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碳匯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土壤碳匯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康曉明等寫的 全球變化對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碳循環的影響--觀測、控制實驗與模型模擬 和張偉偉的 森林碳匯交易機制建設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協調發展研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第六章也說明:IPCC 指南) ,對於土地利用改變造成的碳排放量,以及 ... ΔCSoils= 土壤碳儲存年變化量(公噸碳/ 年) ... 上述假設可同樣應用於土壤碳庫,淨碳儲存變化量為零。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農業科學技術 和人民所出版 。

高苑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研究所 鄭魁香所指導 王宥筌的 濕地碳匯功能之研究-以七股海岸濕地為例 (2013),提出土壤碳匯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二氧化碳、七股濕地、碳匯、西部海岸濕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所 林昭遠所指導 吳逸崟的 陸域生態系碳存量評估之研究 (2009),提出因為有 碳存量、綠劣指數、Forest-DNDC的重點而找出了 土壤碳匯的解答。

最後網站農糧產業的淨零攻略聚焦土壤管理、推展負碳農法 - CSRone則補充:因此,增加土壤碳匯是農糧署在淨零行動中的首要標的。」胡忠一說明,「減量」即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增匯」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土壤碳匯,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全球變化對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碳循環的影響--觀測、控制實驗與模型模擬

為了解決土壤碳匯的問題,作者康曉明等 這樣論述:

泥炭地生態系統是全球陸地碳庫的重要組分,它以僅覆蓋陸地總面積3%的比重,貯藏了全球土壤碳庫的15-30%,長期以來扮演著“氣候冷卻”的角色,在調控地球氣候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東北隅的若爾蓋高原泥炭地是世界上海拔高、面積大的高原泥炭沼澤分佈區,也是全球氣候變化□敏感的地區之一,在全球碳迴圈研究中極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然而,近年來由於氣候暖幹化、極端乾旱事件頻發和大規模挖溝排水的多重作用,導致若爾蓋泥炭地逐漸萎縮、退化,並引起泥炭地厭氧好氧條件的改變,由此對泥炭地碳收支動態產生影響,使其碳源匯功能的轉換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已有研究工作也很難為提出切實有效的減源增匯措施提供足夠的科學理

論支撐。   基於此,本書選擇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為研究物件,從大氣-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統綜合研究全球變化對高原泥炭地碳迴圈過程的影響機制並進行模型類比,能夠為高原泥炭地的碳庫保育、碳分配的準確估算、碳匯功能管理及提升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支援,對於高原泥炭地的保護和恢復及應對氣候變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康曉明,博士,中國林科院濕地所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濕地與全球氣候變化團隊首席專家,中國林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第三屆委員會委員,中國林業百科全書-濕地卷編委。近年來聚焦高寒泥炭沼澤濕地生態系統,跨尺度研究了高原泥炭地碳收支對極端氣候、長期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響應機制。先後主持國家

自然科學基金、GEFUNDP、國家重點研發、科技部科技專項、中國林科院優青等專案10余項,發表論文90餘篇,出版專著1部,獲專利5項。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梁希林業科技進步三等獎、梁希論文一等獎等獎勵18項,獲國家高級訪問學者項目1項。 第一章高原泥炭地碳迴圈與全球變化 第一節 高原泥炭地生態系統碳迴圈及重要 第二節 若爾蓋高原泥炭地面臨的全球變化問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水位變化對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碳收支的影響 第一節研究背景 第二節野外觀測與研究方案 第三節 基於控制實驗研究水位對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碳收支的影響 第四節 基於樣帶調查研究水位對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碳收支的影響 參考文

獻 第三章乾旱事件對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碳收支的影響 第一節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樣地及觀測方法 第三節若爾蓋高原泥炭地氣候特徵分析 第四節乾旱事件對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碳收支的影響 第五節乾旱事件對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環境因數的影響 第六節 乾旱下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碳收支與環境因數的關係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氣候變化對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碳收支組分的影響模擬 第一節研究背景 第二節研究區域概況及觀測類比方法 第三節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碳收支模型類比結果驗證 第四節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生態系統碳分配定量類比 第五節乾旱對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碳收支的影響模擬 參考文獻 第五章氣候變化對若爾蓋高原泥炭初級生產力和物候的影響

模擬 第一節研究背景 第二節研究區域概況 第三節 觀測方法及模型概述 第四節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碳收支及植被指數動態變化 第五節若爾蓋高原泥炭初級生產力模型類比優化驗證 第六節氣候變化對若爾蓋高原泥炭初級生產力和植被物候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六章 若爾蓋高原泥炭初級生產力時空格局動態類比及其驅動機制 第一節研究背景 第二節若爾蓋高原泥炭初級生產力點位尺度模擬與驗證 第三節研究方法 第四節 若爾蓋高原泥炭初級生產力時空格局模擬及驅動機制分析 參考文獻 後記

濕地碳匯功能之研究-以七股海岸濕地為例

為了解決土壤碳匯的問題,作者王宥筌 這樣論述:

近年來,濕地研究蓬勃發展,在全球氣候變遷的過程中,因長期封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而扮演重要的角色。因其具有吸收或排放二氧化碳的功能,亦即具有碳匯之效能,因濕地具高水位及厭氧底部之環境特性。 本研究即以七股海岸濕地為基礎,作為估算西部海岸濕地含碳量,進行碳封存及氣體交換通量測量計算方法之分析,以因應國際發展趨勢,發展濕地碳匯管理的技術,以濕地碳封存能力及碳庫量估算法,針對沿海濕地能封存多少碳,再以每單位面積乘上碳量,即可求得海岸濕地碳吸存能力。 七股濕地碳匯調查成果完備,故為台灣西部海岸型濕地重要之一環。本文將七股海岸濕地含碳量數據,推估台灣西部海岸濕地碳匯通量。對碳循環貢獻,由七股碳匯

模式,推估西部海岸濕地年均碳匯總量約為29.10712×1010 g C yr-1。

森林碳匯交易機制建設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協調發展研究

為了解決土壤碳匯的問題,作者張偉偉 這樣論述:

本書是201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森林碳匯交易機制建設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協調發展研究》(14CJY012)的結項成果。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復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選題首先從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森林碳匯交易機制建設的基本現狀出發,利用森林碳匯供給模型、納入政府行為的博弈論模型探討兩項制度建設的理論關聯,解析二者之間在政策層面、金融層面、經營管理層面的關聯機制;其次分別從政策協調、金融互助、經營管理層面具體探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森林碳匯交易機制建設間協調發展的必要性與具體途徑

;最后結合國際經驗教訓提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森林碳匯交易機制建設間協調發展的輔助措施。 張偉偉(1981年9月-),男,吉林省長春市人,博士,長春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首屆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第十二屆吉林省青年聯合會委員,吉林省林學會林業碳匯分會副理事長,吉林財經大學農村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北方能源環境交易所客座教授,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項目9項,參與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CSSCI收錄20篇,出版專著8部,獲得省市級獎項8項。

陸域生態系碳存量評估之研究

為了解決土壤碳匯的問題,作者吳逸崟 這樣論述:

全球溫室氣體增加,暖化現象嚴重,國際間紛紛提出減緩方案,成立跨國組織,制訂國際公約。各類方案中除了發展綠色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源之外;藉由碳匯方式減少大氣碳含量,因成本低,效益高,操作容易,尤以森林碳匯之研究已漸受重視。本研究探討不同時期台灣碳存量之變化,分析土地利用類型對碳存量之影響;另以衛星影像推估綠劣指數,間接推算碳存量之可行性。因森林生態系於碳循環扮演重要角色,選用Forest-DNDC進行模擬,俾了解森林碳通量之變化。經採用兩期(1995年、2008年)國土利用調查圖資,萃出6類植群,參照氣候變遷跨國組織(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估算台灣之植物碳存量變化,發現1995年至2008年間共增加9,355,116噸。台灣主要土地利用類別之碳存量,其高低依序分別為林班地、原住民保留地、山坡地以及都市計畫區,顯示土地利用類別與碳存量關係密切。選用12處農村社區作為測試樣區,藉由SPOT衛星影像推估各樣區之綠劣指數,與碳存量進行相關分析,結果呈顯著負相關,綠劣指數可做為碳存量優劣之評估指標。另由雪山地區之圈谷及黑森林樣區,以2008年現況資料進行Forest-DNDC模擬,發現土壤有機碳含量易受枯落物影響;模擬2008&;#12316;2017年間之土壤有機碳含量與淨生態系碳交換量,兩者皆呈下降趨勢,且

其對時間軸之斜率變化有趨緩現象。另以溫度上升0.01℃/yr為情境模擬,其與現況溫度之模擬值相較,淨生態系碳交換量之差異幅度均較土壤有機碳為大;淨生態系碳交換量由初始之0.02%逐年提升至0.98%。溫度及pH為影響土壤碳通量之主因之一,模式敏感度分析結果,溫度對碳通量之影響較pH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