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係數 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台灣落花生也說明:衝擊之應用軟體SimaPro7.3,以查詢相關. 能資源碳排放量係數,以計算落花生的. 田間生產碳排放量。樣本基本資料如表. 一。 (一)台灣落花生生產作業與能資源投入.

逢甲大學 綠色能源科技碩士學位學程 賴奇厚所指導 曾心妤的 以生命週期評估分析臺灣有機柑橘園的碳排放與經濟效益 (2021),提出碳排放係數 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碳足跡、碳排放、生命週期評估、碳價比、價碳比。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胡憲倫、申永順所指導 林奕榮的 ICT應用之節能減碳情境分析-以雲端運算與電動車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ICT、節能減碳、雲端運算、電動車的重點而找出了 碳排放係數 查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每度用水排放二氧化碳(CO2)約當量 - 自來水公司則補充:98~100年度因100年度全國電力排放係數調整,並追溯計算歷年電力排放係數,爰重新估算本公司歷年每生產1度水之CO2排放約當量。 點閱:3400. 更新時間:2023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碳排放係數 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生命週期評估分析臺灣有機柑橘園的碳排放與經濟效益

為了解決碳排放係數 查詢的問題,作者曾心妤 這樣論述:

全球由人類管理的最大生態系統是農業,仰賴外來資源與維護大面積單一作物為主要耕種方式,促使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增加和生物多樣性下降。碳足跡是衡量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直接或間接排放積累的溫室氣體,是各國政府及企業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的工具之一。本研究使用生命週期評估法分析台中市東勢區的有機柑橘,以及有機柑橘加工製成柑橘果醬,還有以柑橘果醬製成精釀啤酒的碳排放情形。透過實地盤查及訪談取得相關資訊及數據,計算自原料取得階段、產品製造階段、銷售配送階段、消費者使用階段至廢棄處理階段之碳排放量,分析排放熱點進行減量評估。有機柑橘種植分別依照(1)盤點年度實況(適逢旱災減產)、(2)未逢重大災害、(

3)慣行農法栽種(使用化學肥料)三種情境進行碳足跡計算及分析,結果顯示氣候變遷導致果樹減產對於碳排放量的影響最甚,有機耕作除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更間接產生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積極作用。柑橘果醬的主要排放熱點為產品製造階段使用液化石油氣,若能善用果園每年夏、秋二季整枝修剪的木材作為燃料,可以降低49.9%的碳排放量。精釀啤酒製程的排放熱點為(1)玻璃瓶、(2)能源使用、(3)原料運輸,以使用回收玻璃瓶、購買綠電憑證、使用國產麥芽等策略,降低原生產程序58.5%的碳排放量。本研究參考本益比及性價比概念,提出碳足跡與收益淨利或成本支出相關聯的評估指標-碳價比及價碳比。在初級農產及加工加值過程中

,柑橘果醬的碳價比(0.0037 kg CO2e/元)較有機柑橘(0.004 kg CO2e/元)及精釀啤酒(0.0068 kg CO2e/元)來得低,柑橘果醬使用不具市場價值的次級柑橘作為原料,不僅減少食物浪費,更賦予原先無法販售的產品新價值,提升經濟效益。精釀啤酒的價碳比(133.7 元/kg CO2e)較有機柑橘(104.8 元/kg CO2e)及柑橘果醬(35.28元/kg CO2e)來得高,表示精釀啤酒投入的每單位成本產生的碳排放量較少,具有相對高的減碳效益。在小農經濟的型態下,透過地方創生盤點各地核心元素,結合六級化產業的推動,是提升農民獲利的關鍵方向,透過異業合作打造特色加值農產

創造行銷效益,提高農業附加價值,輔以產品碳標籤的申請,使消費者透過經濟活動支持友善環境且低碳的產品,促進生產者以低碳方式進行生產。

ICT應用之節能減碳情境分析-以雲端運算與電動車為例

為了解決碳排放係數 查詢的問題,作者林奕榮 這樣論述:

為因應巴黎協定之簽訂與INDCs之減碳目標,世界各國必須使經濟成長與碳排放脫鉤,許多專家學者與組織皆認為透過ICT之使用,能帶來巨大的節能減碳潛力。全球e化永續性倡議組織(Global e-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 GeSI) GeSI 2008年的SMART2020報告到2015年的SMARTer2030三次報告結論,均認為資通訊科技是能夠使世界更清潔、永續的技術,可為全球各地提供更多減碳的機會。本文主要目的乃研究分析ICT之環境效益,彙整文獻中有關ICT潛力預測之相關報告,探討ICT之類型與應用領域。本研究可分為兩部分: (1) 藉由模糊德爾菲法分析出適用於台

灣之前五項ICT應用。(2)模擬台灣應用ICT所能帶來之減碳效益,以雲端運算與電動車為主要研究對象。本研究蒐集與研析與ICT節能減碳相關之文獻,以12項ICT應用項目作為問卷分析案例,透過模糊德爾菲專家問券,篩選出前五名依序為:「智慧製造」、「智慧建築」、「智慧電網」、「智慧能源」、「智慧物流」等五項ICT應用項目類型。雲端計算與電動車減碳效益評估中,本研究參採Williams等人針對雲端運算取代傳統伺服器之模擬計算架構,套用至台灣,模擬台灣大型、中小型企業將伺服器轉換至雲端運算時可能之減能減碳潛力。電動車的減碳效益則參考Sanjay Prakash & Soumya Prasad兩人所建構之

燃油車與電動車能耗計算模擬,套用至台灣,模擬台灣自小客車與燃油機車被電動汽車與電動機車所取代時,評估其節能減碳潛力。雲端運算與電動車之部分,皆結合台灣能源結構與電力碳排放係數之情境分析,以台灣政府非核家園之政策作為推估基礎,推估出2018年至2050年之電力碳排放係數變化,計算出雲端運算與電動車所能帶來之減碳潛力與電力探係數變化所帶來之影響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以雲端運算取代傳統伺服器方面,當雲端運算採用率至100%時,可以達到最大化之減碳效益。以電動車取代燃油車方面,與2018年相比,總體自小客車與機車之總碳排放量來看,其總碳排放量是往下降趨勢,預估至2050年時,自小客車與機車之總碳排放量

可以達到59%之碳減排量。本研究認為,ICT之應用可以帶來巨大的節能減碳潛力,並提供政府或是企業一個良好的減碳方法,使政府或企業更容易達到減碳目標。為發揮最大的減碳效益,情節的能源結構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當再生能源比例提高時,能有效地降低電力碳係數,也促使大規模使用ICT應用時,更能帶來更佳的減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