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oc標準ppb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tvoc標準ppb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秀玲、林洺秀寫的 健身器材製造業勞工職業暴露與健康傷害預防技術手冊IOSH101-T-119 和陳秀玲、林洺秀的 健身器材製造業勞工職業暴露與健康傷害之研究-黃100年度研究計畫M307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关于气体的基础知识-VOC也說明:这些指标被认为是“即使人类持续吸入该浓度的空气,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的数值”,被作为判定室内环境污染的标准使用。 □何谓TVOC. 厚生劳动省仅仅只给13种VOC设定了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和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李慧梅所指導 江品學的 燒烤餐飲油煙中多環芳香烴及重金屬排放特徵之研究 (2018),提出tvoc標準ppb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燒烤、木炭、PM2.5、重金屬、多環芳香烴。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環境工程系所 白曛綾所指導 劉彥良的 微型氣體感測器之效能比對與校正方法建立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QA/QC、準確度、精密度、校正、微型感測器、氣體監測的重點而找出了 tvoc標準ppb的解答。

最後網站探射燈:家具甲醛超標房如毒氣室則補充:... TVOC同樣可刺激呼吸管道,令人呼吸困難,有立法會議員促請盡快立法監管,確保釋出氣體合乎安全標準 ... TVOC的讀數亦升至1,090ppb,超出指標三倍。 內地網購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tvoc標準ppb,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健身器材製造業勞工職業暴露與健康傷害預防技術手冊IOSH101-T-119

為了解決tvoc標準ppb的問題,作者陳秀玲、林洺秀 這樣論述:

  運動器材製造過程包含器具切割、噴漆、銲接、零件組裝、拋光、品保品管等,其中以銲接作業與噴漆為主要之工作型態,勞工所暴露之危害物質也較為廣泛,包含金屬粉塵、臭氧、活性含氧物種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等。   本研究以外銷健身器材之製造公司為主要研究場所,進行作業環境空氣中臭氧、環境中VOCs、空氣重金屬暴露與ROS之濃度評估。另亦進行健身器材作業勞工之生物暴露偵測,如分析血液重金屬,而勞工之生物效應偵測則評估氧化傷害 (MDA, DNA strand breaks

, telomere length)、肺部發炎指標 (TNF-α)及心血管疾病指標 (hs-CRP)之評估。   結果顯示臭氧與ROS濃度結果以銲接區濃度為最高,噴漆區次之,皆高於OSHA建議標準值為100 ppb;TVOC結果則顯示噴漆區濃度較高;重金屬分析結果則顯示低於容許濃度值;ROS濃度則顯示手工銲接與自動電銲區域之粒狀ROS濃度分布有較高之情形,另氣狀ROS濃度於A、B兩廠之濃度皆高於粒狀濃度,未來可對氣狀ROS物質進行相關防護及探討。各區域之空氣中重金屬濃度,如Co、Ni、Fe、Pb幾乎存在於粗粒徑中(介於6.5-21 μm),結果亦顯示某些金屬如Zn於小粒徑中亦有較高的濃度,沖床

區之重金屬濃度則主要累積於粒徑為1-6 μm之粉塵中,粉體則以粒徑範圍6-10 μm之粉塵中累積較高濃度之重金屬。於製造區域,重金屬幾乎都於粗粒徑粉塵中有較高濃度,而粗粒徑之粉塵可建議勞工使用個人防護具,以避免勞工暴露於過量之重金屬,然少數工作區域重金屬亦累積於0.4-1μm之細粒徑粉塵中,因此對於細粒徑之粉塵防護應為後續防護重點。   勞工之肺部發炎反應指標TNF-α及MDA之分析結果顯示暴露組勞工有顯著偏高於對照組勞工;染色體端粒長度Telomere length之分析結果則相反之,此結果顯示此類型之作業場所,勞工之職業暴露可能已經造成體內氧化傷害與發炎反應。此外,個人習慣、服務年資與粉塵

暴露可能為干擾因子,可得知這些干擾因子會影響勞工體內氧化傷害、TL及肺部發炎反應指標TNF-α。另暴露組勞工無配戴防護具者其血中Cr、Fe、Co、Cu、Zn、Mn、Cd、As濃度高於暴露組勞工配戴防護具者,此結果顯示現場勞工如有配戴呼吸防護具,其體內重金屬均有顯著較低之現象,因此於此類型工作場所,除了裝置環境控制設施外,配戴呼吸防護具為有效之防護重金屬暴露之方法。令勞工個人習慣與於烤漆區TVOCs濃度明顯高,因此也應針對所使用之漆種類與MSDS內容進行檢討,選擇對勞工危害較低之用漆以保護勞工之健康。

燒烤餐飲油煙中多環芳香烴及重金屬排放特徵之研究

為了解決tvoc標準ppb的問題,作者江品學 這樣論述:

燒烤在台灣屬於非常流行之餐飲型態,並根據TEDS 9.0可知台灣之主要都會區─台北市之餐飲油煙占細懸浮微粒(PM2.5)總排放量之26%,屬於主要排放源之一。為研究燒烤餐飲業對於空氣汙染之貢獻及排放模式,本研究在燃燒木炭過程中淋滴豬油,以模擬燒烤行為中肉品油脂(豬油)淋滴在木炭(炭精及備長炭)上之過程,建立建立燒烤餐飲過程所排放汙染物之排放特徵,包含細懸浮微粒(PM2.5)、多環芳香烴、重金屬等汙染物以及氣狀物汙染物。根據研究結果顯示,豬油滴落至木炭上確實造成汙染物排放量增加。炭精及備長炭在淋滴豬油瞬間使PM2.5分別上升為未淋滴組別之14倍及296倍,而在排放係數上則以備長炭-豬油最高(1

3887.35 mg/kg),炭精-豬油(5884.02 mg/kg)次之。在重金屬方面,發現鐵(Fe)、鉀(K)為主要重金屬汙染物,總重金屬排放係數最高者為炭精-豬油(781376.61 μg/kg),可能來源除了木炭本身富含之元素外,烹飪器具也是可能來源之一。PM2.5之多環芳香烴(PAHs)以MMW-PAHs為主要成分,前三高者依序為Pyr>FL>PA,總PAHs之平均排放濃度為880.16~311206.91 ng/m3,已達μg/m3濃度,排放係數更達32724.82 ~16807132.16 ng/kg。另外根據Diagnostic ratio,BaA/(BaA+CHR)、BaP/

(BaP+BeP)、BaP/(BaP+BghiP)可區分出木炭是否淋滴豬油。木炭燃燒組別大致與燃煤、木材燃燒或石油類發生源特性相近,而淋滴豬油之組別則與交通源、輕油類發生源特性相近。根據氣狀汙染物之分析結果,豬油滴落至木炭上同樣造成汙染物排放量增加。淋滴豬油使醛類排放大幅上升,最高值皆出現在備長炭-豬油,甲醛、乙醛及丙烯醛之排放係數最高值分別為495.90±76.59 mg/kg、1583.13±392.57 mg/kg、2788.14±159.68 mg/kg,其中淋滴豬油造成之丙烯醛排放係數上升幅度,炭精為395倍,備長炭為2681倍。苯、甲苯、乙苯、鄰-二甲苯上升較多的組別分別為備長炭-

豬油(19倍)、炭精-豬油(39倍)、炭精-豬油(141倍)、備長炭-豬油(237倍),而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的苯最高平均排放濃度為備長炭-豬油之102.97±8.33 ppb,次之為炭精-豬油94.11±15.27 ppb。整體而言,污染物排放量皆在豬油淋滴下有明顯增加,而在500℃相同燃燒條件之排放係數來看,炭精與備長炭相近者為: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炭精較高者有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及總重金屬,備長炭較高者為:甲醛、乙醛、丙烯醛、苯、甲苯、乙苯、鄰-二甲苯、PM2.5及總PAHs。研究結果顯示燒烤時應盡量避免油脂滴落於木炭上,而燒烤用木炭選擇上則以炭精為較佳之選擇。

健身器材製造業勞工職業暴露與健康傷害之研究-黃100年度研究計畫M307

為了解決tvoc標準ppb的問題,作者陳秀玲、林洺秀 這樣論述:

  運動器材製造過程包含器具切割、噴漆、銲接、零件組裝、拋光、品保品管等,其中以銲接作業與噴漆為主要之工作型態,勞工所暴露之危害物質也較為廣泛,包含金屬粉塵、臭氧、活性含氧物種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等。   本研究以外銷健身器材之製造公司為主要研究場所,進行作業環境空氣中臭氧、環境中VOCs、空氣重金屬暴露與ROS之濃度評估。另亦進行健身器材作業勞工之生物暴露偵測,如分析血液重金屬,而勞工之生物效應偵測則評估氧化傷害 (MDA, DNA strand break

s, telomere length)、肺部發炎指標 (TNF-α)及心血管疾病指標 (hs-CRP)之評估。   本研究目前完成41個作業環境測定空氣採樣,勞工生物偵測則完成124位勞工之分析。初步結果顯示臭氧與ROS濃度結果以銲接區濃度為最高,噴漆區次之,皆高於OSHA建議標準值為100 ppb;TVOC結果則顯示噴漆區濃度較高;重金屬分析結果則顯示低於容許濃度值;ROS濃度則顯示手工銲接與自動電銲區域之粒狀ROS濃度分布有較高之情形,另氣狀ROS濃度於A、B兩廠之濃度皆高於粒狀濃度,未來可對氣狀ROS物質進行相關防護及探討。各區域之空氣中重金屬濃度,如Co、Ni、Fe、Pb幾乎存在於粗

粒徑中(介於6.5-21 μm),結果亦顯示某些金屬如Zn於小粒徑中亦有較高的濃度,沖床區之重金屬濃度則主要累積於粒徑為1-6 μm之粉塵中,粉體則以粒徑範圍6-10 μm之粉塵中累積較高濃度之重金屬。於製造區域,重金屬幾乎都於粗粒徑粉塵中有較高濃度,而粗粒徑之粉塵可建議勞工使用個人防護具,以避免勞工暴露於過量之重金屬,然少數工作區域重金屬亦累積於0.4-1μm之細粒徑粉塵中,因此對於細粒徑之粉塵防護應為後續防護重點。   勞工之肺部發炎反應指標TNF-α及MDA之分析結果顯示暴露組勞工有顯著偏高於對照組勞工;染色體端粒長度Telomere length之分析結果則相反之,此結果顯示此類型之

作業場所,勞工之職業暴露可能已經造成體內氧化傷害與發炎反應。此外,個人習慣、服務年資與粉塵暴露可能為干擾因子,可得知這些干擾因子會影響勞工體內氧化傷害、TL及肺部發炎反應指標TNF-α。另暴露組勞工無配戴防護具者其血中Cr、Fe、Co、Cu、Zn、Mn、Cd、As濃度高於暴露組勞工配戴防護具者,此結果顯示現場勞工如有配戴呼吸防護具,其體內重金屬均有顯著較低之現象,因此於此類型工作場所,配戴呼吸防護具為有效之防護重金屬暴露之方法。   研究結果顯示勞工之職業錳金屬與粒狀ROS之暴露會導致勞工體內氧化傷害與染色體端粒變短,根據研究顯示染色體端粒變短與心血管疾病、高密度膽固醇累積與增加氧化傷害有關

,因此本研究結果也可推論此類型之職業暴露會增加勞工未來罹患相關健康疾患之可能性。

微型氣體感測器之效能比對與校正方法建立之研究

為了解決tvoc標準ppb的問題,作者劉彥良 這樣論述:

在網路蓬勃發展、資訊流通迅速的現代社會,物聯網(Internat of Things,IoT)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同時人們對生活環境品質也越趨要求,因此建構次世代空品監測網(Next Generation of Air Monitoring,NGAM),在城市中廣佈微型感測器,可便於民眾即時掌握周遭環境資訊。微型感測器優點在於低價、建置簡單以及容易取得;缺點在於其準確性與精密度較差,故本研究將建立合宜之微型氣體感測器之校正方法,並使用多元線性迴歸模型來考量環境變數,進而提升感測器之精確度。研究中使用電化學感測器及半導體感測器,對典型大氣濃度下的污染氣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

氧以及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監測與校正比對。在實驗過程中皆以FEM儀器同時平行比對,並對感測器之表現性進行探討。實驗室環境中,未校正之感測器與參考儀器間的一般線性迴歸結果為中度相關(R2>0.49);經考量溫、濕度並以多元迴歸對感測器校正後,感測器與參考儀器間的相關程度提升至高度相關(R2>0.69)。除了校正之外,本研究利用準確度及精密度來檢視感測器的QA/QC是否符合期待,研究結果顯示感測器精密度除了TVOC感測器為70%與B系列NO2感測器為77%外,其餘感測器皆達90%以上;準確度部分則在使用多元迴歸校正後,依不同的感測器可達10至30%的提升,驗證感測器經多元校正後可提升其準確度及精密度。

此外,本研究亦對野外環境進行感測器應用分析,經分析後得知感測器在野外易受風速影響,特別是NO2感測器,其受影響之權重甚至達50%以上,因此需考量野外環境因子並納入校正式。經由野外測試結果顯示,目前僅有CO感測器是有能力對野外大氣環境進行有效監測,其餘氣體感測器僅能用於警示較高濃度污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