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氏硬度對照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洛氏硬度對照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杜偉,鄧想(主編)寫的 工程材料與熱加工 和王俊勃等(主編)的 工程材料及應用(第2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JIS 手冊:摘錄] 洛氏C 標尺硬度維氏硬度勃氏硬度10mm 鋼 ...也說明:註(1)粗體數字是根據ASTM E104 表1(SAE-ASM-ASTM 是由合同做了調整。) (2)括號( )所示之單位及數值是根據JIS Z8413 及Z8438 換算表從psi 換算而來的。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中原大學 化學研究所 蔡宗燕所指導 鄭瑄的 光固化型環氧樹脂在透明封裝材上之製備與性質研究 (2015),提出洛氏硬度對照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環氧樹脂、光聚合、天然黏土、奈米級複合材料、塗料。

而第二篇論文高苑科技大學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研究所 陳晧隆所指導 李文全的 低碳鋼滲碳回火溫度對磷化膜表面處理影響探討 (2013),提出因為有 熱處理、氣體滲碳、回火、磷化處理、碳勢的重點而找出了 洛氏硬度對照表的解答。

最後網站硬度对照表|硬度转换表-上海中研仪器制造厂 - 万能试验机則補充:维氏 布氏 努氏 洛氏 洛氏 洛氏 洛氏 洛氏 洛氏 洛氏 洛氏 洛氏 表面洛氏 表面洛氏 表... HV HB HK HRA HRB HRC HRD HRE HRF HRG HRK HRH 15N 30N 45N 1865 ‑ ‑ 92.0 ‑ 80 86.5 ‑ ‑ ‑ ‑ ‑ 96.5 92.0 87.0 1787 ‑ ‑ 91.5 ‑ 79 85.5 ‑ ‑ ‑ ‑ ‑ 96.3 91.5 86.5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洛氏硬度對照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工程材料與熱加工

為了解決洛氏硬度對照表的問題,作者杜偉,鄧想(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是依據機械製造、機電類專業對工程材料及熱加工工藝方面的知識需求,結合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編寫的。全書共分為十二章,主要包括金屬材料的性能、純金屬與合金的基本知識、鐵碳合金相圖、鋼的熱處理、合金鋼、鑄鐵、有色金屬及粉末冶金材料、非金屬材料及複合材料、鑄造、鍛壓、焊接、機械零件的選材及毛坯的選擇等。每章後有本章小結和複習思考題,實驗中有課堂常用的五個實驗指導書,附錄中有熱處理工藝參數及國內外常用金屬材料牌號對照表等。 本書可作為機械製造類、機電一體化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相關機械製造、機電、經營管理類專業及企業有關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的學習教材和參考書。

緒論1 一、材料科學的作用與地位1 二、工程材料與熱加工技術的發展2 三、本課程的性質、任務和學習方法2 第一章金屬材料的性能4 第一節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4 一、強度4 二、塑性6 第二節硬度6 一、布氏硬度7 二、洛氏硬度8 三、維氏硬度8 第三節衝擊韌性與疲勞強度9 一、衝擊韌性9 二、疲勞強度10 第四節金屬材料的其他性能11 一、物理性能11 二、化學性能12 三、工藝性能13 本章小結13 複習思考題13 第二章純金屬與合金的基本知識15 第一節純金屬與合金的晶體結構15 一、純金屬的晶體結構15 二、純金屬的實際晶體結構16 三、合金的晶體結構18 第二節純金屬與合金的

結晶20 一、純金屬的結晶過程21 二、合金的結晶與二元合金相圖23 三、合金性能與相圖間的關係29 本章小結30 複習思考題31 第三章鐵碳合金相圖33 第一節鐵碳合金的基本知識33 一、純鐵的同素異晶轉變33 二、鐵碳合金的基本相34 第二節鐵碳合金相圖34 一、鐵碳合金相圖分析35 二、鐵碳合金的分類37 第三節典型鐵碳合金的結晶過程及組織37 一、共析鋼的結晶過程及組織37 二、亞共析鋼的結晶過程及組織38 三、過共析鋼的結晶過程及組織39 四、共晶白口鑄鐵的結晶過程及組織40 五、亞共晶白口鑄鐵的結晶過程及組織41 六、過共晶白口鑄鐵的結晶過程及組織41 第四節鐵碳合金成分與組織、

性能的關係42 一、鐵碳合金成分與組織的關係42 二、鐵碳合金成分與性能的關係43 第五節碳素鋼44 一、雜質元素對碳鋼性能的影響44 二、碳鋼的分類45 三、碳鋼的牌號、性能及用途45 本章小結50 複習思考題50 第四章鋼的熱處理53 第一節鋼的熱處理原理53 一、鋼在加熱時的組織轉變54 二、鋼在冷卻時的組織轉變56 第二節鋼的普通熱處理64 一、鋼的退火和正火64 二、鋼的淬火66 三、鋼的回火69 第三節鋼的表面熱處理72 一、鋼的表面淬火72 二、鋼的化學熱處理74 第四節熱處理品質控制77 一、常見的熱處理缺陷及影響因素77 二、熱處理工件的結構工藝性78 第五節熱處理技術條件

的標注及工序位置安排79 一、熱處理技術條件的標注79 二、熱處理工序位置的安排79 本章小結80 複習思考題81 第五章合金鋼86 第一節合金元素在鋼中的作用86 一、合金元素在鋼中的存在形式86 二、合金元素對Fe-Fe3C相圖的影響87 三、合金元素對鋼熱處理的影響88 第二節合金鋼的分類及牌號90 一、合金鋼的分類90 二、合金鋼牌號的表示方法91 第三節合金結構鋼92 一、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92 二、合金滲碳鋼92 三、合金調質鋼96 四、合金彈簧鋼96 五、滾動軸承鋼99 第四節合金工具鋼100 一、合金刃具鋼100 二、合金模具鋼105 三、合金量具鋼108 第五節特殊性能鋼1

08 一、不銹鋼109 二、耐熱鋼111 三、耐磨鋼113 本章小結114 複習思考題114 第六章鑄鐵117 第一節鑄鐵的石墨化117 一、鐵碳合金雙重相圖117 二、鑄鐵的石墨化118 三、影響鑄鐵石墨化的因素119 第二節常用的鑄鐵119 一、灰鑄鐵119 二、球墨鑄鐵122 三、可鍛鑄鐵125 四、蠕墨鑄鐵125 五、合金鑄鐵126 本章小結127 複習思考題128 第七章有色金屬及粉末冶金材料130 第一節鋁及鋁合金130 一、工業純鋁130 二、鋁合金的分類及熱處理131 三、變形鋁合金132 四、鑄造鋁合金133 第二節銅及銅合金135 一、工業純銅135 二、銅合金的分類1

35 三、黃銅136 四、青銅136 第三節滑動軸承合金138 一、軸承合金的性能要求138 二、軸承合金的組織特徵139 三、常用的軸承合金139 第四節粉末冶金材料140 一、粉末冶金法及其應用141 二、常用的粉末冶金材料141 本章小結144 複習思考題144 第八章非金屬材料及複合材料146 第一節高分子材料146 一、高分子材料的合成146 二、高分子材料的物理狀態147 三、常用高分子材料147 第二節陶瓷材料151 一、陶瓷材料的分類151 二、陶瓷材料的性能及應用152 第三節複合材料152 一、複合材料的分類153 二、複合材料的性能153 三、常用複合材料154 本章小

結155 複習思考題155 第九章鑄造157 第一節合金的鑄造性能157 一、合金的流動性158 二、合金的收縮159 三、鑄造應力162 第二節砂型鑄造163 一、砂型鑄造的造型方法163 二、砂型鑄造工藝設計167 三、鑄造實例分析173 第三節鑄件的結構工藝性174 一、砂型鑄造工藝對鑄件結構的要求174 二、合金鑄造性能對鑄件結構的要求175 第四節特種鑄造177 一、熔模鑄造177 二、金屬型鑄造179 三、壓力鑄造180 四、低壓鑄造181 五、離心鑄造182 六、實型鑄造183 第五節鑄件的品質控制184 一、鑄件中常見的缺陷及產生原因184 二、鑄件的品質檢驗186 第六節常

用鑄造方法比較189 本章小結190 複習思考題191 第十章鍛壓195 第一節金屬的塑性變形195 一、金屬塑性變形的實質195 二、冷塑性變形對金屬組織及性能的影響197 三、回復與再結晶198 四、金屬的熱加工199 第二節金屬的鍛壓性能200 一、金屬的本質200 二、變形條件200 第三節自由鍛202 一、自由鍛的特點202 二、自由鍛的基本工序202 三、自由鍛工藝規程的制訂204 四、自由鍛鍛件的結構工藝性209 第四節模鍛210 一、錘上模鍛210 二、胎模鍛214 三、壓力機上模鍛215 第五節鍛件的品質控制217 一、加熱過程中常見的缺陷217 二、自由鍛鍛件中常見的缺陷

及產生原因218 三、模鍛件中常見的缺陷及產生原因220 第六節板料衝壓221 一、板料衝壓的基本工序221 二、沖模的分類及結構224 三、衝壓件的結構工藝性226 第七節其他壓力加工方法227 一、擠壓成型227 二、軋製成型228 三、拉拔229 本章小結229 複習思考題230 第十一章焊接235 第一節焊條電弧焊236 一、焊接電弧236 二、電弧焊的冶金過程237 三、焊條237 四、焊接接頭240 五、焊接應力與變形241 第二節其他熔焊方法244 一、埋弧焊244 二、氣體保護電弧焊246 三、氣焊248 四、電渣焊249 五、等離子弧焊250 第三節壓焊與釺焊251 一、壓

焊251 二、釺焊253 第四節常用金屬材料的焊接253 一、金屬材料的焊接性253 二、碳鋼的焊接255 三、合金鋼的焊接255 四、鑄鐵的焊補257 五、有色金屬的焊接257 第五節焊接件的結構工藝性259 一、焊接結構材料的選擇260 二、焊接接頭形式的選擇260 三、焊縫的佈置261 第六節焊接的品質控制262 一、焊接缺陷概述262 二、常見焊接缺陷的產生原因和防止措施263 第七節焊接方法的選擇266 本章小結267 複習思考題267 第十二章機械零件的選材及毛坯的選擇271 第一節機械零件的失效271 一、零件的失效271 二、零件失效的形式及原因271 第二節機械零件的選材2

72 一、零件選材的一般原則273 二、選材的方法及步驟277 三、典型零件的選材278 第三節零件毛坯的選擇282 一、毛坯選擇的原則283 二、常用毛坯的特點及生產成本比較284 三、常用機械零件毛坯的選擇284 本章小結285 複習思考題285 實驗288 實驗一硬度實驗288 實驗二金相顯微鏡的使用及金相試樣的製備292 實驗三鐵碳合金平衡組織分析295 實驗四碳鋼的熱處理299 實驗五鑄鐵的顯微組織觀察302 附錄306 附錄一布氏硬度對照表306 附錄二黑色金屬硬度強度換算表315 附錄三國內外常用鋼鐵材料牌號對照表319 附錄四常用鋼臨界點及淬火加熱溫度323 附錄五常用鋼淬

火後的回火溫度326 參考文獻327 本書依據培養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實際需要,針對機械製造及機電類等專業對工程材料與熱加工方面的知識需求,配合當前專業對課程知識深度及學時的教學要求而編寫。 本書將工程材料與熱加工工藝方面的內容與實際應用的知識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適當淡化了理論性較強的內容,合併了相近的知識點,力求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文字精練、突出重點、理論聯繫實際,內容層次清晰、實用性強。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將本課程知識與後續專業課程有機地聯繫起來,達到更加有效學習的目的。 全書以工程材料及其熱加工為主線,內容包括金屬材料的性能、純金屬與合金的基本知識、鐵碳合金相

圖、鋼的熱處理、合金鋼、鑄鐵、有色金屬及粉末冶金材料、非金屬材料及複合材料、鑄造、鍛壓、焊接、機械零件的選材及毛坯的選擇等十二章,在每章後有本章小結及複習思考題,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佈置,使學生能夠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驗中課堂常用的五個實驗指導書,在附錄中有布氏硬度對照表、黑色金屬硬度及強度換算表、熱處理工藝參數、國內外常用金屬材料對照表等方面的資料。 本書中引用的國家標準全部是國家最新標準。在術語中個別地方保留了習慣用法,以和生產實際保持一致。 參加本書編寫的有杜偉、鄧想、崔國明、程芳、公永建、劉軼、文秀海、楊通勝老師,其中杜偉編寫前言、緒論、第四章、

第五章、第六章,鄧想編寫第二章、第三章、崔國明編寫第九章,公永建編寫第十章,劉軼編寫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二章,程芳編寫第十一章第一~四節,文秀海編寫第一章及第十一章第五~七節及複習思考題,楊通勝編寫實驗及附錄。 本書由杜偉、鄧想任主編,崔國明、程芳、公永建任副主編,全書由杜偉統稿,河南工學院王學讓教授審閱。 在本書的編審過程中參考了一些兄弟院校編寫的相關教材和資料,得到了單位領導及同仁的支援和熱情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謝意。 編者 2016年10月

光固化型環氧樹脂在透明封裝材上之製備與性質研究

為了解決洛氏硬度對照表的問題,作者鄭瑄 這樣論述:

本研究藉由有機化改質天然無機層狀材料(Clay)作為補強材,再將其添加於環氧樹脂中,製備環氧樹脂/天然黏土的奈米級複合材料,以改善環氧樹脂材料特性,包括熱性質、阻氣性…等。本研究將天然無機層狀材料以離子置換法進行改質,雙改質系統選用2-苯基咪唑(2-Phenylimidazole ,PI)及氯化苄二甲烴銨(Benzokonium chloride ,BEN)作為改質劑,單改質系統選用二苯基-(4-苯基硫)苯基硫六氟銻酸鹽及二[4-二苯基硫苯基]硫醚二六氟銻酸鹽(Diphenyl(4-phenylthio)phenylsulfonium hexafloroatimonate and (Thio

di-4,1-phenylene)bis(diphenylsulfonium) dihexafluoroatimonate,C1176),製備成二種不同的有機官能化改質型天然無機層狀材料,透過X光粉末繞射分析儀(XRD)、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FT-IR)、掃描式電子穿透顯微鏡(SEM)判別經改質製程改質型天然黏土層間距變化及鑑定其改質型黏土之官能基,以及實際的堆疊情形與表面型態,再利用熱重分析儀(TGA)改質型無基層材之插層量所佔之比例。改質型無基層材進而與光固型環氧樹脂單體反應生成環氧樹脂/天然黏土奈米複材,對其熱穩定性、阻氣性、吸水性、親水性及耐刮和附著度性質相互比較並探討影響之原因。

奈米複材藉由X光粉末繞射分析儀(XRD)與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驗證層狀材料在環氧樹脂中的分散型態,並利用熱重分析儀(TGA)和動態機械分析儀(DMA)測量其熱裂解溫度(T5d)及玻璃轉移溫度(Tg)的變化,添加雙改質系統CL120-PI/BEN熱裂解溫度可增加53.5 ℃,玻璃轉移溫度上升 7.39 ℃,添加單改質系統CL42-C1176及CL120-C1176於80 %環氧樹脂中熱裂解溫度可分別提升73.2 ℃及59.1 ℃,玻璃轉移溫度則分別上升39.23 ℃及55.23 ℃;阻氣性質之探討由氣體滲透分析儀(GPA)量測得雙改質系統其氧氣及氮氣BIF值分別為1.2874及1.33

98,單改質性多數均無氣體滲透;吸水率實驗顯示雙改質系統吸水率上升1.04 %,而單改質系統於80 %環氧樹脂中最多分別減少0.30 %及0.23 %;親疏水性使用接觸角分析儀測得雙改質系統接觸角提升由至70.52°,而單改質系統CL42-C1176及CL120-C1176,於80 %環氧樹脂中最明顯增加之接觸角分別為84.32°與77.05°;最後利用鉛筆硬度法和百格測試檢視複材之耐刮性及附著度,顯示雙改質系統中硬度提升至4H,耐刮性到達6H; 單改質系統中CL42-C1176於80 %環氧樹脂中硬度最高上升達4H,耐刮至6H;而CL120-C1176於80 %環氧樹脂中硬度最高同樣上升至4

H,但耐刮性達到7H等級;而添加無機填充物後附著度上升一階層達到4B等級。

工程材料及應用(第2版)

為了解決洛氏硬度對照表的問題,作者王俊勃等(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從高等院校工科各專業的需要出發,結合當前我國工程教育教學改革和材料科學技術的發展,以材料的成分、組織、結構、加工工藝、性能和應用為主線進行闡述,其主要有:工程材料性能與測試分析、材料的組織結構與相圖、金屬熱處理、金屬材料及應用、非金屬材料及應用、新型材料及應用、工程材料的合理選用,以及實驗。為了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書中開辟了《應用點評》、《經驗總結》、《實例》和《背景資料》4項專欄;每章后附有主要名詞的中英文對照,以及名詞解釋、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計算題和簡答題等多種習題;同時還可提供多媒體課件等教學輔助資源。王俊勃,博士,西安工程大學教授。材料學學科帶頭人,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干教

師資助項目受助人,陝西省教學名師。獲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陝西省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陝西省自然科學論文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 第0章緒論(1) 第1章工程材料性能與測試分析(5) 1.1靜載時材料的力學性能(6) 1.1.1強度(6) 1.1.2塑性(8) 1.1.3硬度(8) 1.2其他載荷作用下的力學性能(9) 1.2.1沖擊韌性(9) 1.2.2斷裂韌性(10) 1.2.3疲勞強度(10) 1.2.4磨損(10) 1.2.5材料的高溫和低溫性能(10) 1.3工程材料的物理、化學及工藝性能(11) 1.3.1材料的物理性能(11) 1.3.2

材料的化學性能(12) 1.3.3材料的工藝性能(13) 1.4材料的測試分析技術(13) 1.4.1材料表面形貌分析技術(14) 1.4.2材料表面成分分析技術(15) 1.4.3材料表面結構分析技術(16) 1.5本章小結(17) 1.6主要名詞的中英文對照(18) 1.7復習思考題(18) 1.8本章參考文獻(19) 第2章材料的組織結構與相圖(21) 2.1金屬的晶體結構與結晶(22) 2.1.1金屬的晶體結構(22) 2.1.2實際金屬的晶體結構(23) 2.1.3金屬材料的結構特點(25) 2.1.4金屬的結晶(27) 2.2非金屬材料的結構(28) 2.2.1陶瓷材料的結構特點(

28) 2.2.2高分子材料的結構特點(29) 2.3合金相圖(31) 2.3.1二元合金相圖的建立(32) 2.3.2鐵碳合金相圖(42) 2.4本章小結(50) 2.5主要名詞的中英文對照(51) 2.6復習思考題(51) 2.7本章參考文獻(54) 第3章金屬熱處理(55) 3.1金屬熱處理概述(56) 3.1.1鋼在加熱時的組織轉變(57) 3.1.2鋼在冷卻時的組織轉變(58) 3.2鋼的整體熱處理工藝(61) 3.2.1退火(61) 3.2.2正火(62) 3.2.3淬火(62) 3.2.4回火(64) 3.3鋼的淬透性和淬硬性(64) 3.3.1鋼的淬透性(64) 3.3.2鋼的

淬硬性(65) 3.4鋼的表面熱處理(65) 3.4.1鋼的表面淬火(65) 3.4.2鋼的化學熱處理(66) 3.5熱處理新工藝簡介(68) 3.5.1真空熱處理(68) 3.5.2可控氣氛熱處理(69) 3.5.3形變熱處理(70) 3.5.4超細化熱處理(71) 3.5.5高能束表面改性熱處理(71) 3.6熱處理工件的結構工藝性(73) 3.6.1結構工藝性的概念(73) 3.6.2熱處理工藝對零件結構的要求(73) 3.6.3與結構工藝性有關的其他要求(74) 3.7本章小結(75) 3.8主要名詞的中英文對照(76) 3.9復習思考題(77) 3.10本章參考文獻(79) 第4章金

屬材料及應用(81) 4.1碳鋼及合金鋼(82) 4.1.1碳鋼(82) 4.1.2合金鋼(84) 4.1.3不銹鋼(93) 4.1.4耐熱鋼與耐熱合金(96) 4.2鑄鐵(98) 4.2.1鑄鐵的成分和性能(98) 4.2.2鑄鐵的石墨化及鑄鐵分類(98) 4.3有色金屬及其合金(105) 4.3.1鋁及鋁合金(105) 4.3.2銅及銅合金(107) 4.3.3鈦及鈦合金(110) 4.3.4鎂及鎂合金(111) 4.4本章小結(113) 4.5主要名詞的中英文對照(115) 4.6復習思考題(115) 4.7本章參考文獻(118) 第5章非金屬材料及應用(119) 5.1高分子材料(12

0) 5.1.1高分子材料特征(120) 5.1.2工程塑料(120) 5.1.3橡膠(121) 5.1.4纖維(122) 5.1.5塗料(122) 5.1.6膠黏劑(123) 5.1.7功能高分子材料簡介(123) 5.2無機非金屬材料(124) 5.2.1陶瓷材料的性能及分類(124) 5.2.2玻璃(126) 5.2.3水泥(127) 5.3復合材料(128) 5.3.1復合材料的性能特點(129) 5.3.2樹脂基復合材料(130) 5.3.3金屬基復合材料(131) 5.3.4其他類型的復合材料(133) 5.4非金屬材料的成形技術簡介(133) 5.4.1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成形方法

(133) 5.4.2陶瓷材料制備和成形方法(136) 5.4.3復合材料制備和成形方法(137) 5.5本章小結(144) 5.6主要名詞的中英文對照(145) 5.7復習思考題(145) 5.8本章參考文獻(146) 第6章新型材料及應用(147) 6.1功能材料(148) 6.1.1電功能材料(148) 6.1.2磁功能材料(151) 6.1.3智能材料(153) 6.1.4光功能材料(154) 6.1.5形狀記憶材料(155) 6.1.6其他功能材料(157) 6.2生物材料(157) 6.2.1生物陶瓷材料(157) 6.2.2生物高分子材料(158) 6.2.3生物金屬材料(160

) 6.3納米材料(160) 6.3.1納米材料的基本概念(160) 6.3.2納米材料的特性(162) 6.3.3納米材料的制備(164) 6.3.4納米材料應用(164) 6.4本章小結(167) 6.5主要名詞的中英文對照(167) 6.6復習思考題(167) 6.7本章參考文獻(168) 第7章工程材料的合理選用(169) 7.1機械零件失效分析與選材方法(170) 7.1.1材料的失效形式與分析(170) 7.1.2材料選用的原則(172) 7.2典型零件的選材方法(174) 7.2.1軸類零件的選材(174) 7.2.2齒輪類零件的選材(175) 7.2.3彈簧類零件的選材(176

) 7.2.4箱體支承類零件的選材(177) 7.2.5切削刀具的選材(178) 7.2.6模具零件的選材(179) 7.2.7汽車零件的選材(183) 7.2.8壓力容器的選材(185) 7.2.9汽輪機葉片的選材(189) 7.3航空航天領域關鍵零件選材簡介(190) 7.3.1航空航天材料的要求(190) 7.3.2航空航天材料的種類(192) 7.3.3航空航天材料的展望(196) 7.4本章小結(197) 7.5主要名詞的中英文對照(197) 7.6復習思考題(197) 7.7本章參考文獻(198) 第8章實驗(201) 8.1金相試樣的制備和硬度實驗(202) 8.1.1實驗目的(

202) 8.1.2金相試樣的制備(202) 8.1.3硬度實驗(204) 8.1.4實驗設備及材料(209) 8.1.5實驗報告要求(209) 8.2鐵碳合金平衡組織觀察(210) 8.2.1實驗目的(210) 8.2.2實驗概述(210) 8.2.3實驗設備及材料(212) 8.2.4實驗報告要求(212) 8.3碳鋼的熱處理及顯微組織觀察(212) 8.3.1實驗目的(212) 8.3.2實驗概述(213) 8.3.3實驗設備及材料(215) 8.3.4實驗內容及步驟(216) 8.3.5實驗報告要求(216) 8.4合金鋼、鑄鐵、有色金屬的顯微組織觀察(216) 8.4.1實驗目的(2

16) 8.4.2實驗概述(216) 8.4.3實驗設備及材料(218) 8.4.4實驗報告要求(218) 8.5綜合實驗(218) 8.5.1實驗目的(218) 8.5.2實驗概述(218) 8.5.3實驗設備及材料(219) 8.5.4實驗方法(219) 8.5.5實驗內容及步驟(219) 8.5.6實驗報告要求(219) 8.6本章參考文獻(220) 附錄A金屬材料常用浸蝕劑(221) 附錄B壓痕直徑與布氏硬度對照表(222) 附錄C洛氏硬度與其他硬度及強度換算表(225) 索引(226)

低碳鋼滲碳回火溫度對磷化膜表面處理影響探討

為了解決洛氏硬度對照表的問題,作者李文全 這樣論述:

金屬工件表面狀態對磷化品質影響很大,即使是同一磷化製程程式,相同磷化製劑,但對同一工件其不同部位的磷化膜品質也可能有所不同,這就是因為工件表面狀態差異所致。這差異與金屬工件其熱處理的製程條件有關,所產生的機械性質,對於磷化處理的形成品質有決定性的影響。本研究則以螺絲為例,探討螺絲經由氣體滲碳法和不同滲碳回火溫度熱處理後,所表現出來的機械性質對磷化膜的影響。 本實驗主要針對材料為SAE 1022 AK-KILLED(MQ)線材之乾牆螺絲進行滲碳熱處理,在熱處理爐中進行一般滲碳熱處理,其滲碳溫度為820 ℃至900 ℃、保溫時間為40分鐘、爐氣的碳勢 (Carbon Potential

)控制在1.1%的碳勢,淬火冷卻油溫度為75 ℃,進行氣體滲碳熱處理,再經不同溫度回火。結果顯示,經不同的滲碳回火溫度的低碳鋼經電鍍鍍鋅其色澤無甚差異;而對於磷化處理其表面色澤則有明顯差異,觀察其金相試験金相圖,得知工件回火溫度影響磷化膜表面擴散吸附,從而造成磷化表面顏色的差異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