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量計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減碳量計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亦洋 寫的 乙級工程測量技能檢定學術科題庫解析(2023最新版) 和史蒂文.庫寧的 暖化尚無定論:氣候科學告訴或沒告訴我們的事,為什麼這很重要?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碳足跡計算假設與流程之建立與印證–以某道路工程為例也說明:多研究致力於計算工程碳足跡,以期達到節能減碳之成效。 ... 先前研究採用之假設,建立工程碳足跡計算之假設流程,並以一道路工程案例,計算碳排放量並評估適切性。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獨立作家所出版 。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冷凍空調系 駱文傑所指導 陳明科的 可變冷卻水溫度操作條件下定頻及變頻離心式冰水主機系統台數控制運轉效能分析 (2012),提出減碳量計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離心機、熱負荷、冷卻水、操作效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土木工程研究所 林志棟所指導 吳國洋的 混凝土製品應用於土木工程之減碳效益評估-以道路、建築工程為例 (2010),提出因為有 水泥混凝土、減碳效益、瀝青混凝土、碳足跡的重點而找出了 減碳量計算的解答。

最後網站附錄十三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計算則補充:(3)施工階段建材選用減碳效益TCO2m. (4)資源回收減碳效益TCO2s1. (5)拆除解體廢鋼回收減碳效益TCO2s2. (二)碳中和(減碳量)分析. 1.開發後溫室氣體排放增量估算(含施工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減碳量計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乙級工程測量技能檢定學術科題庫解析(2023最新版)

為了解決減碳量計算的問題,作者鄭亦洋  這樣論述:

  本書學科係依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公告技術士技能檢定測量職類規範乙級工程測量應具知能所編定。   將公告之學科試題加以解析,將重點進行敘述,期讓讀者循序漸進學習、融會貫通。   術科部分筆者花了相當多篇幅介紹相關計算理論與實作細節,鉅細靡遺的介紹內業、外業與實作的訣竅。 本書特色   1.學科部分依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公告技術士技能檢定測量職類規範乙級工程測量應具知能所編定。   2.學科題目依其公告之工作項目編排彙整,單選、複選解析詳盡完整,相關重點敘述精闢,質量並重。   3.術科竅訣提示讓讀者輕鬆掌握關鍵。各大題皆有加強練習題目,

讓讀者可以面對不同的狀況。   4.學術科部分皆為年度最新試題。

減碳量計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認購太陽能板替台灣綠能發電貢獻小小心力,還能穩定領到4.25%收益,所有人都能參與的中租全民電廠是什麼?

▎本集節目與中租全民電廠合作推出
➥中租全民電廠:https://bit.ly/3z9wtJr

#穩健收益 #太陽能 #長期收益 #中租全民電廠 #無腦投資 #懶人理財 #懶錢包

▎相關資料
➥ 2019-2025預估發電配比(經濟部能源局 能源轉型白皮書 2020.11)
https://energywhitepaper.tw/upload/20201118/1091118_%E8%83%BD%E6%BA%90%E8%BD%89%E5%9E%8B%E7%99%BD%E7%9A%AE%E6%9B%B8%E6%A0%B8%E5%AE%9A%E6%9C%AC.pdf

➥ 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概況(經濟部能源局)
https://www.moeaboe.gov.tw/ECW/populace/content/Content.aspx?menu_id=14437

➥ RE100中文參考資料
https://www.re100.org.tw/

▎綠能減碳詳細計算方式如下:
1. 年發電量=裝置容量kW*每日發電量3.4215度/天*365天。每kW日發電量參考能源局太陽光電單一窗口之估計值。
2 .每戶家庭每月平均用電量為292度。平均用電量參考台灣電力公司107年電價與電費支出之估計。
3. 減碳量=發電量*碳排放係數0.509kg/度 。碳排放係數參考經濟部能源局108年最新之估計。
4. 相當種植樹木棵數=減碳量/樹木年吸碳量12公斤。樹木年吸碳量參考能源局太陽光電單一窗口之估計值。

▎穩健收益舉例B方案IRR詳細計算方式如下:
投入180,000元,在20年間按月回收本金利息,預估總回收270,000元,且第20年期滿後不再有任何收益。此時月利率(即內部報酬率)r 的計算方式:

180,000=第1月回收金額/(1+r)^1+第2月回收金額/(1+r)^2+第3月回收金額/(1+r)^3+…+第240月回收金額/(1+r)^240

即投入金額=加總(每月回收金額以月利率用複利方式折現)

月利率r 無法直接用公式算,但可輸入每月預估回收金額後,利用excel的函數(IRR)算出 r=0.379%

則年利率R=4.55%=月利率0.379%*12


▎More 懶錢包Lazywallet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helazywallet/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helazywallet/

▎合作邀約MAIL / [email protected]

可變冷卻水溫度操作條件下定頻及變頻離心式冰水主機系統台數控制運轉效能分析

為了解決減碳量計算的問題,作者陳明科 這樣論述:

本文以嘉義區一間醫學中心為研究對象,針對院內1000 USRT滿液離心式冰水主機,以電腦模擬軟體及現場實測數據,來分析比較單台定頻及變頻主機之效能,並以實測所得之效能為依據,來分析比較不同台數控制方式之節電量。於研究中發現,無論為電腦模擬軟體或現場實測之單台數據,均顯示主機如運轉於高負載及高冷卻水入水溫度條件下時,定頻主機效率將優於變頻主機效率,但如運轉於低負載及低冷卻水入水溫度條件下時,變頻主機效率將大大優於定頻主機效率;其於模擬軟體所得之數據顯示,主機如運轉於滿載100%狀況下,且冷卻水入水溫度在27℃以上時,及運轉部分負載90%時,且冷卻水入水溫度在30℃以上時,定頻主機效率均優於變頻

主機效率,最大達4.7%,而上述運轉條件以下之區間,變頻主機效率均優於定頻主機效率,最大達40.46%。另如針對實測回歸方式所得之數據顯示,主機如運轉於負載80%以上,且冷卻水入水溫度在29℃以上,或運轉於負載70%以上,冷卻水入水溫度在30℃以上,或運轉於負載60%以上,冷卻水入水溫度在31℃以上時,定頻主機效率均優於變頻主機效率,最大約達6.2%,但於上述運轉條件以下之負載區間,變頻主機效率均優於定頻主機效率,最高達49.8%。如再以實測所得之單台定頻及變頻主機變負荷及變冷卻水入水溫條件下,所測得之每冷凍噸所消耗之電量(KW/RT)數為依據,與該醫學中心全年實測耗電量比較分析,可得以2台定

頻及1台變頻主機之最佳化搭配方式最省電,節電量達10%;其次為方式3台全變頻主機搭配方式,節電量達9.5%;最差為3台全定頻主機搭配方式,節電量僅有3.5%。

暖化尚無定論:氣候科學告訴或沒告訴我們的事,為什麼這很重要?

為了解決減碳量計算的問題,作者史蒂文.庫寧 這樣論述:

  一位享有盛名的科學家,直球面對長期以來刻意被誤解的資訊以及群眾的盲目恐慌。全書以大量數據輔佐,講述關於氣候變化的科學事實、以及社會可以對這些變化做出的反應。在各種觀點與利益結盟的自我強化下,人民有權選擇客觀的真相!   各界同聲讚譽     「市面上有太多全球暖化書籍,但本書正是我們需要的。史蒂文‧庫寧有資歷、專業知識和經驗來提出正確問題並給出真實的答案。」──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名譽教授瓦茨拉夫.斯米爾(Vaclav Smil)     「《暖化尚無定論》是本關於氣候科學,及其內在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的優秀案例研究,解釋決策過程中的篩檢過程誤導了氣

候政策辯論的警世故事。本書應該成為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必讀書籍,身為公民,他們的責任應跨出實驗室,與經常被媒體淹沒和迷惑的廣大公眾進行溝通。政策制定者和政治人物將發現本書是他們的論點、立場和決策的思考來源。──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榮譽校長讓-盧.沙莫(Jean-Lou Chameau)     「必要的閱讀,是氣候政策一股及時的新鮮空氣。氣候科學既沒有定案,也不足以指導政策。我們面臨的不是生存危機,而是棘手的問題,需要對成本和收益進行務實的平衡。」──約翰‧甘迺迪政府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全球能源政策教授威廉.霍根(William W. Hogan)   

  「一位政治科學家對氣候政治的坦率言論,以及對實際事況發展的展望。」──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物理學教授羅伯特.勞夫林(Robert B. Laughlin)     「歐巴馬政府的科學副部長史蒂文‧庫寧寫了一本關於氣候非常有趣且思慮周密的書。他記錄了許多你認為的氣候知識實際上並非如你所想像。你知道嗎,雖然美國現在的低溫紀錄減少了許多,但破紀錄高溫紀錄卻沒有增加?《暖化尚無定論》肯定會對你的氣候思想造成困擾,但都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如果我們要進行數兆美元的投資,那我們應盡可能地瞭解實際情況。」──哥本哈根共識(Copenhagen Consensus)組織主席、史

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訪問學者比約恩.隆堡(Bjørn Lomborg)     「本書可貴之處在於作者經由親身體驗,就近觀察,解釋媒體、政客、科學家、科學機構及環保團體的個別責任,使暖化威脅誤導陷入今日的惡性循環,是造成目前全球陷入『氣候恐慌症侯群』的原因。」──中文版推薦序撰寫人,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陳立誠

混凝土製品應用於土木工程之減碳效益評估-以道路、建築工程為例

為了解決減碳量計算的問題,作者吳國洋 這樣論述:

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經濟日益繁榮,伴隨著人口成長和科技進步,人類對於大自然環境不斷的予取予求,大量的製造溫室氣體,使得人類對於大自然的影響不再只是侷限於地表,進而擴張至地球大氣,隨著大氣的運動,將整個影響逐漸擴及全球,進而造成地球暖化,全球環境氣候造成變遷。近十年來,工業能源效率提高,許多行業的二氧化碳強度下降,然而這一進展被全球工業生產增長大大抵銷,就目前台灣地區產業結構而言,工業對於二氧化碳貢獻度占最大宗,以關係著日常民生的土木營建產業而言,其最大宗使用的土木營建材料為混凝土產品,無論是用於一般房屋建築、高樓建築、橋梁、路面等。本研究所指混凝土產品其範圍限定於建築、道路工程中,針對現今工程

施作中常用之類型作為研究對象,包含水泥混凝土、瀝青混凝土等。依照其產品類別規則(Product-Category Rules, PCR)設定其計算範圍,從搖籃到大門(Cradle to gate)至產品產出為止進行一套二氧化碳排放評估。研究結果指出對於混凝土產品而言,各個階段之間碳排放量計算結果皆顯示,產品生產各階段內其影響本身碳排放量之最大因素為配合設計結果之原料比例。水泥混凝土產品其對於產品碳排放量最大影響因素為產品內水泥材料之比例及其取代材料之比例;瀝青混凝土產品以整體產品碳排放量而言,再生瀝青混凝土之每噸碳排放量仍較一般瀝青混凝土少4.533 kg CO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