。(5)完善募兵效益評估,組建堅實國防戰力。

不同專科別醫師判讀外籍勞工(人士)體檢X光片結果之探討

為了解決新進員工體檢不合格的問題,作者葉慶輝 這樣論述:

〔摘要〕醫療診斷的差異攸關醫療品質的一致性與醫療照護的成本效益,對於目前外籍勞工(人士)體檢X光肺結核檢查的判讀,究該由放射科醫師或胸腔科醫師判讀,還是由健檢直接問診病患的家醫科醫師來判讀,將造成外勞體檢的流暢及整體品質的一致性有所不同。有見國內對於醫師診斷差異的研究闕如,本研究設計為一實證性橫斷研究,針對三個不同專科別醫師對3595位至國軍左營醫院體檢之外籍勞工(人士)體檢X光判讀結果進行研究,評估其判讀結果差異,以作為防疫單位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與健檢醫院醫療作業品質及管理之參考。研究結果發現醫師個人特質與胸部X光判讀為(疑)肺結核之分析:在科別與醫師所屬醫院層級無統計顯著差異,而十位醫師

彼此兩兩間在胸部X光(疑)肺結核的判讀上,關連性、差異變化很大,Kappa值界於-0.005至1.0之間。另外Kappa一致性比較在十位醫師間、四位胸腔科醫師間、三位放射科醫師間及三位家醫科醫師間,Kappa值介於0.035至0.2之間,皆呈現彼此一致性低、關連性與信度不佳、差異大之情形。其中以三位家醫科醫師間Kappa值0.18629最高,而四位胸腔科醫師間Kappa值0.038197最低。另外醫師個人特質與胸部X光判讀為異常之分析:十位醫師彼此兩兩間在胸部X光異常的判讀上,關連性、差異變化很大,Kappa值介於-0.009至0.375之間。而外籍勞工(人士)胸部X光判讀積分與醫師特質之統計

分析:十位醫師彼此兩兩間在胸部X光判讀積分上,關連性、差異變化很大,ICC值界於-0.0159至0.5540之間,整體而言並不佳。本研究即在不涉及醫療保險支付制度的架構下,去探討不同醫師個人特質,在外籍勞工(人士)體檢胸部X光診斷上的差異。若依據疾病管制局的要求,只考量外籍勞工(人士)傳染性疾病肺結核,結果顯示三個科(胸腔科、放射科及家醫科),在胸部X光肺結核的診斷上並無統計差異,因而若由第一線問診之家醫科醫師也同時擔任判讀胸部X光片的醫師,則不僅加速流程,也同時因為較其他判讀醫師更瞭解受檢外勞的相關病史,而對整個判讀之建立有相輔相成之功效。本研究由國外文獻回顧中,得知醫師彼此間在診斷上,如胸

部X光片、病理組織切片、電腦斷層、乳房超音波及急診胸、腹部、骨骼X光片大都存有不少差異,彼此的診斷關連一致性與信度也不佳,進而有些研究提出如何透過不斷的討論、研習,來提高彼此診斷的關連一致性與信度。反觀國內在醫師間差異探討的研究幾乎付之闕如。由本研究結果得知醫師間彼此的診斷關連一致性、差異變化很大,其後續是否會造成醫療行為的影響,如過度使用其他相關的醫療檢查或不必要的藥物等,進而影響病患的安全,實有待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