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oc單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tvoc單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雅玢、王玉純、潘致弘寫的 遊艇製造業勞工健康危害評估研究-100年度研究計畫M314 和龍玲的 木材及其制品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及評價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综合气体传感器TVOC KT-TVOC-X00-TB200Y 模组数据手册也說明:四,常规型号及其说明:KT-TVOC-X00-TB200Y. 说明:KT 为传感器模组规格型号. TVOC ---气体类型. X00 ---量程,单位PPM. TB --- 传感器数字模组编码,UART 输出.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和科學所出版 。

國立宜蘭大學 電機資訊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彭世興、吳德豐所指導 游雅如的 無人機空污偵測系統之建置 (2021),提出tvoc單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空氣品質、無人機、空污偵測、PM2.5。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王玉純所指導 顏琳的 整合空間資訊評估微感測器輔助空氣品質分析以觀音工業區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微型感測器、揮發性有機物、克利金空間內插法、追蹤溯源的重點而找出了 tvoc單位的解答。

最後網站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偵測器 - 益瀚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則補充:5、測量單位: ppm 或mg/m 3 6、LCD螢幕,可同時顯示氣體測定值,感應器種類及電池容量。 7、智慧型感應器設計,可直接更換其他氣體感應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tvoc單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遊艇製造業勞工健康危害評估研究-100年度研究計畫M314

為了解決tvoc單位的問題,作者王雅玢、王玉純、潘致弘 這樣論述:

  遊艇整體結構大多以玻璃纖維和不飽和聚酯樹脂(苯乙烯樹脂)所組成的強化玻璃纖維(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 FRP)為主體,而樹脂調配過程會添加促進劑、促進助劑與硬化劑,過去研究主要針對勞工苯乙烯樹脂之曝露情形加以調查,但是對於各式促進劑、促進助劑及硬化劑等,其有害物之曝露情形及混合效應可參考文獻非常有限。根據國外報告,遊艇製造所使用的FRP製程主要會造成的健康危害包括:急性呼吸道刺激、聽力功能下降、中樞與周邊神經功能的抑制、與皮膚炎等。   本研究藉由對於當前台灣遊艇製造業勞工的化學危害暴露與健康評估,作為工程改善與勞工健康危害預防的參考依據。研究目

的:進行遊艇製造業勞工健康危害風險評估與流行病學調查,期能研擬遊艇製造業健康危害預防對策,提供事業單位作為實施衛生教育與健康危害預防的參考依據。 研究方法:   (一)本研究先採用直讀式儀器量測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再同時利用不鏽鋼採樣筒收集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以氣相層析質譜儀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photometer, GC/MS)測定作業環境中可能VOC物種之濃度,並利用模式來進行勞工曝露實態之推

估。   (二)嘗試以化學物質結構分析模式(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modeling),推估各種低分子量化學物質可能造成氣喘的健康危害強度。   (三)使用健康問卷來蒐集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工作內容、職業史、與健康狀況。   (四)生物指標測定:蒐集與分析遊艇製造業勞工之尿液樣本、血液樣本、肺功能檢查、誘發痰液樣本、神經行為檢查、辨色力檢查。 研究結果:   (一)以直讀式儀器量測之TVOC濃度以注入工段最高(4.01x104 ppb),拱木包覆工段次之(2.88x104 ppb)。若依個別化合物來比較,丙酮和苯乙烯其平均濃度在下列5個工段:表面積層、

注入、拆耗材、栱木包覆及機艙艙蓋製作皆名列前二名,此結果和其原物料在腔體實驗中所得之排放係數具良好相關性。計畫利用Near field (NF)和 Far field (FF)模式進行勞工曝露實態推估,並和實測之NF和利用實測推估之FF進行簡單線性迴歸分析,結果顯示二種方法在統計上具顯著意義的正相關。   (二)從FRP製程使用118種化學物中,扣除12種無法找到合適MOL檔案者,以及一種分子量大於1000的化學物質,剩餘105種化學物質,將其一一鍵入J Jarvis等的職業性氣喘推估模式評估其危害指標(Hazard index)。其中發現43種化學物質的危害指標(Hazard index)大

於0.5。其中又以結合硬化劑與紫外線防老劑含有較多的可能致氣喘物質。   (三)本研究採集132位遊艇製造業勞工於星期五上午工作前的血液樣本。其中包括43位手積層作業人員。血液送檢血液的檢測項目包括血球分類計數與分類, 免疫功能檢測(免疫球蛋白測試Ig-E), 與發炎指標(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經過性別校正後,個檢測結果並無顯著差異。   (四)本研究針對45位遊艇製造業員工進行進一步生物指標效應之量測,並為其評估當日總會發性有機化合物暴露量,與過去累積各項工作之工作時數,以了解其與健康效應之相關性。   結果顯示當日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與短期記憶力之下降有關。而累積之積層相關工作時數與短期記憶

力與持續注意力之下降有關。   而累積之積層相關工作時數亦與辨色力較為異常有關。積層作業有兩位肺功能檢查呈現輕度至重度的換氣功能障礙。問卷評估顯示積層相關作業員工有較多的呼吸道、過敏相關症狀與週邊神經相關症狀之趨勢。 結論: 本研究有以下重要發現:   一、積層相關累積暴露可能影響勞工記憶力、注意力、與辨色力;   二、當日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可能影響短期記憶力;   三、積層工作之肺功能障礙比例相當高,值得特別留意;   四、化學結構分析發現43種致氣喘高風險物質;   五、遊艇船殼製造可分為表面積層、舖乾毯與排芯材、真空、注入、拆耗材、拱木包覆與補強及機艙艙蓋製作等七組工段。   

六、不鏽鋼筒現場採樣結果顯示,丙酮在所有工段的檢測濃度皆大於1 ppm,以真空工段9.69 ppm最高。苯乙烯以表面積層工段4.22 ppm最高。舖乾毯與排芯材工段檢測結果和其他工段較不同,以2-甲基戊烷檢測濃度最高,達4.01 ppm,環己烷次之,1.23 ppm。直讀式儀器現場量測結果顯示,以注入工段TVOC讀值最高,達40.1 ppm,拱木包覆工段次之,28.8 ppm,TVOC讀值最低出現在真空工段,1.24 ppm。   七、利用簡易之直讀式儀器量測,在表面積層、注入、栱木包覆及機艙艙蓋製作等工段作業環境中可進行勞工曝露實態之推估,以了解作業中勞工曝露狀態。   八、本研究調查之

廠家已提供相當高規格之呼吸防護具,但仍可以發現工作暴露對健康之影響。 因此,在相關之工作場所,更有效的個人防護與環境控制均有重要性。 建議:   一、 玻璃纖維強化塑膠與其他許多的聚合塑膠製程,使用大量苯乙烯與複雜的添加劑,本研究顯示許多物質有高度致敏的可能性,建議原料供應商應提供相關添加劑的詳細成分,並載明於物質安全資料表中。   二、 本研究發現遊艇製造業作業環境中有43種致氣喘高風險物質,因此建議事業單位雇主加強作業環境中致氣喘高風險物質的工程控制與提供勞工有效的個人防護具。   三、 建議將肺功能檢查納入遊艇製造業勞工之健康檢查項目中。

無人機空污偵測系統之建置

為了解決tvoc單位的問題,作者游雅如 這樣論述:

隨著工商業的蓬勃發展,民眾物質生活獲得大幅改善,但伴隨而來的環境空氣污染卻日益嚴重,不僅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品質,對人體的健康更是產生了重大危害。空氣污染可視為慢性的新冠疫情,它會帶來人類的呼吸道及心血管等疾病,尤其是PM2.5對人體的影響最為嚴重。因此本文開發空污偵測模組和雲端伺服系統,並結合無人機整合成無人機空污偵測系統,可應用於地貌多變、環境複雜、交通不便、抵達困難的地點,非常適合進行在空中、大面積、遠距離的空污偵測和資料收集。空污感測模組可偵測的項目包含: PM1.0、PM2.5、PM10、TVOC、HCHO、CO、CO2、濕度、溫度等空氣品質參數。系統由無人機的機載Jetson Na

no單板電腦,進行空污數據的偵測,並藉由無人機的飛行控制板Pixhawk上的GPS模組,同步擷取空污偵測的位址坐標,再透過4G模組回傳至地面站的伺服系統,監控人員可從網頁觀看即時回傳的數據資料,作為後續空污監測任務的執行依據。相關成果可廣泛應用於空污監測的場合,未來也可進一步配合政府相關單位,進行大範圍特定高度之空污偵測與防治的場域應用。

木材及其制品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及評價

為了解決tvoc單位的問題,作者龍玲 這樣論述:

  《木材及其制品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及評價》介紹了木質材料甲醛和其他Ⅵ)C釋放源、檢測方法和限量標准,分析了木材及其制品釋放的醛酮類物質、苯系物、萜烯類以及酚類等揮發性氣體的釋放量、釋放規律以及檢測方法,闡述了木質材料中其他有害物質(如重金屬、木粉塵、防腐劑等)的來源、危害及評價方法。 《木材及其制品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及評價》可供從事木材及其制品污染監測、評價和控制等相關工作的技術與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以及科研單位相關研究人員參閱。 前言第1章 木質材料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1.1 VOC定義與分類 1.2 VOC的來源  1.2.1 大氣環境中V

OC來源  1.2.2 室內環境中VOC來源 1.3 VOC對人體的危害 1.4 木質材料VOC釋放研究進展  1.4.1 木質材料干燥過程中VOC釋放  1.4.2 人造板熱壓過程中VOC釋放  1.4.3 常溫下木質材料VOC釋放 1.5 木質材料VOC釋放檢測方法 1.6 木質材料VOC釋放限量  1.6.1 中國VOC釋放限量  1.6.2 國外VOC釋放限量 參考文獻 第2章 人造板甲醛釋放及評價方法 2.1 引言 2.2 甲醛的危害及人造板甲醛釋放來源  2.2.1 甲醛的危害  2.2.2 人造板甲醛釋放來源 2.3 甲醛檢測方法  2.3.1 氣候箱法  2.3.2 干燥器法 

 2.3.3 穿孔萃取法  2.3.4 氣體分析法  2.3.5 其他方法  2.3.6 不同檢測方法的對比  2.3.7 甲醛定量分析方法 2.4 人造板甲醛釋放限量標准  2.4.1 中國甲醛釋放限量  2.4.2 日本甲醛釋放限量  2.4.3 美國甲醛釋放限量  2.4.4 ISO甲醛釋放限量  2.4.5 歐盟甲醛釋放限量 2.5 影響甲醛釋放測試結果的因素  2.5.1 木材原料  2.5.2 板材含水率  2.5.3 干燥器法影響因素  2.5.4 氣候箱法影響因素  2.5.5 穿孔法影響因素 2.6 降低人造板甲醛釋放量的措施  2.6.1 改善制膠工藝  2.6.2 添加甲

醛捕捉劑  2.6.3 調整人造板生產工藝  2.6.4 板材后處理  2.6.5 采用其他膠黏劑替代UF膠黏劑 2.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人造板家具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 3.1 引言 3.2 家具有機揮發物釋放研究現狀  3.2.1 家具VOC釋放研究進展  3.2.2 中國家具VOC釋放檢測方法  3.2.3 國外家具VOC釋放檢測標准 3.3 大氣候室測定板式家具VOC釋放  3.3.1 大氣候室VOC采樣與分析  3.3.2 大氣候室背景質量濃度測定  3.3.3 家具TVOC釋放  3.3.4 家具醛酮類釋放  3.3.5 家具萜烯類釋放 3.4 小氣候箱測定家具材料VOC釋

放  3.4.1 小氣候箱VOC采樣與分析  3.4.2 小氣候箱背景質量濃度測試  3.4.3 家具板材TVOC釋放 ……第4章 酚醛膠實木復合地板及基材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第5章 木材常溫下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及評價第6章 杉木和尾葉桉干燥過程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及對環境影響評估第7章 木材及其制品其他有害物質釋放及評價

整合空間資訊評估微感測器輔助空氣品質分析以觀音工業區為例

為了解決tvoc單位的問題,作者顏琳 這樣論述:

近幾年來,工業區排放 VOCs 產生異味污染問題,逐漸引起鄰近住戶與環保團體的關注,而觀音工業區坐落上百家工廠,造成該區域空氣異味污染來源辨識不易,因應各國推動以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追蹤溯源之應用,本研究透過固定污染源之工廠申報量,分析其與異味污染陳情案件相關性,納入微型感測器數據,以克利金空間內插法進行污染潛勢分析,並結合氣象因子追蹤溯源,期望提供未來環保人員稽查工廠科技佐證,強化舉證工廠空氣污染溯源功能。本研究採用環保署公布之 108 年異味污染陳情案件與固定污染源工廠申報量以地理資訊系統進行空間分析,探討兩者之相關性,再納入桃園市環保局架設之微型感測器,透過克利金空間內插法推估該地區 T

VOC 濃度之空間分布,分析高污染潛勢區位,並進一步以短期高污染偶發事件追蹤溯源,結合氣象因子,掌握區域性陳情異味污染工廠來源。研究結果發現,觀音工業區之異味污染陳情案件約有 200 件落在工業四路與國建四路區段,108 年 7 月至 9 月微型空品感測器測得濃度約介於 0 ppb 至 1000 ppb 之間,對照區域路段發現,工業四路皆為污染潛勢區位,並以同心圓之形式向外遞減。此外,本研究進一步以污染潛勢區位中的 7 顆微型感測器,結合風向及風速,進行污染溯源追蹤,結果發現 108 年 7 月至 9 月 PM2.5 逐時平均濃度於上午(06 至 09 時)及下午(18至 22 時)呈現濃度高

峰,推測受交通源上下班車流量影響;TVOC 濃度則於夜間 19時至隔日早上 6 時約為 350 ppb 至 487 ppb,而早上 7 時至 18 時平均濃度為 425 ppb至 489 ppb,可以看出微型感測器 TVOC 夜間濃度多高於日間濃度,而結合具有異常濃度之微型感測器、上風與下風處微型感測器濃度,以及固定污染源空污費申報量,推測使觀音 106-21 微型感測器具有異常濃度之相關行業別為紡織業及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導致觀音 106-25 監測到異常濃度相關行業別為紡織業及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此外,本研究藉由短期突發事件進行溯源追蹤,結果與空間分布溯源相同,推測觀音-106-21 於 1

08 年 7 月 19 日之異常濃度受極 O 化學、日 OO 興業及合 O 電線等工廠污染源排放影響,7 月 22 日之污染則可能源自臺灣 OO 化學工廠之影響。綜整追蹤溯源之分析結果,本研究發現上風處微型感測器之濃度分佈較為聚集,多為大氣背景濃度;下風處之微型感測器濃度約高出 4-5 倍,推斷可能受鄰近製程逸散或排放所影響。本研究證實利用微型感測器監測濃度進行追蹤溯源之可行性,建議可將此概念應用於智慧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