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足跡計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台灣碳足跡計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聖富寫的 圖解土木工程 和嘉義人文真善美志工的 嘉家有本環保經:嘉義慈濟環保教育站的故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產品與服務碳足跡計算指引也說明:產品與服務碳足跡計算指引. ▫ 前言. ▫ 1 適用範圍. ▫ 2 引用標準. ▫ 3 用語與定義. ▫ 4 原則. ▫ 5 產品碳足跡評估之方法. ▫ 6 排放源與抵換. ▫ 7 數據蒐集.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布克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胡憲倫所指導 陳汝潔的 台灣公路貨運服務碳足跡及環境衝擊評估研究-以某貨運業者為例 (2016),提出台灣碳足跡計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影響因子分析、環境衝擊、生命週期評估、公路貨運服務業、碳足跡。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工學院永續環境科技學程 白曛綾所指導 王孝君的 半導體IC代工產品製程技術之碳足跡分析 (2013),提出因為有 溫室氣體、溫室效應、全氟化合物 (PFCs)、半導體、碳足跡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碳足跡計算的解答。

最後網站小心!碳足跡 你所看不到的碳排放 - 我們的島則補充:這家位在桃園歷史悠久的飲料工廠,是能源大用戶,一開始連廠商也不知道工廠的碳排放量是多少,更不用說商品的碳足跡了。2010年,工廠開始進行碳盤查,計算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碳足跡計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土木工程

為了解決台灣碳足跡計算的問題,作者許聖富 這樣論述:

  「圖解土木工程」一如土木工程概論,乃大專院校土木營建職類科系初學者重要的啟蒙科目。藉由本書所介紹土木人未來多元的應用領域,土木新鮮人一開始即可構思及規劃畢業後往那一個方向發展(土木、結構、大地、水利、水土保持、建築、環境、都市計畫、交通運輸、綠能發電等),在學期間即能朝未來方向努力加強相關的專業科目。     本書是以精簡扼要、穿插實務上的圖片和照片方式,介紹土木工程的基本課程、知識和內涵,屬實用型的大學用書,共分十六章:第一章土木工程簡介,第二章簡介土木工程的基本學科,第三章介紹主要的工程材料,第四章結構及軍事工程,第五章水利工程,第六章大地工程,第七章水土保持工程,第八章公路工程,

第九章交通運輸工程,第十章建築及景觀工程,第十一章環境工程,第十二章綠能發電工程,第十三章乃是一般 課本不容易看到的共同管道工程,第十四章都市計畫,第十五章營建工程與維運管理,第十六章係為因應未來發展所需,特整理之工程電腦化及資訊化。     希望讀者在研讀本書後能獲得土木工程之基本知識,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能有更清楚的認識,儘早預做準備、加強該領域專業科目。作者也建議讀者至少具備一張技師證照,將有助於提升職場的競爭力和個人所得;而有志參加公職及專門職業技師考試者,可至考選部官網查詢相關資訊,並再精研有助於考試的書籍,多多練習例題及演算歷屆考題,則金榜題名之日將不遠矣。

台灣碳足跡計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英國知名搖滾樂團『酷玩』Coldplay,近日發行睽違四年的專輯時,向外界投下震撼彈,表示未來他們會先暫停世界巡迴演唱會的計畫,直到能找到『碳中和』的旅行方式,謹慎思考舉辦巡迴演唱會對全球環境帶來的傷害。

因為光是 Coldplay 最後一次世界巡迴演出,就僱用了 109 名工作人員, 32 輛卡車,跟 9 名巴士司機,這些人前往五大洲,在 122 場音樂會上為 540 萬人演奏,而且他們都是搭私人飛機,人均碳排放量是一般商用客機的 40 倍。不過要計算 Coldplay 的碳足跡很不容易,但根據音樂行業的最新數據顯示,現場 live band 演出,每年在英國產生 40 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問題的不僅僅是航班,還有往返現場聽演出的粉絲也都是污染源,這些累積下來都是相當可觀的環境成本。

而在今年的馬德里氣候會議上也公布了年度的全球均溫,目前全球均溫已經上升 1 度,就快達聯合國警告的增幅標準,而且全球碳排放量比 2015 年巴黎氣候協定通過時,上升了 4 %;因此歐洲議會也正式通過表決,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宣示『氣候緊急狀態』的大洲,新任歐盟執委會主席更誓言,將在就任百日內提出『歐洲氣候法案』,全球都在因應氣候變遷做出努力。

雖然近年來,其實也常看到很多品牌、很多組織在推廣環保減碳的行動,也帶動環保袋、環保吸管,這些設計物的銷量,大眾意識確實逐漸提高中,不過在台灣,人均碳排放卻還是高居全球前 25 名,減碳是勢在必行,不過也因為環保、永續議題的推廣,容易出現『高認知度、低行動影響力』的落差。在一般民眾的認知都認為,我們要環保、要減碳,但個人心理面就不是這樣了,我們很容易對於氣候變遷、環保議題有『表裡不一』的立場,因為氣候變遷是累積性的,但我們通常很少有這種耐性,去等待幾十年後才發生的『改變』。

在歐美最近也有年輕人發起不搭飛機救地球的活動,瑞典的環保少女桑柏格也是為了參加馬德里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花了 20 天橫跨海洋,身體力行減碳救地球。但不搭飛機真的比較環保嗎?

雖然飛機排放的溫室氣體,只占全歐盟總量的 3 %,但每人平均飛一公里就釋放 285 克二氧化碳,碳足跡是所有交通工具最高的。單程飛行造成的二氧化碳,可能相當於一年開車通勤產生的量。但哪個交通工具比較環保,會根據旅途距離,還有乘客數量變化,如果是短程旅途,火車排碳量可能比飛機高,如果是長途旅行,甚至可能兩種交通方式排碳量差不多!

你對於降低碳排放有什麼看法?
為了節能減碳你又做了哪些實際行動呢?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台灣公路貨運服務碳足跡及環境衝擊評估研究-以某貨運業者為例

為了解決台灣碳足跡計算的問題,作者陳汝潔 這樣論述:

自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通過後,各國政府與民間組織持續推動溫室氣體減量與能源管理相關措施。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於2015年7月1日公布施行,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運輸部門排放量約占 2013 年全國總溫室氣體排放量12.39%,並以公路運輸排放為主(占 97.72%),因此公路系統乃運輸部門節能減碳的首要目標。據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台灣貨物運輸市場歷年來均以公路的汽車貨運所占比例最高,目前國際上已針對道路貨運服務、郵件服務、搬家服務等進行碳足跡研究

,但國內卻鮮少探討其所帶來之環境影響,因此,本研究針對了解汽車貨運業進行碳足跡研究,透過盤查國內貨運業者之碳足跡,協助業者找出排放熱點。本研究彙整國內外溫室氣體管理制度及運輸部門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與碳足跡計算的相關文獻,參考其功能單位、系統邊界等,並依循行政院環保署公告之「公路貨運服務之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指引,計算台灣公路貨運服務碳足跡。有鑑於運輸服務對於全球的重要性與高油耗性,本研究針對國內某貨運業者的碳排放量進行碳足跡盤查,依據貨運業者營業項目特性(汽車路線貨運業),來分配貨運服務碳足跡(延噸公里),並依公路貨運服務各階段的活動數據,使用行政院環保署產品碳足跡計算服務平台係數,以方法學IP

CC 2007 100a進行計算,結果顯示,計算所得之碳足跡為1.34 kgCO2e/延噸公里,其結果運輸服務階段為最主要碳排放階段,其次依序為原料取得階段及廢棄處理階段。公路貨運服務經生命週期衝擊ReCiPe Midpoint分析,可知在十八項環境類別中,可明顯看出公路貨運服務在運輸服務階段所造成的衝擊都是最大的(除了淡水資源耗竭外);ReCiPe Endpoint分析結果得出最後歸納為三項損害類別(人類健康、生態系統及資源),本案例分析結果以「資源」所造成的損害影響最大。由案例結果分析得知,運輸服務階段為主要碳排放及環境衝擊的階段;本研究藉由文獻,蒐集可能影響貨運服務碳排放量之因素,透過影

響因素分析確定裝載率及燃油效率對公路貨運服務具有相當程度之關係,並建議業者依本研究結果提出改善方法,以降低其對環境造成的衝擊。未來業者可透過本研究得知其排放熱點,進行減量以降低成本,亦可提升公司產品形象、降低競爭壓力並提早因應碳相關管制措施,使台灣的貨運服務業邁向低碳永續發展。

嘉家有本環保經:嘉義慈濟環保教育站的故事

為了解決台灣碳足跡計算的問題,作者嘉義人文真善美志工 這樣論述:

小小的環保站,卻有大大的道理。 許多碩士、博士生及大學教授來此,跟著志工實做環保; 老菩薩說出的一口環保經,令他們歎為觀止。 環保站是老人的輕安居、中壯年人滋養慧命的所在; 它也是孩子的環保教育站, 人人在此學到尊重物命、與天地共生息的智慧。       90年代,全臺多個縣市為滿溢的垃圾所苦,政府緊急規劃興建焚化爐,卻緩不濟急。在臺中新民商工的一場大型演講中,證嚴上人呼籲大眾:「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資源不會消耗,還可以再生。」兩個月後,一位楊小姐捐出第一筆資源回收所得;於是,全臺各地的環保站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     30年來,在全球18個國家、地區,慈濟設置了534個大型環保教育站

、8,238個環保點,總計有110,104位環保志工投入環保志業,以行動守護地球。嘉義慈濟環保教育站不僅發揮環保教育的功能,更照顧長者身心、提供社區弱勢者關懷,結合慈善、環保與教育,讓社區如一大家庭,長者安之,少者懷之。   證嚴上人開示〉最美的人生     慈濟推動環保,已經三十多年了,環保志工很真、很誠,為了清淨大地,付出無所求;有時候天未亮就出門回收資源,夕陽西下還沒有收工。還有些志工雖然年紀大,但還是很用「力」,以心力、體力、智慧力造福社會;他們一生為家、為社會、為慈濟、為環保辛勞,歲月的痕跡寫在他們的手上,證明他們這輩子多麼實用!     如果要跟這群環保志工計算,一般以工時算工資,

怎麼算也算不清,他們很珍惜時間,珍惜還能做事的每一分、每一秒,點點滴滴細膩地做,用雙手來保護地球,這分精神是無價之寶。     像是嘉義環保志工「阿通姆」──游素蓮老菩薩,每次到雲林、嘉義,一定會聽到她爽朗宏亮的笑聲;只要她和老伴到來,大家總是笑聲不斷,是一對非常開朗的老夫妻。老夫妻一輩子為了家庭,承擔過千千萬萬斤的重量,不只養家、栽培子女,還務農供應糧食給社會大眾,彎腰低頭做農事,做得骨骼都變形了,還是那樣地樂觀!無論人生多麼勞碌,阿通姆總是笑容滿面、滿口感恩。聽她描述工作中的樂趣,讓人深切體會到,人生真正的快樂,其實不在擁有多少物質,而是在於心靈的感受。     人的欲念無窮,所需要的物資

就難以限量;消費得越多,垃圾就越多。環保志工出於一片不忍之心,人丟我撿;即使有些回收物品,回收商認為沒有價值,不願意回收,志工還是把這些物品一一撿回來,仔細清理,盡量讓回收物不要被當成垃圾焚燒或者掩埋。     人人合心共濟,回歸清淨本性,彼此之間沒有利害得失,共同一個方向,無私大愛配合起來,你出力,我也出力,力量就能相加,這就是最真、最誠的協力之善。他們把人生用得很美,這就是「最美的人生」!     現在的地球四大不調,災難頻傳,需要每一個人來共同守護。期待人人轉識成智,轉「享受的智識」,成為「保育的智慧」。用誠懇的心懺悔——降低欲念,節省用物,不要讓自然資源枯竭;虔誠齋戒,不要為了口欲濫殺

動物,才不會再造作業力。人人展現「感恩、尊重、愛」,茹素與環保,讓社會更健康。     天蓋之下、地載之上,在我們共同生活的這個地球上,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正在被危機包圍,不論是各地災難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還有許多慈濟沒有因緣、沒有種子、走不到的地方,要用心力代替人力,為這些受災的國家、受災難的人間虔誠祈禱;也要把握因緣造福,做一個發心立願,能對人類有影響力的人。請大家多用心!   (恭錄彙編自《慈濟》月刊第648期〈無盡藏〉、《慈濟》月刊第560期〈衲履足跡〉)

半導體IC代工產品製程技術之碳足跡分析

為了解決台灣碳足跡計算的問題,作者王孝君 這樣論述:

半導體產業的IC(Integrated Circuit)產品為市售各種電子產品的重要零組件,被廣泛地應用於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工業電子等諸多用途。歐盟FP7科研架構計畫(LCA to go計畫)更指出在極端案例下,IC產品的碳足跡約佔電子產品碳足跡之三分之一。本研究以晶圓代工半導體廠為例,以現行完成之產品碳足跡結果為基礎,彙整收集產品生產過程的製造程序、參數等資料,結合碳足跡盤查方法的分類項目,整理出以近似準確的方式分配原本的產品碳足跡平均值,有別於以往當年度同廠區的產品碳足跡皆為定值的呈現結果,而可以依產品類別及製程複雜度呈現當年度同廠區每一個產品的碳足跡值。研究結果顯示,晶圓代工產品

碳足跡的主要排放來源為製造階段的電力使用排碳量(64%),其中維持無塵室環境與製程生產的用電量比例為1 : 1,足見廠務系統及生產機台節能設計的重要性;在生產製程的碳排放權重貢獻依序為擴散、蝕刻、薄膜及黃光製程,除薄膜製程的主要碳排放來源為使用高溫室氣體潛勢的PFC氣體外,其他的主要排放量來源則是機台使用電力的排碳量;另在產品製程參數的關係分析結果顯示,光罩層、蝕刻層數與產品碳足跡呈現正相關,製程技術則與碳足跡呈現負相關。本研究結果可以應用於產品設計階段,企業若考量與產品碳足跡的排放相關因子,將有利於落實環保意識。