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化學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酸雨化學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竹亭寫的 丈量人類世:從宇宙大霹靂到人類文明的科學世界觀 和中島春紫的 發酵的科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洗好的衣服被雨水淋溼了,需要重新洗一遍嗎? - 問答酷也說明:雨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化學式H2O),有少量二氧化硫(化學式SO2)、二氧化氮(化學式NO2),通常雨水的PH值約為5.6,PH值小於5.6的雨水為酸雨,如遇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出版 和晨星所出版 。

中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游勝傑、王雅玢所指導 陳福幸緣的 應用碳量子點/ZnO的納米棒異質結構在可見光下驅動光催化降解一氧化氮 (2021),提出酸雨化學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一氧化氮、光催化、氧化鋅納米柱、碳量子點/氧化鋅納米柱、太陽光、可見光。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大氣科學學系 林能暉所指導 黃威巽的 區域大氣空氣品質模式之排放量修正影響探討:利用衛星資料調整污染排放量與個案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WRF/CMAQ、COVID-19、細懸浮微粒、長程傳送、衛星反演的重點而找出了 酸雨化學式的解答。

最後網站酸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則補充:酸雨 為酸性沉降中的濕沈降,酸性沉降可分為「濕沈降」與「乾沈降」兩大類,前者指的是所有氣狀污染物或粒狀污染物,隨著雨、雪、霧或雹等降水形態而落到地面者,後者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酸雨化學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丈量人類世:從宇宙大霹靂到人類文明的科學世界觀

為了解決酸雨化學式的問題,作者陳竹亭 這樣論述:

第一本講述人類世主題的本土科普創作 認識當代最重要環境議題的最佳入門讀本! 人類世,是地球的危機還是轉機? 立足本土,放眼宇宙 思考人類存亡的終極挑戰     「人類世」是一個地質年代上的時間尺度,最初由諾貝爾獎得主克魯琛提出,地質年代大多是由自然事件所決定,然而近代科技發展卻造成全球暖化、生物滅絕、臭氧破洞等全球性的環境巨變。「人類世」指的就是人類以單一物種之姿,開始有能力來撼動、干擾大自然過程的時期。     本書是提供國內中學及中學程度以上,從自然史觀點介紹「人類世」的本土科普讀本。首先從宇宙、太陽系到地球,宏觀地認識我們的自然環境。接著談生命和人類的演化,回顧人類遍布全球、發

展文明的歷史。也從台灣觀點出發,介紹南島語族的大遷徙,勾勒出台灣在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最後詳述人類世概念的來龍去脈,並檢討科學和科技在近代的演化進程。     對於誤用科技縱容物質文明的氾濫,我們必須及時產生自覺,建立合理且良善的世界觀。人類需要認識對周遭環境的影響,節制物質欲望,提升精神文明,設法與自然永續並存,這也是未來教育的關鍵方向。 專文推薦 王寶貫|中研院院士、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客座特聘講座教授 「本書的行文流暢,風格平易,涵蓋學門也非常廣,不僅足以作為環境教育的教科書,也很適合高中以上、關懷地球環境的社會大眾閱讀。」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李家維|國立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侯金堆講座教授 林俊良|前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國立中興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 林士超|國立興大附中教師、2020年全國科展地科及環境科學第一名指導老師 周芳妃|教育部師鐸獎、北一女中化學科教師 孫維新|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曾耀寰|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科學,其實源自人文主義,產生了對世界最無與倫比的理解。只是很可惜地,在我們的社會中,科學似乎只是淪為工具,而非世界觀。這本深具科學世界觀的好書,帶領我們探索在這個人類世中,我們該如何上下而求其索。」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

學系助理教授 「轉變人類文明的四次工業革命首先由水力及蒸汽作為動力源,突破人力與獸力的限制,至第四次工業革命導入智能聯網技術,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及智慧。近年商業太空的快速發展即將促成下一波工業革命,人類文明不再侷限於過度開發的地球,邁向浩瀚無垠的宇宙,將解封無可拘泥的夢想。」 ——林俊良|前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國立中興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 「你困惑文明證據如何定義人類世嗎?你懷疑科學方法如何丈量人類世嗎?你了解哲學理念如何發展人類世嗎?這本書就如同燈塔指引年輕人思想,讀完這本書,你將深刻省思人生價值,也把握學習機會找出未來你在人類世的定位。」 ——周芳妃|教育部師鐸獎、北一女中化學科教師  

應用碳量子點/ZnO的納米棒異質結構在可見光下驅動光催化降解一氧化氮

為了解決酸雨化學式的問題,作者陳福幸緣 這樣論述:

一氧化氮 (NO) 被認為是空氣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已引發酸雨、光化學煙霧等環境問題,甚至可造成人類健康危害。在為解決這些問題而應用的各種技術之中,光催化技術因其能夠在低濃度下降解 NO,且具低處理成本、永續和環境友善性等特性而備受關注。近期的研究結果指出氧化鋅奈米柱(NRs)因其高傳輸電荷效率、高表面積與體積比和高性能等特性,被視為極具發展潛力之光催化劑。然而,目前關於其最佳合成方法的研究仍然甚少,因此本研究通過一步驟溶劑熱法成功合成高性能的氧化鋅納米柱光催化劑,並針對其合成方法參數與特性進行研究。透過X光繞射儀(XRD)、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儀(FTIR)、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比表面積與孔隙分布分析儀(BET)和漫反射光譜儀(DRS)等分析,研究生成時間和溫度對氧化鋅納米柱形態和表面積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 100 ℃ 處理 6 小時合成的氧化鋅納米柱具最佳效能,其對 NO 的去除率最高(太陽光下為 78.8%,可見光下為 62.2%)。此外,附載在氧化鋅納米柱表面的碳量子點在太陽光和可見光照射下,可有效提升光吸收和 NO 降解效率,分別提高了 11.5% 和 7.7%。另外本研究經由活性物質捕獲實驗和ESR分析,提出光催化降解NO之機制。而在穩定性實驗中,結果亦指出碳量子點 /氧化鋅納米柱在可見光照射下,表現出高度穩定性,在重複使用 5

次後效能僅降低 7.7%。

發酵的科學

為了解決酸雨化學式的問題,作者中島春紫 這樣論述:

你喜歡發酵食物嗎? ── 食品科學家的熱門研究課題!美食狂熱者的最愛!養生保健者的必吃食物!──   日常生活中,我們熟悉的味增、醬油、清酒、醋、泡菜、優格、麵包等,   都是藉由微生物力量所製作而成的發酵食物。   不論是當成調味料使用,或者是稍微處理過再送入口中的美味食物,   只要事前經過發酵的程序,再平凡不過的食材,也能擁有豐富多變的美味。   那什麼是發酵?為什麼發酵食品可以讓食物變得更加美味呢?   所謂的「發酵」作用是指微生物為了確保自身的營養分,在經過分解食材蛋白質的過程,藉由胺基酸的游離產生出獨特的風味。而熟悉這樣的發酵轉化作用,不僅是一般民眾可以運用在各種料理或食物

工藝,也可以廣泛地應用在食品科學、生物、化學工業中。本書將由致力於食品微生物學研究的農學博士作者帶你從科學的角度,進入麴霉菌、酵母菌、乳酸菌所建構而成的發酵世界,重新認識由微生物所創造出來的美味!   ★微生物的生態與食品的安全性   ★世界各地的發酵食品&製作原理   ★用於發酵食品中的微生物特徵與用途   ★從食材保鮮概念因應而生的發酵技術 本書特色   以清楚易懂、圖文並茂的方式,全方位說明發酵的知識,包括從各種發酵食品的歷史、文化到現在生產技術等,是一本食品科學或從事發酵食品工作者的最佳參考書。

區域大氣空氣品質模式之排放量修正影響探討:利用衛星資料調整污染排放量與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酸雨化學式的問題,作者黃威巽 這樣論述:

COVID-19疫情爆發所導致的中國封城停工事件,是未曾發生大範圍且長時間之實際污染排放大幅減量情況,導致空氣品質改善,甚至下風處臺灣亦受影響。藉此,本研究旨在應用WRF/CMAQ模式模擬探討因COVID-19疫情爆發導致前述實際排放驟然減量的情況下,評估其對下風處臺灣所造成的影響。並利用OMI-NO2衛星調整現有之排放資料,使其更為接近實際情況。模擬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之東北季風個案一 (2020/1/28-2/1) ,以及於2018年相近季節時期且相似氣象條件之個案二 (2018/1/30-2/2),以期探討在相同的方法與設定下,是否同樣能夠改善境外污染對臺灣之影響的模擬結果。

個案一利用衛星資料把原始排放資料調整成因疫情事件引發異常排放情況,以及受到中國大範圍封城停工影響,東亞區域的污染排放亦變動,整體為大幅降低。模擬結果分析顯示若使用OMI-NO2衛星資料調整全部排放物種之後,富貴角站及板橋站近地面PM2.5濃度顯著的降低,且更為接近實際的觀測值。IOA (Index Of Agreement,常用於比對兩數串之一致性,一般而言大於0.6即視為高相關性) 於富貴角站從原先的0.72提升至0.89,而板橋站也從0.51提升至0.82,相當顯著。 相較於個案一,個案二期間並未受到COVID-19及其導致之封城停工影響,污染排放因此受衛星資料所調整的幅度較小

。根據模擬跟觀測比對結果顯示整體準確度較差,但在利用衛星資料調整全部排放的模擬結果比原始排放與僅調整東亞NOx排放更為接近實際觀測值。 此外,比較富貴角及板橋站之模擬結果與PM2.5成分觀測數據,進一步評估模式使用原始排放量與利用OMI-NO2調整污染排放量的模擬表現,結果顯示使用調整過後的排放量比原始排放模擬結果降低與觀測值的偏差。 綜合模擬分析結果顯示利用OMI-NO2衛星資料調整bottom-up的排放資料庫,能夠掌握污染排放出現重大變化期間污染物排放之變化,進而提升對PM2.5濃度和成分之模擬準確度,但對於污染排放僅有些微改變的情境則仍有改善的空間。 最後為更瞭解東亞

境外污染移入對北臺灣的影響,本研究進一步利用調整後之排放量對酸沉降 (NO3-及SO42-) 進行模擬探討,並針對上述兩個個案期間北臺灣之降雨事件進行分析。雖然模擬結果不盡理想,但發現NO3-不論是乾或溼沉降量,在隨著排放情境 (不同的東亞減排情況) 的不同而有較為顯著之比例改變,而SO42-沉降量變化較不明顯。綜合上述探討,藉由近即時衛星資料調整排放資料庫,或可精進提升酸沉降及短期空品預報之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