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衛生局成人健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台北市衛生局成人健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湯雅雯寫的 忘齡之島:馬祖躍居台灣平均壽命第一的祕密 和黃碧桃,江碩儒的 心臟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與高血壓,最新的檢查、治療與預防知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成人預防保健暨B、C肝炎資訊 -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也說明:成人 預防保健暨B、C肝炎資訊 · 最新消息 · 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內容 · 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特約醫事機構 · 臺北市B、C型肝炎篩檢資訊 · 成人暨B、C肝篩檢資料視覺化統計.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晨星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胡益進所指導 朱浚鎂的 急診護理人員自覺健康狀況、疲勞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為例 (2019),提出台北市衛生局成人健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急診室、疲勞感、自覺健康狀態、護理人員。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系高齡者教育研究所 魏惠娟所指導 陳依靈的 單一與雙重作業之多元運動課程對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及認知功能成效評估 (2019),提出因為有 高齡者、雙重作業、功能性體適能、認知功能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北市衛生局成人健檢的解答。

最後網站轉知臺北市成人預防保健「健康加值」方案 - 大直高中則補充:親愛的市民,您今年做健檢了嗎?凡40歲至64歲民眾每3年可做1次成人健康檢查,請符合資格之民眾攜帶健保卡至成健特約醫療院所接受服務,詳情請洽臺北市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北市衛生局成人健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忘齡之島:馬祖躍居台灣平均壽命第一的祕密

為了解決台北市衛生局成人健檢的問題,作者湯雅雯 這樣論述:

當長壽已不再稀奇 如何長壽得健康、幸福成為更重要的議題   二○一八年三月底,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一四.○五%,平均每七人中就有一位老人,正式邁入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高齡社會」。如何活得健康、幸福,活得有尊嚴、有生活品質,比起如何活得長壽更重要。   八、九十歲的阿公、阿嬤,或許難免需要杵著枴杖,幫助施力也避免跌倒,但他們一個個都有每天出門種田、爬坡行走的好肌力。年紀大了,一定就哪裡都去不了、什麼都做不了嗎?至少,在這裡,似乎未必。   這裡,是位於北緯二十六度的馬祖列島,四鄉五島加起來約一萬兩千多人,其中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約占一成,還有不少的人瑞。   依據連江縣

政府的統計資料,一九九五年時,台灣本島的平均餘命是七十四點五三歲、馬祖是七十六點九四歲,兩者相去不遠;但到了二○一六年,台灣本島平均餘命成長到八十歲,馬祖卻躍升至八十七歲,較全國平均餘命高出七歲。   由於馬祖地區人口母數較少,僅一萬兩千五百人,內政部統計處每年官方統計全國簡易生命表時,並未計算連江縣的平均壽命。因此,為了解馬祖地區近年的平均餘命變化,連江縣政府委託專家學者統計分析,發現馬祖近二十年來,即使每年平均餘命波動較大,但整體趨勢仍是明顯往上走,甚至超越二○一六年全國最長壽的縣市──台北市(八十三點三六歲),翻轉台灣的長壽地圖。   享用新鮮天然的海中魚貝、紅糟入菜、藥用植物泡茶養

生,馬祖年輕人返鄉,改善當地醫療環境,再加上當地自然環境造就,坡道地形鍛鍊大腿肌力、長輩天天種田怡情養性、家人鄰里有情相繫、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代間學習」感染年輕活力……走過戰地鐘聲,如今的馬祖,從醫療資源匱乏的離島變成全台平均餘命最高的長壽島。   馬祖耆老以最簡單卻也最有效的方式,讓大家看見,如何健康長壽、幸福快樂的祕訣。 作者簡介 湯雅雯   基隆人,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畢業,曾任《聯合報》、「壹電視」、《中國時報》生活組記者,主跑教育、農業、環保、勞工、科技、社福以及動保等路線。媒體資歷十年,新聞作品曾榮獲第二十三屆「吳舜文新聞獎」與「兩岸新聞報導獎」佳作。以前在媒體

服務,現在服務媒體。 序 以消滅健康落差為己任                張文昌 從北醫出發守護馬祖民眾健康            林建煌 馬祖新視界                            楊綏生 歡迎來到忘齡之島                    劉增應 有幸見證馬祖健康奇蹟                葉金川 序幕 從無醫島變長壽島 Part1 飲食篇 1    海上冰箱保存鮮美食材 2    紅糟入菜,頓頓都像養生餐 3    藥用植物無所不在 Part2 健康篇 4    楊綏生,馬祖醫療改革的開路先鋒 5    劉增應,預防醫學為馬

祖人延壽 6    謝春福,一手寫詩一手做衛教 7    陳行鑫,守護離島的離島 8    曹祥平,父女同行醫師之路 9    石姆姆,台灣最早的居家服務護理師 Part3 生活篇 10    活動力就是健康力 11    最健康的百歲人瑞 12    這裡就是養生村 13    享受自然,自然長壽 Part4 活水篇 14    董逸馨,在老地方說新故事 15    陳希倫,看見鏡頭下依嬤長壽的祕密 16    陳金蓮,為馬祖味道注入新意 17    曾美子,引進食育新觀念 18    北醫義診團傳遞年輕活力 附錄 全台平均餘命最高在馬祖 序 以消滅健康落差為己任 張文昌・臺北醫

學大學董事長   臺北醫學大學創立於一九六○年,將近一甲子的時間,我們沒有任何財團資金或公務預算挹注,從無到有、再到好,逐步在醫療、教學、研究、服務等方面,逐步累積能量,寫下許多受肯定的成果。   近年來,北醫大陸續登上知名國際大學排行榜,像是二○一七年的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亞洲大學排名第九十一名,以及二○一八年年初獲得QS世界大學排名第三百九十八名,居台灣私立大學之首。QS二○一八年的榜單評估了全球九百六十五所大學院校,本校也是最受歡迎的大學排名之一。   這些成績,是對北醫大努力辦學的肯定,但我們同時也在思考,如何轉化這些成果,成為醫療普及的助力,讓需要醫療的人都能夠充分得到

照顧,因為儘管醫療事業進步,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匱乏問題仍然尚待解決,且隨著時代演進又衍生出新的醫療困境。   二○一四年,北醫大配合教育部青年海外志工計畫,組織「史瓦濟蘭醫療服務隊」進駐當地,推廣口腔保健、建立衛教觀念。然而,醫療服務需求並非局限海外,在台灣也有我們自己的問題;二○一八年二月,北醫大基層文化服務隊進入馬祖,除了提供義診,也致力於傳遞正確的健康觀念與飲食、生活習慣。   醫療資源失衡,交通發達仍可能顧及不到固守田園的老人與孩童,照護人力更非旦夕可成。醫療發達使得人們愈來愈長壽,卻也衍生出長期照顧的問題。如今的馬祖,是全台平均餘命最高的地方,但台灣本島尚且長照資源不足,離島馬祖

的問題更不簡單。   所幸,透過本書,我們看到馬祖從「無醫島」變成「長壽島」,證明「健康落差」的現象可望改善,且其中不乏北醫大校友的貢獻。未來,北醫大也將整合相關資源,在醫療、教學、研究、服務領域持續精進,再回饋給馬祖,成為校友們家鄉耆老健康長壽的關鍵助力。 序 從北醫出發守護馬祖民眾健康 林建煌・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走過半個世紀,臺北醫學大學至今培育逾四萬多位校友,分布世界各地,在社會上服務與奉獻,成就受到肯定,同時,北醫也有逾四十位畢業校友在國之北疆、充滿戰地風光的馬祖列島上服務,守護馬祖居民的健康。   這本由北醫大與天下文化攜手合作出版的《忘齡之島──馬祖躍居台灣平均壽命第

一的祕密》,介紹多位馬祖離島的公費生,他們踏出北醫大母校校門,返回生於斯、長於斯的戰地,守護馬祖當地居民健康的動人故事,提供青年學子與後進深刻啟發與學習的榜樣。   同時,經由這些畢業於北醫大的馬祖子弟傑出表現,翻轉馬祖醫療照護,使當地民眾的平均餘命達八十七歲,高居全國第一。這難能可貴的成績,正是北醫大為國家培育人才最具體的貢獻,也是我們肩負的重要責任。   培育具廣度的生醫人才,是北醫大的教育使命。就如同書中描述,這幾十年來,來自馬祖的公費醫學生,包括:楊綏生、劉增應、謝春福、陳行鑫、曹祥平……人,他們將在北醫所學,毫無保留完全付出,在馬祖進行醫療改革,首倡預防醫學、推動公共衛生、建立醫

療後送制度與長照服務,點點滴滴,累積馬祖醫療照護體系厚實的基礎,才有今日馬祖擁有長壽之島的美譽。   更讓每位北醫人引以為傲的是,馬祖首位北醫大校友楊綏生,返鄉後對馬祖無怨無悔的奉獻,獲頒第一屆醫療奉獻獎殊榮;現任連江縣長劉增應,不僅獲醫療奉獻獎肯定,也當選北醫大民國一○六學年度公共服務類傑出校友,無不展現北醫人上醫醫國,博愛濟世的精神與決心。   二○一七年,北醫大與連江縣政府簽署合作意向書,結合北醫大生醫科技人才與技術,共同開發馬祖特有的藥用植物研究與應用。今後,也將密切攜手,不僅為馬祖開創更美好的明天,也為邁入高齡社會的台灣提供更完善的保健之道,守護全國民眾的健康。   北醫人、馬

祖情。今年夏天,北醫大學生組成的義診團,也將再度啟航,為馬祖健康及醫療注入活力泉源。 序 馬祖新視界 楊綏生・連江縣前縣長、馬祖首位臺北醫學大學校友   我依稀記得,馬祖最後一任軍派縣長林德政先生離開馬祖前說的一句話:「廣結善緣、自求多福。」除了表達他的期許,也透露了他對解嚴後馬祖前途的擔憂。   原本偏遠貧窮的島嶼,駐軍的消費提供了許多居民養家活口的生計,但三十六年來,以「管、教、養、衛」為施政主軸的戰地政務,也相當程度箝制了人們的思維與正常作息。隨著後蔣經國時代呼求民主與自由的浪潮,一九九二年元月十七日,金、馬同步解嚴,開始邁入地方自治。   先官派、後民選的首任曹常順縣長,擘劃

了戰地政務解除後馬祖「觀光立縣」的願景與方向。個人有幸搭上中央民代全面改選的首班列車,當選第二屆國大代表,最主要的訴求就是要改善台、馬間的交通。當時,台、馬之間只有七至十天才航行一趟的軍用運補艦,單趟航行時間長達十八小時;後來雖有速度稍快的軍用人員運輸艦,但航行時間亦超過十二小時。   隨著海、空交通持續改善,馬祖結合了許多早期軍方留下戰地遺址的潛力資源、數十年來軍民胼手胝足共同努力的成果,島嶼發揮了她的後發優勢,不斷帶給旅客驚喜與好感,逐步體現馬祖的觀光立縣夢。   回顧馬祖的醫療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北醫人」努力的身影貫穿了馬祖的時空。從當初極端惡劣的醫療環境到今日備受肯定的長壽島,更

是中央、地方政府以及許多機構、人們共同努力的總成果,母校北醫大更在數十年間培育了許多讓馬祖改變與進步的中興人才。   這段演進過程,《忘齡之島》以十八篇文章貫穿馬祖的百齡人瑞到年輕的新新世代,相當程度呈現了在地的貼切感。此次有幸受邀撰寫序文,得以先睹為快,看見本書從飲食、健康、生活、活水四個面向探討、書寫馬祖,除了看到過去的自己,更有機會凝視跟我同樣走過艱辛歲月的醫療夥伴的身影。這本書不僅表達了新新人類對馬祖的最新觀感,也是母校送給馬祖的珍貴禮物。 序 歡迎來到忘齡之島 劉增應・連江縣縣長   二○一六年,馬祖以平均餘命八十七歲高居全台第一,而且,這裡的老人家不僅長壽,還十分健康。但是

,過去的馬祖並非如此,早年馬祖人是肝癌、胃癌的高罹患者,且醫療資源不足,這些患者,過世的時候常不過四、五十歲,用現在的標準來看,正值中壯年的年紀,不應該就這樣失去生命。   我是典型的馬祖孩子,高中畢業後,就到台灣本島念書,學成後返回故鄉投入醫療工作。多年努力後,我決定暫時放下醫師身分,參選連江縣縣長,是因為在這段過程中,我看見許多醫療外的困境,不是做為醫師的我所能解決。   預防重於治療,尤其是離島醫療資源匱乏,長輩們更沒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因此,我擔任連江縣衛生局局長時,便和台大醫療團隊合作,陸續針對馬祖鄉親高死亡率項目,展開「馬祖地區鄉消化系統癌篩檢及追蹤計畫」與「慢性病防治計畫」

。   從二○○二年迄今,馬祖三十歲以上成人社區整合式健康篩檢服務,包含癌症篩檢(胃癌、肝癌、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等)、三高慢性病檢查、眼科檢查、健康諮詢、理學檢查等,累積篩檢人數已超過五千一百人,占馬祖三十歲以上成人人口數百分之五十六以上。   不過,要徹底改善馬祖的醫療環境,終歸我們還是要有自己的醫生。我從一九九四年開始,推動人才培育計畫,訂定符合馬祖醫療需求的各科醫療人才數量,包括:醫科、牙科、藥師、護理等,近年已陸續到位。   馬祖的改變,令人喜聞樂見,但這不是我一個人能夠做到的。我是馬祖第三位公費醫學生,前有大學長楊綏生的無私奉獻,後有學弟妹們陸續加入,還有許多醫界前

輩的大力支援,才能有今天的成果。   做為馬祖的大家長,我由衷感謝每一位曾經為改善馬祖醫療困境付出心力的朋友。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大家看見馬祖的蛻變,也分享我們的經驗;更歡迎大家來馬祖旅遊渡假、退休養老。這裡的生活舒適恬然,如同書名「忘齡之島」,絕對可以讓大家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序 有幸見證馬祖健康奇蹟 葉金川・前衛生署署長   臺北醫學大學的湯雅雯小姐寫了一本新書《忘齡之島──馬祖躍居台灣平均壽命第一的祕密》,寄給我先看看,並要我寫序。我很認真地拜讀,一口氣讀到最後的附錄「全台平均餘命最高在馬祖」,隨即打電話跟她說,馬祖平均壽命八十七歲,未免也太誇張了,有沒有算錯?   馬

祖衛生福利局謝春福局長傳給我他們計算的方法和詳細資料,這五年(二○一二年至二○一六年),都在八十六歲到八十七歲多。所以,千真萬確,馬祖是長壽之島沒錯,這幾年更是把台灣首善之都台北市甩得老遠了。   我的健康講座,常用馬祖當例子,健康靠自己,生活型態、預防保健、疾病篩檢才是主要。醫療、健保可以讓你死不了,但是不會讓你更健康。   早期的馬祖,還在戰地政務時期,只有軍醫院和軍醫,沒有任何民間醫院、醫師。一九八二年,我擔任醫政處處長,第一次去視察馬祖醫療,島上只有楊綏生一個公費醫師;他臺北醫學院一畢業就回馬祖,沒有任何臨床訓練。衛生所沒有任何一位護士,都是高中生經過簡單訓練,擔任起保健、防疫及基

本醫療工作。衛生署從一九八○年代就開始投入馬祖的醫療衛生改善工作,包括:醫生的訓練、大醫院的支援、醫院房舍和醫療設備的加強。   馬祖的戰地政務結束後,軍醫院隨著部隊撤出,醫療只能靠馬祖縣立醫院跟幾個衛生所。我任職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時,連續六個月,每個月帶著台北市立醫院的醫師支援馬祖,半年後醫師習慣了,找醫師支援已經不是問題。我擔任衛生署署長時,也全力支持馬祖的醫療設備,我特別盡我所能提供了最先進低劑量電腦斷層儀器。所幸,這一點一滴,漸漸都已經看到成果。   現在,馬祖已經是長壽之島,比世界第一的日本長壽,也跟日本最長壽的沖繩縣相當。   馬祖人為什麼長壽?本書寫得很清楚:健康靠自己,

也就是大醫院可以救你命,但是肯定不會讓你更健康的。我有幸能親自見證,也參與了一點點這奇蹟的發生。馬祖人,恭喜你們,自助才有人助,也祝福你們! [序幕] 從無醫島變長壽島 走在沿著海岸線而築的步道上,一邊是鬼斧神工的壯麗山景,另一邊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迎著海風,耳邊傳來浪花拍打岩石的陣陣海浪聲,遠離世俗塵囂,心情頓時開闊了起來。 在這裡,看不見高樓大廈,取而代之的是,穿著迷彩服的軍事碉堡,靜默聳立在岸邊…… 曾經,這裡煙硝瀰漫,人們情緒緊張,片刻不敢稍歇;如今,這裡早已沒有持槍站哨的阿兵哥,反倒是許多拿著相機的觀光客,等待夜幕降臨,拍下魔幻奇景的「藍眼淚」。 走在高低錯落的階梯間,芹壁的風徐徐

吹來,晴空之下也有些許涼意;走進有百年歷史的閩東石屋,餐桌上的菜,全都來自「海上冰箱」,搭配日常生活調味料紅糟,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動。 曾經,它是走過戰地鐘聲的蕞爾小島;如今,它是全國平均餘命最高的長壽之島。 翻轉台灣長壽地圖 大大的新聞標題寫著「馬祖人平均壽命八十七歲,高居全台第一」,成功改寫台灣的長壽地圖,翻轉離島偏鄉宿命。 位於北緯二十六度的馬祖列島,四鄉五島加起來約一萬兩千多人,其中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約占一成,而且這裡的人瑞特別多,隨處可見八、九十歲的阿公、阿嬤,杵著枴杖在路上散步,甚至是在田裡種菜。 依據連江縣政府的統計資料,一九九五年時,台灣本島的平均餘命是七十四點五三歲、馬祖是

七十六點九四歲,兩者相去不遠;但到了二○一六年,台灣本島平均餘命成長到八十歲,馬祖卻躍升至八十七歲,較全國平均餘命高出七歲。 由於馬祖地區人口母數較少,僅一萬兩千五百人,因此,內政部統計處每年官方統計全國簡易生命表時,並未計算連江縣的平均壽命。 為了解馬祖地區近年的平均餘命變化,連江縣政府委託專家學者統計分析,發現馬祖近二十年來,即使每年平均餘命波動較大,但整體趨勢仍是明顯往上走,甚至超越二○一六年全國最長壽的縣市--台北市(八十三點三六歲),翻轉台灣的長壽地圖。 對此,連江縣衛生福利局表示,雖然中央認為馬祖人口少不具代表性,但馬祖畢竟推廣公衛及健檢十幾年,也想檢視一下成果。數字會說話,平均壽

命成為連江縣政府內部參考最好的數據,也是繼續進步的動力。

急診護理人員自覺健康狀況、疲勞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為例

為了解決台北市衛生局成人健檢的問題,作者朱浚鎂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的急診室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議題,研究工具係使用社會人口學背景、自覺健康狀態、疲勞感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問卷式量表,在2019年十月期間共發出150份問卷,最後回收統計樣本129名,有效回收率達86 %,並使用描述性統計與推論性統計進行分析,進一步了解在社會人口學變項、自覺健康狀態、疲勞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現況分布情形,並探討其相關性及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因子。本研究結果摘述下:一、 研究對象對於自己健康狀況的評值有普通的評價、在疲勞感得分最高為「工作疲勞」、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最高為「人際支持」。二、 研究對象的自覺健康狀

態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兩者之間呈顯著正相關。三、 研究對象的疲勞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兩者之間呈顯著負相關。四、 研究對象的年齡、婚姻狀況與自覺健康狀態與在預測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皆達顯著差異,可解釋26.9%的變異量。

心臟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與高血壓,最新的檢查、治療與預防知識

為了解決台北市衛生局成人健檢的問題,作者黃碧桃,江碩儒 這樣論述:

心臟疾病問題一次解決     您知道嗎?   台灣十大死因中,心臟病位居第二名!   心臟病的年齡層涵蓋甚廣,而台灣人又多帶有「三高」現象,你該如何遠離心臟病的纏身呢?   這是由國內小兒心臟權威黃碧桃院長和心臟科名醫江碩儒醫師合著的心臟疾病全書,藉由兩位醫師的臨床經驗,將心臟疾病全面講解。並透過問答的方式,讓讀者更能輕易明白,心臟疾病的病因、症狀、治療與預防方法。除透過簡易的問答方式外,也會搭配圖表跟圖片來做說明。除講述成人心臟疾病外,本書也收納兒童常見的心臟疾病,讓讀者更能明白成人與兒童間心臟疾病的差異。內容提及心臟疾病的預防和預後方式,也包含日常作息的注意。另外,本書還收錄心臟

疾病自我檢測表,讓讀者能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最後,也提供護心食譜與護心運動供讀者作為參考。   1.認識你的心臟   2.為什麼會有心臟疾病呢?   3.心臟疾病的症狀為何?   4.怎麼診斷出心臟疾病?   5.心臟疾病的治療有哪些?   6.該如何預防心臟疾病呢?   7.兒童常見的心臟疾病有哪些?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臟急救法   ‧ADE(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CPR(心肺復甦術)方法 本書特色   1.以活潑的插圖,將心臟器官做了最詳細的解說。   2.集合小兒心臟疾病權威與知名心臟科醫師的智慧、臨床經驗,以實際的案例,將心臟疾病深入淺出的做了說明。   3.書中有

專為讀者設計的護心食譜。   4.心臟疾病的發作要能夠挽回生命,最黃金的救援方式,本書也以詳細的圖解說明。 專家推薦   ‧台北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院長 陳振文   ‧台北市衛生局局長 林奇宏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總院長 張聖原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副局長 陳郁文   聯合推薦

單一與雙重作業之多元運動課程對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及認知功能成效評估

為了解決台北市衛生局成人健檢的問題,作者陳依靈 這樣論述:

誌謝……………………………………………………………………………………………………ⅰ摘要……………………………………………………………………………………………………ⅱABSTRACT………………………………………………………………………………………ⅳ目次……………………………………………………………………………………………………ⅵ表次……………………………………………………………………………………………………ⅸ圖次……………………………………………………………………………………………………xiii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

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動機…………………………………………………………………………10 第三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1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2第二章 文獻探討…………………………………………………………………………26 第一節 高齡者身心狀況之相關研究……………………………………26 第二節 運動介入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之相關研究………31 第三節 運動介入高齡者認知功能之相關研究………………38 第四節 雙重作業之多元運動課程對高齡者之相關研究…49第三章 設計

與實施…………………………………………………………………………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53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人員培訓程序……………………………………………55 第三節 研究對象………………………………………………………………………………60 第四節 研究工具………………………………………………………………………………6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72第四章 分析結果與討論………………………………………………………………73 第一節 統計結果分析………………………………………………………………

……73 第二節 綜合討論………………………………………………………………………………96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6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146 第二節 結論………………………………………………………………………………………148 第三節 建議………………………………………………………………………………………150參考文獻………………………………………………………………………………………………154 壹、中文部份…………………………………………………………………………………154 貳、英文

部份……………………………………………………………………………………166 參、日文部份……………………………………………………………………………………196附錄一、研究招募海報……………………………………………………………………198附錄三、身體活動準備問卷 (PAR-Q)………………………………………200附錄四、雙重作業之多元運動課程內容動作設計示意圖表203附錄五、課程教學設計……………………………………………………………………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